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盛行胡风( 07-28) 唐朝为什么胡风盛行?这跟唐朝建立者的民族成分有很大的关系。长期以来,部分史家对唐室的民族成分多有质疑,鲜卑说和突厥说,未有定论。此文出自突厥说。史书记载唐王室屡现“乱伦”之象,太宗死后唐高宗便把太宗的美妾武则天拥为己有了。所谓“乱伦”是后人的说法,在唐高宗看来并无此嫌疑,“妻其后母”是游牧民族的古老习俗,对于突厥出生的唐王室来说不存在道德障碍,乃是一种很自然的事。游牧民族自古没有守寡的传统,故唐代公主再嫁也多。武则天的故事与清初皇太后下嫁多尔衮类似,在当事人看来并无不妥,完全符合风俗习惯。李世民有废太子名叫“承乾”,史载他学胡人椎髻,说胡语,吃胡食,爱慕...
西夏铁鹞子究竟有多强?( 07-28) 西夏铁鹞子是辽金时期重装骑兵的一种铁鹞子者,百里而走,千里而期,最能倏往忽来,若电击云飞。铁鹞子是党项人西夏政权李元昊手上王牌中的王牌。骑兵马战,宋朝肯定不是西夏的对手。西夏翊卫司是西夏的军事统帅机构,飞龙院是负责京师卫戍的机关,群牧司掌管军马政务。西夏有专管军马的机构,这是西夏与大宋的不同,说明西夏对军马的重视,也是西夏骑兵强悍的基础。西夏军队有中央侍卫军、地方军和擒生军。侍卫军又分为帐前侍卫亲军和亲信卫队、卫戍部队三种。卫队有3000人的规模,多为骁勇之士,人着铠甲马披装具,属于重装骑兵,号称铁骑。卫戍部队有2.5万人的规模,装备特别精良,有7万副兵...
西夏王朝简史( 07-19) 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政权。唐朝中和元年(公元881年),拓跋思恭占据夏州(今陕北地区的横山县),封定难节度使、夏国公,世代割据相袭。1038年,李元昊建国时便以夏为国号,称"大夏"。又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夏毅宗与夏惠宗时期时,夏廷对内进一步巩固统治,对外常与宋辽两国处于战争与议和的状态。大兴儒学,提倡汉文化与技术,废行蕃礼,改用汉仪,国势开始衰弱。夏惠宗时宋朝正值王安石变法而国力增强,并在1071年由王韶于熙河之战占领熙河路,对西夏右厢地区造成威胁。西夏与宋朝贸易中断使经济衰退,战事频繁又...
西夏建立前的党项人历史( 07-19) 党项是西羌与西迁的拓拔鲜卑融合而成。最早的汉文文献记载党项为汉朝西羌的后裔。自远古以来,羌人就占据着青海湖周围的草原和青海湖以南,黄河、大通河、湟水源头附近的山地。在这一片地区的边缘地带,就是位于吐蕃东北部,习惯上称作安多的地方,早期党项和吐蕃的先民们大概都混杂居住在这一地区。南北朝末期(6世纪后期)开始活动于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上游和四川松潘以西山谷地带。当时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年)有千余家党项羌人归属隋国。次年,党项族领导人拓跋宁丛等,各率部落到旭州(今甘肃临潭县境)请求内附,隋朝授拓跋宁丛为大将军。开皇十六年(596年)党项首领...
击败匈奴的卫青和霍去病都是私生子( 07-19) 卫青和霍去病都是私生子在西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中,战功最大的非卫青和霍去病莫属。很多人不知道卫青,霍去病两个出身低微,并且都是私生子。在中国历史上恐怕找不到像卫青霍去病这样一对声名显赫的名将组合了,更让人称奇的是他们居然是舅舅外甥的关系,而且都是私生子。时事造英雄啊,要是大汉时没有匈奴的边患,估计卫青和霍去病也不会走到历史舞台的中心。卫青的母亲在平阳侯家中帮佣,与同在平阳侯家中做事的县吏郑季私通生了卫青,卫青自幼和生父后母生活在一起,后母及家人都不待见他,“父使牧羊,民女之子,皆奴畜之,不以为兄弟数”,少年时的生活比较困苦,成年后卫青回到母亲身边,平阳公...
陕甘回民起义珍贵照片( 07-18) 陕甘回民起义珍贵照片陕甘回民起义,又称陕甘回变、陕甘回乱等。是发生在中国19世纪清朝同治年间的一场战争和动乱。清朝统治者为巩固其封建统治,采取“护汉抑回”“以汉制回”的政策,竭力挑拨回汉民族间的关系,破坏回汉团结,另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1862年和1877年间,回民趁清军南下镇压太平军西北空虚的机会,发起了一场对汉族的仇杀,维持了十年多年,波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等地区,最后被左宗棠和多隆阿部队和以汉人湘军为主的清朝军队镇压。战乱对西北地区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人口损失高达2000万。造成汉族聚居的村落及城镇出现十室九空的惨状。战后清廷将许多投降的...
五胡乱华的氐族和羌族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蒲洪(苻洪)与姚弋仲( 07-17) 五胡乱华之氐族蒲洪与羌族姚弋仲氐族和羌族是在匈奴和羯族已把中原搅得天翻地覆后,方才登上五胡乱华舞台。后赵王石虎于公元349年去世后,冉闵夺取了政权,导致后赵很快分崩离析。先前投靠后赵的氐族领袖蒲洪和羌族领袖姚弋仲也先后脱离了后赵,各自占据地盘,成为重要的割据势力。蒲洪是略阳临渭氐人的领袖,字广世。他的祖先据说是上古有扈氏的苗裔,他自己则世代都是西部氐人的部落酋长。最初他家里的池中长有一株大蒲,长五丈,形状像竹子一般,有五个节子。人们因此都把他们称作蒲家,所以他们也就以蒲为姓氏。蒲洪的父亲蒲怀归曾担任过部落的小头领。最早,陇右即六盘山以西地带一直下大雨,把...
东北简史-关于东北三省您必须了解的历史( 07-16) 在今日中国大地曾建立强盛政权的外族(鲜卑魏、契丹辽、女真金、蒙古元、满清),无一例外都兴起于东北及附近,没有东北的牵制,史上和今天北京都不会成为首都。为什么称为东北?之所以叫东北,是因为这一块土地处于中国版图的东北方向,东且北。今天叫做东北,过去是不叫东北的。从什么时候开始叫东北,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我们中国的称呼,被用来完全指代这个国家,也是在辛亥革命之后。强调叫东北,是为了区别之前的满洲,强调国家一统。东北不限于东北三省。现在广义的东北,不仅指东三省,还包括内蒙古的东五盟。划分界线是在山海关向北划一条垂直线,线以东以北即为东北。是不是呢,你们试一试。近...
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北方强族( 07-16) 那些曾叱咤风云的匈奴鲜卑突厥跑到哪里去了?本文为您解说全部曾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北方强族。一匈奴在秦汉时期称雄中原以北的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前215年被逐出黄河河套地区,历经东汉时分裂,南匈奴进入中原内附,北匈奴从漠北西迁,中间经历了约三百年。中国古代的匈奴和欧洲的匈人(匈奴)没有血缘关系,不是同一民族。近年来使用DNA等测试手段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匈奴人是夏朝的遗民。《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山海经·大荒北经》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史记索隐》引张晏的话说:“淳维以殷时奔北边。”意即夏的后裔淳维,在商朝...
党项简史( 07-16) 党项一词首次出现于文献,应该是始于唐初魏征等人所修撰的《隋书》。在《隋书·党项传》中记载,南北朝的“魏”、“周”之际,党项数次骚扰边境。不过,《魏书》与《周书》却没有记载党项的事迹。李延寿撰写《北史》,杜佑撰写《通典》,五代、北宋修的《旧唐书》、《新唐书》、《五代会要》,以及新旧《五代史》,元朝所修《宋史》都对党项予以专门记载。这些书籍当时称呼党项,直接称呼为“党项羌”。党项主体源于西羌,之所以称党项为“羌”,皆因它是“西羌”的一支。据《后汉书·西羌传》中记载,汉代的西羌主要居住地是:“滨于赐支,至乎河首,绵地千里。赐支者,《禹贡》所谓析支也。”析支,即...
隋朝达奚长儒大破突厥( 07-16) 达奚长儒以二千兵马野战对抗十余万突厥主力,竟杀得突厥大败!隋朝开国第二年即开皇二年(公元582年),突厥突然起兵四十万侵隋。隋文帝杨坚是个有胆略的皇帝,并没有因为自己立国未稳而轻易妥协,而是在仔细分析双方形势后,决定开打。这一打,隋朝便出了个牛人,以二千兵马对战突厥主力十余万,杀敌一万,逼得突厥撤围而走。这个牛人就是达奚长儒。达奚长儒名字中虽然有个儒字,但他却是个鲜卑人,从小胆略过人,是个有名的猛将。当时,达奚长儒受上司虞庆则指派,带了二千人作为先头部队先行开拔,主要任务是先去边境了解情况。换句话说,根本不是打仗去的。结果,走到半路上,竟然和十余万的突厥...
契丹与俄罗斯( 07-16) 俄罗斯和契丹都是深受蒙古影响并且也对蒙古产生影响的民族,今天在蒙古、俄罗斯仍能找到一些契丹的印记。契丹人和女真一样也喜欢海东青,也喜欢打猎,他们的旗帜与女真人建立大金国的旗帜也很近似。正因为契丹在民俗、生活习惯等方面和女真人很接近,所以后来相当一部分契丹人融入到女真,最后也就是加入的满洲之中。契丹在历史上影响很大,大家知道俄罗斯等国家至今还称呼中国为契丹。契丹在中世纪曾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与其发展的基本是同时期,俄罗斯建立了最早的国家基辅罗斯。后因蒙古的兴起,契丹人建立的最后国家西辽、后西辽均灭亡,俄罗斯也开始被蒙古人长期统治,所以至今很多俄罗斯人都具有蒙...
西夏党项李元昊姓嵬名?还是姓拓拔?( 07-16) 李元昊恢复党项习俗,为什么姓嵬名而不是拓拔?党项人西夏的英雄李元昊,还有个更霸气的名字叫李日天,出了名的日天日地日空气,他的姓氏也是改来改去!李、赵、拓拔还有今天要说的嵬名。实际上整个西夏的历史,汉化都非常深,也不奇怪,党项人来自羌人,羌人和华夏地区交往非常频繁。李元昊可能出于加强自我认同和维持军事能力考虑,所以搞了一出恢复党项习俗的强制改革,这其中就包括放弃汉姓,启用嵬名曩宵这个名字,也就是说改姓嵬名了。然而,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就会注意到,当年唐朝的定难军的头子分明是拓跋思恭嘛,平定黄巢有功,之后一直是他们拓跋家世袭定难军。没错,他们家就是历史上鼎鼎大...
新疆米兰戍堡吐蕃文木简( 07-16) 从新疆出土吐蕃文木简,研究一下当年吐蕃人在新疆的统治吐蕃起源:藏族的前身吐蕃是我国古老的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之一。考古发现表明,在距今四千多年以前,藏族的祖先就已经在雅鲁藏布江流域繁衍生息了。据汉文史籍记载,藏族属于两汉时期西羌人的一支。吐蕃王室的始祖,最早崛起于西藏山南地区的雅隆河谷,为“六牦牛”部的首领。文成公主塑像公元7世纪初,第三十二代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各游牧部落,建立了吐蕃王朝。公元641年,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联姻,被唐朝封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710年,犀德祖赞普又与金城公主联姻。唐蕃联姻,传为历史佳话,谱写了汉、藏经济文化交流的新篇早...
与突厥相关的那些民族-铁勒,丁零,回纥,黠戛斯,兀良哈,康里,沙陀( 07-16) 突厥,其实涵盖的种族部族非常多一:古之突厥盛起于南北朝之末。本为丁零之一部落。与回纥、延陀并称,皆铁勒之诸族。而回纥、薛延陀部落之强盛,则当属唐代。今日称谓突厥,将泛突厥语系之不同种族,部族。皆称之为突厥。即古之不属于突厥之种族部族,今日皆统一曰:突厥。二:族源:丁令,亦作丁零。即敕勒,即铁勒。称谓不同皆时代之不同也。《汉书》所载苏武牧羊居于北海(今之贝加尔湖)。丁零盗其羊。即此丁令。《魏书》载其部落,分布尤广。自西海以东,依山据谷,往往不绝。《唐书》铁勒分十五部,今日内外蒙古,大兴安岭一带皆其地。《北史--铁勒传》:“种类最多。自西海(今里海)以东,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