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述律氏出自回鹘还是契丹?( 07-29)
辽国述律氏出自回鹘还是契丹?-民族史辽国述律氏出自回鹘还是契丹?辽国皇后服饰一、述律平是回鹘人?千百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大辽王朝开国皇帝的皇后述律平是回鹘人,是不知从何处迁到西拉沐伦河流域的一支回鹘部落,因与耶律阿保机所在的契丹迭剌部为邻,就与迭剌部通婚,被称之为“右大部”。追溯历史,在契丹立国前的公元840年左右,当年称雄漠北草原的回鹘汗国已经瓦解,回鹘人纷纷向西、向南迁徙,进入河西走廊的回鹘人又建立了甘州回鹘、进入新疆地区的建立了高昌回鹘,进入中亚的回鹘人建立了喀喇汗王朝。回鹘属于北方少数民族系列中的突厥系的一个分支,上溯来自丁零人,也是今天的维吾尔族的先世。而契丹人属于东胡族系。二、...
唐朝名将张士贵怎么成了打压薛仁贵的奸臣( 07-28)
唐朝名将张士贵怎么成了打压薛仁贵的奸臣-民族史张士贵(586~657),唐代名将。本名忽峍,新旧《唐书》皆有传,祖籍盂县上文村。史载说他自幼学武,“善骑射,臂力过人”,“弯弓百五十斤,左右射无空发”。和“三箭定天山”的白袍薛仁贵一样的英勇善战,隋末聚众揭竿起义,后归顺李渊,在完成唐朝统一大业和边境扩张的戎马生涯中屡立战功,先后任右光禄大夫、右屯卫大将军、左领军大将军等职,并被封为虢国公、勋国公。唐显庆初年(公元657)病故,谥号:襄,享年72岁。那么这个张世贵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呢?后人说张世贵像汉杰三初的韩信,他在哪一方,哪一方就会取得胜利。隋朝大业末年,张士贵在虢州聚众反隋,后投奔李渊,被封为右光...
高句丽和韩国有关系吗( 07-27)
高句丽和韩国有关系吗-民族史说起韩国这个国家,还是挺有意思的。先扒一扒韩国那些极端搞笑的前科。韩国92年出版的教科书,宣称韩民族祖先在公元前8000年,从帕米尔高原远涉迁移到朝鲜半岛,途中哺育了中原的黄河文明,催醒了满洲的红山文明,然后东渡日本,创造了日本文明。。。。。。韩国学者的学术能力惊如天人,说高句丽是它们韩民族的祖先,高句丽历史是韩国历史。谎言重复个千八百遍就成真理了,由于中国的"东北工程"将高句丽史列为中国史一部分,就引发了中韩外交冲突,绑着写有"还我河山"四个鲜红大字布条的韩国人时常会成群结队出现在吉林集安、延边、长白山。过半的韩国年轻人赞成夺回满洲和间岛(吉林延边)。...
《执契静三边》与李世民征高丽( 07-26)
《执契静三边》与李世民征高丽-民族史李世民征东边塞诗据吉林大学魏存成教授考证:“高句丽民族名称的出现,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高句丽政权自公元前37年建国,至公元668年灭于唐,在历史上共存在了705年。”“关于高句丽改称高丽的时间,严格地说,还应是5世纪末,宽而言之,则是5世纪。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并用,至隋唐时期,就不再见高句丽的名称了。”从地域上讲,高句丽(高丽)政权是一个横跨中国东北地区与朝鲜半岛北部的政权。“东渡海至于新罗,西北渡辽水至于营州,南渡海至于百济,北至靺鞨。东西三千一百里,南北二千里。”高句丽作为汉武帝建的一个属县,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利用中原混战之机,得到了极大的发...
萧燕燕与汉人韩德让关系很暧昧?( 07-26)
萧燕燕与汉人韩德让关系很暧昧?-民族史契丹王朝的承天太后萧燕燕与汉人韩德让关系很暧昧?一、承天太后萧燕燕穿越斑驳的岁月,让我们走进真实。多少陈迹无言地守护着沧桑,故事的故事重叠着记忆。自古而今,撇清的君子太多,捆绑了无数善良,颠覆了我们的认知。在契丹人建立的大辽王朝,涌现出了不止一个参政议政的“萧太后”,而名声最响的当是辽景宗皇后萧燕燕。在辽景宗耶律贤在世的时候,就凭借自己的聪明智,开启了与丈夫耶律贤共同执政的生涯。辽景宗去世,不到三十岁的萧燕燕辅佐自己年仅十二岁的儿子耶律隆绪继承了皇位,是为辽圣宗,依照契丹的习惯萧燕燕以太后的身份摄政,直到辽圣宗三十九岁,才归政给儿子,加上与景宗联合执政的...
第一次鸦片战争满清为什么不堪一击?( 07-26)
第一次鸦片战争满清为什么不堪一击?-民族史第一次鸦片战争满清为什么不堪一击?作者:裤兜大表哥第一次鸦片战争,这个战争其实打的范围很有限,朝廷并没啥太大感觉。就局限在打东南沿海,加上上海南京一带。加上这个战争打了有两年,其实并不是真的打足了两年,其中超过九成的时间是不打仗的,大部分的这个时间,是英国人在跟地方的官员尤其是广州的海关官员在协商。英国人就是想广州海关放松,别再乱收税了,允许自由贸易,关税收多少,跟中央的文件指示,就那么低,别再对外国人潜规则了。其实,当时的真实情况是,英国人不是太敢打这仗,核心原因,是军事上的优势并没压倒性的强。我们看看当时的装备就是,当时,蒸汽机船还没发明,所以英国人...
强大的突厥人到底从哪里来的?( 07-25)
强大的突厥人到底从哪里来的?-民族史强大的突厥人到底从哪里来的?大家好,我是猫叔,今天咱来聊聊突厥人,这个神秘的游牧民族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他们都有什么生活习惯?前面咱们说到,李世民刚刚坐上皇位,屁股都还没坐热呢,突厥人就浩浩荡荡地来砸场子打脸了,搞得这位志得意满的新皇帝差点下不来台,最后还是花钱买平安,给了点钱财和丝绸,才算是度过了难关。突厥骑兵既然说起这些,估计有些朋友会对突厥人产生兴趣,他们到底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就那么强大呢?关于这个问题,争议就大了,要是认真收集一下相关的观点,估计得有几十种之多,大家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说的理由也都是有鼻子有眼,有人说突厥人是匈奴人的一支,也...
八里桥之战-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最后的精锐骑兵和西方现代化军队的对撞( 07-23)
八里桥之战-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最后的精锐骑兵和西方现代化军队的对撞-民族史一、通州西边,有一座明朝时修建的石拱桥,叫做八里桥,距离北京只有三十里,是扼守京城的咽喉。1860年9月21日,一场决定第二次鸦片战争胜负的决战,在这里爆发。清朝方面,统帅是清朝最会打仗的蒙古王爷僧格林沁率领的蒙古骑兵和绿营兵共三万人,其中骑兵近两万人(7000名蒙古骑兵和10000名京营骑兵);英法联军方面,统帅是法国司令孟托班,一共8000人,包括一支2000人的炮兵部队。图:大清顶梁柱、铁帽子王僧格林沁凌晨5时许决战开始。下午3时许结束。关于这场战役,无数回忆录、小说、电影都有惊心动魄的描述,大多集中在“冒着敌人枪林弹雨冲锋的无畏骑兵”,风哥在此先...
中国是怎样失去图们江出海口的( 07-18)
中国是怎样失去图们江出海口的-民族史咫尺天涯-图们江出海口吉林省珲春城以南约70公里处的敬信镇防川村距图们江入海口仅15公里,与日本海隔海相望。图们江出海口本是中国领土,15世纪之前,图们江两岸由中国的少数民族女真族所领。明王朝成立后通过招抚女真族,在图们江两岸设置了地方行政机构,图们江南岸亦一度为明朝领地。李氏朝鲜通过剿杀、驱赶女真部落,不断向北扩张领土,于15世纪中叶沿图们江南岸设置了会宁、富宁、钟城、稳城、庆源、庆兴六个镇,标志着图们江开始成为中朝两国的界河。1858年到1860年,在沙皇俄国武力威胁下,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使图们江口沿海地区大部划归俄国,几乎抢走了中国全...
新疆旅游:吐鲁番有哪些历史人文景观( 07-18)
新疆旅游:吐鲁番有哪些历史人文景观-民族史到新疆吐鲁番旅游,先补补历史知识:吐鲁番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新石器时代,距今六七千年前,就有了人类活动。当时吐鲁番的人们以狩猎、采集为主。进入奴隶社会后,生产方式逐渐转变为以农业为主,并渐渐在吐鲁番盆地定居下来。据《史记》的记载,生活于吐鲁番盆地一带的土著居民是姑师人。他们在吐鲁番盆地上建立了姑师(后称车师)国、狐胡国、小金附国、车师后城长国、车师都尉国。西汉时期,中国北部的匈奴控制着西域大部,并不断侵扰汉朝。从阚伯周开始,吐鲁番进入高昌王国时期。魏文帝太和五年(481年),高车首领阿伏至罗立张孟明为高昌王。公元496年,高昌人杀张孟明,另立马儒为...
没有民族气节的耶律楚材保护了汉文化( 07-18)
没有民族气节的耶律楚材保护了汉文化-民族史耶律楚材以儒家治国之道为蒙古帝国的发展和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也促使蒙古逐步被汉化。耶律楚材,字晋卿,号玉泉老人,湛然居士,蒙古帝国时期的政治家。出身契丹贵族,早年在金仕至左右司员外郎,蒙古军攻占金中都时成吉思汗收耶律楚材为臣。耶律楚材以儒家治国之道提出和制定了各种施政方略,为蒙古帝国的发展和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耶律楚材先后辅弼成吉思汗父子达三十余年,担任中书令达十四年之久。他对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产生深远影响,他采取的各种措施为元朝的建立奠定基础。死后赠太师、上柱国,追封广宁王,谥号文正。图:耶律楚材其实,按中国传统观念来说,耶律楚材显然是不具备正统理念...
汉武帝与汉文明( 07-18)
汉武帝与汉文明-民族史汉族、汉人都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之所以影响如此巨大,与汉武帝密不可分。汉武帝是十六岁登基的,上天也给了他足够长的寿命和时间:享年七十,在位五十四年。这两项纪录不但超过了他的所有前辈,而且很久以后才被打破。这可真是天之骄子。武帝也不负天恩。在他治下,汉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都达到鼎盛。疆域和势力范围,东临韩国,西有新疆,南至越南,北接蒙古,堪称超级大帝国。文化方面同样灿烂辉煌。哲学家董仲舒,文学家司马相如,音乐家李延年,探险家张骞,农学家赵过,天文学家唐都、落下闳,便都出在这个时代。当然还有司马迁。尽管汉武帝非常对不起这位伟大的史学家,也并不喜欢...
阿拉伯人男女为什么都戴头巾,都有什么作用?( 07-17)
阿拉伯人男女为什么都戴头巾,都有什么作用?-民族史阿拉伯人奇怪的头巾,都是干什么用的?可以区分谁是贵族在西亚各国,无论是什么阶层的男人出来总是戴着头巾。在很多国人看来,这种情况非常的奇怪。其实这是当地特殊的风俗习惯,在他们看来很正常,不过其他人看着奇怪罢了。最重要的是,这些人的头巾各式各样。有的颜色鲜艳,有的则是纯白色,其实这也是有讲究的。那些头戴鲜艳头巾的人,基本上都是贵族成员。一、由于高温情况,不得不戴着头巾阿拉伯人戴头巾的原因和印度人差不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防晒。西亚地区常年气候干燥多风沙,温度也是比较高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戴着头巾既可以防晒,又可以防风沙。至于头上的头箍那就是用来固定头巾...
契丹萧燕燕(萧绰)的一生( 07-17)
契丹萧燕燕(萧绰)的一生-民族史《杨家将》里的萧太后萧燕燕非虚构,是她逼迫北宋政权缔结了《澶渊之盟》,结宋、辽两国的百年之好。萧燕燕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强人,而且名声非常好,为人好,不贪恋权力。萧绰(953年-1009年),小字燕燕,原姓拔里氏,拔里氏被耶律阿保机赐姓萧氏。辽朝皇后,政治家,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在民间戏曲中被称为萧太后。早年与家庭萧绰的父亲是辽朝北府宰相及驸马萧思温,母亲是燕国大长公主也是辽穆宗的姐姐。萧绰有两个姐姐,三姊妹年纪差距颇大。长姊伊勒兰嫁宋王耶律喜隐,封为宋王妃,宋王叛乱后,被其夫牵连遭废黜,称为夫人。二姊和罕嫁齐王耶律庵撒哥,封为齐王妃。萧绰自幼便聪明伶俐...
女儿国白匈奴嚈哒其实是中亚塞种和汉代大月氏人的后裔( 07-16)
女儿国白匈奴嚈哒其实是中亚塞种和汉代大月氏人的后裔-民族史嚈哒(拼音:yàn,dā),很多人肯定不认识这两个字,这其实是一个民族的名字。嚈哒,是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生活在欧亚大陆。根据中国史书,他们原来居住在长城以北,称滑国,是中亚塞种人与汉代大月氏人的后裔,嚈哒人也自称匈奴,所以也被一些史学家误称为匈奴或白匈奴。嚈哒是以女性为主的母系氏族体系,婚姻形式是一妻多夫制,因此曾被誉为女儿国。有专家说西游记里的女儿国就是指的嚈哒。嚈哒人起源于塞北,是一支突厥-蒙古族部落,但他们英勇好战的民族特性更接近蒙古人而不是突厥人。公元470年前后,嚈哒人翻越阿尔泰山,一路向西迁居到粟特,国家版图从裕勒都斯河上游算起,穿越伊犁河...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