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克历史( 04-12)
塔吉克历史-民族史塔吉克这个族群跟中亚历史上一些古代族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所说的塔吉克人主要指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分布的塔吉克人,这些塔吉克人大多属于平原塔吉克人。现代研究一般认为,塔吉克人可能和中亚历史的古族群巴克特里亚人以及粟特人有一定传承关系。巴克特里亚人和粟特人都是古代中亚地区说伊朗语族语言的族群。因为他们生活在丝绸之路周边,所以其实在很早就通过中国和波斯等地之间的贸易实现了相当程度的繁荣。但他们的这些财富也很快引来了周边一些强权的征服兴趣,所以在公元前6世纪前后,当地就曾被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征服。在公元前6世纪的波斯文献中已经提到过这个族群...
匈奴哪去了?( 04-12)
匈奴哪去了?-民族史秦末,匈奴就已经壮大起来了。冒顿单于凭借自己组织起来的军队建立起来了一个强大的帝国,疆域大约有四十万平方公里,通俗点形容一下的话,大概是两个半广东省那么大。这时候的匈奴就把目光对准了旁边的西汉,不过这匈奴强归强,但是也要看跟谁比,作为一个游牧民族,打游击的时候我们还没办法,匈奴组织起来了虽然更强一点,但是也方便我们一窝端,从汉武帝开始,匈奴已不是对手。到了公元48年,逐王比单于与蒲奴单于分庭抗礼,后逐王比单于投降西汉,史称南匈奴,被安置在河套地区,而蒲奴单于仍居住在漠北,史称北匈奴。匈奴分裂为南北匈奴之后,北匈奴仍旧骚扰汉王朝边境,因此南匈奴与西汉王朝和...
河西之战:霍去病1万汉军打垮20万匈奴( 04-11)
河西之战:霍去病1万汉军打垮20万匈奴-民族史河西之战,指的是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进军河西(今河西走廊甘肃一带),打击匈奴的战役。漠南大战结束后,实力大损,自此汉军一改建国以来的被动防御姿态,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为避免被汉军进一步攻击,匈奴主动放弃了沙漠以南的所有领地,退守漠北,因为沙漠的阻碍,汉军也没有展开追击扩大战果,而是就地驻防,刘彻在新占领区设立朔方郡,以作为将来进攻匈奴的前进基地,并开展移民实边和屯田运动,积蓄力量、整军备战。匈奴在漠北也没闲着,他们痛定思痛,研究如何打败汉军的战略战术,并积极扩充军力,整合资源,休养生息,恢复元气,汉匈战争进入了长时间的战略相...
从四大哈里发到世袭的倭马亚王朝( 04-10)
从四大哈里发到世袭的倭马亚王朝-民族史在伊斯兰教历史上,围绕谁是哈里发这个问题,先后有四种回答:1、四大正统哈里发的回答:“哈里发是真主使者(先知穆罕默德)的继承人。“2、倭马亚王朝哈里发的回答:“哈里发是四大正统哈里发的继承人,特别是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3、阿巴斯王朝哈里发的回答:“阿拔斯王朝的统治权直接来自真主,哈里发是真主的在大地上的影子、代理人。“(后来伊斯兰世界的代理人战争的概念自此而始)4、逊尼派乌莱玛阶层/宗教学者阶层的回答:“哈里发是先知的继承人“。632年,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后,阿拉伯国家的政教领袖称为“哈里发”,意为“安拉使者的继承人”。最初的四大哈里发由穆斯林公...
阿拉伯帝国分裂的原因( 04-10)
阿拉伯帝国分裂的原因-民族史经历四大哈里发的神权共和、倭马亚王朝,阿拉伯帝国进入了第三个阶段:阿拔斯王朝(穆罕默德叔父阿拔斯的后代建立)。公元750年,倭马亚王朝被阿巴斯王朝推翻,新王朝接管了倭马亚王朝的所有地盘和人口。依据萨珊波斯的统治经验,健全行政体制,加强中央集权,完善司法制度,设驿站,实行新税制,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国库充盈,经济繁荣,并重视文化和艺术的发展。阿拔斯王朝巅峰时期,人口达到了4000多万,领土达到了1340万平方公里,极盛时在怛罗斯战胜大唐名将高仙芝,又率军远征拜占庭帝国,迫使献出大量贡品。但其后不久,阿拔斯王朝迅速衰落进入分裂。836年,反叛势...
沙苑之役,宇文泰高欢高下立判!北周隋朝唐朝皇室祖先全部参战( 04-09)
沙苑之役,宇文泰高欢高下立判!北周隋朝唐朝皇室祖先全部参战-民族史沙苑之战,由于参战的三位将领的后人,分别建立了北周、大隋、大唐,因而在我国战争史上尤为亮眼。北魏末年六镇起兵天下大乱,两位军阀就此崛起,宇文泰和高欢各自拥立北魏宗室扶持成立西魏和东魏,西魏虽然拥有八百里秦川沃土,可是渭河平原才3万平方公里远远不如拥有华北平原的高欢(华北平原30万平方公里),西魏国力远远不如东魏。537年东魏权臣高欢率领二十万大军想要一举灭掉西魏统一北方,高欢队伍庞大、阵容华丽,一路招降无数,很快高欢兵进许原,遥指长安,此时的西魏国刚刚闹了大饥荒,国力贫弱,剩余军队不满一万。但掌权者宇文泰力排众议率领轻骑赶到渭河北岸的沙苑,列兵于渭曲,埋...
奥斯曼和波斯缠斗二百多年,被欧洲反超( 04-09)
奥斯曼和波斯缠斗二百多年,被欧洲反超-民族史历史上,除了领土和资源竞争,最容易引发战争的因素就是宗教了,就像奥斯曼帝国扩张时,最激烈的战争几乎都发生在巴尔干半岛,因为对于欧洲人来说,当时战争带来的不仅是侵略,还有更不能接受的宗教征服。宗教引发战争也不仅仅只发生在基督教、伊斯兰教之间,就像西亚曾经的两大霸主波斯和奥斯曼帝国,两国均是伊斯兰教,但还是因为信仰问题引发了横跨三个世纪的战争,让欧洲国家赢得了发展机会,究竟什么原因让两大穆斯林强国兵戎相见200多年呢?这还得从伊斯兰教早期说起,公元632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去世,之后他的信徒们在继承权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一派主张继承人应由穆斯林公社...
西方黄祸论和傅满洲( 04-08)
西方黄祸论和傅满洲-民族史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国家,舆论战手段无孔不入,一贯在国际上丑化中国、贬低中国形象,这股风气,源头在一百年多前的“黄祸论”。黄祸论(英语:YellowPeril)是一种极端民族主义理论,该理论宣扬东方黄种人对于白人是威胁,白人应当联合起来对付黄种人。一般认为,“黄祸论”最早在俄国无政府主义者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巴枯宁1873年出版的《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中有直白的阐述,书中将“黄祸”最早追溯至4世纪西迁至欧洲的匈人。第一次“黄祸”发生在4世纪至5世纪: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北匈奴和南匈奴。东汉击败北匈奴,迫使部分北匈奴西迁。南匈奴则归降称臣。不少观...
奥斯曼帝国简史( 04-08)
奥斯曼帝国简史-民族史今日土耳其横跨欧亚大陆,谁也打不过,但谁都不服!土耳其之所以如此豪横,主要是因为他们自认为自己是奥斯曼帝国的继承者。土耳其不承认自己是亚洲国家,其实他们现在的国土,只有3%在欧洲。历史上,奥斯曼帝国,和欧洲对峙了624年。1256年,旭烈兀灭了阿拉伯帝国以后,在这里建立了伊利汗国,又称尔汗国。蒙古人打仗是把好手,可惜不太懂统治。伊利汗国手下的万户们,实力强劲,纷纷有自立的资格。再加上权臣当道,对地方的管理松散,因此到了1335年就灭亡了。在此期间,中亚地区一小撮突厥部落逐渐崛起,他们便是日后赫赫有名的奥斯曼帝国。奥斯曼人本来归罗姆苏丹国管辖,是塞尔柱王国...
汉武帝为什么要和匈奴死磕?( 04-07)
汉武帝为什么要和匈奴死磕?-民族史公元前133年,和亲才一年,匈奴又来侵边,汉武帝听从主战派王恢的建议,由马邑豪强设下埋伏引诱匈奴深入汉境,打算聚歼敌军。马邑人聂壹向匈奴诈降,把他们引来马邑,但匈奴行至途中,发现漫山遍野牛羊,无人看守,单于心疑,攻击附近的村落,抓获雁门官员,一问才知有埋伏,匈奴立即退兵,汉军不敢追击,汉朝和匈奴从此翻脸。此后,汉武帝和匈奴多年大战拉开帷幕。那么,为什么汉武帝一定要和匈奴死磕呢?第一,不管中原怎么换主人,不管匈奴谁当单于,匈奴南下内侵行为从来没有改变。李白诗里写“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就是写汉高祖刘邦和匈奴作战被围于白登山。武帝之前,汉朝和匈奴征战不断...
西班牙人早期经营美洲殖民地的成功范例( 04-07)
西班牙人早期经营美洲殖民地的成功范例-民族史在大航海时代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美洲都是西班牙探险者们(同时也是征服者)的乐园,他们征服大片土地,奴役数量众多的印第安人为自己服务,不断开拓着殖民地,而相信很多人一定也非常好奇这些西班牙探险者们在初创殖民地时,都是过着怎样的生活。相比于在野外探险时的危险重重、各种不确定性,以及肆意对印第安人进行劫掠和屠杀,在殖民地里生活和休整的探险者们,其日子要平和很多。当然要过上平和的生活,也要有很多的前提,比如必须要有一位能够掌控探险队和殖民地全局的总督,否则探险队只会陷入无尽的争吵和内讧中,什么事都做不成,有了总督之后,那么接下来就是考验这些领导者能力的时候了。莽撞...
宣武灵皇后:不作不死,北魏胡太后的畅意人生( 04-06)
宣武灵皇后:不作不死,北魏胡太后的畅意人生-民族史一代淫后的妖孽人生...胡充华,北魏宣武帝皇后,本名胡仙真,别名胡承华,出身关西大族安定胡氏。胡充华幼年时受到良好教育,成年时入佛寺为尼。她在佛寺精研佛法,深通佛经义理。宣武帝元恪即位初年,经他人举荐,她被宣召入宫讲道。其秀丽优美的姿容、清纯伶俐的口才,深深打动了宣武帝。于是讲着讲着二人就开始了阴阳双修……没多久胡充华就发现自己怀了龙种,和当时北魏妃嫔第一时间设法堕胎不同,胡充华向天下人宣布了自己怀孕的消息。胡充华当众对元恪说:“依据祖制,儿子为储君,母亲应当被赐死,但臣妾却宁可让皇家有继承人而不愿贪生!”不知是母爱泛滥还是另有所图,胡充华这句话最终感动...
回顾已被历史淘汰的“堑壕战”,人间炼狱!( 04-06)
回顾已被历史淘汰的“堑壕战”,人间炼狱!-民族史堑壕战(又称战壕战或壕沟战)利用低于地面,并能够保护士兵的战壕进行作战。参战双方都有固定的防线。堑壕战是由散兵坑演化来的一种利用低于地面的战壕进行作战,用于保护士兵躲避炮弹。该作战方式主要运用于火器时代阵地战当中,战争结束后士兵死后通常埋葬其中。美国南北战争(1861年至1865年)和日俄战争(1904年至1905年)都出现堑壕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西线战场的堑壕战更是造成了让世界震惊的伤亡。如果说二战战争的特点,是苏德战场上钢铁洪流的碰撞,和太平洋战场上航空母舰舰载机之间的厮杀,那么一战中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堑壕战。“堑壕战没有装甲师的激情四射,也没...
一窥房中术,古人诚不我欺( 04-05)
一窥房中术,古人诚不我欺-民族史食、色,性也。老祖宗都这么说了,可见我们中国人对男女之事的看重。中国古代性文化博大精深,甚至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问——房中术。顾名思义,房中术就是关于房中的一些基本技巧、禁忌、性常识甚而包括优生等内容的学问。房中术起源极早,在前秦时期就已经萌芽,到汉魏基本成熟,后来被道教吸收,成为道教的主要法术之一。据说彭祖之所以能活到八百岁也是因为其善于运用房中之术以达到养生驻颜的效果。到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已经明确记载当时有“房中八家”,关于房中术的典籍有“百二十卷”。那么问题来了,古人对于房中术是怎么看待的?房中术具体有哪些内容,对今人来说其中有哪些思想仍然是有积...
俄罗斯的出海口之梦( 04-05)
俄罗斯的出海口之梦-民族史自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靠着对外殖民扩张,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等国家相继崛起,俄罗斯当然也想像西方国家一样走向强大,但俄罗斯的地理位置十分尴尬,虽然海岸线非常长,但是大部分都是常年冰封,可以作为港口使用的非常少,因此彼得大帝即位后,俄罗斯就走向了寻找出海口的道路,这一找就是几百年,寻求出海口可以说成了俄罗斯几百年来最基本以及最重要的战略。1695年彼得一世建立了俄罗斯第一支舰队,第二年从奥斯曼土耳其手中夺取了第一个出海口——亚速,1697年彼得一世伪装成一名下士跟随俄罗斯使团出访西欧,彼得近距离见识了阿姆斯特丹、伦敦的繁华和发达的航海技术,...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