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和亲政策的变化( 10-27) 松赞干布娶象雄公主李娣缅、娶党项公主洁莫尊,其子贡松贡赞娶吐谷浑公主芒洁墀嘎,嫁墀邦公主给吐谷浑可汗。赤德祖赞娶西突厥公主,娶南诏国尺尊公主,嫁姐姐墀玛絡给小勃律王,嫁公主给突骑施苏禄。在吐蕃王朝崛起的时期(松赞干布、贡松贡赞、芒松芒赞、赤都松赞、赤德祖赞),对外进行过相当频繁的和亲举动。不但外嫁公主,还大量迎娶异族公主。但到了吐蕃王朝鼎盛之时(赤松德赞),便不再外娶异族公主,和亲的数量也相应急剧减少。这说明,和亲在帝国扩张过程中意义重大,而当版图基本恒定后,和亲的政治价值便不再特别明显。另外,从赤松德赞开始,吐蕃后五位赞普所娶王妃,全部来自内部大氏族。...
和亲是政治投资:唐朝名相李泌,主张与回纥和亲,对抗吐蕃( 10-27) 安史之乱前,唐朝实力鼎盛,但到了中晚唐,皇帝已混得动不动就往外跑,和亲就成为了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投资(机)。德宗李适时期,能跟吐蕃掰腕子的就剩下回纥了。可李适当太子的时候,跟回纥有旧仇(安史之乱时,回纥便趁机攻占了河西走廊地区,后来又发生了“陕州之耻”,让唐德宗李适更加厌恶和痛恨回纥),听见回纥俩字就晃脑袋。这把大臣们愁得,没着没落的。多亏历经四朝的政治老狐狸李泌,又从修仙圣地溜达回来了。李泌以“您要是不听我的,我就不玩了”来威胁,总算劝服李适与回纥达成了和亲。亲手构建了一个东合南诏、北联回纥、西接大食的“反吐蕃联盟”,此后唐朝的三位公主全部和亲回纥(回...
唐德宗李适的“陕州之耻”( 10-27) 安史之乱后,大唐雄风不再,宝应元年(762年)五月,唐代宗李豫即位,委任太子李适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封雍王,出镇陕州(河南三门峡)。刚刚上任的李适,可能还没摸到门路,脑袋上便挨了一闷棍。身为太子、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李适,带着药子昂、韦少华等数十位僚属随从,进入回纥大营会见牟羽可汗。牟羽可汗曾与唐代宗结为弟兄,便认为李适见他应行晚辈之礼。但李适以平辈之礼相见,马上就不乐意了。当场训斥李适,要他行子侄的“拜舞”大礼。药子昂等人据理力争,称李适不应行此大礼,并列出三项理由:1、李适入营相见乃是代表国家,不应以私人辈分相论;2、李适是太上皇(玄宗)的嫡孙、当朝太子、...
历史上的和亲都是弱国的无奈之举吗?( 10-27) 关于历史上的和亲,很多人都存在一种执念,以为只要和亲就是被逼无奈。其实更多的和亲一般都会出现在双方相持的阶段。双方谁都没有把握直接弄死对手,才会选择一种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毕竟战争是成本最高的解决方式。作为这种理论的数据支撑,我们来看一下唐朝各位和亲公主所处的年代。在唐朝参与和亲的19位公主中,如果以皇帝的时期作为划分:太宗李世民时期,共有6位公主出嫁,占比31.6%;中宗李显时期1位,就是金城公主;玄宗李隆基时期,最多达到了8位,占比42.1%;肃宗、代宗、德宗、穆宗时期各1位。换句话说,初唐、盛唐时期和亲公主15位,占比高达79%,而到了内忧外患的中唐...
养老制度历史:汉朝怎样解决养老问题( 10-27) 别以为古代就不注重养老,汉朝养老很积极汉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的王朝,其繁荣昌盛程度令人惊叹,就是在这样一个强盛的王朝中,他们将很多前朝治国的方针都进行规范,比如处理养老问题的制度方针,也就是在汉朝时期得以迅速发展并且逐渐规范的。至于汉朝为什么要重视养老?他们又是如何处理养老问题呢?汉朝养老对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我今天打算深入分析一下,也许对我们今天的养老会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一、汉朝为何要注重养老汉朝是在秦朝废墟中建立起来的大一统中央集权制王朝,对前朝灭亡的原因,汉朝进行深入分析,并且得到很多启示,其中包括秦朝时期采取的法家思想治国,汉朝也进行过一定...
道家与范蠡( 10-26) “儒”“墨”等学派名在儒家、墨家活动的春秋末期就已经存在了。而“道家”这一学派名在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直到汉初才第一次出现在文献中。道家思想后来也被称作老庄思想,因为代表道家的是《老子》《庄子》。与儒、墨相比,道家宗教性较浓厚东汉的班固在《汉书•艺文志•诸子略•道家》中把道家的特色概括为“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此君人南面之术也”。也就是说,道家的特色在于,他们认为要先省察古今盛衰的历史变迁,然后才能遵守清虚、卑弱的根本,并认为这才是君主君临天下的统治术。因此班固称“道家者流,盖出史官”,指出道家之渊源在古代史官。周王室史官的职责...
太一生水:道家思想的宇宙生成论( 10-26) 诸子百家中的儒家、墨家、道家等显学,都有不少上古萨满教的遗存。不过儒家致力于将宗教义理化,墨家则纯是利用的态度,对原初宗教精神保留较多的则是道家思想,这与理性化之前的华夏文化在南方楚、越各族遗存较多颇有关系。而前些年新出的《太一生水》中水生万物的说法,与埃及努恩之海、苏美尔的提马特眼泪等神话的联系,都能反映出上古萨满教共通的意识形态。以往我们能够利用的先秦道家思想的文献,基本上局限于《老子》和《庄子》。因此道家思想的研究是以《老子》和《庄子》为中心展开的。然而随着近年来新的资料相继出土,道家思想研究迎来了全新的阶段。1993年湖北省荆门市郭店1号楚墓出土...
马谡为什么“失街亭”( 10-26) 三国时期蜀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率大军第一次出军祁山,自己作为主力由祁山向陇西进攻曹军,命令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占据箕谷,作为佯攻,吸引魏军主力,命令先锋马谡在街亭阻击魏将张郃。马谡不听诸葛亮的调度,又不听裨将军王平劝阻,擅自放弃街亭,依山立寨,以为据高临下击魏军势如破竹。结果大败西归,赵云在箕谷的军队亦由此败退。诸葛亮为整肃军纪,下令斩了马马谡,向后主呈上条陈,请求自贬三等,用以自责谢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三国志·蜀书·赵云传...
穆桂英本姓慕容:谈鲜卑慕容姓氏的起源和演变( 10-26) 穆桂英本姓慕容,鲜卑后裔穆桂英:慕容=穆容=穆=莫缘=莫允=巴云都勒唐善纯(南京理工大学)内容提要穆桂英的性格很难从汉族女性中找到渊源,她很可能有草原民族的血统。中国的穆姓,除了源自商汤的汉族后裔之外,还有北魏王朝丘目陵氏,以及满清入主中原的满洲旗人改姓为穆。关键词慕容穆容穆桂英莫缘穆桂英是中国古典文学巾帼英雄的典型形象,她是杨宗保的妻子,也就是杨业的孙媳妇。虽然史书上无记载,但民间都认为穆桂英当有其人,而且是一个顶天立地、勇冠三军的女英雄。民间说她原为穆柯寨穆羽之女,武艺超群、机智勇敢,具备很多妇女没有的文化心理素质和出类拔萃的英武行为:年纪轻轻,自作...
突厥强盛的原因:见利即前,知难便走,胜为求财,败无惭色( 10-25) 突厥人:历史上活跃于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他们也是中国西北草原上,比匈奴、鲜卑、柔然更加凶悍强大的游牧民族。突厥是一个崇拜狼并以狼为图腾的民族,唐太宗李世民对这个民族的评价是“见利即前,知难便走,胜为求财,败无惭色”。突厥是公元五、六世纪,崛起于漠北草原的游牧民族,关于突厥人的起源有着诸多的版本。据《周书·突厥传》中的记载,传说突厥人的祖先为与狼结合后所生,而突厥人也的确对生性贪婪、凶残的狼顶礼膜拜。在长孙无忌所编纂之《隋书》卷84中记载:“突厥之先,平凉杂胡也,姓阿史那氏。魏太武皇帝灭沮渠氏,阿史那以五百家奔蠕蠕。世居金山之阳,为蠕蠕铁工。金山形似...
明朝与欧洲火器的对比( 10-25) 明朝的火器很强大?看看明朝与同时期欧洲的火器对比就知道了。一直以来,明朝给人留有一种很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它拥有很强大的火器。于是有人就说了,在明朝的时候,我们国家的火器装备就是世界第一。关于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被夸大的地方呢?在我国明代时期,特别是明朝末年,也就是17世纪上半叶的时候,整个世界的战争方式正处于冷热兵器衔接过渡的重要阶段。而这个时期,明朝军队所拥有的火器,在种类和数量上确实是达到了一个很广泛的程度。然而,数量多并不代表发达,二者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关系。那么明朝的火器究竟有哪些呢?按照历史学家的统计:明代的火器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用手持点放...
前秦苻坚:不逊秦皇汉武的一代雄主( 10-25) 淝水之战的惨败,掩盖不了苻坚的大帝风采提起中国古代的名帝,你会想起谁?是一统天下的秦始皇,还是雄韬武略的汉武帝,亦或是一代明君李世民?不同的人心中可能有不同的答案,但是,能够想到前秦皇帝苻坚的,恐怕不多。大多数人对于这位出身胡人的皇帝的印象,应该来源于淝水之战,而在这一战当中,苻坚完全是谢玄和他的北府兵的背景板。“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都诞生在淝水之战中,而演绎成语的主角,就是苻坚本人。苻坚手握八十万雄兵,却败给八万北府兵,怎么看,苻坚好像都是草包一个。可是,历史上真实的苻坚就这样不堪吗?当然不是,苻坚如果真的只是一位昏庸愚蠢的皇帝的话,前秦在...
汉武帝灭卫氏朝鲜( 10-25) 追溯到商末,朝鲜半岛先后两个政权,即箕氏、卫氏朝鲜,建立者和统治阶层都来自中国,朝鲜与中国中原政权长期以来都属藩属关系。箕氏王朝,史称箕子朝鲜(约公元前1122~公元前194),东周武王灭商后,商朝遗臣箕子率五千商朝遗民东迁至朝鲜半岛,联合土著居民建立的“箕氏侯国”,定都王俭城(今朝鲜平壤一带)。卫氏王朝,史称卫氏朝鲜(公元前195年~前108年),西汉初年时,燕王卢绾背叛汉朝,前往匈奴亡命,由部将卫满率千余人进入朝鲜,召集战国时齐国和燕国亡命者组成军队,推翻箕子朝鲜后所建的汉朝藩属国,定都阿斯达(今朝鲜平壤妙香山),后迁都王险城。箕子朝鲜的俊王(一说哀...
屯门海战:明朝与葡萄牙的火器较量( 10-22)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留给世界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与印刷术”,但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欧洲列强用坚船利炮叩开国门,清朝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无数国人愤恨清朝误国,没能发展火器制造,若是明朝必然能够追赶列强,但欧亚科技差距是从清朝开始的吗?葡萄牙舰队造访明朝发生火器较量化学提升火药威力,数学与物理学提供炮兵发射理论,威尼斯人改火绳枪发射方式,西班牙提升风帆战船的性能,葡萄牙人创造海上测绘学等诸多成就,欧洲15世纪堪称军事科技爆发。葡萄牙王子恩里克,从公元1415年起资助探险家,相继在非洲建立殖民区,短时间便获取丰厚的回报,助长葡萄牙海...
奥斯曼土耳其开创火药在军事上的大规模应用,进入热兵器时代( 10-22) 随着蒙古人的西征,火药传播到西方,史籍资料表明,欧洲在文艺复兴时期,已经制造出“火门枪”,如意大利佩鲁贾与德国坦奈堡,但受限于欧洲封建领主制,火器没能大规模装备军队,反而是小亚细亚的奥斯曼土耳其部落,公元1299年宣布独立随即走向扩张,将战争引向热兵器时代。伊儿汗国即便伊儿汗国分裂,独立的贾拉尔王朝也远非奥斯曼土耳其能够招惹,而巴尔干半岛则处于分裂与动乱,奥斯曼土耳其侵占巴尔干半岛诸国,将都城定在亚得里亚堡,但显然奥斯曼土耳其的目标是,拜占庭帝国的都城——君士坦丁堡,一座号称“永不陷落的城堡”。欧洲并未坐视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1389年在科索沃战役、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