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分裂与北方民族的内迁 (220A.D.-589 A.D.)
东方:北魏汉化运动
姓名: 班别: ( ) 年 月 日 页10
目录
一‧引子
二‧五胡十六国
三‧北魏孝文帝之汉化运动
四‧汉人胡化
五‧总结
北魏汉化运动
秦始皇(221BC-210BC)修筑长城,对北方民族的入侵,具有积极的防御作用;然而,长城内外民族的交往却从来没有停止。从历史文献记载,东汉光武帝时(25AD-57AD),南匈奴开始入居山西(公元50年),到西晋武帝(265AD-289AD),边疆少数民族内迁长城以南的趋势(公元265年),已经持续进行了二百多年。
从上图来看,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已经突破长城的分界,深入中国北方大部分的地区。
试说出下列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域:
1. 匈奴: 长城外西北、长城内华北地区
2. 鲜卑: 长城外西北、东北
3. 氐: 黄河、长江之间
4. 羯: 长城内华北平原
5. 羌: 长城边境
魏晋时期,汉族称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为「胡人」,你认为这个名称对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作答,言之成理、持之以据则可。)
资料库
西晋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内迁和流亡各地的少数民族,纷纷起来反晋。公元316年匈奴攻佔长安,灭西晋,史称「永嘉之乱」。
西晋灭亡后,少数民族先后在中国北方及黄河流域一带建立了许多政权,与南迁的东晋对峙,形成南北分治的局面。
从表象上看,这是一个大分裂、大动乱的时期,亦是民族大融和的时期,胡人汉化与汉人胡化同步进行。
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鲜卑族的拓跋珪(386AD-408AD)于公元386年即王位,国号魏,即魏道武帝,后定都平城(山西大同,时公元398年),至太武帝拓跋焘(424AD-451AD)统一北方。同时他亦总结一个经验:
为什么前苻坚经淝水一战后即灭亡?其关键在于前秦缺乏一套治国理念的制
度。因此,如何改革鲜卑旧俗和加速吸收汉文化,是巩固政权的必须手段。
至孝文帝时(471AD-499AD),汉化运动更全而推展。
迁都:公元494年,孝文帝从山西平城迁都河南洛阳。当时约有108万人南迁,文武百官及鲜卑兵共20万人。
重要性:(a)洛阳位于中原,有较丰富的物质支援,亦象徵北魏彻底走上农业社会。
(b)洛阳乃汉文化的中心,有利于吸收汉文化,有利北魏进行改革和汉化。
禁归葬
使鲜卑人安居落户,消除北返的念头。
禁胡语,改汉姓
将118复姓改为单姓,其中鲜卑八大贵族改姓如下:
鼓励通婚
规定鲜卑八大贵族与中原望族通婚。此为上层社会的交融,而中下层人民之交往更加多不胜数。
尊孔,以孝治国,大幅度提升汉人为重要官吏,使北方汉族士大夫感觉划江而治的南朝已不再是正统所在,只有北魏治下的中原才是传统文化中心。
生活习惯
少数民族从漠北南迁,中原华夏民族的生活习惯亦受影响,如高足傢具出现,改变了汉人过去席地而坐的习惯。
汉人逐步採用烧烤兽肉,饮用奶酪的习俗。
音乐艺术
乐器:胡,羌笛,琵琶,五絃,铜鼓,皮鼓等。
歌
曲:汉语中亦带有「胡音」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卢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从朝代的兴替,帝王的更迭而言,魏晋南北朝是混乱的,短暂的;但从文化角度来看,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华夏民族,以及南方少数民族的交流,融合都是空前的,而且影响深远。在整个互动过程中,都是以汉文化为主体,既吸收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亦加速了少数民族的汉化速度。此种互动相向或多向的文化融合构成了今天中华文化的基本元素。
各位同学,你们当中有几位是姓刘、陆、于、元……的呢?有哪些是姓李的呢?你们可知道这些姓氏的远祖已经有「胡」的因子。
思考问题:
1. 你认为中华民族是否只属于汉族的呢?
(学生自由作答,言之成理、持之以据则可。)
2. 我们的帝王史是站在汉民族还是以全民族的立场写的历史呢?
(学生自由作答,言之成理、持之以据则可。)
华夏文化并不因外围少数的入主 / 挑战而削弱其生命力,相反的,却能不断吸收这些少数民族 / 文化的质素、消化而融纳为自身的活动基因,从而再增强或再生其生命力。中华民族,有如一个大熔炉,吸纳外来的营养而日益壮大。
相对的,当我们回顾西方罗马帝国却因北方「野蛮」民族的入侵,导致帝国的灭亡,其文化亦因而中断。虽然其影响仍散于各地文化,但不能组合成一主体文化。
当我们再追溯更远古的时代,在四大文明体系中,其余三个已经湮灭,或者亦只能在考古学中找到其遗迹,但最后发源的华夏文化却能延绵不断,不断更化,自我提昇,在多次少数民族的挑战及近代列强入侵的情况下,仍能屹立自强,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的你、我,是否感到自豪?是否也是研读历史的趣味所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