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吴地确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春秋时期吴国即以其冶铸名匠著称于世;南北朝以后,随着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吴地成为我国古代科技的重要舞台,在各个朝代中涌现出像沈括、祖冲之、徐光启、徐霞客、叶天士、蒯祥这些能在天文、数学、物理、地学、医药与建筑各门科学技术中代表国家水平的杰出专家。明末清初这里是西学东渐的主要通道,到晚清中西文化再度开展交流时,以王韬、徐寿、华蘅芳、李善兰、王季烈为代表的吴地学者为各门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作了重大贡献。这种传统一直影响到现在。当代中国科坛泰斗中有很多巨星是从江南大地升起的:华罗庚、钱三强、何泽慧、叶企孙、王淦昌、王大珩、吴仲华、周培源、冯端、唐敖庆、王守武……还有为炎黄子孙争得最高荣誉的吴健雄、李政道、贝聿铭、王安、朱棣文这样的世界科技明星。长江三角洲从状元之乡变成了院士之乡。下列二张统计表摘自文献(31),更能定量地说明吴地对我国科技事业的重要性;表2是中国近代、现代杰出科学家的籍贯统计(“杰出”的标准是担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或由《中国大百科全书》所列条目加以介绍),表中的数字表明我国各门学科的杰出专家的籍贯均以江苏、浙江省为最多,而出生在长江三角洲(即苏南、浙江加上海)的杰出科学家占全国的41%。根据同样的标准对数理化等十个重点学科中国有史以来的杰出学者与专家选取2677名,把他们的籍贯依城市为单位进行统计,在全部400多个县市中产生杰出学者最多的前20个城市中有14个是在吴地的,吴地的中心城市苏州则高居榜首,见表3。这些统计决非用偶然性可以解释。黄河流域的一些城市在历史上有过一度的文化繁荣,产生过不少科技巨人,但后来这些城市除了历史的辉煌就默默无闻了;有的城市工商业很发达,却被称为“文化沙漠”,在科技上也少有成就;近代首都是全国理所当然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但聚集在那里的科技精英多是从江南迁去的。吴地能如此经久不衰地诞生大量对全国有重要作用的科技专家,是因为吴地的科技进步与本地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教育昌盛与思想解放是互相促进的,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就构成培育科技专家成长的文化氛围,导致吴地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科技专家摇篮。正是文化传统的深厚积淀造就了江南的科学家群,热爱科学的传统是值得吴地人民骄傲的宝贵精神财富。
表2
近、现代杰出专家学者的籍贯按省份分布
学 |
数理天文 |
化学化工 |
地 |
生命科学 |
技术科学 |
合 |
全国总数 |
122 |
94 |
107 |
115 |
218 |
656 |
人数最多 的地区 (人数) |
江苏28 浙江25 福建16 广东10 |
江苏28 浙江16 福建11 四川9 |
浙江17江苏12河北12河南 |
江苏27 浙江26 福建11 广东10 |
江苏51 浙江34 福建15 广东14 |
江苏146 浙江118 福建58 广东47 |
长江三角洲的专家数 |
56 |
51 |
33 |
45 |
86 |
271 |
表3
历代杰出专家、学者的籍贯按城市分布
苏州 |
杭州 |
北京 |
常州 |
宁波 |
福州 |
上海 |
绍兴 |
无锡 |
湖州 |
西安 |
南京 |
洛阳 |
常熟 |
吴江 |
嘉兴 |
长沙 |
宜兴 |
广州 |
扬州 |
(本文原载于《吴文化史丛(下)》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5月,pp.108~155;
现经作者稍加修改。)
注:
先秦另外二位星象家是甘德(楚,一说齐)与石申(魏),他们总结了黄道附近及北天的星官;巫咸年代较早,反而记录黄道以南星官,因此潘鼐认为巫咸星官是吴太史令陈卓伪托的。但巫咸兼巫、医和星象仍是可能的。
郭沫若《青铜时代》,载《郭沫若全集·历史篇》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刘平生《安徽南陵大工山古代铜矿遗址的发现和研究》,《东南文化》1988年第6期。
华觉明等,《贵池东周铜锭的分析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4卷2期,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