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和吐蕃、大唐的关系

南诏与唐代任何一个中原地区周边的异族势力一样,都是标准的反复无常。

南诏这个特点尤其明显,往往是每次有新王继位,就会重新考虑与周边唐王朝和吐蕃两个强大势力的关系,甚至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变化。反复几次,不但唐王朝对南诏彻底失去信任,连吐蕃这种文化荒漠也对南诏颇多怨恨,把南诏称为“两头蛮”。

南诏和吐蕃、大唐的关系

(苍山洱海)

【南诏立国前的往事】

根据《旧唐书》记载,“(南诏)自言哀牢之后”,自己说是汉代哀牢古国的后人,根据史书上对哀牢古国的零星记载,明显这里的文明一直没有发展,反复无常这一点与汉代哀牢古国一脉相承。

三国时期,南诏立国前400年左右,诸葛亮“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到的就是洱海周边。

唐王朝统一战争发生在南诏立国前100多年,当时洱海周边有多个蛮族部落繁衍生息,其中根据开化程度分为乌蛮和白蛮,南诏就是其中的乌蛮。乌蛮、白蛮说法类似后世明代的生女真和熟女真,其中白蛮相对开化,乌蛮比较原始。洱海周边有六个较为强大的部落,统称为六诏(另说八个,八诏)。“蛮谓王为‘诏’”,六诏就是六个蛮王的意思。

史书上并没有唐初时六诏是如何归附唐王朝的记录,只是记载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有位叫李英的安抚大使来到了这块古滇国的土地,因为这里很多人姓姚,就命名为姚州,下辖32个州。

考虑到武德四年大唐军神李靖率军在西南武装游行了一圈,并派人四处招抚,估计这位李英就是李靖的手下。姚州由于是羁縻云南地区的关键,之后一直有唐军驻守,具体位置在现在的云南省姚安县,是从东向西进入云南地区的门户。

与姚州最近的是正北偏西方向属于蜀中地区的巂州都督府(现四川西昌),设立于唐高祖武德元年,是蜀中管辖周边羁縻地区的关键,也是从北向南进入云南地区的门户。

姚州和巂州,是唐王朝在西南各羁縻地区仅有的有驻军的城池,一旦这两个要点被唐王朝控制,且二城之间的道路畅通,西南地区的棋局就活了,这也是整个唐朝期间西南地区的攻略要点。但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这里驻扎的兵力多了就供给困难,兵力少了就经常被周边蛮人袭扰,这两个要点甚至有过城池被蛮人攻破、刺史或州长史这样的高官被杀的记录。

南诏和吐蕃、大唐的关系

【吐蕃的崛起】

唐高宗李治时期,吐蕃除了在西北夺取了青海吐谷浑并与唐王朝争夺安西四镇之外,也把势力范围拓展到了云南。从高原南下去云南,就要经过巂州辖区,所以蜀中一直是唐王朝西南方向防御吐蕃扩张的第一道防线。

这方面史书上的记录很是简单,唐军在巂州辖区筑城防守并扩大控制范围,而吐蕃与唐王朝反复争夺这些要隘,当地各蛮族部落依附双方交战,直到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吐蕃攻占了唐军新设的安戎城并重兵固守,打开了通往云南的通道。

《资治通鉴》中记载,至此“由是西洱诸蛮皆降于吐蕃”。这时也是安史之乱前吐蕃最强大的一刻,“吐蕃尽据羊同、党项及诸羌之地,东接凉、松、茂、巂等州;南邻天竺,西陷龟兹、疏勒等四镇,北抵突厥,地方万馀里,诸胡之盛,莫与为比。”也就是说,吐蕃从一个臣服于大唐的地区势力,转变为地区霸主甚至成为与突厥、回纥等并列的大国,都是发生在唐高宗和武则天统治时期。

大唐鼎盛地图

【六诏合一,李隆基又一个致命错误】

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唐王朝派遣远征军重回姚州,击败吐蕃驻军,拆毁了吐蕃为联通云南洱海地区而修建的两座铁索桥,并用铁索材料铸造了一座铁柱记功。这就是历史上有过记载的唐标铁柱,但之后唐军并未在此区域长期驻扎,吐蕃军队卷土重来,铁柱估计也被吐蕃人重新融化了。

为了彻底把吐蕃势力从这一区域驱逐出去,唐王朝开始扶持当地亲唐势力对抗吐蕃。

南诏原名蒙舍诏,是六诏当中位置最靠南的,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也一直与唐王朝保持了朝贡关系,接受了唐王朝的赦封官位,对于投靠吐蕃的其他蛮族也主动为唐王朝讨伐,是当地的亲唐派。

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李隆基下诏书命令南诏首领皮逻阁征讨投靠吐蕃的其他各蛮族,取得了一定效果。为此,李隆基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册封皮逻阁为云南王。

-被吐蕃称为“两头蛮”的南诏,反复无常,换一个王往往就换边投靠-第4图

这里《旧唐书》有一条记录,“先是,剑南节度使王昱受归义赂,奏六诏合为一诏。”这是把责任归于地方官了,实际上是李隆基继西域扶持突骑施之后又一次犯下的严重错误,在西南地区又培养了一个大敌。这样的错误李隆基还在继续犯,下一个就是安禄山。突骑施、南诏、安禄山,分别位于大唐西北、西南、东北,先是突骑施和南诏消耗了盛唐大部分元气,最后安禄山才给了近乎致命的一击。

第二年,有了尚方宝剑的南诏把都城搬到了洱海的大和城,也就是后来的大理,标志着南诏成为了洱海周边地区霸主。这段时间也是南诏与唐王朝的蜜月期,双方共同把吐蕃的势力从云南地区驱逐出去。

没了共同的敌人之后,双方的矛盾就开始出现。南诏开始攻略周边其他蛮族,以扩大自己的实力和控制范围。而唐王朝认为此举不符合大唐在云南地区的利益,开始想方设法控制和削弱南诏。

实事求是讲,双方都没有做错。南诏想发展壮大独霸南天的心理可以理解,唐王朝对于这个自己一手扶持起来的羁縻势力有所控制也是正常思维。只是双方的目标差距大太,逐渐变得不可调和。

-被吐蕃称为“两头蛮”的南诏,反复无常,换一个王往往就换边投靠-第5图

【天宝叛唐,南诏第一次改变立场】

双方的蜜月期只持续了十多年,到天宝九载(750年),南诏王换成了阁罗凤,南诏越来越视自己控制范围内的姚州、巂州两处有唐军驻扎的都督府为眼中钉,而这两处的唐朝官员们也感觉到了南诏的敌意,尤其是姚州,与南诏都城大和城近在咫尺。于是,当时姚州负责的唐朝官员张虔陀上报南诏“将叛”。

这里根据南诏人说法,张虔陀甚至与吐蕃联络试图与吐蕃共同对付南诏。但这只是一面之词,吐蕃也有多个部落,其中有一些与唐王朝或地方官员保持联系也是正常,并非是唐王朝当时对吐蕃和南诏的外交政策有了重大调整,双方仍然是共同对付吐蕃的联盟。

在这种互不信任的情况下,双方爆发了一场局部战争。南诏包围了姚州都督府治所,并在数月围攻后攻克城池,张虔陀被杀。虽然事后南诏派人请罪,提出归还俘虏、重建姚州城,但同时又威胁如果大唐对此事不接受的话,南诏就将投靠吐蕃。

实际上这就是南诏在试探唐王朝的底线,并试图把对云南地区的实际控制坐实,是一种政治赌博。当年新罗在把唐王朝驱赶出朝鲜半岛,基本上用的是同样的方法。

按正常来说,为了对抗吐蕃,唐王朝可以考虑对南诏让步,就像之前对新罗和突骑施一样。同样,也可以出兵惩戒南诏,并在取胜后再行安抚,让事态回复到之前的情况。如果是李隆基,选择前者的可能性较大,后期的李隆基懒病发作,已经不愿意多生事端了。但当时执政的宰相是杨国忠,这个出身蜀中的政治投机者,对于蜀中这块区域的控制非常严密,不希望在蜀中旁边有地区小霸出现。同时出于战功的渴望,希望能通过战争胜利巩固在李隆基心目中的地位。

于是杨国忠命令当时的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出兵讨伐,南诏一看政治赌博失败,索性投靠了吐蕃,唐军被南诏、吐蕃联军击败,损失惨重。

南诏转投吐蕃后,政治地位有所提高,从原来唐王朝治下的羁縻势力变成了吐蕃的“赞普钟”,就是吐蕃赞普的弟弟,成为了与吐蕃平起平坐的兄弟之国。

杨国忠在战败后向李隆基隐瞒了这一情况,并在数年后天宝十三载(754年)再次出兵讨伐,又被南诏和吐蕃联军击败,唐军再次遭受重大损失。

南诏叛唐-大唐天宝战争战士冢

(大唐天宝战争战士冢)

之后天宝十四载(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唐王朝已经无力南顾,吐蕃和南诏乘机夺取了巂州,唐王朝在西南地区的两大战略要地全部沦陷。

当然,这种沦陷与安史之乱后陇右、河西的沦陷不同,无论姚州还是巂州,都只是唐王朝对外扩张的基地,和西域的安西四镇类似,并非唐王朝的核心利益。史书上对西北一带与吐蕃的战争过程记录的比较详细,而对西南蜀中、云南地区非常简略。另外,无论吐蕃还是南诏,当时在云南的重点都是降服其他各路蛮族,还不具备大举入侵蜀中的条件,只是在边境上有些小规模战斗。

安史之乱后,吐蕃开始大举入侵唐王朝本土核心区域,蜀中也未能幸免。蜀中西北部的松州、维州、保州等城沦陷,当时的剑南节度使是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这人写诗可以,打仗不行,“于是剑南西山诸州亦入于吐蕃矣”。

在蜀中西南方向,吐蕃入侵往往是与南诏联合,南诏表现的比吐蕃还要凶残和野蛮,所到之地杀戮掳掠,蜀中人说:“西戎尚可,南蛮残我”。

-被吐蕃称为“两头蛮”的南诏,反复无常,换一个王往往就换边投靠-第7图

【贞元结盟,南诏第二次改变立场】

终于唐王朝从安史之乱的阴影中逐步走出,国力有所恢复,稳定了对吐蕃的不利局面。唐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年),唐代宗去世,唐德宗继位,南诏王也换成了异牟寻。吐蕃和南诏趁着大唐新丧,二十余万大军联合入侵蜀中。

唐德宗任命名将李晟为帅出兵救援,这是李晟踏上名将之路的关键一战,数月中李晟战无不胜,多次大败吐蕃、南诏联军,敌军几乎匹马不回。

原本吐蕃对这次战役寄予极高的期望,甚至连占领蜀中后的新名字都取好了,“东府”。结果却取得了近年来对唐王朝战争过程中少有的大败,于是迁怒于南诏,杀了不少在吐蕃军中的南诏向导,并把南诏王降等,取消了南诏的兄弟之国待遇。

这段时期是唐德宗的贞元时期,吐蕃在攻略唐王朝的过程中很难占到便宜,内部矛盾就开始出现。南诏也在吐蕃无止境的物资、士兵需索下逐渐感到压力沉重,又开始想到了当年大唐对自己的好来了。

唐王朝调整了对吐蕃的战略,对南诏开始怀柔招抚,以瓦解吐蕃的反唐军事联盟。韦皋这位治蜀名臣就职蜀中,完美的执行了招抚南诏为主的西南诸蛮战略,南诏于贞元九年(793年)上表重新归唐,第二年双方在点苍山下签署了盟约,南诏与唐王朝的关系全面恢复。

但此时南诏与大唐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之前南诏是唐王朝的羁縻地区,这次变成了藩属国,这是干儿子和加盟商的区别。

南诏和吐蕃、大唐的关系

贞元结盟之后,双方保持了几十年的友好往来,这段时间也是吐蕃盛极而衰的一段时间。吐蕃对南诏的反复无常也是非常怨恨,把南诏称为“两头蛮”。而唐王朝好不容易稳定住了局面,对南诏也是比较迁就,甚至对天宝南诏战争的起因和责任都没有追究,之前死在姚州的张虔陀背了黑锅。

其中也有一次反复,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当时南诏的权臣架空了南诏王,派兵突袭了巂州和戎州,唐军毫无防备,城池被攻陷。之后南诏攻入蜀中,占领成都西郭,掠夺了数万子女工匠和大量财富。

但南诏仍然不敢轻易撕毁与唐王朝的盟约,事后南诏上表说是因为当时的西川节度使对自己有不公正待遇才出兵,之后又恢复了入朝朝贡。而唐文宗时期又有文官党争,又有宦官专权,唐文宗已经被宦官架空,对此也是无力处理,再次放过了南诏。

南诏修建于这一时期的大理三塔

(修建于这一时期的大理三塔)

【晚唐南诏再次与唐王朝为敌,双方战争持续了近二十年】

之后唐王朝连续有唐武宗、唐宣宗两位不错的帝王,南诏也一直保持着与大唐这种表面臣服,但不断搞小动作的关系。

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年)开始,十余年间,南诏在安南、广西、贵州、西川等地四处出击,曾攻陷安南都护府所在地交州(现越南河内)、邕州(现广西南宁)等地。在此之前唐宣宗时期,南诏自从换了新王世隆后,就开始全面与大唐为敌,曾经入侵过安南都护府,但被唐军击败。

而唐懿宗虽然是唐王朝历史上最差的皇帝,但当时唐军在西南一带仗打得还是不错的。晚唐少有的一个能打外战的将领高骈,在安南、蜀中等地多次击败南诏,虽然此人后来有不臣之心,但前期功绩不可否认。

南诏与大唐连续战争了十余年,自身国小落后的缺点暴露无遗,国家几乎崩溃。南诏王世隆死后,新任南诏王为隆舜,又重新恢复了与唐王朝的朝贡关系。

之后唐僖宗时期爆发了黄巢起义,唐僖宗逃到了蜀中。为了缓和与南诏的关系,甚至可能有从南诏借兵平叛的想法,提出允许南诏不称臣,并准备把宗室女封为公主嫁过去。南诏派了宰相等三个大臣到蜀中迎亲,但高骈建议,说这三人是南诏的核心智谋班子,应当弄死。唐僖宗听从了高骈的建议,杀了三人,双方的合作也就没了下文。

之后的南诏越发衰落,早于唐王朝5年被权臣篡位覆灭。这个权臣是汉臣,百年前贞元结盟时期南诏王的首席智囊就是他的祖先,是被南诏俘虏的唐朝官员,历史就是这么恶趣味。

(郑回就是当年被南诏俘虏的唐朝官员,贞元之盟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后人灭亡了南诏)

(郑回就是当年被南诏俘虏的唐朝官员,贞元之盟起到了重要作用,他的后人灭亡了南诏)

南诏这个云南地区新兴的少数民族政权,开国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亡于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年),历时165年,基本上陪伴了唐王朝的后半程。盛唐时期先友后敌,中唐化敌为友,晚唐敌友各半。

纵观南诏一生,因大唐对抗吐蕃的需求而存在,因大唐的傲慢和自己的野心而转变为敌人,这是中国古代中原政权和周边各少数民族势力之间关系的一个缩影。以夷治夷,思路是好的,操作起来难度很大。

请关注上面公众号“察古观今”,更方便地搜索各方面资讯

南诏和吐蕃、大唐的关系 
  关于民族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