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至上,信仰踩脚下!基督教法国和奥斯曼穆斯林二百多年激情燃烧的岁月,都是...( 05-21)
利益至上,信仰踩脚下!基督教法国和奥斯曼穆斯林二百多年激情燃烧的岁月,都是为了神罗-民族史1536年信仰天主教的法兰西国王弗朗索瓦一世与信仰伊斯兰教的奥斯曼苏丹苏莱曼一世结成军事联盟,目的是对付共同的敌人神圣罗马帝国。两国的联盟引起了欧洲基督教诸国的愤怒,称之为“邪恶联盟”。此后法兰西-奥斯曼联盟存在200多年,直到拿破仑进攻奥斯曼控制的埃及,法奥联盟结束。一,联盟成立哈布斯堡王朝1453年法兰西王国打败英格兰王国,赢得百年战争的胜利,开始对外积极扩张;奥斯曼帝国则灭亡拜占庭帝国,扫清了进攻欧洲的重要障碍,也积极向欧洲腹心扩张,企图吞并整个欧洲。16世纪初法国与奥斯曼的扩张重点都指向神圣罗马帝国,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双方进行接触。弗朗索瓦一世...
清末地图和今日中国地图对比( 05-20)
清末地图和今日中国地图对比-民族史光绪31年,也就是公元1905年,商务印刷馆发行了《大清帝国全图》,整套一共包括25张图,一副全图,其他的则是详尽的24张各省图。这套地图也是中国最早发布的彩印版本地图。它采用了当时西方最先进的测绘技术和彩色铜版精印技术。该地图发行的时候,大清已进入尾声,黑龙江北岸、乌苏里江东岸已早被沙俄攫取,西北也已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丢失大片领土。尽管大清风雨飘摇,但是因各种国外和国内因素,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暂时终止了,满清的国土观念已渐渐同国际接轨,适时推出这套详尽地图是满清政府对主权的明确宣示,该地图也反映了清末我国的政治区域划分,它是历史的见证,很有...
历史上蒙古和女真的恩怨( 05-19)
历史上蒙古和女真的恩怨-民族史中国历史上恩怨纠缠最多的两个民族是女真和蒙古,他们的纠葛,要从近千年前的金国说起。辽、宋对立的时候,在辽国的后方崛起了女真族,这个民族就是满族人的前身。他们骁勇善战,打得辽、宋、西夏都溃不成军。女真人建立金国取代辽朝后,迅速汉化,失去了渔猎民族特有的好战气质,然而在金国控制的蒙古草原,正演绎着和当年女真人发迹同样的故事。当时女真对于蒙古的欺凌和压迫很深,往往为了蒙古的海东青,闹得很多蒙古人家破人亡。这时候蒙古草原崛起了成吉思汗,统一了整个蒙古,成吉思汗的子孙,更是以雄浑浩荡之气,将女真人的金国所吞并,并将女真人几乎斩尽杀绝。但是,女真其实分为很多种,在中...
吐蕃的重步兵和投石索,大唐的噩梦( 05-18)
吐蕃的重步兵和投石索,大唐的噩梦-民族史吐蕃军士是鄙视骑射的,因为按照吐蕃传说,弓箭是在黑夜叉统治时期出现的武器,是邪恶的兵器。投石索才是圣洁的兵器,因为投石索是神王穆杰阔王发明的,穆杰阔王的后代就是吐蕃赞普。吐蕃的一代天骄松赞干布也不是弯弓射大雕,而是喜欢用长矛刺牦牛显示自己的勇武。当然了吐蕃也有不少弓箭高手,比如格萨尔王传说,但吐蕃更推崇的还是投石索和长矛。另外,唐朝军人们对吐蕃战士的骑射技能评价也不高,高仙芝就吐槽过吐蕃军队“骑弱弓弱,唯重步骁勇异常”,这里的“弓弱”指的是战场上的骑射技术弱。王玄策也看不上吐蕃的骑射,他到吐蕃借兵时就特意要了吐蕃重步兵,反而向尼泊尔借了重骑兵。在唐朝和吐...
猕猴种地化人,吐蕃社会农业比畜牧地位高( 05-18)
猕猴种地化人,吐蕃社会农业比畜牧地位高-民族史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澜沧江等诸多大河的发育地。这些河流在青藏高原上冲刷出了大量河谷、形成了大量的湖泊。在河流冲刷下拥有众多相对肥沃的土地,尤其河谷地海拔相对较低,拥有良好的农业条件。吐蕃人就生活在这片广阔的高原。吐蕃,名字的含义:吐,大;蕃,农业。从名字即知,吐蕃人推崇农业,吐蕃人的传说也认为种地是作为人最首要的事。按照吐蕃传说种地技能是天神让猕猴进化成人的关键:“……果树已尽,又无其他食物。从须弥山峰间取出青稞、小麦、豆、荞麦、大麦播于地上。其地既充满不种自生之香谷……幼猴们食此谷实,皆得满足。毛亦渐短,尾亦渐缩,更能语言,遂成为人类。从...
清朝为什么没有明朝的倭寇之乱?( 05-17)
清朝为什么没有明朝的倭寇之乱?-民族史东南沿海的倭寇之乱源自明朝海禁政策和日本战国流民。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国内以后,野心勃勃发动了入侵朝鲜的战争,并希望以朝鲜为跳板,向明朝挺进。只不过在明朝万历年间的援朝打击下,丰臣秀吉失败。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崛起。德川家康的崛起,也就意味着日本结束战国进入了江户时代。江户时代算得上是日本历史上一个统一的封建时代。这个时代对国内的管控明显加强,流民的情况,比之前要少很多。自然,之前多次出现的海盗现象,也就越来越少了。中国这边,进入了清朝时期。清朝初期,又进行了更加严厉的海禁。清朝为什么要进行更加严厉的海禁呢?主要是清朝入关以后,南明政权长期存在,又和海盗勾...
东南沿海为什么在明朝一直存在倭寇之乱( 05-17)
东南沿海为什么在明朝一直存在倭寇之乱-民族史倭寇之乱的出现,首先是从朱元璋开始实行海禁的结果。朱元璋建国以后,面临的第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恢复国内农耕经济。中国古代一直是农业大国,农耕经济是国家的命脉,只有农耕经济发展起来,老百姓有粮吃,有衣穿,有房住,社会才会稳定。往往每一个大统一的朝代开篇阶段,都会实行休养生息,也就是尽量少地劳役老百姓,让老百姓能够在自己的土地上专心致志搞农业生产。同时,朝廷为了鼓励并促进农业生产,除了在税收方面进行一定的减免以外,也就是打击商品贸易,正所谓的“重农抑商”。农耕社会“重农”好理解,为什么要“抑商”呢?因为古人认为,搞商品贸易由于能够产生高额的利润(古代信息交通...
西班牙在菲律宾用火炮驱逐倭寇( 05-16)
西班牙在菲律宾用火炮驱逐倭寇-民族史“16世纪后期,由于隆庆开关和西属菲律宾的发展,使得南洋东部的国际水域开始繁荣起来。这其中自然有从墨西哥开来的西班牙大帆船,也有西面来的马来土著商船,以及活跃在日本到闽浙水域的倭寇集团。任意两方之间的冲突,在这样的复杂环境下都是一触即发。来自美洲的大帆船盘活了马尼拉-厦门航行作为地区内的两个主导力量,明朝一直不擅长掌控海域,而西班牙人也只是将目光聚焦于马尼拉城和东西走向的商路。因此,在闽南、台湾和吕宋岛北部等地,私人海盗船队就非常盛行。他们游走于各个王国势力之间,和土著酋长们打成一片,也不会放过任何能够轻易下手的海上目标。尤其当自己在大陆受挫,便选择在无...
美国发家史最关键的四步( 05-16)
美国发家史最关键的四步-民族史当我们纵观美国的发家史时,就会发现,这个国家的崛起过程就是一个吃人的过程,通过不断吸吮其他国家的血肉,逐渐养肥了自己,成为了今日的超级大国。第一步:打垮西班牙,从西半球进入太平洋。美国位于西半球,远离当时的世界经济中心欧洲,是人们心中的蛮荒之地。然而,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后,美国这个脱胎于欧洲的怪胎国家,开始了疯狂的吮血进程。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西班牙。当时,新兴的美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军事实力,并且已建立起一支较强大的海军。而西班牙这个昔日帝国却早已衰落,昔日的庞大帝国仅剩下古巴、波多黎各和亚洲的菲律宾。美国决定首先拿西班牙开刀,夺取这几个西班牙殖民地...
汉四郡始末( 05-15)
汉四郡始末-民族史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姬发统帅4万5千名由各诸侯组成的反商联军与商纣王的70万临时由囚徒组成的军队,在商王朝都城朝歌的郊外牧野展开决战,是为牧野之战。此战姬发以少胜多,最终攻入朝歌,商纣王自焚而死,统治中原600多年的殷商政权宣告终结,一个崭新的周王朝在中原大地诞生。就在周军攻入朝歌的同时,商纣王的叔叔箕子不愿做周王朝的臣民,于是带领忠于商王朝的部众远逃中原,最终辗转来到了朝鲜半岛的北部地区,在这里萁子带领部众和当地土著一起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是为箕子朝鲜。秦汉之际,中原大地再一次陷入了长期战乱中,汉帝国的缔造者刘邦吸取秦帝国灭亡的教训,转变秦帝国的治国...
山口百惠家谱证明杨贵妃东渡日本( 05-14)
山口百惠家谱证明杨贵妃东渡日本-民族史杨贵妃自缢于马嵬坡,后世学者常有争议,在20世纪20年代时,我国著名学者俞平伯就在《长恨歌的质疑》和《从王渔洋讲到杨贵妃的墓》等著作中明确指出,在“安史之乱”时自缢而亡的并不是贵妃杨玉环本人,而是她的“替身”。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在日本留过学的周作人的认同,他还亲口肯定过:“留学日本的那几年,我在日本山口曾亲眼见到一座杨妃墓。”除此之外,在日本民间,一直都有贵妃杨玉环的传说流传着:在马嵬坡众将士兵围驿站,“六军不发”的紧要关头,预感大事不妙的贵妃杨玉环携堂兄杨国忠的女儿徐氏以及徐氏的儿子杨欢一同出逃,辗转多地后在日本山口县靠濑户内海一侧登岸。来到日本的杨玉...
明朝的军事力量到底怎样?( 05-13)
明朝的军事力量到底怎样?-民族史明清时期作为中国封建时期的巅峰,国力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所能容纳的最高水平,而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军队,也几乎达到了全世界古典军队的巅峰,一只脚已经迈入了火器时代。而对比被西方列强暴打的清朝军队,外战败绩不多的明军似乎更值得大家称道。明朝在二百七十六年国祚中,曾发动六次大规模对外战争,大多数在全局上取得了胜利,而最终明朝也并非败于外敌而是败于农民起义,走上了大多数王朝历史周期律般的道路。明朝成立之初便能和纵横亚欧大陆上百年的蒙古帝国在其擅长的草原环境下,以骑兵对骑兵发起了人类历史上几乎是规模最大的骑兵对决,并一举击垮了盘踞在漠北地区的北元政权,随后明朝又接连多...
教科书不会告诉你,清朝人口暴增的秘密……( 05-13)
教科书不会告诉你,清朝人口暴增的秘密……-民族史自汉朝以后,在清朝以前,中国人口发展总体上是呈波浪形的。在东汉和帝时期全国耕地面积已经达到了732万多顷,人口户籍达到了5325万多人,这一段时间被人们称为“永元之隆”,也是两汉治世巅峰。后历经三国战乱、五胡乱华、五代乱世,到两宋中国人口相较于之前,上了更高的一个层次。在宋金对峙之后,金国金章宗的泰和年间,金国统治的中国北方,人口已经达到5600万人,再加上南宋和西夏的人口,当时全国总人口别说五千万,实际情况都很可能过亿!元朝统治时期,人口锐减,到了明朝历经洪武之治、建文新政、永乐盛世、弘治中兴、嘉靖中兴到明朝最后盛世隆万大改革时期,中国户籍在册的人口已...
罗马的象征是什么?( 05-12)
罗马的象征是什么?-民族史罗马斗兽场,不仅仅只是一座遗迹,更是庞大强盛的罗马文明象征!罗马,一个对欧洲有着各方面关键影响的词汇。事实上,在经过如此长时间的发展之后,罗马早已脱离其本身国家或民族的概念,而是逐渐成为了一种几乎举世皆知的文化符号。可以说,若是没有罗马文化,现如今欧洲文化当中的丰富性要消失一大半。虽然罗马已经消失在了历史长河当中,但他所遗留下来的诸多事物却仍然保留,罗马斗兽场便是其中难以让人忽略的瑰宝。虽然现在的罗马斗兽场只剩遗迹,但它却不仅仅只是一座遗迹,更是罗马的象征。角斗士文化的兴起与罗马帝国的强盛分割不开1、战争带来的大量奴隶提供了角斗士人选纵观整个罗马帝国的崛...
沙俄840人攻破西伯利亚汗国( 05-11)
沙俄840人攻破西伯利亚汗国-民族史13世纪,对于东欧国家来说,蒙古人就是绝对的“梦魇级”存在,哪怕是相当强大的国家,面对蒙古铁骑时也是不堪一击,当时的基辅罗斯就倒在了蒙古铁骑的脚下。基辅罗斯的倒下,也逼得俄罗斯人不得不舍弃肥沃的良田,远走边远地区。此后的数百年内,俄罗斯人建立的莫斯科大公国也时不时遭到蒙古后裔的践踏。那个时代蒙古人就是俄罗斯人永远摆脱不掉的噩梦。但是万事万物盛极必衰!300多年后,仅仅840人组成的沙俄远征军,就灭亡了蒙古人后裔建立的西伯利亚汗国。这要归功于莫斯科大公国的最后一任大公、沙皇俄国的首任沙皇--伊凡雷帝。作为一个想要将俄罗斯发展成“东方罗马帝国”的沙皇,伊凡雷...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