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
5~6世纪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日本部民奴隶制发生了严重危机,表现:
(1)部民奴隶制加剧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当时王室和氏姓大贵族采取各种方式兼并土地,扩大部民数量以扩张自己的势力。所以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土地和部民的斗争十分激烈。这种斗争最终导致了“盘井之乱”,公元6世纪初,九州北部筑紫土方“国造”盘井在当地贵族和人民支持下举行暴动,声势浩大,中央派物部氏出征,花了一年三个月才将暴动镇压。这种斗争,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安定,造成社会严重危机。
(2)部民奴隶制加剧了阶级斗争。奴隶主贵族为扩大土地和部民,使许多自由民沦为部民,使得自由民、部民和奴婢起义不断。
(3)由于生产力发展,铁器家具广泛使用,封建关系萌芽已开始在部民奴隶制中发展起来。由于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改进,在氏族大家庭内部生产能力提高,有可能摆脱对氏族的依赖,发展个体生产,为适应这种变化,许多大奴隶主将土地划分小块出租,再收租。这也是奴隶制危机的显著表现。
在这种状况下,出现了生产萎缩和社会动荡,一些统治者提出从内部改革部民奴隶制。与此同时邻国朝鲜日益强大,更增加了改革的迫切性。这样,在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一个革新派别,主要包括两部分:(1)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他们非常注重研究隋、唐的政治、经济、文化,羡慕中国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繁荣的经济,对部民奴隶制十分不满的人,要求变革。著名代表有南渊靖安、高向玄理、僧旻等。他们回国后一方面宣传中国先进文化;另一方面办学堂、发展教育,扩大自己的影响,培养革新力量。(2)从中央、地方贵族中分裂出来的主张革新的氏姓贵族。革新派的出现为大化革新作了思想组织上的准备。
大化革新前发生的圣德太子改革,成为大化革新的序幕。593年圣德太子任天皇摄政,实行改革。603年他首先参照中国和朝鲜官制,制定“官位十二品”,官品的晋升要凭个人的才干和功绩,不得世袭,从而削弱发氏姓贵族权力。604年他又颁布“十七条宪法”,规定了天皇与臣属间应遵循的准则,区分了君臣之间的礼仪,加强王权。他还提倡佛教,鼓励修建寺院;对外与中国修好,增派留学生。总之圣德太子改革为大化革新积累了经验。
2.大化革新(Taika
Reform)
大化革新是从宫庭政变开始的。圣德太子死后,大权落入苏我氏手中,苏我氏专权跋扈、政治腐败,豪强争夺土地和部民的斗争愈演愈烈,社会严重动荡不安。645年中大兄皇子联合大贵族中臣鐮足(Nakatomi
Kamatari)发动宫庭政变,推翻苏我氏,拥立孝德天皇(Takanori
Emperor),定年号“大化”。中大兄皇子与中臣鐮足都是南渊靖安沉重。他们掌握大权后就着手进行改革,高向玄天时地利僧旻则直接参预其中。646年孝德天皇颁布革新诏书,仿效唐王朝制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革新”。主要内容:
(1)废除王室和一切贵族的私有领地和部民(朝廷手工业部民除外),把全国土地和人民都做为天皇(国家)的公地和公民。“部民”也上升成为公民。
(2)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国家对公民颁给口分田,6年一班,死后归还。男子每人二反(段)(一反为10亩),女子相当于男子的的2/3,奴婢授予相当于一般人的1/3,一般由主人代领。受田人要负担“租”(交纳稻米),“庸”(每人每年服徭役10天或纳钱代役),“调”(交纳土特产品一般交纳绢布,每户一丈三尺。)租庸调都是男子负担的人头税。
(3)改革官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机构,各级官吏的任免权都归国家。废除世袭制。中央政府设“二官”:神祇官(掌祭祀),太政官(总理政务),“八省”(部)分别管理各种事务。地方设立国(省)、郡、里(乡)等行政组织,国司和郡司由中央任命,里长由当地有势力的族长充任。
这些措施是经过长期的反复斗争逐步实施的,经过一段曲折发展,直到天武天皇时才大致完成。710年制定《大宝律令》,全面总结和确立新政的法制,718年对《大宝律令》朝廷部分修改,颁布《养老律令》。以法律形式巩固了改革成果。
3.历史意义
这是一次自上而下的革新运动。
(1)这次改革用班田农民代替“部民”奴隶,从此结束了“部民”奴隶制,使新的封建生产关系得以建立。因而这次革新是日本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化的转折点。
(2)班田制按口分田,以户耕种,农民除口分田外,对宅地和园田也可永远占有,并可自由地使用山林沼泽,负担较为固定的租税和徭役,地位有了一定改善。农民生产性提高。改革后日本的“奈良时代”成为日本经济较繁荣时代。
三、幕府统治的建立
幕府(Shogun)原是将军击征时所住的营帐,后成为与天皇朝廷并存的以武将为首的国家机关。日本历上幕府统治产生的经济根源是“班田制”的破坏和“庄园”的形成;社会基础是武士(军事化地主)阶层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