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 作为中国名称的广泛传播( 08-10) 西方人眼里,帕米尔高原以东的广袤东亚就是“契丹”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王大方日前表示,内蒙古文物与植物考古专家学者,经过长期研究认为,在植物研究界保留着以契丹表示中国的拉丁文命名规则,由此可知中国和契丹是一体的。其论文《金莲花、铁脚草与契丹相关植物名称》在第二届契丹国际学术研讨会公布后引起学术界关注,这是内蒙古文物考古界在一带一路和草原丝绸之路研究中取得的成果。王大方介绍,近现代以来,以契丹表示中国的命名通则被引入到中国植物学,在英文版《中华植物志大词典》中,收录18个带有“契丹”(Cathay)署名词根的植物名。今天俄语、蒙古语仍称中国为契丹(KHT...
鲜卑简史( 08-10) 关于鲜卑的史料太多了,今天在此做一个简单的总结,给历史小白们科普一下。继匈奴之后,统治蒙古草原的是鲜卑。鲜卑起源关于鲜卑起源一直存在“东胡说”、“东夷说”、“山戎说”、“逃亡汉人说”。其中,“东胡说”具有较为广泛的主流史料记载,如:《后汉书(列传•乌桓鲜卑列传)》曰:“鲜卑者,亦东胡之支也,别依鲜卑山,故因号焉”。《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曰:“乌丸、鲜卑即古所谓东胡也”。此外,《晋书》和《十六国春秋》均有鲜卑为东胡余部的说法。晋代王沈编纂的《魏书》与司马彪的《续汉书》等史籍也提到,鲜卑与东胡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史记索隐》引东汉胡广云:“鲜卑,东...
乌桓简史( 08-10) 乌桓与鲜卑一样都是“东胡”的一支,又称作“乌丸”。公元前3世纪末,也就是秦末,东胡被匈奴攻破后有一部分迁居到乌桓山。根据考证,乌桓山在今天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西北140里的地方。汉武帝击败匈奴之后,乌桓臣属于汉朝。于是汉武帝把乌桓南迁到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驻牧,开始设置乌桓校尉,让它替汉朝北御匈奴。汉光武帝的时候,乌桓首领向汉朝朝贡,接受了侯、王、君长的封号。然后又率领乌桓从五郡塞外大规模南迁到塞内的辽东、渔阳及朔方边缘十郡,也就是辽河下游、山西河北北部及内蒙古河套一带驻扎放牧。他们分成了若干个部落,各自为政。建安五年,官渡之...
额济纳河边的黑水城( 08-10) 额济纳河古称弱水、张掖河、羌谷水、黑水。“额济纳”为西夏语,意思是黑水。额济纳河发源于青海省祁连山山麓,由祁连山积雪融水汇集成河,又有雨水和泉水作为补充。上游有黑河和临水在鼎新汇合后向北流入内蒙古境内后称之为额济纳河,向北流至狼心山分为东河和西河,最后注入东居延泽和西居延泽。古时的额济纳河水量丰沛,流域内水草丰美,宜农宜牧,是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一片绿洲,为巴丹吉林沙漠和大戈壁之间的狭长通道,是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去漠北的必经之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朝历代统治者多于此设立城塞,以保卫这里的安全和控制权。汉代曾于此建立居延塞,设立居延都尉守卫额济纳河流域;...
成化犁庭( 08-10) 成化犁庭,成化指的是发生在明朝成化年间,具体是1467年,犁庭则是形容这次战况的惨烈,就像整个土地被犁过一样彻底!这场明朝宪宗朱见深发起的战争中,清朝祖先建州女真几乎被剿灭。明朝称此战为“犁庭扫穴”,因为事发丁亥年,故又称“成化丁亥之役”。建州女真是灭亡北宋的金人后裔。他们居住在中国东北一带。建州女真是女真族中最靠近明朝边境的一部,也是文明程度最高的一部,已经进入了农耕社会。虽然北边还有海西女真、野人女真等女真部落,不过与建州女真相比,却弱了不少。明朝在朱棣的时候就征服了东北一带,设立建州卫管辖,并且任用女真人来管理。后来又采用“分而治之”的办法,分出来...
唐朝和吐蕃200年战争( 08-09) 唐朝是中国人最引以为豪的朝代,虽然大唐帝国是汉还是胡尚无定论,但它真真实实取得了成功,无伦政治,经济还是科学文化。唐初不仅彻底消灭了东突厥这个北部的威胁,还利用投降的突厥兵作为先锋开始经营西域,并将西突厥也一举攻灭,在中亚设置唐而对西域进行了长达一个半世纪经营。公元669年吐蕃的崛起与唐帝国的冲突但既生瑜何生亮,在唐朝向巅峰迈进的时候,公元629年,松赞干布继赞普位,并最终统一了西藏。而这个地广人稀、制度落后的奴隶制社会也开始了同唐王朝之间的两百年战争。唐初,吐谷浑乘唐朝初兴无暇西顾,频拢西境,阻塞中西交通。在贞观八年(634)年,唐朝为经营西域也急于扫...
唐朝时的契丹( 08-09) 开元十二年,契丹王李郁于卒,弟李吐于继位。吐于与可突于又互相猜忌。开元十三年吐于奔唐,不敢返回,唐封其为辽阳王,留京宿卫。可突于乃立故李尽忠之弟邵固为主。玄宗封邵固为广化王,奚王苏鲁为奉诚王。十八年,契丹王李邵固遣可突于入贡,同平章事李元统对其无礼,可突于不满而归。五月二十六日,可突于便杀害李邵固,率其部众并胁迫奚众背唐降于突厥。鲁苏及其妻韦氏、邵固妻陈氏皆奔唐。玄宗遂命幽州长史赵含章率兵进击,又命中书舍人裴宽、给事中薛侃等在关内、河东、河南、河北各道招募勇士。六月二十三日,以单于大都护忠卫李浚领河北道行军元帅,以御史大夫李朝隐、京兆尹裴由先为其副,率1...
鲜卑族的起源及历史( 08-09) 鲜卑族的起源及历史三国历史后期魏禅让晋后,晋统一中原,后期八王之乱,导致中原最乱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各个势力纷纷称帝。汉民族在南方一方维持晋朝统治,称南朝,北方有魏齐周称为北朝。每个朝建立后都有史官记录本朝历史,其中魏书就是鲜卑建立的魏国本史。魏书记载,昔皇帝有二十五子,有的分散于中原各地,有的分散于极远的荒蛮之地。昌意的小儿子,受封于北土,领地内有大鲜卑山,因此其部落就以叫鲜卑,统治着幽北广阔无垠的沃野,以游牧和狩猎为业。与中原比较隔绝,没有文字,对于本部落的历史都是口口相传,当初黄帝以土德而为天下之主,北方风俗土称为拓,称后为跋,所以就为拓跋为姓氏,昌...
曾属于中国的唐努乌梁海( 08-09) 说起图瓦共和国很多人可能不熟悉,但是说起唐努乌梁海,很多人肯定知道,历史书上曾经提到过。唐努乌梁海最早在唐朝的时候就是我国的领土,当时在这一地区有一个都播国,这个国家当时还一直处于游牧社会,穿的是兽皮,也不知道如何耕种土地,所以非常贫穷。当唐朝北征突厥的时候,都播国听说唐朝非常富有,而且安居乐业,就上书要加入唐朝,就这样唐努乌梁海成为了中国的领土。后来到了宋朝的时候此地被辽国管辖,元朝在此地设置了行省,明朝时又归瓦刺管辖,清朝经过多次对蒙古征战,将此地纳入版图,由此看来,此地从唐朝开始就一直处于中国的版图内。然而到了近代中国,由于清朝的懦弱,列强都来瓜分...
蒙古高原回鹘的溃败( 08-09) 八世纪中叶,居于漠北的回鹘首领骨力裴罗推翻后突厥的统治,占据大漠南北整个蒙古高原,建立回鹘汗国。开成四年(839年),回鹘国宰相安允合、特勒柴革密谋作乱,被彰信可汗觉察后诛杀。另一宰相掘罗勿正率兵在外征战,恐被株连,以马300匹贿赂沙陀酋长朱邪赤心,借沙陀兵共攻彰信可汗。彰信战败自杀,国人立(厂盍)馺特勒为可汗。时草原发生疾疫,遇大雪,羊马多死,回鹘遂衰。开成五年秋,回鹘别将句录莫贺为彰信复仇,引黠戛斯骑兵10万进攻掘罗勿,大败其众,杀掘罗勿和(厂盍)馺可汗,焚烧可汗牙帐,回鹘诸部四散逃亡。可汗弟咀没斯和宰相赤心、仆固、特勒那颉啜各率其众抵天德军(治大同...
吐蕃极盛疆域( 08-09) 吐蕃在八世纪时到底极盛到什么程度呢?唐朝之盛强,东、西突厥均被唐朝所灭,灭国已然无数,却拿吐蕃没办法,反倒被吐蕃攻陷过国都长安。唐朝之宿敌,吐蕃也!吐蕃疆域东面:吐蕃在唐朝的领土上驰骋千里,最远已经打到山西省朔州!吐蕃疆域南面:吐蕃与印度诸国交战,并攻至印度洋沿岸,在恒河的入海口,立界碑以示国土,同时更臣服云南境内的南诏国。吐蕃极盛疆域图《新唐书》:赞普以其众外溃,遂北寇灵、朔,陷麟州。吐蕃疆域北面:已尽占甘肃省的吐蕃,更与北方的回鹘等游牧民族交战,兵锋已达蒙古高原。吐蕃疆域西面:吐蕃用了半个世纪,终于啃下大唐飞地安西都护府,并与阿拉伯帝国在帕米尔高原多...
唐朝皇帝是鲜卑后裔的证据( 08-09) 尽管唐朝统治者一再宣称自己出自名门望族陇西李氏,但后世人们却一直对此却抱有怀疑,甚至认为他们很有可能出身鲜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戎狄,此类观点现今在网上俯拾皆是。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例来分析一下真伪,看看到底是真是假。一、唐朝“乱伦”的婚姻关系现代有一部分人喜欢把唐朝成为“脏唐”,主要就是因为唐朝皇室混乱的婚姻关系。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唐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把李元吉的王妃杨氏接入宫中,后来其与李世民生有一子;唐高宗李治纳唐太宗的才人武媚娘为皇后;唐玄宗将儿媳妇杨玉环纳为贵妃等等。这些行为在汉人的眼里是明显的乱伦行为,但是在少数民族的观念中,这都很正常。无论是...
殷人东渡产生印第安文明( 08-09) 商朝和美洲的印第安人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来说说美洲文明的起源。印第安人美洲的印第安人与我们中国同属蒙古人种,一般认为,印第安人主要是通过白令海峡一批一批地从亚洲迁移过去的。有人认为,在约两万年前或更早的时期,地球上的海平面比现在低。在现今的白令海峡处,当时存在着一条连接亚、美两洲的陆地,古人类就是通过这座陆桥从东亚迁移到美洲去的。实际上,即使没有这座陆桥,人类也完全可以在冬天通过冰冻的白令海峡进入美洲。然而,也有人认为白令海峡并非是古人类进入美洲的唯一通道。太平洋星罗棋布的岛屿上生活着许多土人。这暗示我们,古人类早已掌握一定的航海技术,他们完全有可能从中...
吐蕃盔甲比唐朝厉害( 08-09) 吐蕃在七、八世纪非常厉害,但今日在网上搜到吐蕃灭唐,很是惊讶:“公元763年,唐朝被推翻,皇帝被赶走,立属国皇帝,改年号。这些邻国莫不畏服,争相朝贡,俯首听命。纷纷献女讨好吐蕃赞普(皇帝)。邻国少女公主以嫁给赞普为莫大的荣耀。”一分析时间是763年,原来他指的是吐蕃侵入长安,代宗东逃陕州:安史之乱刚结束,广德元年(七六三)十月,泾州刺史高晖降吐蕃,并引吐蕃深入唐境。吐蕃率领吐谷浑、党项、氐、羌二十余万众,弥漫数十里,渡渭河沿山向东进军。六日,吐蕃入侵周至,唐军将领兵败被俘。吐蕃渡过便桥(今咸阳西),唐代宗仓促出奔陕州,官吏藏窜,六军逃散。十月九日,吐蕃入...
女真汉化后战斗力就不行了( 08-06) 女真汉化后战斗力就不行了,“满万则无敌”的女真战斗力掉成渣渣!女真,无论是宋朝的完颜女真,还是后来的建州满清,汉化速度非常快,远超历史上其他任何民族。女真原本是东北的渔猎民族,战斗力极强,被周边契丹、高丽称为“满万则无敌”!女真曾以摧枯拉朽之势灭掉大辽,轻松令高丽屈服。在北宋末年,大小国家部落割据,其中女真的先祖完颜阿骨打仅千人起义,打辽国北宋都是以少胜多!不过到了金国的末期,野狐岭之战,金国45万军队被9万蒙古帝国骑兵斯得粉碎!此后基本苟延残喘等着被灭国的。在金统治北方中原的时期,汉化虽然说能加快他们从部落到封建集权的过度,但是在百年间,金国的人在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