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短命速亡的原因(
09-07)
蒙古军力强盛,吞金灭宋,建立元朝。但元朝何以不足百年而亡?试就有关史实作一评述。元世祖忽必烈继承先人的遗业,乘宋室的丧乱,以武力统一中国建国建制,当时元代版图之大,国力之盛,如日中天,正是蒙古大帝国的全盛时代,但亦已预伏下一切败亡的危机,致蒙古在中国的政权,不足一百年。促成元朝短命速亡的原因,史家陈致平在《中华通史》归结为:「蒙古虽有战斗精神,而缺乏政治才能」,虽有许多宏图远谟,终究是心有余力不足,「发展的结果,是弄成元朝末年一团混乱,不可收拾的局面。」他的分析十分正确。首先,蒙古在中国政权,缺乏稳固基础,是蒙古速亡先天存在的因素。早在元建国之初,政治已开始腐败。忽必烈灭宋后,蒙古版图已横跨欧亚,但他仍不满足,故在位30多年,无岁不...
民族歧视导致元朝灭亡(
09-07)
有人说元朝覆亡,乃对汉人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所致。此说当否?试评述之。蒙古崛起漠北,建立横跨欧亚的大帝国,武功显赫,旷古所无,但其入主中原,却不过百年而亡,分析其原因,与其实行种族歧视政策,关系极为密切。蒙古是强悍的游牧民族,论武力自然比汉人强得多,但若论文化政治,则远逊中原文明;况且蒙古人以少数管治汉人之大多数,自然厉行种族歧视政策,以压制汉人。首先,蒙古于政治实行种族歧视政策,将全国人民分为蒙古、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四等。这种粗野之划分,目的是方便蒙古施行高压统治,透过科举、刑法、赋税各项不平等待遇,对汉人加以箝制压逼,从而提高蒙古人的超然地位,并防止汉人...
蒲松龄是什么民族(
09-07)
蒲松龄的民族问题,连蒲松龄本人也没弄明白。既然蒲松龄他自己当年没搞清楚,今天的史家共同研究了一下,提出五种观点:蒙古族、色目人、回族、女真、汉人。第一种观点也是代表了大多数专家的意见,认为蒲松龄是蒙古族。中国著名的蒲学专家路大荒先生在《蒲柳泉先生年谱》中写道:“我访问过许多姓蒲的人,都有他们是蒙古族的传说。”并说相传在元灭亡前夕,曾是元朝望族的蒲家为了保全和延续血脉而隐姓埋名远走他乡,直到明洪武年间才恢复了蒲姓。因此,蒲松龄先生是蒙古族的说法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第二种看法认为蒲松龄是色目人。元朝的色目人是指钦察、唐古、回回等族人,他们的政治地位在蒙古人...
李自成是党项人(
09-06)
李自成是西夏党项后裔西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族在西北部建立的封建政权,国祚189年,历十帝,公元1227年亡于蒙古。公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国号“大顺”,尊李继迁为太祖,而这个李继迁就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爷爷,也就是说,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是西夏政权的后继王朝,并非汉族政权。相关史料中还记录了李自成两次称帝都以李继迁为太祖的历史:第一次李自成称帝于西安,崇祯“十七年正月庚寅朔,自成称王于西安,僭国号曰大顺,改元永昌,改名自晟。追尊其曾祖以下,加谥号,以李继迁为太祖。”第二次称帝于北京武英殿,“甲午申刻,传示次日郊天即位,亦多束驮金帛,纷纷而去。乙酉...
建州女真强大的原因(
09-06)
建州女真的强大是与八旗制度分不开的。女真人的发展扑簌迷离,女真并非是一个血统纯正的古老民族,而是随着历史发展结合了靺鞨、契丹等一些游牧民族和北方辽东汉人等血统形成的盘据于辽东的以渔猎为生的奴隶社会末期的民族。这个民族之所以强悍,是因为历史上一直受到各少数民族政权的打压。先后受到契丹,蒙古,朝鲜人(高丽人)的打压,后来又受到汉人政权的打压。然而“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这句话出自大辽耶律阿保机之口。当时的女真仍然处于一个发展阶段。自身的民族的统一尚未完成,而自身分裂的各部又多如牛毛。耶律阿保机打高丽,作为未入辽国户口的几万女真人(史称生女真)(入了辽国户...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09-06)
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多么一句铮铮铁骨的话啊伴随着一代名将霍去病传唱了几千年。历代都有无数的文人雅士写下一首首不朽的诗篇来赞颂他的功绩。当年,霍去病在抗匈战争中建立奇功,多次得到汉武帝的奖赏。汉武帝前后赏赐他食邑一万七千多户,官至大司马。称得上是高官厚禄,尊荣无比!但是霍去病并没有坐享安逸生活,心里仍然牵挂着国家的安危。汉武帝为了奖励他,特意命人为他在长安建造了一所精致的住宅,叫他去看看满意不满意。他却对汉武帝谢绝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是何等豪壮的语言!可以说是霍去病战斗的一生的写照。短短8个字,斩钉截铁、掷地有...
冒顿调戏吕雉,看看匈奴何其强大(
09-06)
汉高祖刘邦出击匈奴,前200年白登被围之后,彻底领教了匈奴的厉害,在表示屈服后,败回长安。刘邦认识到仅以武力手段解决与匈奴的争端在当前的国力下,是不可能的。前195年,刘邦讨伐叛军英布,身负箭伤,不久去世。16岁的儿子刘盈即位,太后吕雉专权,西汉国力日渐衰弱。然而,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却国力更加强盛。单于冒顿励精图治,先后征服了楼兰、乌孙等数十个部落,建立了强大的帝国,拥有数十万骁勇之师,不断骚扰西汉边境,严重威胁西汉政权。西汉不胜其扰,谴娄敬出使匈奴,和匈奴签订了和亲盟约。由此,西汉一直选派公主嫁入匈奴,顺便带去丰厚的嫁资,以此安抚匈奴。(吕雉剧照)公元前...
聪明的刘禅(
09-06)
聪明的刘禅!刘禅究竟是真傻还是装傻?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刘禅聪明的刘禅!说起刘禅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吧,大家对刘禅的印象就是扶不起的阿斗、废物,那么在真正的历史上刘禅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刘禅是个怎样的人,喜欢刘禅的朋友可以一起来了解下吧。刘禅其实并不昏庸,也不傻。在面对司马昭提问是否思念蜀国的时候,如果说思念故国,恐怕会惹来杀头的祸害。人又不是草木,怎么可能没有感情,刘禅在蜀地生活了大半辈子,即使他再薄情,对蜀地总归有一些感情,所以在司马昭面前着实演了一场戏。历代的中国人,多少都有故乡的情怀,尤其是中国人对于传宗接代是非常重视的,刘...
阿拉伯大变局的前因后果(
09-04)
阿拉伯大变局的前因后果课程前言王鲁湘:近日埃及动荡局势持续升级,叙利亚总统誓言将继续镇压国内武装叛乱分子,绝不会向国际压力低头;也门的暴力化的政治对抗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整个中东地区都似乎笼罩在战云之中,形势将越发微妙。中东地区为何会形成目前的局面?局势的发展面临着哪一些不确定性,对全球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有关这些问题,我们今天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李绍先先生,大家掌声欢迎。王鲁湘:欢迎李先生作客《世纪大讲堂》,我们下面看一下大屏幕,一个介绍李先生的短篇。[旁白]李绍先,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中东问题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曾多次出访中东地区国家,研究深入而全面...
阿拉伯世界分裂状态的形成(
09-04)
阿拉伯世界分裂状态的形成1、历史上的阿拉伯帝国历史上有没有过一个阿拉伯统一的这种国家?阿拉伯曾经是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大家都知道在公元7世纪的时候,它极盛的时候是7、8世纪的时候,那个时候那么阿拉伯大帝国当时的版图曾经囊括欧亚非三大洲,当年的这个阿拉伯帝国曾经一度穿越这个从北非,全部征服了北非以后,穿越直布罗陀海峡,进入了现在的南欧,就是比利牛斯半岛,就是现在的葡萄牙、西班牙这一带。那么当年阿拉伯,当时他们叫一手拿剑一手拿《古兰经》嘛,来征服。如果当年不是高卢人也就是今天的法国人,把阿拉伯人阻止在这个比利牛斯半岛,出半岛的这个法兰西的这一块,那么今天的欧洲可能就是绿的。2、奥斯曼帝国那么后来的,现在的阿拉伯世界的这样一种分裂的状态是怎...
中东是指西亚和北非(
09-04)
大中东是地理概念,包括西亚和北非先请教你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经常有时候跟着国际上头的一些说法,把这个阿拉伯这一片地区叫做什么中东,还有什么近东,那么现在的所谓又形成了叫做大中东,那么这个都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李绍先:实际上应该是一个地理概念。那么欧洲人把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讲的西亚这一块叫近东,把东亚这一块叫做远东,比如说欧洲人认为中国、日本这个叫远东,那么西亚你比如说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这一带呢它叫近东。(2:08)那么现在是我们讲的这个中东,其实就是一个大中东概念,大中东概念呢事实上,地理上呢就包括西亚和北非,因为大家都知道,北非,虽然北非这些国家,座落在北非,但是它是阿拉伯属性,这也就是为什么突尼斯、埃及发生这个剧烈的动荡以后...
阿拉伯地区的五大民族(
09-04)
阿拉伯地区的五大民族大中东这个概念里呢,生活着五大民族,即阿拉伯民族、波斯民族(伊朗)、突厥民族(土耳其)、犹太民族(以色列)和还有一个没有国家的民族叫库尔德民族。王鲁湘:哦,库尔德工人党武装的那个库尔德吗?李绍先:对,是库尔德,在西亚有一个地方叫库尔特斯坦,意思是库尔德人的土地,它是在四个国家的交界处,即土耳其的东南部、伊朗的西北部、伊拉克的北部、还有叙利亚的东北部,它这四个国家接壤的地方,叫库尔德斯坦,生活着将近两千万库尔德人。王鲁湘:他们好像也想建立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所以经常我们看土耳其也去镇压库尔德人,过去萨达姆在的时候,他们伊拉克也去镇压库尔德人是吧?李绍先:确实。库尔德民族实际上是一个很悲剧的民族,它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民...
短命的北周、北齐和南陈(
09-03)
短命的北周、北齐和南陈哪家强?隋唐盛世是南北朝的延续,特别是南北朝后期的北周北齐南陈与隋唐密切相关。北周北周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由其子宇文觉正式建立。历五帝,共存在了24年。西魏恭帝三年,实际掌握西魏政权的宇文泰死后,第三子宇文觉继任大冢宰,自称周公。次年初,他废西魏恭帝自立,国号周,建都于长安,史称北周。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年幼,大权掌握在堂兄宇文护手中。九月,宇文护杀孝闵帝,立宇文毓为帝。武成二年,宇文护又毒死宇文毓,立宇文邕为帝,史称北周武帝。建德元年,周武帝宇文邕智诛权臣宇文护,亲掌朝政,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577...
突厥和北周攻打北齐(
09-02)
突厥人的快速强盛是也是西魏当初与他们联姻,给他们钱财,支持他们消灭柔然的结果。算是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解救了出来。如今不愁吃不愁穿了,渐渐也财大气粗了,总不能忘了恩人。原本突厥可汗娶老婆必须娶突厥阿史德氏,因为阿史那和阿史德是突厥的两大家族,一个为王,一个必为后。突厥可汗为感恩,王后改为娶华人。因为突厥深深理解华人嫁女的政治意义。所以此后的北周(原西魏,被权臣宇文觉篡立改为北周)、隋朝都有公主嫁到突厥。(土耳其自豪的突厥皇族还有我们汉人的血统,忍不住窃喜一下。)既然是知恩图报的血性汉子,仅仅是这样做显然是不够的,北周的死敌是北齐,老丈人的死敌自然就是自己的仇人,于是突厥人准备为老丈人打个帮架,一起进攻北齐,顺便感受一下中原的繁华,万一...
四大古都为什么是洛阳、西安、南京、北京(
09-02)
我国历史上帝王定都最多的四个城市,除了风水好,还有一重要原因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公元前二千多年前夏朝建立,从此拉开了王朝更替的序幕。历朝历代当上皇帝的,对国都的选择都很重视。细数历史上的几十个大小王朝,选择国都的城市都有着一定的规律。我国历史上帝王定都最多的四个城市,分别是:洛阳、西安、南京、北京,它们被列为中国的四大古都,这些地方除了风水好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主要考虑国家的安全。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13个正统王朝在洛阳建都,拥有1500多年建都史,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时最长、跨度最大的城市,被世人誉为“千年帝都”。...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