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狮计划”到“巴巴罗萨计划”, 未拿下英国,德国为什么要对苏联开战?

一直以来,对于二战德国的失败,人们很大程度上将其归咎于进攻苏联,开辟了东线战场。要知道,当时西线战事还没有结束,德国还没有拿下英国。所以,向苏联开战,就等同于德国要开启两线作战,此乃兵家大忌,意味着德国将会面临着腹背受敌的一个危险境地。

从“海狮计划”到“巴巴罗萨计划”, 未拿下英国,德国为什么要对苏联开战?

从这么一个角度反推回去,得出的结论就是德国不该进攻苏联,至少要在拿下英国,消除了后顾之忧,再来对付苏联。然而,这种结论其实是不靠谱的,因为其单纯的是在以结果反推,忽略了当时德国的战略处境,更忽略了其中的各种偶然性。
1941年6月22日,德国正式开始实施“巴巴罗萨计划”,五百多万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正式爆发。而在此之前,德国还在英吉利海峡和英国人打得不可开交。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德军要扔下英国,突然调转枪口去开辟新战场了呢?
事实上,德国很早就想对付苏联。从1939年两国共同瓜分波兰那一刻起,双方的矛盾就被摆在了前台。因为瓜分波兰,使得两国之间失去了缓冲地,直接正面相对。而两国各自又都有着进一步扩张的野心,所以矛盾其已经非常尖锐。
但是,当时的国际环境根本不适合双方开战。因为英法两国还在一旁虎视眈眈,他们一直打的就是将祸水东引,让德国和苏联鹬蚌相争的如意算盘,所以才会对德国的军事扩张一味的妥协,以至于波兰最终都被瓜分。一旦苏德开战,结果只会是两败俱伤,让英法坐收渔利。
所以,在瓜分波兰之后,双方签订盟约,暂时井水不犯河水。德国准备先收拾掉身后英法军队的威胁,免除后顾之忧,然后再来全力对付苏联,争夺欧洲霸权。
于是,1940年,德军发起“闪电”攻势,马奇诺防线,闪击西欧,并且击败英法联军,将其赶到敦刻尔克。

从“海狮计划”到“巴巴罗萨计划”, 未拿下英国,德国为什么要对苏联开战?

最终数十万英法联军,丢盔弃甲,狼狈的逃回英国本土,而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则被德军彻底控制。
这一场闪电攻势,不仅让德国拿下了西欧的控制权,更将英国驱逐出了欧洲大陆。由于法国的投降,孤悬海外的英伦三岛无法在欧洲大陆上找到可靠的盟友,再加上敦刻尔克大撤退元气大伤,威胁并不大。
所以,其实这时候德国的战略目标已经达到,可以着手准备对付苏联了。拿下英国仅仅只是附加礼包。能拿下当然最好,拿不下也没有必要强求。但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英国不要在背后捣蛋。所以,最初德国提出“和平建议”,力求在不付诸武力的情况下,让英国妥协。但是英国拒绝了,那么为了保险起见,德军便开启“海狮计划”,进攻英国。

从“海狮计划”到“巴巴罗萨计划”, 未拿下英国,德国为什么要对苏联开战?

对于德国来说,能一鼓作气,占领英国自然最好。但是有着英吉利海峡这么一个天然壁垒的存在,加上英国海军确实不是德国能比得上的。所以,其实德军方面对于攻入英伦三岛不抱太大希望。
他们更多的只是想要保证英国绝对的虚弱,对自己后方没有太大威胁。所以,空袭成为了德军的最好选择,其在摧毁英国工业基础的同时,还能给英国民众带来极大的战争压力。
此外,德国还可以通过这一行动,降低苏联方面的戒心,为“巴巴罗萨”计划的实施,争取准备时间。毕竟在苏德边境,苏联人可是一直防着德军的,屯兵两百多万。而当他们看到德军正在和英国人鏖战,自然会放松许多。
所以,总体来说,进攻英国的“海狮计划”,其实就是在为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做铺垫和准备。
当然了,这仅仅只是从战略层面上解释了德国进攻苏联的原因,并不能判断这样的选择就是正确的。但是,如果结合当时德国的处境,如果他们向西选择继续死磕英国,其实是非常不利的。
首先,苏联人的威胁,越来越紧急。苏联是有极大扩张野心的,德国在西线所向披靡的时候,人家苏联也没闲着,从与芬兰冬季战争到鲸吞波罗的海三国,再到东方战线上针对德国愈发频繁的军事布置。都在表明一件事儿,苏联快要动手了,德国如果还在英吉利海峡和英国人死磕,不先发制人,很可能就会被动挨打,而且还是腹背受敌。所以,先发制人,是德国选择进攻苏联的首要原因。
其次,海狮计划受阻,德国原本希望通过自己强大的空中力量,对英伦三岛进行废墟式打击。但是他们没有料到,英国人一改敦刻尔克的逃兵作风,变得很顽强,多次以弱胜强。德国的空袭不仅没能彻底摧毁英国的工业基础,反倒是被英军击落了不少战机,损失惨重。
此外,英国人强大的海军,封锁着英吉利海峡,在空军无法取得优势的情况下,德军只能望洋兴叹。
最后,美国的支持。美国是当时世界上工业实力最强大的国家,虽然保持中立,但却是英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英国可以通过贸易,从美国购买到所需的各种物资,从而应对德国的进攻。甚至于,美国方面出于对金主的保护,或者说正义的选择。对英国进行各种援助,比如飞行员志愿者,大西洋上的护航舰队,甚至于军舰等武器装备的直接租借。
这些都已经超出了中立国的范畴,几乎是公开当起了英国的后盾。这无疑是让德国人绝望的,人家飞机没了有人造,飞行员没了有人补,咱们这没了,可就是真没了。德国虽然很强,但是也还没有自大到去和美国拼工业的份上。况且身后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苏联。
如果德国选择继续和英国打下去,其不仅会被拖入与英美持久的消耗战中,还要面临着被苏联在背后捅刀子的危险,到时候依然会是两线作战,而且形势会更加被动,很可能根本坚持不到1945年。
所以,放弃海狮计划是必然的,进攻苏联更是刻不容缓。从苏德战争的进程发展来看,其实前面德军打得已经非常好了,甚至一度有希望打垮苏联。届时德国拿下了整个欧洲,又免除了苏联这个后顾之忧,那基本上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从“海狮计划”到“巴巴罗萨计划”, 未拿下英国,德国为什么要对苏联开战?但是,德军最终还是棋差一招,折戟斯大林格勒,没能拿下苏联。自此,胜利的天平,开始向对方倾斜,德国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这也是为何斯大林格勒战役,会被称为二战的转折点。

从“海狮计划”到“巴巴罗萨计划”, 未拿下英国,德国为什么要对苏联开战? 
  关于欧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