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人关于战争超强的想像力( 02-14)
古代印度人关于战争超强的想像力-民族史《摩诃婆罗多》是古印度两大著名梵文史诗之一,另一部是《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史诗以印度列国纷争时代为背景,描写婆罗多族的两支后裔为争夺王位继承权而展开的种种斗争。但这部史诗比《荷马史诗》还不靠谱,完全就是神话传说和夸张得无边无际的幻想。书中记载,婆罗多族两支后嗣般度族和俱卢族,为争夺王位发动战争。初期,由毗湿摩领军的俱卢族一直处于上风。后来印度国内一些小国家逐渐参战,般度族首领100个儿子先后战死,最后集结了3000万头战象和1000万辆战车。第十三天,战争偏向了般度族,最终俱卢族兵败如山倒,般度族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后来大战的结果是双方军队死亡人数达...
清朝平定准噶尔汗国,对中亚的深远影响( 02-14)
清朝平定准噶尔汗国,对中亚的深远影响-民族史清朝平定准噶尔汗国对历史的影响是深远的,最深远的就是将准噶尔汗国从历史上抹去,在汗国存在的时候,汗国作为曾经泛蒙古帝国的分支在中亚地区可算耀武扬威,四处出击。也是在当时蒙古帝国当中最具实力的中亚国家。自蒙古帝国建立以来,整个欧亚大陆都已经泛蒙古化,当然并不是说蒙古的文化强大,而是蒙古人一直是政治统治阶层,掌握大量的社会资源,有很多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军事武装和强大的国力,重新恢复大蒙古帝国,准噶尔就是其中之一,自然也有印度的莫卧儿帝国。按照明朝以及之后的清朝的中央眼光去看待整个汗国,不过是一个地方统治国家,也是曾经被我们称作西域的地方建立的蒙古的一支,在我们...
六镇之乱的原因( 02-11)
六镇之乱的原因-民族史唐朝与六镇集团关系密切北魏北边六镇历史上,李唐先祖李虎就是西魏八柱国之一,而西魏的立国就跟北魏六镇,以六镇起义关系密切。在传统教科书中,六镇起义被定义为六镇百姓发动的农民起义,作为一个正面的典型。那么,真的如此吗?首先,六镇起义军可不是普通的农民军。北魏最早被称为代国,主要涵盖在山西北部以及河套的广大地区。而平城则是北魏早期统治中心,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拓跋鲜卑早期作为游牧民族,占据平城一带,等于有了一个稳定的农业基地。这里也为拓跋部入主中原提供了一个前进基地。但是随着拓跋鲜卑逐步向南推进,原来的漠北又出现了一个强大的对手——柔然。六镇起事后,河北,关陇...
蒙古血统世界分布情况( 02-11)
蒙古族人和拥有蒙古族血统的人在世界各国分布如下:1.蒙古国,有300多万蒙古族人。2.中国,在内蒙古有500万人左右。3.印度,在印度拥有蒙古血统的人数在3000万人左右。4.尼泊尔,拥有蒙古血统的人1000万人左右。5.阿富汗,拥有蒙古血统500万人左右。6.伊朗,拥有蒙古血统100万人左右。7.巴基斯坦,拥有蒙古血统60万人左右。8.在中国新疆有20万蒙古族人。9.在卡尔美克有15万人会说蒙古语。10.全球有布里亚特蒙古族人55万人左右。11.在中国青海有20万左右的蒙古族人。12.在中国的东乡族蒙古人有54万人左右。13.在中国甘肃祁连山有4000多名雪山蒙古族人。14.在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有36万蒙古族人。15.在俄罗斯的阿...
蒙古各部族起源( 02-11)
在现代世界中,蒙古有内蒙古与外蒙之分,我国的蒙古省大多数时候都被称为内蒙古,而大家在说起蒙古国时,大多会将它们称之为外蒙。我国如今的地图是一个大公鸡的形状,在元朝时,我国疆土的形状却要比如今大出许多,元朝时的地图看起来要更像一个公牛的形状,甚至如今的外蒙都有大部分区域是属于元朝的。而且提起蒙古的话,这个国家与我国的渊源是很深的,我国的元朝就是由蒙古部族掌权的,元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数由少数民族掌权的朝代,我国元朝的掌权者与如今的内蒙古和外蒙是同源的,都是属于蒙古部族的。所以,我国如今的蒙古少数民族与外蒙的衣着服饰以及民族语言都十分相似,这都是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祖宗。也许大多数人不了解元朝历史,但作为出现在宫斗剧背景中最多的清朝,相信还是...
柔然和阿瓦尔( 02-11)
柔然和阿瓦尔-民族史柔然虽然一度因高车人的反抗而几乎亡国,但又由才略过人的阿那瓌可汗借助北魏力量复兴。北魏灭亡后,在北方并立的东魏西魏不得不争相讨好号称拥兵30万的柔然。柔然人的跌落是直接在巅峰被强力摧毁。被他们长期奴役的突厥人涌现出不世出的豪杰土门可汗,在怀荒之战中以少胜多杀死了柔然的中兴之主阿那瓌,并在数年内摧毁了柔然帝国,其弟阿史那室点密则西进消灭厌哒,虎踞中亚。突厥人作为柔然人的锻奴,当然拥有优质的盔甲和武器,但作为主人的柔然不可能没有。柔然的失败,终究由于突厥开国的绝代双生子用兵如神,柔然人和厌哒人如同阿契美尼德王朝末代君主大流士三世一样竭力抵抗,仍不免亡国之患。...
传统养生:辟谷术( 02-11)
所谓“辟谷”,就是不食五谷杂良以求长生久视的方术,主要方法有服气辟谷和服药辟谷两大类。服气辟谷就是以服气与辟谷相配合,并以服气为基础,通过服气达到辟谷的目的。服药辟谷就是以服食药物代替谷食。神秘的辟谷术辟谷又称却谷、断谷、绝谷、休粮、绝粒、却粒,就是不吃五谷杂粮的方术。道教认为,人食五谷杂粮,要在肠中积结成粪,产生秽气,阻碍成仙的道路,而人体中有彭倨、彭质、彭矫三尸虫,专靠得此谷气而生存,有了它的存在,使人产生邪欲而无法成仙,所以为了清除肠中秽气积除掉三尸虫,必须辟谷。为此道士们模仿《庄子・逍遥游》所描写的“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仙人行径,企求达到不死的目的。辟谷之术源起于先秦,其最早的理论根据是先秦《大戴礼记・易本命》中“食肉者勇...
明朝火器的发展( 02-11)
中国人很早就学会了制作火器,并投入战场使用。北宋时期,军事专家利用炼丹士使用的火药配比,制成了燃烧型或爆炸型火器,如霹雳火球、引火球、毒药烟球、突火枪等,开创了人类战争史上冷热兵器并用的先河。到了元末明初,火器得到进一步发展,朱元璋的部队开始大批量装备火铳,明成祖朱棣时期,更是组建了中国第一支使用热兵器的特种部队——神机营。中原王朝因缺乏马匹,不善骑射等原因,一直遭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压迫,逼不得已才花费大量人力修筑长城,但是火器的出现后,游牧民族马背上的优势迅速被抵消,明成祖朱棣每次北伐,神机营总是作为主力出征。然而大家可能想不到,神机营的组建,很大程度是受了越南的影响,而且明朝军队每次出征前,祭拜的“火器之神”居然是位越南来的囚犯。...
慈禧为什么不像武则天那样养男宠?( 02-11)
慈禧为什么不像武则天那样养男宠?-民族史慈禧作为晚清的实际掌权人,为何不能像武则天一样养男宠呢?慈禧掌权的时候可比武则天年轻很多。其实从安德海的身上就可以看出来了,清朝的制度是严禁后宫嫔妃与男子接触的,所以安德海才是传信人。安德海之外,还有皇后出身的慈安太后制约着她,不过,慈安太后死后,慈禧可谓是一家独大了,那她为什么不寻求爱情?当然,这也和她自身有关系。过度看重权力慈禧是极重权力的女人,她醉心于搞事业,根本无暇顾及其他,自然就没有心思再给自己找另一半了,也就不会有绯闻了。慈禧除了享受权力带来的奢华生活外,她的心思都扑在朝政上了。慈禧先后历经了四位皇帝,道光、咸丰、同治、光绪。除了她的公公道光...
唐武宗为什么要灭佛?( 02-11)
唐武宗为什么要灭佛?-民族史佛教,一种发源于古印度,现如今已经在全世界各地都有着分布的庞大宗教,其影响力也遍布全球。从东汉时期直到现在,佛教在中国更是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的土壤之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当中,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却绝谈不上一帆风顺。相反,它也曾在不同时期分别遭遇过不同挫折和摧残,唐武宗灭佛事件便是其中之一,使当时佛教的生存一度陷入低谷状态。而唐武宗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和政策,也是在那个特殊环境下的特定行为。一、唐武宗灭佛运动背后具有深刻的政治因素1、灭佛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唐武宗自身继位正统性的强化2、唐武宗本人对道教颇为狂热除了这层...
韩国并不是单一民族( 02-11)
自19世纪以来,在西方的主导下,世界近现代国际体系开始形成,而作为近现代国际体系的基石,现代国家也纷纷涌现。如果以民族划分,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多民族国家”和“单一民族国家”,目前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只有极少数国家是由单一民族构成的。作为单一民族国家的典型代表,韩国境内只有韩民族一个民族(或称朝鲜族),只使用韩语(或称朝鲜语),具有统一的文化和历史。对于自己单一民族国家的身份,韩国人是高度自豪地,常常自称为大韩民族。但是常识告诉我们,世界上就不存在所谓的纯血单一民族,经过现代基因检测显示,韩国人父系血统来源主要有三大支,分别是:三韩土著、汉人、蒙古-通古斯。其中在半岛的历史中,汉人是最早在半岛建立政权和文明的民族。早在商朝末年,...
司马懿和诸葛亮谁厉害?有诸葛亮在,我司马懿就有存在的意义( 02-11)
在三国历史上,空城计是一个著名的故事,也是诸葛亮和司马懿这对智者之间的较量。司马懿早已看穿了诸葛亮的空城计,但他却选择了撤军。这一决策不仅让历史留下了千古佳话,也揭示了司马懿在曹魏内部受到的猜忌非常严重。他之所以被重新启用,就是因为有诸葛亮活着,给曹魏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司马懿在曹魏的地位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他曾经因为谋反而被曹操下令诛杀,但后来在诸葛亮的巧妙布局下,他被曹叡重新启用,成为抵御蜀汉进攻的主要将领。在这个过程中,诸葛亮的存在成为了司马懿的最大威胁。一旦司马懿在空城计中击败乃至诛杀诸葛亮,那么司马懿便会功高震主,被算总账,惨遭卸磨杀驴!诸葛亮摆下了空城计,司马懿却撤军了。这一决策看似出人意料,实则合情合理。因为司马懿深知...
《文明的冲突》:西方文明的八大特征( 02-11)
毫无疑问,现代世界,是西方文明塑造的世界。但究竟什么是西方?西方独特之处,究竟在哪里?其实,很少有人能说清楚。无数文化学者、历史学者、思想家都曾倾注过心血,而政治学家萨缪尔·亨廷顿,无疑是做的最好的一个。他认为,现代化是17和18世纪才开始的,而西方文明出现于8世纪和9世纪,西方远在现代化之前就是西方了,其独特之处一共有八点。一、优质的古典遗产现代西方实际上是第三代西方文明,它从古典文明中继承了许多优秀遗产,包括希腊的哲学、理性主义;罗马的法治、拉丁语和基督教的世界观、伦理观。▲奥古斯丁伊斯兰和东正教和其他文明,也都对古典文明有所继承,但这些文明的早期遗产或者不够优秀,或者被过早抛弃。二、基督教基督教是西方文明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基督...
西方文明的根基:希腊的文化形态、罗马的制度形态、基督教的信仰和价值观念( 02-11)
西方文明塑造了现代世界,也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面对西方文明,许多人是又爱又恨,爱它是因为衣食住行样样离不开它,恨他是因为历史与现实的某些原因,而产生了深深的曲解和误读。没错,西方文明并不完美,人类历史上从没有完美的文明。但是放眼全世界,最值得学习的,仍然是西方文明。西方文明中的自由意识、产权观念、契约精神等关乎人类幸福的文化,是其他文明所缺乏甚至没有的。一个国家或民族,是选择取长补短向西方文明学习,还是选择固步自封陶醉在自己腐朽的文化里,决定了他们未来会走向文明还是堕入野蛮。因此,读懂西方文明的根基,对当下的我们而言越发显得意义重大。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一样,西方文明发展到今天,也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和历史渊源。综合而言,作为历史结果...
俄罗斯与波兰的恩怨情仇历史( 02-11)
 波兰和俄罗斯,两个东欧的邻国,两个斯拉夫的民族,两个曾经的强国,为什么会有如此深刻的仇恨?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因为它涉及了数百年的历史,无数次的战争,无尽的痛苦和屈辱。从中世纪的边境冲突,到18世纪的三次瓜分波兰,从20世纪的苏波战争,到二战的卡廷惨案,从冷战的对立,到现代的分歧,波兰和俄罗斯之间的恩怨情仇,是一部血泪斑斑的历史,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是一段悲壮动人的故事。 波兰和俄罗斯的历史恩怨波兰和俄罗斯都是斯拉夫民族的后裔,他们的祖先曾经生活在东欧的广阔平原上,共同抵御过匈奴、突厥、蒙古等外来的侵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文化、宗教、政治和经济发展出了不同的轨迹,导致了他们之间的分裂和对立...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