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说法,可见女真人的彪悍战斗力,但是,这只限于冷兵器时代。
铁炮就是日本的火绳枪。公历1543年,葡萄牙人漂流到种子岛(tanegashima),将火绳枪传入日本,很快日本人模仿其构造制作出第一把新式火绳枪,遂以此地命名为种子岛铳,不久后迅速传遍日本。
铁炮长度80~185cm,重量1.5~5.0kg。这是一种前膛装的火绳枪,最初因发射速度的问题并没有受到多大重视,但其伤害力比当时的弓强。实战中使用的弓箭最大射程400米,杀伤距离80米,有效杀伤距离40米,相对于此,火绳枪的杀伤距离为200米,有效杀伤距离50米。其威力可见一斑。种类因产地分为国友筒、堺筒和萨摩筒,统称铁炮。
对于中国来说,日本绝对算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领邦了,某种程度来说日本属于中国头号地缘竞争对手。中国和日本第一次大规模较量,发生在唐朝,当时唐朝在白江口击溃了干涉朝鲜半岛事务的倭国大军、攻灭倭国的盟友百济,一日之内焚船400,杀敌上万,这种实力极大的震慑了日本。
跟日本人的竞争通常发生在朝鲜半岛,但早在明朝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日本正规军就曾攻入中国境内,地点位于日本人所称的兀良哈,即今天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所谓兀良哈,实际上原本是蒙古人对朵颜卫的称呼,蒙古泰宁卫、福余卫、朵颜卫三卫(即著名的“朵颜三卫”)也被称为兀良哈三卫。元朝灭亡后,兀良哈三卫与鞑靼、瓦剌构成了蒙古的三大部落。“朵颜三卫”后归附明朝,这三卫的驻地也被统称为“兀良哈地区”。
15世纪中期后,兀良哈三卫的势力范围延伸到了明朝长城边外甚至到了东北。但日本人可能有误解,所以把这批女真人也叫成了“兀良哈”,实际上这应该是海西女真的部落。
当时西方人画的东北亚地区图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令日本战国精英群雄倾巢入侵朝鲜,朝鲜王朝当时军备废弛,旬日之内,朝鲜三都沦陷八道瓦解,覆亡只在旦夕之间。猪突猛进的日本先锋部队——加藤清正的第二军团在咸镜北道打败朝鲜王朝最精锐的北境骑兵,意犹未尽直接扑入了中国境内。
日本方面关于入侵兀良哈的史料,朝鲜方面也有类似史料
这么大的事儿明朝没有强烈反应吗?一开始确实没有,因为当时辽东以北的东北地区是女真人的地盘,并不属于明朝内地,只是理论上归明朝羁縻。所以这次冲突不涉及明军,而是女真人部队。
女真族(满族的前身)明朝时主要分为三大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东海女真,其中海西女真(后称“扈伦部”)又分为乌拉、辉发、哈达、叶赫四部。
万历二十年(1592年)7月27日~8月22日左右,加藤清正带着8000日军和3000投降的朝鲜军进攻名义上臣属于明朝的海西女真乌拉部。而当时这些女真人在此处实力不强——他们正忙着抵御准备统一女真的努尔哈赤呢。
所以,这一仗日军大胜,日军的“铁炮部队”(火铳手)打得女真人鬼哭狼嚎,900多人被杀(加藤清正自己吹牛说是斩杀了8000多人),中心城被击破。而当加藤清正的部队乘胜追击,准备在局子街(今中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火攻女真的13个城塞时,其军营四周突然遭到海西女真联军包围,并反复进行攻击。加藤清正军队死伤不少,无法抵御进攻只能突围。最后加藤清正率远征军冲出突围,渡过豆满江返回朝鲜。
日军的进军路线,加藤清正曾经短暂越过朝鲜边境
打穿朝鲜后,加藤清正大喜,太阁丰臣秀吉甚至来书状给加藤清正指示:“今略明地”,不过实际上这个方向是错的,朝这个方向打只会打到蒙古,而与明朝越来越远,丰臣秀吉想经由名义上附属于明朝的建州入侵中国之议因而做罢。
兀良哈之战是日本首次进攻中国本土,此处也是古代日本军队所到最远之处。根据后世分析,加藤清正应该是碰到了女真乌拉部一部。
此战之中,日本军队强大的战斗力给了女真人很大震慑,这种心态后来被朝鲜王朝觉察。所以朝鲜王朝后来普遍将“降倭”(归顺朝鲜的日本士兵)收纳入北境部队,让其攻击女真人,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在和女真人进行边境谈判的时候,甚至经常夸大其词,说自己部署了“数千降倭”在边境,以震慑女真人。
其实日本制造火绳枪经历了三个阶段:元至元十一年(日本文永十一年、公元1274)到至元十七年(1281)蒙倭战争,日军从作战中见到了蒙古军使用的火炮,从此得知世界上已经有了火药武器,这是日本初知火器的阶段;尔后在明成化二年(1466),琉球人到日本时传入了明铜火铳(原始手铳);大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南夷(葡萄牙)商船被台风带到了萨摩以南的种子岛,葡萄牙商人带有欧式火绳枪,嘉靖二十三年(1544),工匠八板清定仿制出日本最早的火绳枪:种子岛铳,这就是给日本历史带来巨大变化的“铁炮传来”——火绳枪在日语中写作“铁炮”。万历朝鲜战争(1592年至1598年,又称壬辰倭乱)中,日本大规模使用铁炮,火力十分强大,给援朝的中国军队造成了很大伤亡。
本文女真乌拉部对抗日本加藤清正,属于万历朝鲜战争初期的一场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