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是新疆民族分裂主义产生的历史根源,是危害新疆社会稳定的罪魁祸首。
1.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在新疆的传播
泛伊斯兰主义也翻译成大伊斯兰主义,它宣扬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联合起来,建立统一的伊斯兰教国家。泛伊斯兰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首创者是阿富汗人哲马鲁丁,他针对西方殖民主义的扩张提出振兴伊斯兰教,主张建立统一的伊斯兰教国家、建立世界伊斯兰教联盟等。哲马鲁丁的超民族、超阶级、超国家的狭隘宗教观,被奥斯曼土耳其的国王阿卜杜尔·哈米德二世所利用。哈米德二世积极推行泛伊斯兰主义,大肆喧嚣将全世界的穆斯林置于奥斯曼土耳其苏丹——哈里发的统治之下。为了征服所有穆斯林,他在国内外多次发动战争,对异教徒和其他民族进行血腥屠杀。20世纪初,泛伊斯兰主义在中国新疆有所反映。1908年,新疆拜城人毛拉木沙·赛拉米在修改他的著作《安宁史》时,将其书名改为《哈米德史》(汉译稿译为《伊米德史》或《海米德史》)。在该书序言中,作者称哈米德二世是“全穆斯林之首领和伟大的保护者”。泛伊斯兰主义后来被帝国主义所利用。
泛突厥主义也被译成泛土耳其主义、泛奥斯曼主义等。泛突厥主义亦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宣扬成立所谓“突厥大帝国”,由奥斯曼土耳其统一所有操突厥语的民族。20世纪初,哈米德二世被推翻以后,组建土耳其新政府的成员,都在卖力地推行泛突厥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土耳其为基地的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的活动非常活跃,中国新疆也深受其影响。新疆生活着信仰伊斯兰教和操突厥语的民族,因此成为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分子渗透的目标。这一时期,“双泛”对新疆的渗透主要采取以下方式:一是散发宣传品,二是派人潜入,三是通过留学生或朝觐人员等回国传播。
1915—1916年,以德国人冯·亨蒂希为首的秘密组织向阿富汗、俄国和中国新疆地区散发了传播“双泛”的小册子上万册。冯·亨蒂希还潜入南疆莎车、喀什等地进行非法活动。1917年,喀什道尹朱瑞墀收到国外伊斯兰教首领寄送的函件,其内容是要求中国穆斯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与德国结盟。这类函件当然不可能只送给朱瑞墀一人。
以传教、办学、行医、旅游等潜入新疆从事非法活动者,当时被抓获了多起。其中以土耳其人艾买提·卡马尔最为典型。此人于1914年3月由土耳其潜入新疆阿图什。有资料表明,艾买提·卡马尔在土耳其是为泛突厥主义组织“统一进步委员会”工作,受专门指派到新疆,其主要任务就是传播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他在阿图什以办学为名,实则向青少年灌输“双泛”毒素。他从伊斯坦布尔运来一套印刷机器,印教材和《伟大的宗教》杂志;他强迫学生接受奥斯曼土耳其的苏丹为领袖,只准唱土耳其歌曲;他教育穆斯林儿童要把奥斯曼土耳其的哈里发当作精神上的父亲。艾买提·卡马尔被当时地方当局查处,押送到迪化(今乌鲁木齐)关押两年,1919年释放后,从上海遣送回土耳其。所办学校,当局规定不得有任何效忠土耳其的表现,必须开设汉语课和军训课程等才能继续开办。当时,外籍人在新疆办学或任教出了问题被地方当局查封的有库车、莎车、吐鲁番、和田等地的学校,说明这类事件并非偶然或个别。
新疆每年有上万人去麦加朝觐,或去土耳其、印度、中亚、西亚等地留学经商打工等,在与外界的接触中,少数人受到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的影响,有的携带宣传品回国传播,有的回国后从事民族分裂活动,麦斯武德、沙比提大毛拉就属于这类人物。麦斯武德是新疆伊犁人,1904年赴土耳其留学,在伊斯坦布尔接受了泛突厥主义。1915年返回新疆伊犁,以办教育、开医院为名传播泛突厥主义。他带来几个土耳其人充当教员,开办“图冉”学校。“图冉”或“图兰”就是泛突厥主义名词。他们在学生中公开宣扬“我们的祖先是突厥,我们的祖国是土耳其”。1917年,新疆省长杨增新下令查封了“图冉”学校。
上述艾买提·卡马尔和麦斯武德,一个是外籍,一个是新疆人,他们都在向青少年灌输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这一事实说明,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国内外的敌对分子就已经在新疆争夺青少年。
1923年,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成立了共和国。其首脑穆斯塔法·凯末尔推行民族主义,不支持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下令取消了“统一和进步党”,但是流毒并未肃清,其影响仍然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日本军国主义都把“双泛”作为侵略工具。泛突厥主义成为法西斯主义在土耳其的变种。
2.1933年“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的出笼与覆灭
20世纪30年代,在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思潮的驱动下,穆罕默德·依敏、沙比提大毛拉等人在南疆和田、喀什等地大搞分裂活动,终于走上了分裂中国领土、成立所谓“独立国家”的罪恶道路。
1933年11月12日,沙比提大毛拉在喀什宣布成立“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并担任“总理”。这天夜晚被他们称为“民族之夜”,广场上空悬挂星月旗。在伪“共和国”成立大会上,宣布了伪政府人员名单、宪法及国歌。伪宪法或所谓纲领有30条,公开叫嚣:“东突厥斯坦”为永久民主共和国,请南京或国际联盟给予便利,而达到永久独立。共和国以穆斯林教条而成立……
“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是“双泛” 在新疆传播的产物。尽管它是短命的,只存在了三个月,由于分裂不得人心,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坚决反对而覆灭,但是它所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却不能忽视。
其一,穆罕默德·伊敏、沙比提大毛拉等将分裂政权命名为“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从此以后, “东突厥斯坦”一词就与 “分裂”一词联系在一起。“东突厥斯坦”原被西方某些人作为地理名词而使用,其范围指新疆(主要指南疆)。20世纪初期这个名称伴随着泛突厥主义思潮一道渗透到新疆。1933年南疆地区的分裂活动将“东突厥斯坦”这一地理名词变成具有分裂中国领土、带有煽动性政治色彩的特殊名词。这一特殊名词后来一直被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和国外敌对势力所利用。因此,其影响和危害可想而知,是不同寻常的。
其二,在“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出笼的过程中,穆罕默德·伊敏、沙比提大毛拉大肆传播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他们一方面竭力鼓吹宗教至上,一方面疯狂反汉排汉,叫嚣所谓“独立”,宣称“突厥斯坦的回教徒(包括阿勒泰、塔城、伊犁、哈密、莎车等回族人民集中区)应该联合起来,隶属回教国。回教国之组织为教皇、总教掌、总哈孜(即掌教规者)、秘书长等。以教皇为主席,回教国政府人员应精通《古兰经》”等。可见,在他们眼里根本就没有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没有以各族人民群众为主人的统一的祖国,而只有根本就不存在的所谓“回教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