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不亮的欧洲明灯:阿尔巴尼亚( 04-23) 全球最不争气国家,苏联援助15年我国支持20年,至今穷得吃不饱饭纵观世界历史,不难发现有许多原本落后的国家,在先进大国的帮助下,很快就能实现飞跃式发展,综合国力和国民生活水平都能快速提升,甚至跻身发达国家行列。其中最典型的就要属地处地中海东南沿岸的以色列,该国大多数国土都是沙漠,与周边邻国的关系也非常紧张。然而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色列不仅站稳脚跟,还强势发展了起来,成为中东地区最强大的国家之一。▲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然而并非所有被扶持援助的国家都能这样争气,历史上,就有一些国家像是“扶不起的阿斗”,胸无大志且不思进取。这些国家终日只知混吃等死,在大国的长期...
鹿的象征意义( 04-17) 1、鹿象征祥瑞远古时代就出现了鹿崇拜,许多民族都崇拜白鹿,白鹿能活千年以上,从满五百岁开始其色就变白,常与仙人为伍,老子就乘着一只白鹿;君王仁孝圣明时,白鹿就会现世,代表着祥瑞之兆。2、鹿象征爱情《山海经·南山经》中记载有名叫“鹿蜀”的怪兽,马形虎纹,白头赤尾,鸣声如歌谣,人佩戴它的皮毛,可繁衍子孙。3、鹿象征长寿神话传说中,东海蓬莱的三仙就是“福禄寿”,在寿画中,鹿常与寿星为伴,以祝长寿。4、鹿象征富裕鹿,谐音“禄”,取高官厚禄之意,梅花鹿更是与“梅花榜”有一定联系,象征着读书人成名高中。在一些吉祥图案中,一百头鹿画在一起,称百禄;鹿与蝙蝠画在一起,表...
中国鹿文化( 04-17) 在中国,鹿自古就是人们心中的瑞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表现对象。传统的鹿图像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从史前鹿岩画到清朝末期的年画中的鹿,大致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史前社会至秦朝,鹿图像带有更多的是具象符号寓意的表达,被当做是狩猎或图腾崇拜的对象来刻画,鹿形象简朴粗犷而不失优雅。第二阶段是秦汉时期,鹿图像被刻画在房屋的瓦当和墓室的画像石砖上,成为了装饰图案,在具有审美属性的同时也满足着人的社会心理需求。第三时期是魏晋时期至明清,鹿多被宗教壁画、瓷器、民间年画等题材运用,图像表达细致生动,作为具有神性的祥瑞之物蕴含着饱满的吉祥寓意。早在17...
帖木儿的诅咒:战争就会降临( 04-13) 谁敢移动我的尸体,战争就降临。——这就是著名的帖木儿的诅咒。图:帖木儿影视图一、帖木儿,绰号“跛足帖木儿”,十四世纪的中亚霸主,他在40年间先后征服了察合台汗国、花剌子模、阿富汗、波斯、土耳其,北伐金帐汗国,南征印度,西讨奥斯曼,构建了一个从帕米尔高原横跨小亚细亚、阿拉伯半岛的超级大帝国,史称帖木儿帝国。图:帖木儿画像帖木儿对东方的明王朝虎视眈眈,1404年(永乐二年)11月27日,帖木儿亲率精兵二十万,悍然发动了对明朝的“东征圣战”,却在第二年2月暴毙于东征的路上。帖木儿死后,尸体用各种香料浸泡涂沫防腐,最后用亚麻布裹好,放进了棺椁下葬于撒马尔罕(今乌...
东周列国简史( 04-13) 极简东周史:春秋170个诸侯国,到战国仅剩7个春秋确实有几百个小国,但具体多少,估计永远是一个谜。非常遗憾的是,哪些国家本来都有各自的历史记载,但是,只有鲁国的记载保存下来了,也就是“春秋”。如此的结果,估计是鲁国历史是孔子写的,至少他参与写了,而中国的历史基本是儒教写的,所以,孔子这个儒教祖师爷的东西才能保存,并且被扩张,而非儒教的墨家以及其他历史则被忽视,直到彻底消失。春秋时期,简称春秋,前770年—前476年,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
成化犁庭后女真是如何再次崛起的?( 04-13) 专有名词--成化犁庭:成化就是明宪宗朱见深的年号,“犁庭”就仿佛对一片长满花草的庭院,用牛拉着犁翻过一遍一样”,清算得干洁净净。犁庭的对象就是建州女真。提到建州女真,人们对他是爱恨交织。明朝的时候,建州女真差点被明宪宗朱见深灭族,不过后来这个民族又发展起来了。那么。建州女真遭遇种族灭绝后,又是如何崛起的呢?(影视剧中的董山)提到建州女真的灭绝,就不得不提努尔哈赤的五世祖爱新觉罗.董山。史料记载,董山骁勇善战,计谋多端。当时,清朝对东北的女真族实行民族自治政策,就是用建州女真的管连管理建州女真的居民。爱新觉罗世家便是建州女真的统领,到董山这一代时,种族势力...
普鲁士腓特烈大帝:不光是名将,更是启蒙主义开明君主( 04-13) 1740年,腓特烈二世戴上了冠冕,成了普鲁士的新王。至今为止的内容,从普鲁士的勃兴到腓特烈的逐渐成熟,都是霍亨索伦家族对腓特烈的“纵向”影响。同时代人对腓特烈的“横向”影响,则还没有谈到。其实任何人都是在家族的“纵向”影响和时代的“横向”影响下塑造成型的,只是对不同的人,其中一种影响占的比例可能要大些,但是任何一种影响都不可以忽略。腓特烈二世的那个时代,存在着政治和军事上的两个重要概念:开明专制和有限战争。在历史学家给腓特烈贴的各种标签中,开明专制是很重要的一个。当时欧洲正值启蒙时代,促进了人们的政治结构与君主制度的再思考。传统的君权神授观念不再那么有说...
历史地图:历史上的普鲁士在哪儿?( 04-12) 古代普鲁士地区仅包括今日立陶宛以南、波兰东北部维斯瓦河河口以西、以但泽为中心的西普鲁士地区,以及原东普鲁士地区(现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的领土。1295年占据普鲁士的条顿骑士团购买了波美拉尼亚和但泽地区。1308年自勃兰登堡选帝侯手中购买了纽马克地区,普鲁士同神圣罗马帝国本土接壤。15世纪时将但泽和西普鲁士割让给波兰。1618年普鲁士公国并入勃兰登堡选帝侯国,至1701年普鲁士王国成立的时候,其领土以普鲁士王国的首都柏林为中心,包括勃兰登堡、波美拉尼亚、纽马克和阿尔特马克,以及德意志南部的霍亨索伦-西格马林根地区。18世纪时,普鲁士先后从瑞典、波兰和奥地利...
普鲁士的历史( 04-12) 普鲁士的诞生——一个全新的国家很多人认为近代的德国是由普鲁士王国发展而来,而普鲁士王国的前身是普鲁士公国,普鲁士公国则是条顿骑士团世俗化的产物。这条常见的观念叙事倒推过来就形成了关于普鲁士和德意志关系的最常见神话:英武好战的条顿骑士团的遗风随着宗教改革被普鲁士公国继承,普鲁士公国不断发展成为普鲁士王国,普鲁士王国统一德意志建立了德意志帝国。这个观点是否成立姑且不谈,但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这个观点的视角是站在德意志的角度去看待普鲁士的作用,那么在普鲁士视野中,它的历史和德意志的关系又如何呢?1525年4月10日,条顿骑士团第37任大团长、霍亨索伦家族第...
被德意志毁掉的普鲁士( 04-12)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第一任皇帝,流下了忧惧的眼泪,担心将来普鲁士会被德意志淹没(二战后东西普鲁士地区的人民遭遇了被驱离故土的悲惨命运)关于普鲁士,有两个流传已久的主流叙事模式。一个是德国之所以挑起两次世界大战,主要是因为其军国主义传统,而其军国主义传统,则主要来自于德意志的缔造者普鲁士王国。如此一来,从腓特烈大帝到俾斯麦再到德皇威廉二世和希特勒,便有了一脉相传的扩张路线,直至到最后碰得头破血流甚至粉身碎骨,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被全世界联手打压下去。另一个版本的主流叙事与这个说法不尽相同,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后半段,也即不否认普鲁士的军国主义...
德意志第二帝国为什么输掉了一战?内部机制僵化、地缘压力巨大( 04-12) 普鲁士统一德国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迅速崛起,并未整合好内部机制,在国体和政体层面均存在脆弱性的一面。当时德国的多种力量势均力敌,容易形成政治僵局,造成决策迟缓。这些内部机制问题导致德国难以应付复杂的外部压力,而恰恰是由于德国地理位置和崛起速度,其外部地缘压力非常强大。这些都是隐藏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繁荣和强大背后的脆弱性,或者说是隐患今天的德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国民生活水平极高,同时拥有众多高端制造产业,是欧洲经济的龙头。然而历史上的德国曾长期处于邦国分裂的状态,直至1871年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的胜利,才将众多德意志小邦国...
德国的军国主义是起源于普鲁士( 04-12) 带给德国崛起的普鲁士,有着怎样的军国主义历史?德国历史上,“普鲁士”应该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作为德国境内的一个邦国,它被称为“拥有国家的军队”,它也是德国近代精神、文化的代名词,同样把德国拖进战争泥潭的专制主义与军国主义,也与普鲁士有着莫大关系。那么,普鲁士是如何兴起的?在当时统治德国的神圣罗马帝国灭亡后,各公国林立的情况下,它是怎样统一德国并使德国成为20世纪上半叶欧洲的主角?一、从公国到王国说起普鲁士的历史,最早可以从由骑士组成的十字军东征(公元1096—1291)说起。随着远征军在东欧地区的扩张,这些骑士在当地建立了大量的城堡,其中就包括被称为“...
波罗的海古普鲁士的消失,德意志“普鲁士”的形成( 04-12) 谁窃取了你的名字——普鲁士哀歌首领们双膝跪地,武士们放下刀枪,当活着的人们辗转反侧中梦见故去的祖先时,他们亲口叮咛的话语陌生又遥远。普鲁士哦,你就要灭亡。盛衰治乱,兴亡更替,人类历史的车轮缓缓前进,无情碾碎着一个个古老国度。曾经鲜活的一群群普通人化作遗梦幻影。唯有消逝前的滴滴血泪落在皮卷绢书上,慢慢蚀刻成文字,苦涩而悲凉。可曾想有那么一天,连这模糊印记也会在后来者身旁悄然淡去,湮灭无存。普鲁士便是如此,人们记忆中的普鲁士,是拿破仑的仇敌,是铁血宰相俾斯麦,是傲气的威廉二世皇帝。至于原本叫做“普鲁士人”的那些男女老少,却已经成为欧洲历史上斑驳的过往。普鲁士...
普鲁士在欧洲地图上为什么消失了?( 04-12) 消失的普鲁士在德意志统一以前,勃兰登堡_普鲁士公国和奥地利是神圣罗马帝国(962年奧托一世建立)境内两个强大邦国,也是欧洲烈强之一。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承担着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职责。1701年勃兰登堡一普鲁士公爵腓特烈以支持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同法国波旁王朝开战为代价取得普鲁士王国称号。1月18号腓特烈三世在柯尼斯堡加冕成为普鲁土国王。从此开启普鲁士王国二百年显赫历史。普鲁士王国是近代德意志精神文化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源泉。普鲁土同沙俄三次瓜分过波兰,使波兰在欧洲版图上消失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得以复国。普鲁土干涉过法国革命进军占领巴黎。1862年威...
德国法国世仇源自普鲁士( 04-12) 看拿破仑对普鲁士有多狠,割取了对方一半领土和50.7%人口普鲁士、奥地利是神圣罗马帝国境内最为举足轻重的两个邦国。其中普鲁士在1793、1795年两次参与瓜分波兰后,疆域面积增至30.5万平方公里,已经位列欧洲诸强之林。此时此刻,另一边的法兰西帝国在云诡波谲中,也登上了历史舞台。欧洲大地来到1806年后,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波拿巴·拿破仑正值意气风发、傲视群雄之际,实力蓬勃中他开始了肆意安排欧洲秩序的步伐。7月,德意志南部、西部的14个邦(后增至16个)联合成立“莱茵邦联”,由拿破仑担任“保护人”,可在那里征兵收税。8月1日,莱茵邦联退出德意志帝国,帝国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