”古印度“涵盖了今天南亚次大陆的大部分地区。由于喜玛拉雅山的阻隔,使之与亚洲大陆分隔开成为一独立单位。其北部的印度河——恒河平原是次大陆的中心区域,是人类文明的早期发祥地之一。我国古代称之为“天竺”或“身毒”,到唐代,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始译“印度”。旧石时代文化遗址在今印、巴都有发现,新石文化则遍布次大陆。古印度文明最初创始者,一般认为是达罗毗荼人(可能还有别的土著居民)。2千年代中叶BC,操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侵入,并逐渐成为印度的主要居民。近代之前,又先后有波斯人、希腊人、安息人、大月氏人先后侵入,并占据了西北部一些地区。由于外族的不断入侵和定居,使古印度居民十分复杂。
第一节
印度河流域文明和吠陀时代
一、印度河流域文明(Indus
basin civilization)
约3千年代末至2千年代初BC,印度河流域已由金石并用时代转入青铜时代。上世纪20年代开始陆续在此发现了当时的许多城市和村落遗址,其中摩亨佐·达罗(Mohenjo-daro,今信德)和哈拉巴(Harappa,今旁遮普)是其中两个最大的城市遗址。人们把这一古代文明统称为哈拉巴文化(Harappa
Culture,亦称印度河流域文化)。哈拉巴文化分布很广,南北相距1100公里,东西1550公里,年代约2300~1750BC左右。
摩享佐·达罗和哈拉巴两座城市,周长都在4.5公里以上,城市一般由卫城和下城(居民区)两部分组成,面积都约为85万平方米,各有人口约3.5万。其中摩享佐·达罗是最具代表性的城市,其卫城四周均有塔楼,中心是一个供举行宗教仪式用的长方形大浴池,浴池东南方为一组建筑群,其中有一座长形会议大厅,西面有一座大仓库。卫城是该城的行政、宗教中心和防御据点。下城居民区,布局规整,主要大街宽达10米,房子以红砖砌成,房子大小、质量以及内部设备有明显区别,有二、三层楼房,也有茅舍,表明当时已有明显的贫富分化,在富人居住区还有完善的排水设施。在城市周围还有一些小城镇和村落,表明它可能已是一个城邦性质的国家。
哈拉巴文化生产力已达到了较高水平,已有了大量用青铜和铜器制造的工具和武器。当时手工业者已能对金、铜、青铜和锡等多种金属进行冶炼和锻造,比两河流域和埃及都早。此外,当时制陶业和纺织业也有较高水平。当时居民主要从事农业、但畜牧业仍有一定的地位。农业中已使用金属工具和畜力,种植大麦、小麦、水稻和棉花等作物,棉花的种植可能是世界是最早的。当时可能与两河流域已有贸易往来,因为印度河流域的印章在两河流域有发现。
哈拉巴文化已使用文字(保存在石、陶、象牙制成的印章上,所以称为印章文字),迄今已知的文字符号有500多个,至今仍未译读成功,它所代表的是何种语文也未确定,这一文化是谁创造的更是争论不休(苏美尔人?雅利安人(Aryans)?达罗毗荼人(Dravidians)?)。
印度河流域的文明从大约18世纪BC开始衰落,原因不明,但一般认为是外族入侵,因为许多城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经历战火洗劫的痕迹。哈拉巴文化就此中断,以后的印度文化与之有显著的区别。
二、吠陀时代(Vedic
period)的雅利安人
1.吠陀时代的雅利安人
大约从2千BC中期开始,雅利安人从西北方向侵入印度,从此开始了印度历史上的吠陀时代(15世纪~6世纪BC),因为反映这一时代的历史文献是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Vedic
scripture”)以及解释它的诸《梵书》,故称。《吠陀》保存了大量的印度河流域中游和恒河流域上游一带在15世纪~6世纪BC的社会生活的资料。共分为四部,其中《犁俱吠陀》最古(约成书于1200年~900BC),史料价值最高,它所反映的时代称为早期吠陀时代。、《耶柔吠陀》、《沙摩吠陀》、《阿闼婆吠陀》成书较晚,此三部《吠陀》和“梵书”所反映的时代称为晚期吠陀时代(900年~600BC)。吠陀时代正是入侵的雅利安人社会从史前时代向文明时代过渡的时期,所以是雅利安人的英雄时代。
入侵的雅利安人将原土著人称为“达萨(休)”,经典上说他们皮肤是黑色的,鼻子是扁平的,应该属于黑人。雅利安人首先占领了印度河上游,后又向恒河流域扩张,整个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主要活动于印度河中上游和恒河上游一带。雅利安人开始过的是游牧生活,放牧牛、山羊、绵羊、马和狗,视牲畜为财富,一生只求多养牲畜,但一般不吃肉,主要吃乳和乳制品,后才逐渐从土著人那儿学来从事农业并定居。早吠时代大部分雅利安人处于氏族解体时期。晚期吠陀时代在恒河上游一带开始形成了国家。
2.种姓制度(Caste)的形成
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一种独特的等级制度,梵文中称作“瓦尔那”(Varna),意为肤色、品质;英语中作“卡斯特”(Caste),意为种、出身;中国依玄奘译为“种姓”。这种制度几千年来已经渗入印度社会的各个方面,对印度社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种姓制是在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雅利安人把自己称为“雅利安”(Arya,高贵的)瓦尔那,把当地的被征服者的黑皮肤的土著居民称为“达萨”瓦尔那,出现了最初的两个等级。在早期吠陀时代末期,由于阶级分化和社会分工的发展,雅利安内部发生了贵族和平民的分化,贵族中又产生了僧侣和武士的区别。这样一来社会成员被划分为不同的四个集团:
婆罗门(Brahman):即僧侣,掌握神权和教权,是社会的精神统治者;
刹帝利(Kshatriya):即武士,掌握军权和政权,是世俗统治者;
吠舍(Vaishya):即农牧民和工商业者,多为一般的小生产者,为广大的平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