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之乱为什么获得大批蒙古人支持?( 07-05) 海都是怎么白手起家,成为一支足以与忽必烈抗衡的强大力量的?当年拖雷的后代蒙哥之所以能够夺取窝阔台后代的大汗之位,是因为窝阔台后代不团结,给了蒙哥机会。而作为窝阔台后代的海都,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叱咤风云,也是因为蒙哥死后,蒙哥的兄弟们不团结,因此给了海都机会。没有内部的不团结,别人想要打败你这个集团,其实是很难的。本来,窝阔台后人的封地,已经被蒙哥肢解,同时蒙哥还派人把窝阔台的后人严密看管起来。作为窝阔台孙子、合失儿子的海都,也只有海押力一块小小的封地,手中既没有地盘,也没有兵力。照理说,海都是永远没有崛起机会的。但是蒙哥的弟弟们争夺大汗之位,机会就这么来...
不着调的刘聪,三辈同床,姑女六人同侍一夫,刷新伦常下限( 07-05) 在礼教森严的古代,拥有相同姓氏的男女是不得通婚的。但是,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位统治者,他公然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顾同姓的禁忌,娶了两个本家兄弟的女儿和四个本家孙女,以至于出现了“六刘之宠倾于后宫”的荒唐场面。中国古代称得上荒唐的无道昏君数不胜数,但像十六国时期汉国,《晋书》则称为“伪汉”的第二位皇帝刘聪一样不着调的,恐怕古往今来独此一份了。刘聪,在一些史料中又作刘载,拥有匈奴血统。由于十六国时期的史料混乱,所以刘聪的生年不详,卒年为公元三一八年。刘聪是北方汉国开国皇帝刘渊的四皇子,亦是该政权的第二任君王。刘聪登基以后,汉国的国势达到巅峰,迎来匈奴政权最为兴盛的...
从倭马亚对印度的渗透,到德里苏丹国的建立( 07-04) 古代印度北部地区在公元7世纪时期主要处于戒日王朝的统治之下。戒日王朝实施封建制度,帝国境内有三十多个封建藩国,戒日王就是联盟的盟主。由于封建关系得到发展,各地封臣藩王不断扩张势力,帝国末期地方割据加剧,地方分权更为明显。647年,戒日王去世,帝国随即瓦解,北印度重新分裂。公元8世纪初期正处于国家实力不断壮大阶段的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开始向印度地区渗透,公元713年,阿拉伯人占领了印度北部门户军事重镇尼伦。此后阿拉伯军队不断向印度西北部进攻。很快信德地区和旁遮普南部,全部被倭马亚王朝吞并,成为阿拉伯帝国领土范围的一部分。此后面临着地势复杂的德干高原,阿拉伯...
蒙古人从何而来?( 07-04) 蒙古人,曾经在世界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历史角色。他们曾经征服除了西欧之外的所有亚欧大陆,对东西方文明都形成了巨大的影响。蒙古崛起的迅速之快,征服的地域之广,这在古代历史上是没有哪个民族可以相提并论的。那么蒙古族又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占据大漠高原的呢?蒙古人的源头是多源的,可以说是北方民族大融合的产物。在唐朝时期,漠北分布着突厥、铁勒(包括)两大民族,东北分布着契丹、奚、室韦、靺鞨等民族。而这些民族和蒙古族都有很大的渊源。公元843年,强大的回鹘汗国瓦解,大漠高原出现了权力的真空。于是,居住在东北的各大民族纷纷向大漠迁徙,其中室韦和靺鞨是不得不说的两大民族。室...
秦朝先进的兵器:铜剑、弩、戈( 07-03) 中国作为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大国,出土的历朝历代文物都非常之多。而这些古文物不仅仅是可以让我们去掀开历史的神秘面纱,了解那段历史的不为人知的往事,它们自身的艺术价值和工艺水平,更是让人难以置信,让人不敢相信它们诞生于千年之前。1974年,秦始皇兵马俑被发现,而那些出土的兵马陶俑,更是直接让当年那支“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大秦军团再次走到了我们面前。而兵马俑出土的秦朝兵器,也让人能够明白,为什么这支秦军会战无不胜。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青铜兵器,其中最令人着迷的,是一把秦青铜长剑。这把秦剑拥有柳叶状的剑身,长度达到了90厘米左右,远远长于平均50~65厘米...
李世民:晋阳宫逼父反叛,宣武门手足相残( 07-03) 刘文静,字肇仁,京兆郡武功县(今陕西省武功县)人。早年因父亲刘韶战死,袭任父职,授为仪同三司。他姿仪俊伟,才干突出,生性倜傥而有权谋。隋朝末年时担任晋阳(今山西太原)县令,与时任晋阳宫监的裴寂结为好友。晋阳宫监是什么职位?当年隋炀帝出征路过晋阳的时候,顺带修建了晋阳的行宫,裴寂就负责管理这座行宫。裴寂交好唐国公李渊。李渊出身自顶级贵族,他的祖父,是北周时的陇西公李虎。北周皇室姻亲、上柱国窦毅看中李渊的家族实力与个人潜力,把女儿许配给他。从亲属关系来讲,李渊是隋炀帝杨广的表哥。隋大业十三年(617年),唐国公李渊出任太原留守。刘文静对李渊次子李世民非常赞赏...
元代西北与汉族经济、文化交流( 07-0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国内各民族“虽然文化发展的程度不同,但是都已有长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在共同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各族人民之间结成了亲密的友谊。他俩的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是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要方面。这是不以统治阶级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元代,国内各民族都统一在元朝中央朝廷的管辖之下,以蒙古贵族为首的联合色目豪贾、汉族地主及其他各族上层分子的封建政权,为着他们共同的阶级利益,在全国各地开辟驿道,建置站赤,敲立行省,实行“移民实边”和“屯田”,大量蒙古人、色目人内迁,大批汉族农业和手工业劳动者赴边,为各族人民交流生产技术、生产工具,交...
三分钟了解朝代顺序,不做历史小白( 07-02) 夏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是尧舜禹死后,于前21世纪大禹之子启所建立。夏朝末期的夏桀,荒淫无道,残暴专政,导致叛乱,由商汤率领各部落推翻夏朝。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灭夏后历时500余年,前后17世31王,传到了商纣王手中,纣王昏庸残暴,周武王灭商。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奴隶制国家。周王朝一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90年。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和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公元前771年镐京陷落,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
西夏铁鹞子,东亚最强重甲骑兵,为何不敌蒙古?( 07-02) 铁鹞子,李元昊所一手打造的王牌重装骑兵部队,西夏国三大主力军队之一。在那个重甲骑兵风靡天下的时代,“铁鹞子”是当之无愧的王者,同时期无论是宋人的静塞军,契丹人的铁林军,还是女真人的铁浮屠比起“铁鹞子”来,都要略逊一筹。在河西走廊之上,李元昊带领党项人,建立了国祚近两百年的西夏政权。这个人口不足两百万的国度,却先后和北宋、辽国、金国、蒙古交锋,党项人展现的战力之强悍,是值得深思的。这支原本被作为李元昊亲卫的精锐之师,在党项人征伐四方的时候,逐渐充当了决杀战争的角色,一般作为冲锋陷阵、突击敌军的突击队,一击必杀,“铁鹞子”活生生地将敌方碾压成肉泥。“有平夏骑...
人数比汉族少很多,为什么人种分类,蒙古人代表了黄种人?( 07-01) 相信大家都知道,汉族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占据了中国人口的九成多。再加上东南亚、北美洲等其他地区的汉人,总数超过13亿。但数量如此众多的汉人,却不敌人数稀少的蒙古人,在人类学领域被叫做“蒙古人种”。(蒙古人种是黄种人的别称,也是世界五大人种之一)。这是为什么呢?兵马俑——汉人的代表形象相关数据显示,蒙古人全球加起来大概1200万左右,连汉人的百分之一都不到。从人数上来说,汉人才是黄种人的代表。但在欧美人类学研究领域,汉人被归纳为蒙古人种,即少数的蒙古人在“人种”的定义上代表了人数更多的汉人。最早提出“蒙古人种”的人类学家叫布鲁门巴哈,是德国的人类学家,...
西辽:契丹雄霸中亚半世纪,霸权旁落花剌子模,最终烟消云散于蒙古铁蹄( 07-01) 西辽,是耶律大石在西域建立的一个民族政权。西辽强盛的时候,征服了西域的高昌回鹘、喀喇汗国、花剌子模等比较强大的国家,并击败了西亚的霸主——塞尔柱帝国,其势力范围东到阿尔泰山,西到咸海,是新一代的中亚霸主。由于西辽的强盛,当时的中亚、西亚和欧洲各国都将中国称为“契丹”,如今东欧国家还保留这种称呼。但是西辽在历史上的时间并不长久。1132年,耶律大石登基称帝,标志着西辽建立。1218年,西辽被蒙古汗国所灭。从建立到灭亡,西辽一共经历了86年。这其中最后的7年时间又是乃蛮部的屈出律僭越称帝,西辽实际上存在的时间只有80年左右。同样是偏安一方,南宋存在了150多...
关陇集团:民族融合的典范,建立北周、北齐、隋、唐( 07-01) 直到现在,依然有许多人在争论隋唐皇族到底是鲜卑族还是汉族。实际这些争论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因为隋唐两大的皇室和主要的贵族基本都是来自于一个集团——关陇集团,而这个集团就是鲜卑族和汉族融合的产物。这个关陇集团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本文带大家了解一下。一,六镇集团和汉族的融合问题众所周知,北魏孝文帝推行了全面的汉化改革之后,南下中原的鲜卑族就基本融入了汉族,而之前迁入中原的匈奴、西羌、氐族等也基本融入了汉族。但这并非代表北魏帝国境内所有的民族都融入汉族了,其中六镇就是一个典型。六镇是北魏设置在漠南地区的六镇军事重镇,分别是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设置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