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历史100位名人( 04-21)
蒙古历史一百位名人这个名单从网上转载的,很是怀疑原作的身份,这百人中竟然有冒顿、阿提拉、耶律阿保机,还有柔然和嚈哒可汗。1.成吉思汗(成吉思汗,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国的创始人和伟大的可汗,在他逝世后,蒙古帝国成为了历史上最大的版图相连的帝国);2.莫顿单于(冒顿或者莫顿,在位时间:公元前209年-公元前174年,生于公元前234年,是第四位著名的首领,他在公元前209年杀死了他的父亲以后,建立了匈奴帝国);3.檀石槐巴特尔可汗(生于公元141年,在位时间:公元156年-181年,是鲜卑部落的最高领导人,并且把鲜卑帝国扩展到了最广阔的境界);4.忽必烈可汗(忽必烈可汗,公元1215年9月23日-1294年...
鲜卑姓氏( 04-21)
鲜卑姓氏-民族史鲜卑姓氏多已消失,在汉化过程中,大部份鲜卑人都改成了汉姓,鲜卑旧姓和所改汉姓,有对应关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华夏族世代繁衍,互通有无,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模样。在华夏族中,有一支极特殊的民族——鲜卑,他们主动学习先进文明,积极汉化,最终为民族融合贡献了巨大力量。鲜卑,祖先是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公元4世纪时,西晋灭亡,鲜卑族南迁,陆续在北方建立前燕、后燕、西燕、南燕、代、西秦、南凉及北魏等国。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北魏雄主孝文帝拓跋宏于493年迁都洛阳,随后进行全面汉化,禁用鲜卑语,改用汉姓。北魏皇室一半血统来自汉族,比如孝文帝的嫡祖母、祖母、母亲和妻子都是汉...
到内蒙西部沙漠去看蒙古扁桃( 04-21)
到内蒙西部沙漠去看蒙古扁桃-民族史喜欢北方民族历史的朋友们,都对蒙古草原大漠情有独钟,蒙古大漠不是只有风沙满天的苍凉景象,大漠还有妖艳的沙漠之花——蒙古扁桃,每年四月中旬,蒙古扁桃迎来盛花期。这是阿拉善盟腾格里沙漠腹地的蒙古扁桃(4月12日摄)。时下,在内蒙古阿拉善盟腾格里额里斯镇的沙漠腹地,近万亩的野生蒙古扁桃迎来盛花期,吸引游客前来观光。蒙古扁桃是生长于荒漠地区和荒漠草原区的旱生树种,极其珍贵稀少。近些年,当地加大退牧还草、造林绿化力度,荒漠生态环境持续好转,这片蒙古扁桃林面积逐年扩大,成为大漠里的一道亮丽风景。新华社记者安路蒙摄阿拉善盟腾格里沙漠腹地盛放的蒙古扁桃(4月12日摄)。...
二战后外蒙古对新疆的侵略( 04-21)
二战后外蒙古对新疆的侵略-民族史北塔山,又称拜塔克山、拜山、巴他克山。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与蒙古西南部的界山。领土主权的问题一直是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自古以来就有无数的前辈,为了我国的领土疆域守护到了最后一秒钟。时间来到了近代的历史,由于封建王朝的迅速衰落,大面积的土地被瓜分,这也成为了我们永远的伤痛,成为了一个不可磨灭的记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慢慢的强大了起来,这也是一个保障领土最为坚实的基础。打败美国战胜越南屡次向全世界证明,我们的主权是不容撼动的。周边的国家想要分裂我国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完成的。也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的面貌,曾经那么屈辱的历史,永远是最后的写照。日军在侵略...
中华民族起源的西来说和本土说( 04-21)
中华民族起源的西来说和本土说-民族史中华民族源于西方(西来说):自17世纪开始,欧洲人开始认为中国人种和文化来源于埃及。这是西方学者最早倡导中华文明来源于西方的假说。(简称西来说)19世纪,法国东方学学者拉克伯里(Lacouperie)认为,中国人种与文化来自于古巴比伦的巴克族。黄帝像20世纪30年代,瑞典著名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Anderesson)在对我国仰韶文化彩陶上的图案与西方新石器文化中的彩陶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二者的图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于是便认为仰韶文化是从西方传播而来;传播的路径是从新疆开始,然后逐渐传播至中原地带。此外,还有西方学者认为中国人种与文化是起源于中亚、南...
女真和契丹人口对比( 04-04)
女真和契丹人口对比-民族史女真跟契丹相比,人口相差悬殊。那时候整个契丹帝国的人口至少是在900万以上。而同时期的女真,分两部分,一部分被契丹人直接控制,称熟女真,另一部分女真只是契丹藩属,称生女真。当时所有女真加起来大约10万户,属于契丹直接管辖大约是1万多户。而生女真的大约9万户是分成多部,而直接由完颜部管辖的还不很多。隋唐时候记载,那时候的契丹“分为十部,兵多者三千,少者千余。”早期分裂多部落的契丹,强盛的部落也就三千多兵。所以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起兵攻打辽的时候,兵力2500人,基本属实,也是跟早期的契丹最强的部差不了太多。后契丹皇帝大怒,心想这小小的女真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发了...
满洲和蒙古人口对比( 04-04)
满洲和蒙古人口对比-民族史本文认为满族是宋时东北女真后人应该说,女真包括其后的满洲,人口问题一直是自己的软肋,不仅跟生殖力极其强大的汉族无法相比,跟四周的蒙古、契丹以及朝鲜都处于明显的弱势。蒙古林丹汗给满清太祖爷后金努尔哈赤写的信就说,四十万蒙古国主致书三万水滨女真国主,蒙古的传统人口数字的说法就是四十万,而对女真称呼一直是三万,可能因为元朝在那里设过三个万户府,满语称移兰豆漫,移兰即三,豆漫即万。蒙古人最初是在女真设五个万户府,可能是人口过少等原因,最后就合并为三个万户府。太祖爷的先祖就是三个万户府之一的万户。蒙古关于民族人口的说法还有“八十万汉人”、“二十六万土伯特(藏族)”...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