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西夏文字

西夏文,又名河西字、番文等。 是党项人李元昊称帝前,命大臣野利荣仁创制。 是记录党项族语言的民族文字。并在西夏境内作为国字广泛流传。1227年蒙古灭亡西夏。之后随着党项族逐渐消亡,西夏文也成了死文字。

由于元代未修西夏史,文献记载的缺乏。使西夏的历史和文化面貌十分模糊。直至20世纪初,以科兹洛夫为首的一支俄国探险队,分别在在1908年、1909年在黑水城遗址大量的西夏文文献和其他文物,并席卷而走,至今仍藏在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和冬宫博物馆。其中西夏文文献有20万面之巨。1914年,英国人斯坦因也在黑水城发掘大量的西夏文文献和文物,现文献藏于英国国家图书馆,文物则藏于英国国家博物馆。法国人伯希和也从敦煌掘走一大批西夏文文献和文物。瑞典人斯文赫定、日本人大谷光瑞先后都从中国获得数量不等的西夏文献。
1917年在灵武县发现共约8000面的西夏文献,其中大部分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另一部分藏于故宫博物院,一部分流失至日本。1940年代,张大千在莫高窟北区发现一批西夏文献,后流失国外,先后分别藏于日本天理图书馆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葛思的图书馆。
此后又在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零星发现一些西夏文献。

西夏文属于表意体系的方块字,共有六千多字。因是仿汉字而制,多由横、竖、撇、点、捺等笔画构成,斜笔较多,四角匀称,字体饱满。笔画多在十画上下,笔画顺序和书写方式与汉字相同。西夏文书写也分楷书、行书、草书、篆书。楷书用于刻印和工整地抄写,行书和草书用于手写,篆书仅见于碑额和印章。
西夏文可分为单纯字和合体字两大类。

单纯字又可分为表意单纯字和表音单纯字。表意单纯字多为常用字,有固定的字义。表音单纯字通常为介词、地名、人名或佛经真言的注音。单纯字是组成合体字的基础。
合体字包括合成字、互换字和对称字三类。合成字通常由两个或三个字,甚至是四个字组成一个字。又可分为会意合成、音意合成、音兼意合成、间接音意合成、反切合成、长音字合成数种。互换字是把一个字的两个部位交换形成一个新字。可分为左右互换、上下互换、左部不动,右部互换、右部不动,左部互换、中间不动,两边互换、侧角互换几种。对称字即一个字左右两部分相等,有“双”的意思。其中有些对称字中间还有一竖,往往有“中”“间”等意思。

西夏灭亡,党项族逐渐消失后,西夏语已经是一种死语言。西夏学家对已出土的文献材料从语音、词汇、语法等各方面分析研究,得出一个结论,西夏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至于是彝语支还是羌语支或是一个单独的语支,还在探讨研究中。不过大部分倾向于羌语支。根据西夏文的韵书《文海宝韵》、字书《音同》、等韵书《五音切韵》等,许多学者不断地对西夏文进行拟音,目前已有前苏联索弗罗诺夫、日本西田龙雄、中国黄振华、李范文、龚煌城各自研究的拟音系统。

历史上的西夏文字 
  关于党项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