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的核心:废分封,行县制(
02-28)
“商鞅变法”核心只有一点,什么军功制,废井田都是瞎扯从初中历史就开始学习到商鞅变法这四个字,高中历史成为主修课之后,这四个字更加重要。大体教科书上面是这样写的:1,废井田开阡陌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3,统一度量衡4,实行军功授爵制5,废除世卿世禄制6,实行连坐法7,废分封,行县制8,燔诗书而明法令读下来之后,感觉就一个字:好!你想,重农抑商了,粮食就充足了,军功制度了,将士就勇猛了,秦国肯定就强大了。实际上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吴起是战国时期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他到魏国,魏国变得横行天下,秦国根本不堪一击,后来去了楚国,楚国富国强兵,打败老东家魏国。他在魏...
中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输送了近20万劳工(
02-28)
中国为什么参加一战?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新的共和政体,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入侵,特别是甲午战争屈辱与失败的中国人渴望向西方学习,以实现国家自强和民族复兴。恰在此时,一战的爆发导致国际体系发生巨变,为中国调整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跻身国际社会提供了动力和机遇。梁启超就认为,如果中国能恰当地利用国际局势,就能完成创建“完全合格的民族国家”的目标。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也积极呼吁中国参战。从外部形势看,一战爆发使中国面临新的危险。侵吞中国是日本的既定政策,然而1895年的“三国干...
元朝的行省制和后世省制行政区划的关系(
02-28)
元朝建立统一之后,在全国建立了10个行省,改变了唐宋以来的道路制。元朝此举的影响对中国行政区划的影响非常之大。从此之后,行省制经过不断的演变,成为了今天的省制,也就是说省制在中国延续了将近800年。为什么元朝的省制会获得成功呢?一,行省在实现集权的前提下提高了效率在元朝之前,中国的地方制度是郡县制或者州县制。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标志着中央集权体制的正式形成。此后,中国的地方体系就在秦朝的基础上不断演化。但是历朝历代都难以解决地方区划的基本矛盾,也就是集权和效率的矛盾。当集权过度,那么地方的行政积极性就降低,行政效率大下降。与此...
郑和下西洋是为了给明朝政府倒卖胡椒赚大钱(
02-28)
“郑和竟能于十四个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载运二万八千人巡游南洋,示威海外,为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至今南洋土人犹有怀想当年三保之雄风遗烈者,可谓壮矣。”这是孙中山先生对著名航海家郑和的评价。今人皆知郑和七下西洋,是15世纪世界航海史第一人。梁启超先生曾说:“前有司马迁,后有郑和,皆国史之光也。”其实,《明史》对郑和评价不高,仅留700余字小传,虽称“明初盛事”,不及家世,连何为“三保太监”亦无解。清代正史也极少提及郑和,直到清末民初,受西方史学影响,郑和才“热”起来。与“郑和热”相伴,是长期流传的一个刻板印象:下西洋“无利可图,劳民伤财”,属于“炫耀性的远航”,因财政负担太大,被罢是早晚的事。其实,郑和下西洋有明确的经济目标,...
哈萨克民族由来(
02-26)
哈萨克族,民族语言为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哈萨克族主体在中亚、西亚,主要分布于哈萨克斯坦、中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蒙古等国。哈萨克族源比较复杂,一般认为,主要是古代的乌孙、康居、阿兰(奄蔡)人和原在中亚草原的塞种人、大月氏以及以后进入这个地区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铁勒、契丹、蒙古等各族人融合而形成的。从13世纪初蒙古民族强大,到15世纪哈萨克王朝的建立,前述有关哈萨克族源的一些部落和氏族加快了联合的步伐。在成吉思汗占领中亚后,当地部落相继成为金帐(术赤的封地)、白帐(术赤长子斡尔达的封地)、蓝帐(术赤幼子昔班的封地)汗国的臣属。...
长孙晟分化离间突厥(
02-20)
长孙晟(552~609年),字季晟,小字鹅王,河南洛阳人,鲜卑族。隋朝大臣、外交家,北魏上党文宣王长孙稚曾孙,北周开府仪同三司长孙兕第三子,唐朝名相长孙无忌、文德皇后的父亲。长孙晟出生的同一年即公元552年,突厥崛起,突厥汗国仅仅用了三十年的时间,便横扫了周边的各大势力,在经过了不断的吞并与消化后,一个空前强大的草原帝国横亘北方。长孙晟一生中,同突厥交往达二十余年,虽未指挥过大的作战,但凭其出众的谋略,为分化瓦解突厥,保持北境安宁,促进民族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北周武帝天和四年(569年),十八岁的长孙晟任司卫上士,得到时任随国公杨坚的赏识。长孙晟认为,想...
莫斯科的崛起和金帐汗国的溃败(
02-20)
当蒙古人西征时,俄罗斯这个国家根本不存在。那片土地只有基辅罗斯解体以后,产生的一连串小国。这些小国人口稀少,非常落后,各方面并不比鞑靼人先进。在当时欧洲人的眼中,罗斯人是一群未开化的野蛮人,除了也信仰基督教以外,他们同只知道抢掠、放牧的鞑靼人没有区别。当时可以一次出兵十多万的匈牙利王国,尚且无法和蒙古6万西征军对抗,何谈这些罗斯小公国。如当时的莫斯科,只是诺夫哥罗德公国的边陲小镇,被蒙古人一把火烧光。被征服后的莫斯科公国,也依靠为金帐汗国服务为生。它充当的就是伪军的角色,帮助蒙古人向其他公国收取贡物和税金,镇压叛乱等等。金帐汗国大汗月即别汗,对于大公伊凡...
欧洲不愿接纳“俄罗斯” 的历史原因(
02-17)
欧洲人不喜欢俄罗斯,是有很深的历史原因的,核心表现在三个方面:宗教、种族人口、历史战争。1、宗教信仰不同宗教信仰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人们对宇宙、生命、道德和价值的思考和探索。这些信仰对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正因如此,宗教信仰不同是很难调和的矛盾。如中东地区,逊尼派与什叶派之争,就是中东地区总是爆发冲突的根本原因所在。俄罗斯与其他欧洲国家之间,也是如此。历史上,基督教曾出现过几次大的宗教分裂,后来以俄罗斯族为主的一部分族人的信仰,从基督教中演化和分化出了东正教。公元1453年,东罗马帝国的末代公主索菲亚被带回罗马,...
关于长白山的历史(
02-16)
一、长白山历史上被敬为神山长白山位于我国吉林省东南方向,毗邻朝鲜,而朝鲜恰好在长白山的北坡,与长白山距离不远。长白山作为一个绝佳的旅游胜地,远近闻名,它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峰顶常年积雪,因此形成了白色浮石。除此之外,景区还有神山、圣水、奇林、仙果的美誉,更是满族的发祥地,被清朝尊为圣地。这种特殊性吸引了许多人,人们心生向往,都想去那里旅游,一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但是,到那里旅游的游客会发现,这座山并不完全属于我们国家。也就是说,这座山中有一部分属于别的国家,而这一部分,恰好就有着这座山峰的最高峰。每个到长白山旅游的游客得知这事都会有些遗憾。据史料记载,这...
哥尼斯堡是怎样变成了加里宁格勒(
02-16)
柯尼斯堡(又译:哥尼斯堡,德语:Königsberg、立陶宛语:Karaliaučius、低地德语:Königsbarg、波兰语:Królewiec)即如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首府加里宁格勒,位于桑比亚半岛南部,由条顿骑士团北方十字军于1255年建立,先后被条顿骑士团国、普鲁士公国和东普鲁士定为首都或首府。柯尼斯堡曾是德国文化中心之一,伊曼努尔·康德、E·T·A·霍夫曼和达维德·希耳伯特都曾在此居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柯尼斯堡在1944年遭受盟军轰炸而损失惨重。1945年柯尼斯堡战役后,苏联红军占领城市。战后,根据《波茨坦协定》,柯尼斯堡成为苏联领土。...
腐朽的晚清与麻木的百姓(
02-16)
晚清时期,这个本就摇摇欲坠的清朝遭受着一次又一次来自外国侵略者的打击。清廷长期闭关锁国的政策,让这个有着“盛世大国”观念的国家变得越来越落后于世界潮流。当别人进行工业革命的时候,清朝皇帝在忙着“下江南”看自己的“盛世繁华”,当外国的侵略者用炮弹攻入清朝的时候,国人还固守成规崇尚刀剑棍棒。那个时候的清廷,别说外国侵略者打你,笔者气的都想跳进历史里给你们当头一棒。那个时候的清廷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本该令人憎恨的侵略者,却得到了众多老百姓的拥护,这是为什么呢?晚清时期,因为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要拿很大一部分的银两去缴付由于战争失败的赔款。当时的清政府其实已经没落...
近亲结婚的危害:古代表哥娶表妹,很多生了畸形儿吗?(
02-16)
王献之作为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在文学基因上得到了近乎完美的传承。古籍中记载,他文采斐然,相貌英俊,乃是一翩翩男子。放到现在,高低可以出道的程度。王献之的妻子是宗族的表姐郗道茂,也就是王献之舅舅家的女儿。两人恩爱多年,共经患难,但是却被新安公主司马道福横插一腿,逼迫王献之和郗道茂离婚,让王献之当驸马。王献之哪怕采用自残的方式,也没能阻止自己最终成为驸马的“悲剧”。虽然这个爱情故事听着悲惨,但是王献之和自己的表姐郗道茂结婚,放到如今,那不就是近亲结婚嘛?这还是古代宗族的常规操作,他们难道就不怕宗族中出畸形儿吗?一、名人近亲结婚案例多古代名人近亲结婚的案例实在是太多了,除了王献之和表姐郗道茂之外,王献之的女儿王神爱也走了和父亲一样的道路。...
道教四大名山(
02-14)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由张道陵于东汉顺帝时首创于四川鹤鸣山,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四大名山自东汉开始建观修道场,延续至清末,而著名的道教道场有四座山,被统称为中国四大道教名山。【1】江西龙虎山龙虎山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相传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因此得名,是中国道教发祥地,为道教正一派“祖庭”。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有“丹霞仙境”之称,其道教圣地、碧水丹山与古崖墓群被誉为“三绝”,主要风景区有上清宫景区、天师府景区、龙虎山景区、仙岩水岩景区、岩墓群景区、象鼻山排衙石景区、独峰马祖岩景区等,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
统万城:匈奴人大夏国的都城(
02-14)
匈奴留下的唯一都城,沉睡800年后重见天日,固若金汤的千年古城位于陕西榆林靖边县的统万城是匈奴族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这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城池,真正的“针扎不进”。当年建城时,城墙用土掺和了牛羊血层层铺筑,用力夯实,再堆柴烧烤。如今1600年过去了,还清晰可见城垣、城门、马面及角楼。匈奴是古代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兴起于内蒙古阴山山麓。公元407年,匈奴贵族赫连勃勃自立为天王,国号夏,定都统万城。寓意“统一天下,君临万邦”。他用了5年时间建起了大夏国都城(公元413——418年)。图为统万城遗址南城墙的马面。据史书记载,当时有10万工匠呕心筑成。据说为了让城...
清朝缅甸战争给后人的警示(
02-14)
乾隆皇帝在自我表彰的《十全记》里将清缅之战作为生平十大功绩之一,但事实上这场战争清庭4次出兵,拉锯7年,并未取得实质性大胜,而且伤亡惨重,耗资甚大,折损了诸多名将,最终只得了份虚与委蛇、并未落实的归降书。以当时的悬殊国力和大清自命清高的姿态而言,其实已经算是一场败仗,为此乾隆的自表一直备受后世诟病。这块西南“僻壤”上的小国如何让踏平西北的大清陷入苦战呢?极盛的大清遇到了怎样的劲敌呢?这要从两国情况说起。清缅战争历史前情中缅的邦交是从汉朝开始的,元朝时忽必烈曾派使者招缅甸加入纳贡系统,但使者被当时的蒲甘王杀掉,震怒的元直接派兵攻陷了缅甸首都,将缅甸设成了行政省。缅甸就此分裂,藩属关系维持到了明朝。到了明朝后期,中原势力逐渐衰微,缅甸又...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