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纥与回鹘( 02-13)
回纥与回鹘-民族史在中国历史上,北方草原曾经是无数游牧族群活动的舞台,而这些游牧族群不但曾对中原的历史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其中一些甚至还曾西迁到欧洲地区,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对世界历史也都产生过深远影响。而在这些族群中,回鹘(hú)也是其中的重要一员,但可以说它又是一个稍显特殊的族群:即它虽然也曾强盛一时并深度参与中原历史,但却从未入主中原。而在后期尽管它也曾西迁,但却也没有走多远,其主要后裔活动区域也始终位于中国境内。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回鹘人的经历。回纥与回鹘应该说回纥(hé)和回鹘在其自己的语言里是同一个词,只是在翻译汉语里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差别。而在汉语里,回纥是更早出现...
回鹘汗国的衰落和灭亡( 02-13)
回鹘汗国的衰落和灭亡-民族史回纥因为在安史之乱中给唐朝帮了大忙,所以其牟羽可汗(移地健)后来多次对唐朝采取了极为傲慢的态度,在与唐朝的互市中长期要求以不合理的高价用战马换取唐朝的丝绢。在公元779年,他甚至还在一些中亚粟特人(安禄山即出自这个族群)近臣的建议下,准备发兵攻打唐朝。但他的这一政策遭到了自己的叔叔顿莫贺达干的激烈反对,最终顿莫贺达干发动政变将牟羽杀死,自立为可汗,后来又被唐朝加封为长寿天亲可汗。鼎盛时期的回鹘汗国大致疆域在此期间,急速崛起的吐蕃已经占据了河西走廊,将唐朝与安西和北庭两个都护府的联系切断,而此时回纥汗国就成为了两个都护府与唐朝相互沟通的唯一中转站,回纥也曾...
回鹘后裔的变迁( 02-13)
回鹘后裔的变迁-民族史黠戛斯虽然灭亡了回鹘汗国,但因为其自身仍然是一个纯粹的游牧民族,因此当时并没有全盘继承回鹘汗国的领土,所以他们在大肆劫掠之后,又把回鹘故地的核心地区鄂尔浑河谷分封给了已经臣服于自己的部分回鹘部落,只是在当地维持了间接统治。在公元890年,契丹人从黠戛斯人手中夺得了鄂尔浑河谷,这部分回鹘人可能最终融入了契丹人之中。有些记载显示,建立了契丹王朝的耶律阿保机的皇后述律平就是回鹘人的后代。而西迁的回鹘人则主要分成了三支。其中走的最远的一支一直走到了帕米尔高原,他们在当地与早期也与回鹘关系密切,但此时已经转信伊斯兰教的葛逻禄人融合,后来建立了在中亚历史上也具有重要...
明末清初和欧洲的差距( 02-11)
明末清初和欧洲的差距-民族史中国和欧洲的差距绝不是满清造成的,在十五世纪的时候,中国在很多方面开始落后于西方,到了明末清初,中国和欧洲的差距已经非常大了!(有些人不同意以上观点,因为他们认为中国一直就是落后于西方的)我们来看一下明末清初的郑成功是如何驱逐荷兰人的,就能知道当时双方的军事技术对比多么悬殊。从1661年四月郑成功率两万五千大军进攻台湾开始,到1661年十二月二十日荷兰统帅揆一正式递交投降书,一千多荷兰人硬是在台湾坚守了八个多月。面对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荷兰人是依靠什么力量坚守了八个月呢?PART01背景郑家是明朝末年在东南亚地区占据垄断地位的海盗商人家族,靠垄断东南亚地...
于阗国简史( 02-02)
于阗国简史-民族史西域古国于阗国建立于公元前252年左右,张骞通西域后,中原王朝才知道了于阗国的存在。《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大宛)东北则乌孙,东则扜罙、于窴(于阗)”。于阗国地处塔里木南沿,东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车、疏勒,位于丝路要冲,因盛产美玉而闻名。关于于阗国的来历,有以下说法:《于阗国授记》、《于阗古史》《于阗教法史》都有类似的记载:建立于阗国的人是被阿育王抛弃的王子,他被汉王菩萨收为义子,长大后西奔,建立于阗国。实际上,于阗国人是斯基泰人的一个部落,流落到南疆后,姓氏叫做“Vi-ca”的部族首领,(汉译音为“尉迟”,意为“征服者”)。建立了于阗国。《北史》中...
喀喇汗王朝简史( 02-02)
喀喇汗王朝简史-民族史喀喇汗王朝是西迁回鹘在中亚建立的伊斯兰化王朝,亦称“葱岭西回鹘”、“黑汗王朝”、“伊利克汗王朝”、“阿弗拉西亚勃王朝”等。喀喇汗王朝起源,除回鹘说外,尚有葛逻禄、样磨、处月、突厥、土库曼等诸说。唐开成五年(公元840年),漠北回鹘汗国被黠戛斯击破,回鹘溃散外迁,汗族庞特勤率15部西奔葛逻禄,不久成为碛西回鹘诸部之首领。穆斯林史籍载,喀喇汗王朝之创建者为毗伽阙·卡迪尔汗。两者可能为同一人,毗伽阙·卡迪尔汗为庞特勤之汗号。五代后晋年间,复与垂河(即楚河)、喀什噶尔(今新疆喀什)九姓铁勒(又称“九姓乌古斯”)所属样磨(牙格马)人相汇合,到北宋初年,回鹘人以哈喇...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