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俄急先锋:英国是怎样在全世界围堵拦截沙俄的

英国玩的就是平衡,通过保持欧洲大陆上的势力均衡,以此来维护自己的独立地位,所以只要在欧洲大陆上,一旦国家平衡被打破,英国就要参与其中。

从中世纪以来,英国一直奉行着这样的国策,无论是法国。德国还是俄罗斯,都曾被英国当成死对头。

在拿破仑崛起时期,英国就纠集普鲁士与沙俄一起抗击法国,此时的法国大有统一西欧之势,但还是架不住多国进攻宣告失败。

明面上拿破仑是败于沙俄之手,实际上背后的真正推手是英国,从此法国再无称霸欧洲的实力。

英国对沙俄,亦是如此。

克里米亚战争,英国直接参与

1815年以后,沙俄在击败法国拿破仑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沙俄一度被称为欧洲宪兵,四处耀武扬威,几乎势不可挡。

在这种情况下,沙俄的野心自然越发膨胀,将巴尔干半岛乃至君士坦丁堡,全部纳入自己的地盘,成为黑海霸主,几乎成了当时沙皇们的终极目标。

可实力衰弱的奥斯曼土耳其,压根不敢接招啊,不管沙俄怎么挑衅,奥斯曼土耳其就是不给他们发动战争的借口。

直到沙俄派人去通知奥斯曼土耳其的苏丹,要求他们答应沙俄对土耳其人统治下的东正教徒,有特殊保护权。这里的东正教徒包含了巴尔干半岛上的罗马尼亚人、塞尔维亚人、保加利亚人、希腊人等。

也就是要求土耳其人将巴尔干半岛,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地区,成为沙俄的势力范围。这事儿谁能忍啊?但手里又没牌可打,为此奥斯曼土耳其只好跑去请来了英国人和法国人坐镇。

英法将海军开入了土耳其海峡,沙俄气愤之余,果断占了奥斯曼土耳其旗下的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这两个公国,双方一度剑拔弩张。
其实只要奥斯曼土耳其卖沙皇一个面子,把这两个公国割让给沙俄,那这场大战或许还能避免。结果因为有了英法支持,奥斯曼土耳其硬气了一把,居然派人去讨要这个两个公国。欧洲宪兵不能忍了,为此在1853年,尼古拉一世发动了第九次俄土战争,又称克里米亚战争。

为啥叫克里米亚战争呢?因为战争打着打着,沙俄从黑海一路败退到了克里米亚。在克里米亚爆发了一系列的陆战,最终沙俄在海战、陆战全面败退,输掉了这场战争。

战败以后的沙俄,面临着亡国之祸。要不是法国在关键时刻拉了沙俄一把,沙俄连克里米亚都保不住。失去克里米亚的沙俄,将在黑海寸步难行。过去几十年沙俄的所有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也正是这场大战过后,沙俄才会在1867年以720万美元的价格,将阿拉斯加卖给了美国。能逼得沙俄这个嗜土如命的国家卖地盘,可见当年这一战对他们的打击有多大了。

日俄战争,英国一手促成的杰作

1895年,甲午战争中清朝一败涂地,日本为此拿到了不少地盘和赔款。关键时刻沙俄看到了商机,他们帮清朝从日本手里要回了辽东半岛,为此清朝开始走上了亲俄之路。

结果发现,才出了虎穴,又掉进了狼窝。

沙俄从1896年开始,大肆入侵清朝的地盘,先在东北修铁路、开银行、建学校、建教堂,把东北当俄国的地盘来用。后来沙俄又占了辽东半岛,将这里变成了自己的海军基地。1900年更过分,直接出兵17万占了整个东北。

这时候清廷自顾不暇,面临着八国联军,反倒是国际社会对沙俄一片指责,纷纷要求沙俄退出东北。

其中态度比较鲜明的就是日本,因为日本发现沙俄不仅要东北,还要半岛。可半岛当时已经是日本的地盘了,双方出现了利益上的纠纷。

日本自己掂量了一下,未必是沙俄的对手,只好开始满大街寻找盟友。
1902年,日本和英国结成盟友,这下日本可就有了挑战沙俄的底气了。1904年,日本主动对沙俄在辽东半岛的海军基地发起了进攻,拉开了日俄战争的序幕。

这场大战十分激烈,双方投入超过了百万人,死伤也在数十万之间。沙俄的太平洋舰队扛不住的情况下,他们甚至将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都抽调到了东方。

不过在这两大舰队远航的路上,遭遇了英国的各种刁难。英国人发出告示,禁止英国的殖民地上的任何港口给沙俄军舰停靠补给。

因此一路上沙俄的舰队几乎没有任何补给点,这可要了人家的老命了。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已经不是去打仗的了,而是到处找补给点,结果耽误了行程,错过了与日本海军决战的好机会。此外劳师远征的两支舰队,根本无法和以逸待劳的日本海军对抗。

可以说,日俄战争背后,英国人是总策划师。没有英国的战略支持,日本想击败沙俄还真没那么容易。

因为输掉了这场战争,导致沙俄国内群情激愤,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统治岌岌可危。此外,俄军也退出了东北。

多次封堵沙俄南下寻找出海口的路

除了以上两次典型的大战以外,英国在围堵沙俄南下的路上,也算是不遗余力,而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第一,保卫君士坦丁堡

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后,不敢继续在欧洲混了,将矛头对准了东方。在东方搜刮了30年左右时间,攒足了力气以后,便再次找到了奥斯曼土耳其,要求奥斯曼土耳其割让部分巴尔干半岛的地盘给自己,以此弥补自己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去的面子和里子。

当时奥斯曼土耳其仗着有英国撑腰,完全不给沙俄面子,更不想给沙俄里子。为此1877年,沙皇亚历山二世发动了第十次俄土战争。

由于一开始英国没插手,土耳其人节节败退,海军陆军都不是沙俄的对手。眼看着沙俄即将打下君士坦丁堡,成为黑海霸主的情况下,英国海军再次开入了土耳其海峡。

英国人宣称,不惜一战,也要保住君士坦丁堡。正是这一态度,迫使沙俄放弃了君士坦丁堡,否则黑海就成了沙俄的内海了。

第二,瓜分伊朗

1804年和1826年,沙俄先后两次入侵伊朗,从伊朗获取了阿塞拜疆的地盘,伊朗也因此丧失了大量主权。

英国一看,这不对啊,俄国人这是打算从伊朗南下进入印度洋?为此19世纪中叶英国也火急火燎地入侵了伊朗。

英国和沙俄,一南一北,基本将伊朗给瓜分了。双方虽然没有直接爆发大规模战争,但英国挡住了沙俄南下的通道,无疑已经实现了他们的战略目标。而沙俄只能吃了这口哑巴亏。
第三,北上阿富汗

沙俄在19世纪中叶,侵吞了中亚4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甚至直接把手伸向了阿富汗。可从1838年开始,英国就已经入侵了阿富汗。

见沙俄逼近了阿富汗,英国果断再次于1878年入侵阿富汗,打算彻底啃下这块硬骨头。结果是双方都没能吃掉阿富汗,但沙俄的势力明显没敢深入阿富汗,而英国却在战后掌握了阿富汗的外交权。

第四,入侵藏区

20世纪初,沙俄不仅要得到东北,还希望得到藏区,再通过藏区进入云南从而抵达缅甸,进入太平洋。

这条路虽然远,但已经是沙俄当时为数不多的选择了,因此他们必须要尝试一下。在这个过程中,沙俄给了藏区人不少武器,无非就是希望他们拿着武器出来单干,跟后来外蒙的情况差不多。等单干以后,沙俄再将其收入囊中就方便了。

英国人察觉到沙俄的这一想法后,在1903年6月也果断入侵藏区。并且在8月就进入了拉萨,可见战事十分顺利。不过在逼迫藏区的清朝官员有泰签订《拉萨条约》时,却遭到了严词拒绝。不管怎么说沙俄这条南下之路刚开了个头,就夭折在了摇篮中。

英国对沙俄的围堵拦截实际上就是是英国一贯奉行地缘政治策略——离岸平衡,从18世纪开始,英国就开始践行离岸平衡的思想,利用各个强国之间的矛盾,让他们互相消耗,从而坐收渔翁之利,甚至不惜赤膊上阵直接打压。

反俄急先锋:英国是怎样在全世界围堵拦截沙俄的 
  关于欧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