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杀兄弑弟逼父退位(
02-25)
李世民算得上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帝王了,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李世民雄才大略、多谋善断、勇冠三军、任贤用能古今少有,李世民赫赫武功、浩浩文治笑傲中华,李世民不乱杀人、李世民虚怀纳谏,以上都是后人评价李世民的溢美之词,但这些都不能掩盖李世民杀兄弑弟逼父退位这段历史。公元626年六月一个普通的一天,天空之中突然出现了一颗太白金星,两天之后,这颗太白金星又出现在了同一个方位。这种现象放到现在,也是天文观测的重点,绝对少不了人啧啧称奇、评头论足。放到古代,那更是不得了的、稀奇的大事情。古代朝廷有个部门叫钦天监,在唐朝的时候叫太史局,也就是现在的国家天文台,专门负责...
檀石槐时期的鲜卑与东汉(
02-23)
鲜卑的前身是东胡。西汉初年,东胡遭到匈奴冒顿单于毁灭性的打击,残部向东逃窜到乌桓山与鲜卑山,成为乌桓与鲜卑两大支系。东汉时代,匈奴逐渐衰落,而鲜卑则趁势崛起。到了桓帝、灵帝统治时期,塞外的鲜卑出了一位杰出的首领,一个强大的鲜卑帝国呼之欲出,并成为东汉帝国北方最强劲的对手。这位鲜卑英雄便是檀石槐。檀石槐生平充满传奇色彩。他的父亲叫投鹿侯,曾经在南匈奴的军队中服役,三年后回来家乡后,发现妻子居然生了一个男孩。三年没回家,这肯定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啊,便打算把孩子杀掉。妻子编了一个谎言,说是有一天在路上走路时,听到有雷声,便抬头看看天空,正好从天上掉了一片冰雹下...
唐朝嫁文成公主到吐蕃是无奈之举(
02-23)
松赞干布时期的吐蕃王朝实力强大,其势力范围向西到达了今天的克什米尔地区,东至四川盆地西缘,南至尼泊尔境内,向北至青海境内。吐蕃完全可以与大唐相抗衡,大有挑战盛唐之势。松赞干布看到突厥可汗和吐谷浑王都娶了唐朝公主,觉得自己未受到重视,便要求大唐也嫁一个公主给她。唐太宗没同意。松赞干布便借此机会,率领大军痛打一顿大唐庇护的吐谷浑,然后又相继攻克攻党项、白兰羌。然后又出兵到唐朝国界,进一步威胁大唐,据吐蕃史书《世系明鉴》记载,“赞普致书唐主曰:若不许嫁公主,当亲提五万兵,夺尔唐国,杀尔,夺取公主”。当然,历史上松赞干布是否说出如此大言不惭的话,我是持怀疑态度的...
中国历史上的附属国(
02-23)
我曾经见过一种神逻辑:有人竟认为,当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于是吐蕃就是大唐的附属国,更有甚者认为吐蕃就属于大唐了。恰恰相反,唐嫁文成公主到吐蕃,是无奈之举。在古代附属国的问题上,我们经常有错误认识,以为纳个贡、和个亲就是附属国关系了。实际上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别说和亲、纳贡,就是受天朝册封都不一定算是附属国。我们先得弄明白什么叫附属国。其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通过武力征服,扶植傀儡政权的半殖民性质;二是通过自己强大压迫感,迫使别国成为自己的保护国。这两种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政治上丧失独立地位,军事上受制于人。以此来看,所谓中国历史上有20多个附属国,...
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求鲜卑族汉化(
02-23)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最为黑暗和动乱的年代,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那便是“五胡乱华”时期。在这个时期内,汉人的地位极为低下,一直都处于被残酷压迫和奴役的地位,甚至就连生命都没有任何的保障。当时的汉族人处于灭亡的边缘,绝对不是危言耸听的。后来,鲜卑人拓跋氏建立的北魏征服了其他各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一百多年的混战局面。在北魏统一北方之后,经过数十年的和平发展,北魏在人口、生产和经济上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可谓是如日中天。然而,在公元494年,魏孝文帝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迁到了汉族人比较集中且汉文化基础较好的洛阳,并实行了一系列强制性的措施...
女真人进攻日本(
02-23)
在南宋的时候,我们知道,女真人创立了金朝,与南宋对立。但是你知道吗,女真人不仅统治过中国的北方,当年女真还臣服于契丹的时候,女真就曾经跨越大海,出兵日本。今天就为你揭秘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那时,女真人首先攻击的是日本的对马岛,当时对马岛的人民并不知道这支军队到底是什么来历。起初他们认为这就是从高丽,也就是现在朝鲜半岛来的海盗,但是仔细一看,事情并不是这么样的简单。他们下船对岛上的人民开始攻击杀戮,岛上的日本军队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对马岛成功被女真族拿下,这是他们对日本的第一场战役。之后,女真族对壹岐岛展开了攻击,岛上的将军带头去迎战,但是全军覆灭。岛上...
爱新觉罗和叶赫的恩怨(
02-23)
爱新觉罗属于建州女真,明初活动于绥芬河一带,叶赫是海西女真的一支,起源与蒙古族很密切。爱新觉罗和叶赫是满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清朝的满族,是一个来自东北亚的渔猎和农业部族联合体。满族的领导层爱新觉罗一族很厉害,兼并了其他部落,打得其他部落认输,最后更是入主中原地区,成了天下霸主。爱新觉罗成了皇族,其他部落自然也就成了爱新觉罗的奴才,而这就包括当初很厉害的叶赫那拉氏。叶赫那拉和爱新觉罗之间的爱恨情仇如果要仔细说的话,大概可以说个三天三夜。在东北辽阔的土地上,生活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女真也在其中。到明朝时,女真分为建州、海西和野人三部分。明永乐元年(1403)...
鲜卑人来龙去脉(
02-23)
东亚北方草原上民族众多,继匈奴人之后鲜卑人成为草原上的主人登上历史舞台。鲜卑人的起源至今还是未解之迷。按照拓跋鲜卑人说法"魏之先出自黄帝轩辕氏,黄帝子曰昌意,昌意少子受封北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这种观点出于汉化的统治需要才有的,不一定靠谱。比较可信的观点认为鲜卑人出自东胡,匈奴冒顿单于破东胡之后,东胡余部分生分裂,一部分在乌桓山居住,一部分在大鲜卑山居住,他们成为匈奴帝国集团众多部族的一部分,风俗相似,遂以居住山名为族名称鲜卑。鮮卑人在几百年迁徙征战争还融合了高勾丽,扶余,匈奴,丁令,高加索等民族,因此拓跋鮮卑有些白种人特征。鲜卑人居住在北方随匈奴人征战四方一直不为人所知,直到东汉建式21年(公元45年)鲜卑人寇汉境才进入中原人...
匈奴和鲜卑哪去了?(
02-22)
匈奴和鲜卑哪去了?后裔在哪里?华夏民族最早起源于中原,但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大批北方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本文介绍一下影响力较大的两个北方民族:匈奴、鲜卑。南匈奴很早就归附附汉朝,二十多万众被安置在内蒙古、山西与陕西北部及甘肃东部一带,为汉帝国守边。东汉后期,他们更进一步内徙到山西中部汾水流域一带,与汉人杂居。东晋时曾先后建立前赵、夏、北凉等政权。北匈奴则在汉帝国军队的攻击下,一部分由北单于带领,西迁至伊犁一带,再向西迁至东欧,这一支匈奴人后来融入匈牙利一带的土著之中。北匈奴另外一部分成氐族,后被汉族融化。还有一部分在草原中,融入室韦部落中,后来成为蒙古族...
契丹人后裔在哪里?(
02-22)
契丹是东胡人,与鲜卑人同起源。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创建契丹国。947年,太宗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契丹王国强盛,其疆域东自大海,西至流沙,南越长城,北绝大漠。1125年,天祚帝在应州被俘,辽国被金国灭亡,契丹和它所建立的辽帝国共历时210年,历经9位帝王。1132年,辽国大将耶律大石在中亚建立西辽,成为当时中亚地区的强国。西辽于金兴定二年(1218年)为蒙古所灭。辽国时期,契丹人与汉人逐渐融合,辽国灭亡后经金国,蒙古时期,契丹人逐渐融入了其他各民族。少部分没有内迁融合的契丹人留在内蒙和东北的森林地区,形成了达斡尔族,满清时期被征调青壮年驻防东北和...
党项人哪里去了?(
02-22)
贺兰山下的神秘部族党项党项族属古羌族的一支,原为游牧民族,后投靠唐朝成为藩镇势力。唐灭亡后,公元1038年,李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即西夏。西夏王朝雄霸西北数百年,党项骑兵曾令邻国闻风丧胆,党项与中原文化有机借鉴是少数民族中最成功的,最终却消失在蒙古骑兵的铁蹄之下。西夏的统治民族党项族本是游牧民族,佛教东传甘肃以后,西夏内部开始创造独有的佛教艺术文化。今内蒙古自治区鄂托克旗的百眼窑石窟寺,是西夏佛教壁画艺术的宝库。西夏在汉字基础上创造出西夏文,西夏灭亡文字也失传。1225年成吉思汗西征得胜后又开始对西夏的进攻。1226年献宗病死,他的侄子李睍被推为皇帝。1...
宋朝时的女真人哪去了(
02-22)
宋时铁骑纵横,征伐四方的女真就是后来的满族吗?女真,中国古代生活于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公元6至7世纪称“黑水靺鞨”,公元9世纪起始更名女真。公元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政权。1125年,宋金联合攻灭辽国。后来,宋、金双方缔约,东以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形成新的南北对峙。金国拥有了北部中国的广大版图。女真族在夺取了辽国政权以后,强令中原人口搬迁到黑龙江流域。完颜希尹创制仿照汉字楷书,参照契丹文而创制了女真大字。公元1234年,金国灭亡,蒙古对金朝皇室进行了灭绝屠杀,先前徙居中原、华北和辽东的女真族被杀,剩下的融入汉族。留在远来留...
明末清初蒙古各部在西藏的角逐(
02-22)
西藏地域辽阔,达到了120多万平方公里,明末清初,和硕特蒙古、喀尔喀蒙古、准噶尔蒙古、满清在西藏进行了多次角逐。和硕特蒙古、喀尔喀蒙古、准噶尔蒙古、满清在西藏进行了多次角逐起先,和硕特部在西藏建立了和硕特汗国。1634年,西藏格鲁派首领五世达赖和罗桑却吉坚赞因受到噶举派政权藏巴汗、苯教土司顿月多吉、喀尔喀蒙古却图汗等势力的威胁,共同致信固始汗,请求其出兵救援。1636年,固始汗亲自赴拉萨与达赖商议出兵事宜,被授予“丹增却杰”(执教法王)的称号。之后,他又遣使表示归顺后金政权,以稳固后方。1637年,固始汗进入青海,灭却图汗,控制青海全境,1640年又发兵...
秦朝蒙恬北击匈奴是为了攻打大月氏(
02-15)
战国后期和始皇建立秦朝时,匈奴还不十分强大,始皇没必要派出三十万军队,所以,秦朝大军另有目的。历史上秦始皇令蒙恬率领三十万大秦锐士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这是一段光辉壮举。但我们是否想过秦始皇命蒙恬北击匈奴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与历史记载我们发现有些不符合逻辑的地方。或者蒙恬北击匈奴有没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这里说秦始皇得到一个亡秦者胡也的传闻,所以派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胡人。而胡人只是当时对北方游牧民族...
党项族西夏李元昊对宋策略(
02-15)
提起西夏,很多人会纳闷,一个西北小国竟然在对宋初期的战役中全胜,甚至一度扬言要“攻破长安”。西夏开国之主李元昊,究竟对宋朝都费了什么心思呢?一、西夏国主到底姓什么李元昊,西夏开国皇帝,党项族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之后。也就是说他本来是姓“拓跋”的,后来因为祖上有功,被唐朝赐姓为“李”,从此以后这支拓跋氏的贵族就叫“李某某”了。后来宋朝建立,为了稳固边陲,赵家对西北游牧民族大加赏赐,其中自然也包括“赐姓”。于是原本的李元昊也就成为了“赵元昊”。再后来,一个叫张元的和一个叫吴昊的宋朝人跑到银川(西夏国都)去饮酒,喝醉之后在酒店墙壁上题词,并且留下了自己的姓名,...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