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得名于发家地——岐山周原,后来周武王建立西周,弟弟旦就被分封到周原,所以称为周公旦,今天陕西岐山还有周公庙遗址。也就是说,当时就同时存在一个周王朝和一个周公国了,周公的身份相当于周王朝的管家。
西周灭亡后,当时的周公跟着周天子,一起东迁到东都洛邑,周公也就在这附近得到一块封地。周桓王时代的周公为周桓公黑肩。公元前579年,周公楚在政治斗争中失败,出奔晋国。周国的封地被周天子收回,周国就算灭亡了。
此时周王室的控制领地已经越来越小了。东周天子实际上有两座都城,以瀍水为界,西城名为“洛邑”,又名郏鄏、王城、河南城,东城名“成周”。春秋时期,周天子主要居住在王城,到了周敬王时期(公元前519-公元前477年)开始长期在成周居住。
周考王弑兄篡位后,自己继续居住在成周,公元前440年,周考王将王城封给了自己的弟弟揭,让他成为新周公,续修周公之职,也就是担任周天子的管家。姬揭被称为周桓公,他的儿子叫周威公。

周威公是春秋战国之际颇有作为的国君,他于公元前415年即位。周国实力迅速发展,将洛邑地区统一成了周国,甚至周天子也没有了地盘,只能仰仗周威公而苟活。
周威公在位四十八年,于公元前367年去世。他去世后,早已虎视眈眈的战国七雄二位——赵成侯和韩懿侯趁火打劫,发兵扶植威公幼子根与太子朝争位。这样一来,太子根在周国西部的王城(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即位,称周惠公;幼子朝在周国东部的巩(今河南巩义)即位,也称周惠公。双方都嚷嚷自己才是正统,当时人为了区分,就把朝的周国叫西周国,也溯及到桓公、威公;根的周国叫东周国。战国时代的西周国和东周国就是这样来的,这两位周公与西周初年的周公旦无血脉继承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