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的起源

中国书法所用的毛笔:硬毫(兔毫、狼毫、其他有颜色的毛。)、软毫(羊毫)、兼毫(软硬毫兼具)。

本文谈谈毛笔的起源

考古发掘中发现最早的毛笔实物,属战国时代。1954年,在长沙左家公山旧战国木椁墓的发掘中出土了毛笔。根据发掘报告讲,「毛笔,在竹筐内,全身套在一枝小竹管内,桿长18.5厘米,径口0.4厘米,毛长2.5厘米。据制笔的老技工观察,认为毛笔是用上好的兔箭毫做成的,做法与现在的有些不同,不是笔毛插在笔桿内,而是将笔毛围在桿的一端,然后用丝线缠住,外面涂漆。与笔放在一起的还有铜削、竹片、小竹筒三件,据推测,可能是当时写字的整套工具。竹片的作用相当于后世的纸,铜削是刮削竹片用的,小竹筒可能是贮墨一类物质的。

先秦文献中用笔的记载屡见不鲜,但缺少对笔形制的具体描述。据考古发现提供的直观材料,从早期笔的形制上看,笔尾部削尖,合乎记载中的「簪笔」说法,便于别在头发或冠巾上。这种用法到了汉代即演变为「簪白笔」制度,「白笔」指未蘸过墨的新笔,以新笔作簪用,汉代时很多见。秦笔较之战国笔在技术上有一定的改良,即笔头镂成腔状纳人笔毫。它的优点是笔头可以保持浑圆的状态,更利于吸墨和书写,且更具稳定性。这种模式至今仍在沿用,可以说是制笔史上一次重要的革新。

两代时期的毛笔,继承了战国及秦的遗制,笔的粗细、长短都差不多。东汉人蔡邕在他的的《笔赋》中,对当时毛笔的形制进行了较为具体的描述:「惟其翰之所生,于季冬之狡兔,性精亟以悍,体遄迅以骋步。削文竹以为管,加漆丝之缠束。形调抟以直端,染玄墨以定色。」文中对毛笔的笔桿、笔毫及缠束方法都有详细的说明,考古所发现的实物与这一记载也基本相似。

魏晋时期,随着制笔工艺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对制笔进行总结的着述,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笔经》及「韦诞制笔法」。

唐时,安徽的宣州成为全国的制笔中心,这里所产的毛笔,称为「宣笔」。宣笔以兔毫为原料,精选劲挺毫毛,称为紫毫。这种笔,精致绝伦,在选料及制作技艺上都有着极高的水平。当时最为流行是锋短形如鸡趾的「鸡趾笔」,毫芒犀利劲健,如剑如戟,使书写者的笔力得以施展。现日本奈良正仓院收藏的中国唐笔,就多为这种类型的,有斑竹管、斑竹管镶象牙、金管象牙等,工料精致,极为讲究。

到了宋代,宣州制笔名工辈出。制笔技术不断提高,宣笔声誉日隆。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种新式的毛笔——散卓笔,这种笔逐渐趋向软熟、散毫、虚锋,改变了晋代以前的旧制。散卓笔「无心」,显然不是兼毫,可能是单用羊毫制成的较软的长锋笔。过去的笔则用较硬的笔毫,如兔毫、鹿毫作心,仅以羊毛作副,由于兔毫偏硬,在书写楷书、行书时还可以,但作草书时就不适应了。在这方面无心散卓笔却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散卓笔在宋代颇为流行,有专家研究认为,无心散卓笔的出现与适应桌椅上悬肘悬腕书写的需要有密切关系,看来是有一定的道理。

宋代着名的制笔家是诸葛氏一家,有诸葛高、诸葛渐、诸葛丰、诸葛方等,其中最为出众者为诸葛高。诸葛笔甲于天下,在歙州一带,当时还相继出现了一大批着名的制笔工匠。如:

吕道人,歙州人。其制笔在继承宣笔工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名扬一时。

吕大渊,黟县(今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人。

汪伯立,新安(今安徽省黄山市歙县)人。南宋理宗时,徽州知府谢暨以汪伯立笔、澄心堂纸、李廷珪墨、羊斗岭砚(今龙尾砚)称为「新安四宝」,一并列为进献的贡品。

毛笔的起源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