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如果。
以:把。
与:给。
丧:失去。
三 赏析重点
历史上的子罕,为人宽厚,体恤百姓。本文描写他不同流俗的见解和不收取馈赠的行为,突显了他的操守和品德。
宋国有一个人把一块宝玉献给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人说曾经把那块玉给玉工看过,证明是难得的珍品,所以才敢献给他。子罕的价值观和献玉人不同,他认为不贪恋财物的品德才是最宝贵的。献玉人把那块玉当做宝物,如果他把玉收下,两个人都会失去自最珍贵的东西。与其这样,不如各自保有自的宝物吧。
故事围绕「献玉」的事件而展开。宝玉在常人眼中是难得的贵重物品,子罕却不愿接受。文中首先陈述了这一事实,使人不禁想了解原因。通过献玉者和子罕二人对宝物不同看法的说明,突现了子罕轻视财物,注重个人品德的高尚情操。
本节文字先事,后记言。事的部分很简洁,三言两语便将事件交代了。记言的部分,则颇能显示《左传》的特色。文中献玉人和子罕的对答,传神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地位和心理。献玉人为证明他所献的确是宝物,说出他曾找玉工鑑定的事实,对在上位的人小心谨慎侍奉的态度,读者可以由此想像得到。对话中的「敢」字,更生动刻画了身处下级的献玉者的谦敬心理。子罕的答辞,虽然说的是堂堂正正的道理,但并没有摆出义正词严教训别人的姿态,而是委婉含蓄地回绝了献玉人的馈赠,一句「不若人有其宝」,既不损献玉人的面子,亦保存了自的美德。由此可见子罕确是一个品格高尚,谦厚待人的君子。
【想一想】
你觉得子罕做得对吗?为甚么?假如你是子罕,你会怎样做?
网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