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罗马和第三罗马是怎么回事?俄罗斯不承认神罗为第二罗马!( 12-18)
第二罗马和第三罗马是怎么回事?俄罗斯不承认神罗为第二罗马!-民族史“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光荣属于希腊是说其文化繁荣,伟大属于罗马是说其帝国的庞大,罗马建立起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盛极一时。后世欧洲国家都想把自己跟罗马帝国挂钩,自封并希望大家都承认自己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这才有了“第二罗马”、“第三罗马”。罗马帝国极盛时期疆域“第一罗马”自然就是指的古罗马,古罗马是公元前9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古罗马先后经历罗马王政时代(前753~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前509~前27年)、罗马帝国(前27~476年/1453年)三个阶段。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即最高统治者屋大维,废除了共和制,...
蒙古人探索西伯利亚和北极地区( 12-17)
蒙古人探索西伯利亚和北极地区-民族史蒙古人对西伯利亚的探索比之前契丹人走得更远。在铁木真时期,已经征服了贝加尔湖一带的铁勒后裔——林中部落,这些民族后来融入了蒙古族之中,成为了布里亚特蒙古人。在窝阔台时期,蒙古人发动了第二次西征,也就是远征东欧平原的罗斯公国。此次远征,更大大开阔了蒙古人的视野。一、《马可波罗行纪》记载蒙古金帐汗国向神罗索取北极诸岛的海东青根据欧洲人史料的记载,蒙古人征服东欧平原后,要求神罗皇帝贡献格陵兰一带的“海东青”,实际上就是猎鹰,可见蒙古人已经知道了北冰洋的存在。《马可波罗行纪》中提到“君等切勿以为取得海青之基督教徒以海青贡献大汗。其实乃贡献东方君主也。”那么,蒙古...
契丹人探索西伯利亚( 12-16)
契丹人探索西伯利亚-民族史在蒙古高原的东北部,辽国政府曾数次派遣探险队到西伯利亚沿勒拿河顺流北下,到达勒拿河入海口地区考察,并在勒拿河各支流沿岸建立契丹人居住点,在历史上第一次把西伯利亚勒拿河流域纳入辽国的版图之内。中国古代首次主动、有目标探索西伯利亚发生于辽国。此事记载于北宋叶隆礼的《契丹国志·胡峤陷北记》。胡峤是五代同州郃阳县令。947年,他作为宣武军节度使萧翰掌书记一起进入契丹,因为萧翰谋反失败,胡峤在契丹当了7年的俘虏。胡峤将在契丹的所见所闻记录在了《陷虏记》,成为当今研究辽国的重要史料。胡峤记载了契丹族在西伯利亚的一次探险活动。“契丹尝选百里马二十匹,遣十人赍乾北行,穷...
俄罗斯总统普京评价苏联解体( 12-15)
俄罗斯总统普京评价苏联解体-民族史苏联解体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它其实是名为苏联的“历史上的俄罗斯”的解体!关于苏联的解体,普京曾有这样的回答:“谁要是不为苏联解体而感到遗憾,他就是没有心肝。谁要是想恢复原来模样的苏联,他就是没有头脑。”从普京的话中可以看出,普京是非常惋惜苏联的,他并非不想再造苏联,只不过现已经时过境迁,俄罗斯没有能力恢复苏联了,所以他说想恢复苏联的人是没脑子。很多人都以为苏联是西方给折腾没的,但至于是怎么没的,很多人并不清楚,其实苏联就是让俄罗斯自己给折腾没的。事实上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俄罗斯当局是最活跃的,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是苏联十五个加盟共和国中第一个宣布独...
清朝的“满城”军事驻屯制度( 12-14)
清朝的“满城”军事驻屯制度-民族史清朝为何能牢牢地控制全国,不是巡抚总督,而是“满城”,“满城”犹如“钉子”,紧密掌控着中华大地。清国关内却有20来个“满城”。有清一代,清国老百姓就生存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事情要从1644年说起,当时八旗军从龙入关占领中国,八旗士兵以及眷属几十万人住在哪里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和当地老百姓混居一来不便维护皇宫安全,二来极容易被百倍的关内汉人同化,重蹈蒙古覆辙。为此,顺治皇帝在关内设置了“满城”这种驻屯方式。直接把原来住在北京内城的老百姓轰走,改让八旗驻扎,依托原来的四九城城墙建立军事管制区,八旗驻“绿区”,皇帝驻“黄区”,原来的北京老百姓全去“红区”这...
骑兵和炮兵的对决:僧格林沁八里桥之战( 12-14)
骑兵和炮兵的对决:僧格林沁八里桥之战-民族史僧格林沁领导的八里桥之战是中国千年传统的骑兵冲击、冷兵器近战与西方经过拿破仑战争和工业革命后以炮兵为核心的火力战之间的两个时代的决战,血肉之躯终归抵挡不住侵略者的新式枪炮。八里桥之败让满清对“师夷长技以制夷”有了进一步认识。我国最惨的战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八里桥之战,清军总投入约3万兵力,伤亡上千,而不到一万人的英法联军,法军死亡3人,受伤17人,英军死亡2人,受伤29人。1860年8月21日,天津大沽失陷,僧格林沁统率蒙古马队7000、步兵10000余人从天津退到了通州、八里桥一带,不甘心的僧格林沁准备和英法联军来个决一死战。谁知道没多久咸丰帝就派...
西伯利亚为什么未被中国占领而被俄罗斯吞并?( 12-13)
西伯利亚为什么未被中国占领而被俄罗斯吞并?-民族史为何距离中国更近的西伯利亚,尤其是中西伯利亚和东西伯利亚,都被俄罗斯吞并?根本原因是由于沙俄在东欧,敏锐地觉察到西欧列强坚船利炮的威胁而积极主动的学习并由彼得一世进行改革而获得全面国力提升,而中国的康雍乾盛世仅仅是东方几千年封建王朝制度的落日余晖!满清建国以后,不允许汉人迁入东北地区,导致东北地区人口稀少,对东北尚且如此,更别说西伯利亚了。列举如下:1、中国的主动放弃西伯利亚第一次被纳入中原王朝版图,是在元朝。把蒙古高原视为本土的元朝,很重视对西伯利亚的统治和管理。元朝时期,人们形容西伯利亚说"适千里者如在户庭,之万里者如出邻家"。元朝建立后,曾经对北极...
吞并北亚:俄罗斯如何从叶尼塞河扩张到黑龙江的( 12-12)
吞并北亚:俄罗斯如何从叶尼塞河扩张到黑龙江的-民族史北亚是指今日俄罗斯亚洲部分,主要是指西伯利亚、以及阿尔泰山脉以北直至太平洋沿岸的地区,占亚洲面积的三分之一。过去也将蒙古包括入北亚的范围内。沙俄东侵-叶尼塞到勒拿河吞并了蒙古-突厥人的西伯利亚汗国后,1618年至1619年之间,沙俄建立了西伯利亚中部叶尼塞河流域第一座要塞叶尼塞斯克,这是后来俄罗斯东侵南进的重要据点。通古斯人中的满洲在中国东北崛起的时候,沙俄已经在通古斯人的老家启动了向东迅速扩张的步伐。1632年(即崇祯五年,距皇太极改国号大清还有四年),沙俄占据了叶尼塞河中下游和上游部分地区,那里就是通古斯人的老家。当时这里生活着通古斯人的一支埃文基人...
夏姬:从素女采战到多人运动( 12-11)
夏姬:从素女采战到多人运动-民族史夏姬(约公元前640年―?),姬姓,春秋时期郑国公主。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母亲为少妃姚子。因为嫁给封地位于株邑(今河南柘城县)的陈国司马夏御叔为妻,因而称为夏姬。夏姬是春秋时代公认的四大美女之一,排名第一的女海王,妖淫成性,与多位诸侯、大夫通奸大搞多人运动,引出一连串的历史事件。1、夏姬采战神功初成,牛刀小试夏姬之美,史称其有骊姬、息妫之容貌,兼妲己、文姜之妖淫,见者无不丧魂落魄,颠之倒之。夏姬十五岁那年,一个夏夜。天奇热,夏姬汗流不止,睡不着觉。她来到院中,铺好草席,把衣衫脱光,裸卧席上,顿觉一阵清凉。夜漆黑,夏姬伸出手,却看不见。满天星斗,离得很近,...
外蒙古的俄罗斯化( 12-09)
外蒙古的俄罗斯化-民族史外蒙古在我国版图几百年以上,但是中华文化印记,在今日蒙古国很少出现,反而无论从建筑形式,还是流行因素,还是其他的历史和文化,现在的蒙古国反而更加倾向于俄罗斯。首先,蒙古国制度,跟随俄罗斯改变而改变,而且整个政府体制,军队建设,还有整个的行政管理等全面俄罗斯化。其次,在习俗上,也全面俄罗斯化,主动放弃蒙古人和中华的习俗以及文化特点,国内文化和习俗,斯拉夫化。最后,连文字语言都改了。蒙古国文字,本来是东方特色的回鹘文,而在俄罗斯控制期间,改成了俄国人的西里尔字母文字,许多发音都发生了改变。而且不光如此,在教育领域,也是全面俄罗斯化……所以我们到蒙古国,完全看...
解密尼布楚条约,清朝割让了哪些土地给沙俄( 12-08)
解密尼布楚条约,清朝割让了哪些土地给沙俄-民族史《尼布楚条约》是公元1689年清朝政府与沙皇俄国政府在尼布楚签订的一个划分边界的条约。在历史教科书中,这个条约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平等条约”。《尼布楚条约》条约规定: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及外兴安岭为中俄东段边界,乌第河地区为待议地区;两国严禁越界入侵和收纳逃人;两国人民持有护照者可以过界往来,通商贸易。格尔必齐河亦作吉尔巴齐河、郭尔毕擦河。在今黑龙江上游石勒喀河北支流。源出外兴安岭,在尼布楚(俄名涅尔琴斯克)东北卓尔纳河附近,自北南流注入石勒喀河。《中俄尼布楚条约》原文规定“以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河即鞑靼语所称乌伦穆河附近之格尔必齐河为两国之界”,...
俄罗斯进犯清朝黑龙江流域( 12-07)
俄罗斯进犯清朝黑龙江流域-民族史黑龙江流域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土地,黑龙江流域生活着女真族,他们历史上叫做肃慎、靺鞨、扶余等。曾经建立了扶余、渤海、金国等民族政权。明朝永乐年间在东北地区设有奴儿干都司,来统治广大的东北地区。奴儿干都司,前身为元朝辽阳行省的征东元帅府,明朝在这里是承旧制,奴儿干都司治所位于今黑龙江下游恒衮河口汇合口东岸的特林地区,下距黑龙江口约150千米。在17世纪之初,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国,黑龙江一带的“野人女真”都表示臣服于后金。到了皇太极时期,又四次北征黑龙江,将这一带实质纳入清朝版图。俄国在占据了叶尼塞河和勒拿河后,就开始进入黑龙江流域了。1643年,俄国雅库茨克...
俄罗斯是怎样占领西伯利亚的( 12-06)
俄罗斯是怎样占领西伯利亚的-民族史1581年,沙俄派遣哥萨克头目叶尔马克入侵了西伯利亚汗国,等于打开了通向西伯利亚的门户。俄国人在17世纪东进西伯利亚的速度至今让人震惊,50多年就到达太平洋沿岸,一百年间俄罗斯就占领了整个西伯利亚。俄国人的疯狂扩张行为主要是受到“软黄金”利润的驱使:海狸皮,北极狐皮,尤其是貂皮。毛皮销售带来的利润很快就占到了其国库收入的三分之一,这些商品也成为俄国对欧贸易的支柱。传统的戍边者哥萨克人,带领一支由狩猎者、流浪汉和主要活动在河流上的强盗组成的队伍向东进发。这些人是俄国人东扩的先遣军,紧跟其后的,是对土地永不满足的俄国农民、宗教主义者和其他殖民者。这支扩张大军...
吞并西伯利亚汗国:沙俄侵占亚洲的第一步( 12-05)
吞并西伯利亚汗国:沙俄侵占亚洲的第一步-民族史西伯利亚,位于亚洲北部,西起乌拉尔山脉,东至太平洋,北临北冰洋,西南抵哈萨克斯坦中北部山地,南至蒙古、外兴安岭,面积约1322万平方千米,如今这片广阔的土地大部归俄罗斯占有。俄国人到来之前,这片土地的大部分,人口稀少,生产力低下,处于半原始社会阶段,对外来入侵不能组织有力反抗。只有西南部(邻近欧洲和中亚)和南部(邻近中国)开化程度较高。俄国侵占西伯利亚进而觊觎中国东北,是从沙俄吞并北亚最西面的西伯利亚汗国开始的。1240年开始,俄罗斯各公国开始被蒙古金帐汗国控制。而到了15世纪,金帐汗国由于内斗分裂为了大帐汗国、西伯利亚汗国、喀山汗国、克里米亚汗国、阿斯...
二战德国惧怕持久战和总体战,希特勒发动闪电战( 12-04)
二战德国惧怕持久战和总体战,希特勒发动闪电战-民族史从法国大革命开始,欧洲的战争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中世纪的欧洲小国寡民,战争属于贵族、骑士和雇佣军的职业,目的是王朝的利益,平民并不参战,一场战争往往只有几千人参加,上百人伤亡,只要能够达到目的,尽量避免会战和流血。但是法国大革命把征兵制和意识形态引入了战争。1793年8月,法国革命政府颁布了全民动员令:“年轻男子应该去战斗,已婚男子应该制造武器和运送补给;妇女们要缝制帐篷和军装,去医院里服务;孩子们应该把亚麻布做成绷带;老人们应该到公共广场上,鼓舞战士们的士气,宣传对国王的仇恨以及共和国的团结。”当时,法国17到25岁的健康单身男子全部参军。正如法国元帅...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