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族哪去了?现在为什么没有鲜卑族?( 12-31)
鲜卑族哪去了?现在为什么没有鲜卑族?-民族史叱咤风云的鲜卑当年那么强大,为啥如今不见鲜卑族?鲜卑是中国古代非常活跃的民族,先后建立了十个国家,也曾经统治中国大半江山。但是,如今中国的56个民族中,却没有鲜卑族,这是为什么呢?鲜卑族属东胡系在古代中国东北区域有三个民族,分别是东胡、濊貊、肃慎。东胡是一个部落联盟,包括了当时族属相同而名号不一的大小部落,鲜卑族就是东湖民族中的一支。在中国北方区域的民族争斗中,最开始是匈奴消灭了东湖,鲜卑部落退守鲜卑山,世属匈奴奴役。汉朝时,中国赶跑了匈奴,鲜卑部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在鲜卑历史上,出现了一位非常牛的人物,名字叫做檀石槐。待匈奴落寞后,檀石槐带着鲜卑部落趁...
厨神易牙与齐桓公( 12-31)
厨神易牙与齐桓公-民族史厨师业的祖师爷是谁?各地说法不一,较为熟知的是四大厨神:上古的彭祖、商朝伊尹、春秋齐国易牙、隋朝詹王。本文给大家讲讲易牙,易牙又名狄牙。自古民以食为天,而好的味道则是饮食的关键。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善于调味,而春秋时期的庖厨易牙,是历史上第一个运用调和之事来进行烹饪的厨师,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开私人饭馆的人,因此被厨师界称作祖师。这位厨师界祖师还是位跨界人士,积极地参与到了齐国的政治斗争。易牙虽在厨艺上的贡献功不可没,但他还做了一件十分残忍并且可耻的事,那就是杀子烹汤以讨好国君。易牙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的宠臣,因善烹饪调味,十分受齐桓公的宠信。一日,齐桓公对...
辽国疆域和行政区划( 12-31)
辽国疆域和行政区划-民族史契丹辽国强盛时期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1111年,489万平方公里)。契丹人在建国之前,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基本没什么行政区划,只是建国后,为了加强对汉族居住地区的统治,也就采用了汉族州县制的方法进行管理,但又不同的地方。同时,他们对本契丹人仍保持着原来部落、属国的统治方法。公元916年,契丹人耶律阿保机仿照汉族政权,正式称帝,建立“契丹国”,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辽朝。那么,作为基本同北宋一朝同期的的少数民族政权,它的行政区划是如何设置的呢?辽朝所采用的州县制基本上是承袭了唐代制度而来的,州...
渤海国的灭亡( 12-11)
渤海国的灭亡-民族史渤海国当年就是在击溃契丹人李楷固的追击才得以建立,而200多年后,渤海国终亡于契丹。风水轮流转,突厥没了,回鹘也西迁了,契丹终于雄霸大漠南北。渤海国后期,契丹兴起,常有吞并渤海之志的契丹酋长耶律阿保机,在南面平定了东、西奚,北方控制了室韦等族和西征获得胜利后,为了消除其进军中原的后顾之忧,于公元925年(辽天赞四年)十二月下诏征渤海,随即亲率皇后、皇太子、大元帅尧骨,举兵进攻渤海。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仅用了二三十天,就将历经229年,传世15王的海东盛国渤海国灭亡了。渤海国被灭亡的原因有种种,但主要是其内部的阶级矛盾和争权斗争越演越烈,给了阿保机以可乘...
渤海国怎样建立的( 12-11)
渤海国怎样建立的-民族史渤海国到底属于中国的历史还是朝鲜的历史?此文给您答案!渤海国建立于唐朝时我国东北,是粟末靺鞨的首领大祚荣,以隋末唐初先后迁居今辽宁省朝阳地区的两批粟末靺鞨人和部分“高句丽余种”为基础建立的国家。后来,高句丽的“逋残”,以及靺鞨伯咄、安车骨、号室等部的遗民都归顺渤海,也成了渤海国的主要居民。他们在长期共同劳动和生活过程中,逐渐凝聚成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史称之为渤海人。渤海、高句丽、靺鞨的民族关系:5世纪后期,粟末靺鞨刚从北方迁移至粟末水(松花江)流域,与高句丽政权因争夺土地而逐渐产生冲突。至隋朝前期,粟末靺鞨在与高句丽的战争中逐渐处于劣势,8个粟末部落在首...
渤海国的社会经济( 12-11)
渤海国的社会经济-民族史渤海国的成员来源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从事不同类型生产的部落或民族,因而渤海区内经济发展水平,一开始就存在不平衡。这一状况,在渤海国存在的200多年里,未得到根本改变。渤海国大体说来,以其上京所在的今牡丹江中游地区为界,在它以西、以南地区为夫余、高丽和沃沮故地及靺鞨族的南部,已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经济、文化发达;以东和东北部地区,是被兼并的黑水靺鞨、虞娄、越喜、拂涅、铁利等部所在,尚处在渔猎经济发展阶段。存在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不一致所造成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反映在生产领域是社会生产的多样化,《新唐书·渤海传》记载:“...
渤海国的政治制度( 12-11)
渤海国的政治制度-民族史建立在渤海国特有的经济基础上的渤海国政治制度,是以国王为核心的君主集权制。由于这个王国政权又是唐王朝的一个边疆地区的羁縻州,所以,一方面,国王是渤海人的最高主宰者,独揽一切大权,实行个人专断;王位采用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军政要职大多由大、高、乌、杨、李等望族担任;另一方面,新继王位者又必须得到唐朝廷诏册后才算合法,渤海国王要接受唐边州都督或节度使的押领,唐朝还派人为“长史”到其地监领。在这一政治制度下,其行政建置和职官,既有相同于唐一般地方的府、州、县区划和相应的官吏设置,又有不同于一般地方政权的各种机构。这就是,为辅佐国王统治,设有三省、六部,十二司、...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