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西征将火药传播到西方( 10-22)
蒙古西征将火药传播到西方-民族史成吉思汗火药公认由隋末唐初炼丹师发明,在唐高宗时已传入阿拉伯,两大帝国在两个世纪时间里,通常将火药当做治疗癣疥与杀虫的药品,部分用作驱散野兽的爆竹或纵火的助燃剂。北宋将传统弓箭与火药结合,研发出射程更远的“火箭”;又针对契丹与党项骑兵,研制杀伤范围极强的“蒺藜炮”;火药产生军事用途受到重视,北宋设立广备攻城作坊,专门从事火药的生产,随着靖康之役落幕,北宋积蓄的财富包括火药制作技术,全部成为金国的战利品公元1234年蒙古窝阔台汗,实现成吉思汗的夙愿灭亡金国,次年命拔都发起“长子西征”,蒙古军队接连灭钦察,攻破莫斯科、高加索阿速国等,兵锋至基辅城受到阻滞,史...
历史揭秘:杨乃武与小白菜( 10-22)
历史揭秘:杨乃武与小白菜-民族史一百多年前的清朝同光年间,在当时的浙江省杭州府余杭县境内发生了一起极其轰动的冤案,就是被称为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之所以被称为奇案是因为此案,一是历时时间之长,达三年零四个月;二是案情扑朔迷离,百转千回;三是案件牵连之广,历经县、府、臬司、巡抚、刑部等衙门七审七决,才引起当时最高领导人慈禧太后的过问;四是涉案人员之多,据说有一百多位官员受到牵连。而且有种说法,慈禧太后借此案件打击了一批湘军出身的官员,遏制了曾国藩的势力。真是这样吗?刑讯逼供杨乃武杨乃武出身于当时余杭县城内一个小康家庭,家里排行第二,故人们也称他为“杨二先生”。杨家世代以种桑...
突厥和隋朝的冲突( 10-21)
突厥和隋朝的冲突-民族史说起草原上的突厥时代,很多人都会下意识的想到唐朝。然而早在堪称测试版大唐的隋朝时期,长安朝廷就已经和北方的突厥多有冲突。虽然没有形成决定性胜负,却也为后世对抗草原霸主提供了诸多参考。篡位者的明眸北周北齐陈朝和突厥的四方对峙公元577年,北周消灭北齐,将分裂多年北方再度统一。北周的成功,首先是破除门户之见。比如在胡人武士之外大规模拔擢汉人当兵,还首创了以装甲步兵为主的府兵制度。其次则是在北齐和草原上的柔然结盟后,选择交好新兴的突厥势力。当后者在北方击败柔然,就和北周一起夹击北齐的各条边境。但北周夺取的半壁江山,也并未能持续太久。身为外戚的杨坚,利用周宣帝年...
火器欧化:佛郎机引出的明朝军事技术变革( 10-21)
火器欧化:佛郎机引出的明朝军事技术变革-民族史明朝军事技术变革与欧洲军事革命相互呼应,素为中外学者所关注,相关讨论甚至超越学术范围,成为公众话题。明朝军事技术变革,以火器为重点,以欧化为特征,即明末焦勖《火攻挈要》所论:“世之论兵法者,咸称火器,论火攻者,咸慕西洋,此言固为定论。”而在火器变革之外,明朝军事技术变革还涉及陆上军事工程和水上战船(主要指海防战船),三者共同构筑了“欧洲军事革命图景的中国映像”。欧洲影响下的明朝军事技术变革研究,长期聚焦于佛郎机、鸟铳、红衣大炮等欧式火器,研究成果汗牛充栋。而军事工程与海防战船的技术变革研究,久未引进“欧洲因素”作为观察变量。佛郎机引入与炮击战术初显正德嘉...
黄龙府与岳飞:黄龙府在哪儿?岳飞为什么被杀?( 10-21)
黄龙府与岳飞:黄龙府在哪儿?岳飞为什么被杀?-民族史抗金名将岳飞在公元1140年颍昌大战获胜后,说了一句“今次杀金人,直捣黄龙府,当与诸君痛饮!”此话自此流传开来,让北国的“黄龙府”名声大噪,它几乎成了许多人心目中入侵中原的金国之代称。仅从此地颇具声势的“黄龙”之名和宋、辽、金之间旷日持久的征战,人们预见当年这座城池一定旌旗林立,重兵把守,威名赫赫。“黄龙府”在哪里?它有何来历,又为何成了名将岳飞要直接攻击的最终目标?查阅史料方知,历史上的“黄龙府”确实存在。它位于今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县城之内,实为辽、金时期军事重镇和中心城府。今农安县城这一区域成为人烟密集城郭,始于公元四世纪中叶,当时是北方扶余国的后期...
要光复大燕的慕容复,祖上有哪些慕容氏英雄人物?( 10-21)
要光复大燕的慕容复,祖上有哪些慕容氏英雄人物?-民族史鲜卑慕容氏在十六国时代曾经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燕五个政权,其间可谓英雄辈出,人才鼎盛,这是慕容复矢志光复大燕的精神力量来源。不过,在慕容氏、豆卢氏已经充分汉化的宋代,慕容家后人应该不会产生复国这样玄幻的想法。灰衣人恨铁不成钢的道:“你高祖有儿子,你曾祖、祖父、父亲都有儿子,便是你没有儿子!嘿嘿,大燕国当年慕容皝、慕容恪、慕容垂、慕容德、慕容龙城何等英雄,却不料都变成了断种绝代的无后之人!”——《天龙八部》《天龙八部》的少室山一战中,金庸先生为慕容博的出场安排了这样的台词:“大燕国当年慕容皝、慕容恪、慕容垂、慕容德、慕容龙城何等英雄,却不料都变成...
永嘉之乱,西晋惨烈灭亡( 10-16)
永嘉之乱,西晋惨烈灭亡-民族史永嘉之乱,是西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匈奴军队在刘渊之子刘聪率领下击败西晋京师洛阳的守军,攻陷洛阳并大肆抢掠杀戮,更俘掳晋怀帝等王公大臣的一场乱事。及后导致西晋于316年灭亡。西晋八王之乱,政权衰弱,经济残破,社会矛盾尖锐,蛮族趁机发动战争。永兴元年(304年),南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省离石县)起兵,建立汉赵政权。永嘉三年(309年),南匈奴两次进攻洛阳,被击退。永嘉五年(311年),刘渊之子刘聪遣石勒、王弥(汉人)、刘曜等率军攻晋,在宁平城之战中歼灭晋军主力,杀晋太尉王衍及诸王公,攻破洛阳,俘获晋怀帝,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下面看一下刘聪围困...
唐德宗李适:姑息藩镇、贪财聚敛、猜忌忠臣、重用宦官( 10-16)
唐德宗李适:姑息藩镇、贪财聚敛、猜忌忠臣、重用宦官-民族史神策军是唐朝中后期中央禁军的主力,原为西北的戍边军队,后进入京师成为唐王朝的最重要禁军,负责保卫京师和戍卫宫廷以及行征伐事,为唐廷直接控制的主要武装力量,是唐朝维持统治的最重要的军事支柱。从唐德宗开始,神策军的领导权被握在宦官手中。公元779年,对于唐朝来说意义重大,曾经平定了“安史之乱”的大英雄唐代宗李豫去世了,谥号睿文孝武皇帝。紧接着,太子李适继位,是为唐德宗。众所周知,“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今后晚唐的历史走向,有着很大的影响的。可以说,皇位刚到手的德宗,其实,接到的是一个“烂摊子”:河朔三镇是被招降的,所以,埋下了不少隐患;...
突厥简史:探寻突厥人的前世今生( 10-15)
突厥简史:探寻突厥人的前世今生-民族史从突厥人的活动轨迹与范围来看,希腊、亚美尼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土耳其、巴基斯坦、印度及孟加拉国等国都有突厥人的后裔。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目前只有部分土耳其人及中亚一些国家将突厥人奉为祖先。而土耳其的目的不过是仰慕奥斯曼帝国曾经的辉煌而已,因为他们最清楚自己的身体里究竟流淌着多少突厥人的血液。但凡承认过自己是突厥人的国家,或许都是这样的心理在作怪。因此,炟赫一时的突厥人很尴尬,他们的存在就如注入孟加拉弯的恒河与注入阿拉波海的印度河,当两条河水全部汇入印度洋后,再也分辨不出彼此的模样。河流尚有源头,加上流经的区域,这才能涌动出一条完整的美丽...
突厥西迁后对亚洲和欧洲历史的影响( 10-15)
突厥西迁后对亚洲和欧洲历史的影响-民族史在中国历史上,突厥曾经是蒙古高原主人,多次与中原王朝打仗。最后,唐王朝消灭了突厥汗国。那么,突厥后裔去哪了呢?大部分被唐王朝同化,还有一部分西迁,建立了一个实力强大的帝国!突厥美女突厥发源于叶尼塞河上游,在今天的蒙古西北部,以游牧为生,语言与中国史书上的丁零、铁勒、柔然相近。游牧民族的部落族群间经常发生冲突与战争,而部落间的联盟又经常改变,聚散无常。突厥人在没有形成自己的民族之前,曾经被柔然人奴役。他们善于锻铁,被称为锻奴。锻奴集团的各个部落于公元552年组成了自己的国家,并在数十年间逐渐扩张为一个帝国。突厥帝国因为幅员辽阔,隋朝时期被隋朝皇帝杨坚施用反...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10-15)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民族史编年体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它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因为编年体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体裁,故《隋书·经籍志》称之为“古史”。由周代史官于公元前841年前后创体,《左传》完善其体例,荀悦《汉纪》创断代编年体,司马光成通史编年体。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春秋》是中国传世最早的一部按年月日顺序记录的编年体史书。它原是鲁国的国史,全书一万八千余字,出自鲁国史官之手,经过孔子的整理。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通史属于史书,但史书不属于通...
西欧火器的发展,改变了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 10-15)
西欧火器的发展,改变了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民族史16至17世纪,西欧处在飞速发展时期,西班牙和葡萄牙开辟了新航路,在世界各地开拓殖民地;法国开始了中央集权化,实力大大增强;尼德兰和英国相继爆发资本主义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国家;德意志地区的宗教改革波澜壮阔……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火器的发展。众所周知,火药是由中国人发明的,但到了西欧人手里才被玩出花来。16至17世纪,西欧的火器发展十分迅速,使得西欧的军事水平大大提高,在武器水平上与世界其他地区出现了代差,改变了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火器对西欧的影响——摧毁封建,改变世界欧洲人将火药称为中国人最伟大的发明,足以看出火器对西欧发展的重大推动力,当中国人用...
西欧火枪发展简史( 10-15)
西欧火枪发展简史-民族史改变世界的“玩具”——火枪的出现和发展。早在14世纪,火枪就在西欧的文献里大量出现,不过当时是私人定制的武器,使用者大都是王公贵族,这些火枪工艺精美、小巧玲珑,但威力很小,使用起来也不方便,与其说是武器,不如说是装饰物。在火炮广泛运用于西欧战场的时候,那些发明家们又想起了火枪这个玩具似的武器,火炮工艺的不断进步,带动着火枪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前的火炮没有专门的引信,大多用的是烧红的铁丝,所以每一门火炮都要配备一个火盆来烧铁丝,火炮使用都如此困难,更别说火枪了。15世纪上半叶,火绳被发明出来,成为了便捷使用的引信,随后便运用于火枪,1450年左右,火绳枪诞生...
西欧火炮发展史( 10-15)
西欧火炮发展史-民族史1453年5月29日,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攻陷,拜占庭帝国灭亡。令欧洲人震惊的不仅仅是一个千年古帝国的灭亡,还有奥斯曼人从东方带来的武器——火炮,在匈牙利人乌尔班的改进下,乌尔班火炮横空出世,成为了灭亡罗马的致命神器,在乌尔班大炮的狂轰滥炸之下,号称“永不陷落之城”的君士坦丁堡的城墙被炸开,高贵的罗马也随着城墙的塌陷而灰飞烟灭。其实火药在13世纪就已经传到欧洲了,但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火药在战场上的只能起到威慑作用,远程重型武器还是以投石机为主。15世纪中叶,投石机在欧洲各地相继被火炮取代,最后一次使用投石机的战役是1480年的罗德岛围城战,而西欧此时...
西藏历史简述( 10-15)
西藏历史简述-民族史藏族先民,可能与上古的"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羌人"同时又是汉族的族源之一,据说炎帝所居在姜水,姜、羌或系出同源。传说迷雾重重,语言学和遗传学的证据,却也将汉、藏民族的起源,指向同一个端点——"原始汉藏人"。语言学上,汉语与藏语同属汉藏语系;今天川藏交界附近嘉绒藏族所使用的嘉绒语,被认为是最接近原始汉藏语的"语言活化石"。而根据对藏族Y染色体和线粒体的研究,藏族的祖先在新石器时代曾从北方西迁,现代藏族98%的母系遗传组分,都...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