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美文赏析

 

乌啼:乌鸦啼叫。

 

霜满天: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气遇冷在物体上凝结而成的,但古人缺乏科学知识,以为霜和雪花一样,从天而降,所以有「霜满天」之说。其实这是指秋霜暗凝于物上,使人感到侵肌刺骨的寒意,作者便主观地觉得一定是「霜满天」了。

 

江枫:江边的枫树。

 

渔火:渔人的灯火。

 

对愁眠:即「伴愁眠」的意思,指作者怀客愁而睡。

 

夜半钟声:当时寺院有半夜敲钟的习惯,叫做「无常钟」。

 

客船:指作者所乘之船,因作者漂泊于他乡,故称「客」。

赏析重点

这首诗写诗人离开家乡,乘船到外地,一天晚上停泊在枫桥时的所见所闻。通过对枫桥夜景的描绘,诗人抒发了他的客旅愁思。

诗人旅途奔波,乘船在江上行驶了一天,人已疲乏,不能再继续前行了,所以就在枫桥附近靠岸,停泊过夜。他身在外地,家人不在身边,使他倍感孤寂,要睡也睡不,于是便走到船头来,观赏这里的夜景。抬头一看,月亮已沉落下去,寒霜凝结,月光和白霜交相辉映,天地间显得白濛濛一片。树上的乌鸦不知被甚么惊醒,发出几声啼叫。岸边的枫树和江上渔船的灯火,彷彿为满腔乡愁、难以入眠的诗人作伴。夜半时分,由寒山寺传来的阵阵钟声,穿过了宁静的夜空,来到诗人的客船上。

诗的首句,写了和午夜时分有密切关联的三种景象:「月落」写诗人所见,「乌啼」写所闻,「霜满天」写所感。第二句描写船所停泊的地点枫桥附近的景色:飒飒作响的「江枫」和闪烁烁的渔火。这两句一连用了五种景物,写出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创造出一种凄清的气氛,为的是烘托诗人「愁」的情怀。诗人沉浸在愁思中已经多久,他似乎并不自知。只是骤然而起的清宏钟声,使他从愁思中惊觉。

诗的后两句写山寺夜钟。在静夜里,人的听觉最为敏感,「夜半钟声」不但给人强烈印象,更衬托出气氛的寂寥,这是「以动写静」手法的妙用。诗人在第三句连用了「姑苏」和「寒山寺」两个真实地名,不但使本诗所展现的情景更为真切,恰好「姑苏」、「寒山」都是叠韵的词,使这一句读起来音节抑扬顿挫,特别动听。第四句用一个「到」字,把钟的声音形象化了,彷彿一下一下都敲在满怀愁绪的旅客心上。

诗人以景写情,诗人选取残月、啼鸟、严霜、江枫、渔火作背景,镜头时远时近,色调有冷有暖,景物或动或静。在声色交融的画面中烘托出独特的幽美意境,加上「夜半钟声」为全诗点睛,使羁旅之愁随钟声迴盪,余音裊裊。诗人长夜无眠,随手记事,本无深刻的寓意,亦无新奇的构思,却创造了一个声色俱佳,情景浑成的「旅愁」之境,以至传播万口,成为千古绝唱。

中国古典美文赏析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