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维新运动——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高考中外历史纲要上18课)

自李鸿章发出“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警示后,读书人渐渐意识到,只有实行变法才能救国。维新思想很快发展为政治运动。康有为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变法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之后梁启超在《时务报》的《变法通议》,更是明确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 维新运动拉开序幕

公车上书的时代背景,1中日甲午战争失败,2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3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4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康有为梁启超组织各省举人的“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戊戌维新运动(高考中外历史纲要上18课)
康有为和梁启超
  • 新学伪经考

康有为认为东汉以来独尊为儒学正宗的古文经学,不过是西汉末年的刘歆为帮助王莽篡夺汉朝天下而伪造的“新学”,湮没了孔子学说的“微言大义”。

  • 孔子改制考

康有为遵奉孔子为托古改制的改革家。《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社会一贯奉行的“恪守祖训”,宣传了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 百日维新

公车上书后,1898年6月11日(该年为戊戌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此后103天,光绪帝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史称百日维新

守旧力量竭力阻止,9月21日,慈禧太后将光绪囚禁,康梁逃亡,“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锐、杨深秀、刘光第、林旭、康广仁)被害于菜市口。各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其它都被废止。

  • 戊戌维新的作用

百日维新对于推动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 戊戌维新失败的原因

1守旧势力仍很强大,2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3没有严密的组织,4把希望寄托于没有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导致失败。

  • 戊戌维新的局限性

由于二千年封建主义经济基础的牢固,封建主义政治力量的强大、封建主义思想影响的根深蒂固,非初登历史舞台的幼弱的资产阶级所能抵敌,戊戌变法的失败带有必然性。

当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还没有成为独立的阶级力量,和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维新派严重脱离人民群众,2缺乏与封建主义彻底决裂的勇气,3对帝国主义抱不切实际的幻想,充其量,他们只能发动一场软弱的资产阶级政治改良运动,而不能使改革派掌握政权。 就在维新上谕如雪片般飞舞之际,军政实权仍牢牢地掌握在封建顽固派手中。没有政权的改革必然遭致失败。
戊戌变法的历史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自上而下的维新改良,只是幼弱的民族资产阶级不切实际的幻想,它必然让位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戊戌维新运动——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高考中外历史纲要上18课)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