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全面复习

宽仁,留心民间疾苦

积极吸收汉文化

 

勤于政事,致力于奖励农桑、兴修水利,严惩贪污

 

社会经济得以迅速恢復,到干隆年间,国势更达于极盛

世宗

雍正

严峻,善于驭下

高宗

干隆

折衷于刚柔之间,特别推崇圣祖的施政

(二) 成功的关键:怀柔与高压并济

1 怀柔政策:
(1). 礼葬明思宗帝后,表扬殉国明臣。
(2). 开科取士
(3). 以奖励学术为名,广徵明朝遗老参与编撰《明史》、《四库全书》等。
2 高压手段
(1). 屠杀各地抗清人士
(2). 逼迫汉人薙髮留辫
(3). 严禁立盟结社
(4). 屡兴文字狱

(三) 结果:

1 汉人士大夫多为其所用
2 满清以边疆民族入主中国,康雍干盛世长达清朝国祚的二分之一,文治武功都可媲美汉、唐,显见他们的统治方式,比蒙古人建立的元朝高明许多。

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

二十八
农业的发展

(一) 偏远荒地渐成沃野:经过元末十几年的战乱,明太祖即位后非常重视农业建设,很多偏远地区渐成沃野。

(二) 积极推广早熟稻:

1 社会安定日久,人口不断增加
2 农业技术无重大突破:明清两代一方面移民垦荒;一方面积极推广早熟稻,纾解不少人口压力。

(三) 美洲新作物之引进:原产美洲的蕃薯、玉蜀黍、花生、马铃薯等新作物陆续传入中国

1 使许多不宜种稻的地区得以开发
2 扩大国人食物来源
3 其中蕃薯的推广尤为迅速,到清朝中叶,已成重要的粮食作物。

二十九
工商业的繁荣

(一) 促使商人集团的兴起

1 山西商人、徽洲商人闻名全国
2 他们在各大城市陆续建立会馆,以为同乡的官、商、士绅寄宿联络之所,形成地区性的商帮。

(二) 都市显着的发展

1 有商旅云集的大都会:山东的临清、江浙的扬州、杭州
2 兴起许多手工业发达的专业市镇,如
(1). 江苏盛泽镇即以棉织业闻名全国
(2). 江西景德镇以瓷器名满中外,有「四时雷电镇」之称。

三十
社会结构的八股取士

(一) 科举形成社会上的士、庶之分

1 形成之因:明清两代,选任人才仍以科举为主。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阶段,通过考试的举人、进士,不仅可以任官,还享有赋役、司法上的种种特权。
2 士庶区别:在科举制度下,拥有功名的士人与官员形成士绅阶级,身份地位、生活仪制与庶民有很大区别。

(二) 八股文的僵化,对社会风气有不良影响

1 八股文之僵化
(1). 命题:限于四书、五经
(2). 格式:严格规定应试文章的格式,遵照指定註疏论说,俗称「八股文」。
2 不良影响
(1). 读书投机:钻研八股文竟成为明清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核心,读书人大都只知埋首经书,勤习八股,不做实际学问。
(2). 思想蔽塞:取士制度僵化,不仅使士人思想深受蔽塞,对人才培育与社会风气也有不良影响。

三十一
文艺与科技

(一) 文学:明清文学以小说成就最高

1 明代:《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2 清代:《红楼梦》、《聊斋志异》

(二) 科技:

1 李时珍
(1). 着作:《本草纲目》
(2). 内容:修正许多医药典籍的错误,详细记载各种药物、药方,有插图可供辨认。
2 宋应星
(1). 着作:《天工开物》
(2). 内容:记载各种农业和手工艺技术,并附图说明,是中国传统生产技术的集大成之作。

近代前夕中西的初会

三十二
中西贸易的初展

(一) 明代

1 葡萄牙:
(1). 十六世纪初抵粤江口,是欧人第一次由海路直达中国。
(2). 据有澳门,做为发展东方贸易的据点

A 一面从事亚洲与欧洲之间的香料贸易。

B 一面经营澳门与日本之间的丝绸贸易。

(3). 葡萄牙人是明末南方沿海一带最活跃的外国商人
2 西班牙:
(1). 与中国间接贸易:由于葡人已先据有澳门,西班牙无法如愿与中国直接贸易。他们以殖民地菲律宾为中间站。
(2). 海上丝路贸易:在菲律宾展开中国与西属美洲之间的丝货贸易,经由这条横渡太平洋的海上丝路,中国的丝绸运往美洲,美洲的白银也不断流入中国。
3 荷兰、英国:明末,荷、西相继东来,势力渐强,西、葡对华贸易很受影响。

(二) 清代

1 清廷厉行海禁:中西贸易陷入停顿状态。
2 清康熙23年(1684年)解除海禁以后,中外贸易才后恢復。

三十三
耶稣会教士来华

(一) 耶稣会

1 西洋人来华除葡、西等国商人,还有天主教的传教士,其中以耶稣会为最重要。
2 得士大夫友谊之因:
(1). 耶稣会教士大都有良好的学养。
(2). 对中国文化也相当尊重,允许中国教徒祭孔祀祖,因而赢得不少士大夫的友谊。

(二) 着名传教士:

1 利玛窦:
(1). 影响最大:义大利人,是来华影响最大的传教士。
(2). 明神宗召见:利玛窦在明神宗时抵达中国,几年后得到神宗召见,特许他在北京设立教堂传教。
(3). 结交大臣:明朝大臣徐光启、李之藻都和他结为知交。
2 汤若望、南怀仁:也都深得明清君主的赏识,为中西文化交流开启重要的一页。

三十四
西洋科技的输入

(一) 由来:明清之际,耶稣会教士以西学为传教媒介,不少西方的科技知识传入中国。

(二) 主要的西学:

1 天文历法:清初,汤若望、南怀仁先后主掌钦天监,制定时宪历,并为清朝制造一座天文台,制造许多天文仪器。
2 数学:
(1). 传入欧机里德的几何学和三角学。
(2). 最着名的是利玛窦、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是来华传教士翻译的第一部科学着作。
3 地理学:
(1). 利玛窦介绍《万国舆图》,国人始知地圆及五大洲之说。
(2). 清圣祖命教士赴各地测量,绘成《皇全览图》。是第一部有经纬线的中国地图。
4 火器:
(1). 明末抵抗满清,曾请汤若望制造大炮。
(2). 清圣祖请南怀仁造西式炮铳,对付三藩之乱。

三十五
中国文物西传

(一) 中国典籍:利玛窦将四书、五经、《道德经》等中国典籍译成拉丁文,受欧洲学者的重视。

(二) 中国绘画艺术:西传后,欧洲兴起标榜中国趣味的艺术运动

(三) 中国的庭园建筑、磁器、漆器:也深受欧人的喜好,引起欧洲一片「慕华」之风。

TOP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