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与大食(阿拉伯)的战争( 06-29)
吐蕃与大食(阿拉伯)的战争-民族史吐蕃借大唐安史之乱后衰落,完成夙愿占据西域,马上在葱岭以西与东进的大食对峙。唐朝势力退出西域以后,吐蕃在葱岭以西地区与大食争夺的具体情况记载较少,《新唐书·南诏传》提供了一条重要的信息。701年(贞元十七年)春天,唐朝与南诏联兵,在泸水大破吐蕃军队,“康、黑衣大食及吐蕃大酋皆降,获甲二万首。”这些康国和黑衣大食的军队肯定是被吐蕃政权的从葱岭以西地区征调到东方来参战的。有关他们的身份目前还不很清楚,但是他们很可能就是吐蕃在与大食的战争中俘获的战俘。阿拉伯史家的记载(下面所引的阿拉伯史料主要转择自白桂思《中亚的吐蕃帝国》{ChristopherI.Beckw...
吐蕃与唐的西域之争( 06-29)
吐蕃与唐的西域之争-民族史大唐贞观年间,吐蕃势力开始进入西域。高宗龙朔二年(662)十月,吐蕃军队在疏勒以南地区与唐军相遇。史载:“(苏)海政军回至疏勒之南,弓月又引吐蕃之众,来拒官军,海政以师老不敢战,遂以资略吐蕃,约和而还。”次年底,吐蕃联兵弓月、疏勒进攻于阗。咸亨元年(670)大非川之役后,吐蕃乘势攻陷了唐安西都护府治所龟兹,占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大部分治地。军事上失势,迫使唐废弃四镇,安西都护府治所迁回西州(新疆吐鲁蕃)。唐朝在西域实际上仅能控制自沙州至伊州、西州、昆陵都护府、蒙池都护府一线,天山以北、以东地区,塔里木盆地均为吐蕃势力所控。在西域的力量对比,...
吐蕃与唐的南诏之争( 06-29)
吐蕃与唐的南诏之争-民族史开元二十七年(739),皮逻阁在唐朝的支持下迁都太和城,建立了南诏。南诏政权的确立,唐朝的支持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唐朝所以支持南诏,则是源于吐蕃争夺洱海地区的控制权。南诏建立之初,皮逻阁奉行对唐和好政策,唐朝抵制吐蕃的目的部分实现。但由于边吏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云南南郡太守(原姚州都督已改州为郡)张虔陀狂妄昏庸,无视吐蕃咄咄逼人威胁的存在,一味抑制南诏,致使矛盾激化。天宝七年(748),皮逻阁死,子阁逻凤继位。张虔陀先是利用阁逻凤是皮逻阁继子,企图在王位承袭上,用皮逻阁嫡子诚节取代,打击亲阁逻凤势力。张虔陀还派人辱骂前来谒见的阁逻凤,甚至侮辱随同前来的...
吐蕃与大唐的河陇之争( 06-29)
吐蕃与大唐的河陇之争-民族史公元7世纪30年代,松赞干布治理下的吐蕃已是一个统一强盛的王朝,而“天可汗”唐太宗带领的唐朝也正处于威震海内的鼎盛时期。两大雄主在位时,唐蕃关系以和好为基础,并因文成公主的和亲得到迅速发展。但是,唐太宗和松赞干布相继逝世后,禄东赞执政起,从永徽元年至长庆元年(650-821)的170年间,两大帝国却以斗争为主。这里重点谈一下唐蕃河陇之争。贞观元年(627),唐太宗划全国为10道,陇坻以西为陇右道。睿宗景云二年(711),又从陇右道中分出黄河以西为河西道,领凉、甘、肃、瓜、沙、伊、西7州。河西、陇右分治,习惯上简称河陇,大体上即是元明以后的甘肃和新疆东都地...
唐与吐蕃的吐谷浑之争( 06-29)
唐与吐蕃的吐谷浑之争-民族史吐谷浑处在唐与吐蕃之间,是吐蕃向高原外扩张、大唐连通西域的关键所在。唐初,吐谷浑乘唐朝初兴无暇西顾,频拢西境,阻塞中西交通,而唐朝则以许互市消极应付。贞观年间,吐谷浑仍不断侵扰,沿边11州均受其害,已处贞观盛世的唐朝再也不愿坐视。同时,唐朝为经营西域也急于扫除中西交通的障碍。贞观八年(634),唐太宗抓住吐谷浑攻凉州事件,集军1万分3路进军,经过一年军事行动,彻底击溃吐谷浑,并于贞观十三年(639)以宗室女弘化公主(即西平公主)和亲诺曷钵。正当吐谷浑与唐和好关系顺利发展之际,松赞干布治理下的吐蕃崛起,其北境直接与吐谷浑南界为邻。吐谷浑成了吐蕃向外拓疆和唐...
安史之乱唐向回纥借兵( 06-29)
安史之乱唐向回纥借兵-民族史安史之乱唐肃宗不得已向回纥借兵平判,不料回纥兵却扰得长安鸡犬不宁史载,回纥(788年,回纥改名回鹘hu第二声,取义为“回旋轻捷如鹘”)汗国立国后,与唐朝的关系一直很好,不像其他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大都要对农业国进行骚扰与掠夺,回纥曾帮助唐平定安史之乱。那么,我们来看看回纥是怎样帮助平定安史之乱的。回纥属于铁勒部族,怀仁可汗统一了铁勒诸部落,势力不断强大,最盛时统治了整个蒙古高原。安史之乱后,在灵武即位的唐肃宗无计可施,只好请求回鹘派兵支援。此时怀仁可汗已经去世,回纥的第二代汗王葛勒可汗派遣太子率领精兵四千人开赴唐朝,参与镇压安禄山、史思明的叛军。作为回报,...
两汉期间高句丽是如何壮大起来的( 06-29)
两汉期间高句丽是如何壮大起来的-民族史西汉初期名不见经传的高句丽,隋唐时成为中原王朝最顽强的敌人,高句丽的壮大与两汉期间不断在汉朝边疆地带扩张、蚕食汉四郡是分不开的。公元前37年,扶余人朱蒙建立高句丽,定都于纥升骨城(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五女山城)。此后,沸流国(位于今富尔江流域)归顺。高句丽从建立之初就开始不断兼并周边小国和部落。公元前32年,高句丽发兵征服长白山东南一带,随后又以武力攻灭北沃沮(今图们江流域)。朱蒙之子琉璃王执政时,高句丽先后受到扶余、鲜卑的攻击,于是将王城由纥升骨城迁至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然后发兵侵梁貊(今太子河上游一带)。公元22年,琉璃王亲自率军攻打扶余,杀其统...
唐末用沙陀人李克用平定黄巢叛乱,无异引狼入室;再建“唐”已非昔日之李唐( 06-29)
唐末用沙陀人李克用平定黄巢叛乱,无异引狼入室;再建“唐”已非昔日之李唐-民族史唐末为平底黄巢叛乱,启用沙陀族李可用骑兵平叛,不料引狼入室;虽建立的王朝还叫“唐”,也姓李,但与昔日李唐无任何传承,开启五代乱世纷争!李克用,是中国历史上第五代飞将军,来自于唐朝末年,他也是一个北方人(今山西),但他不是汉人,他是沙陀人!很多人对于沙陀这个民族不太熟悉,但如果我说突厥,大家一定马上就知道了。不错,沙陀人就是西突厥的一支。对于历史上中国北方曾经出现过的强大游牧民族,笔者会出一个专门系列进行介绍,包括南北匈奴、鲜卑各部、东西突厥、蒙古黄金家族、女真等,希望大家另行阅读。沙陀突厥在唐朝末年的时候,由于“安史之乱”,将整个中原搅得天翻地覆,于是军...
数万一枚的回鹘钱币“日月光金”( 06-29)
数万一枚的回鹘钱币“日月光金”-民族史回鹘钱币“日月光金”,价值数万一枚“日月光金”古钱回鹘,起源于漠北敕勒,是历史上中国北方重要族群,近此年回鹘古钱“日月光金”被收藏圈发现,并引起收藏界的重视。回鹘的这种钱币也采用中国传统方孔圆钱形式,正面铸有“日月光金”四个汉字,背面则为一圈外国或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文字。据了解,这枚“日月光金”古钱,青铜质,八角花边形,呈黑绿色包浆,钱径30.7mm,厚3mm,穿6.2mm,重6.6g。正面边缘有26个乳钉,镌汉文“日月光金”四字,楷书体,右旋读;背面边缘有22个乳钉,镌少数民族古文字12个,整体文字端庄秀美。因为这种钱币颇为罕见,对于它的历史,北京大学...
室韦、鞑靼、蒙古什么关系?( 06-27)
室韦、鞑靼、蒙古什么关系?-民族史谁是蒙古源头?东胡?鲜卑?柔然?靺鞨?室韦?回鹘?沙陀?关于“室韦”,《旧唐书》记作“蒙兀室韦”,《新唐书》记作“蒙瓦”,(唐末时)在望建河南,即今黑龙江南部。有学者研究认为:“室韦的发音其实就是鲜卑,鲜卑-森被-室韦。”按此观点,“室韦”就是鲜卑后裔了,史学界多数观点认为,室韦的主体就是鲜卑,本源是商周时代的东胡。《唐书》载,“(室韦)鲜卑之别部。”“其语言,靺鞨(he)也。”《魏书》记载,“(室韦)其语与契丹同。”故其种族的渊源,和靺鞨近,和契丹远。关于“鞑靼”,《五代史》记载,“鞑靼,靺鞨之遗种。本在契丹之东北,后为契丹所攻,而部族分散:或属契丹,...
札剌亦儿部落早期迁徙路线( 06-27)
札剌亦儿部落早期迁徙路线-民族史外蒙古始祖——格列山只,是达延汗的幼子,他分得的部族,就是——扎赉尔(Jalair,也就是札剌亦儿)。札剌亦儿部是古蒙古部落,在成吉思汗祖先——海都时期,札剌亦儿部就是孛儿只斤氏族的世仆。札剌亦儿,是从药罗葛名称演变过来。札剌亦儿属迭列斤蒙古部落,最著名的是木华黎。札剌亦儿在辽朝,曾经打败蒙古部,与蒙古部争夺牧地。在贝加尔湖附近,被成吉思汗七世祖——海都汗打败。成为蒙古部世仆。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后,札剌亦儿人被分配给自己的子孙。后来,札剌亦儿部随蒙古部征战。有些到了伊儿汗国,有些到了钦察汗国,末代伊儿汗——不赛因死后,阿合木·札剌亦儿·伊本·乌畏思在伊...
敢跟西藏、新疆叫板的地方,只有青海!( 06-27)
敢跟西藏、新疆叫板的地方,只有青海!-民族史学历史不出去看看怎么行?敢跟西藏、新疆叫板的地方,大概只有这里了!去寻访氐、吐谷浑、吐蕃、党项。去了新疆,才知道什么叫壮美去了西藏,才知道什么叫天堂然而有一个地方,可以叫板西藏、新疆by:cherrybomb承包了中国一半的美这里是青海!新疆、西藏有的美景它全有by:reborn_2016新疆有喀纳斯,被誉为“东方瑞士”、“摄影师天堂”——壮观的冰川映衬着宁静的湖水,茫茫的草原包容着幽深的原始森林,让人痴迷。by:图虫网一只小忙果呀西藏有纳木错,西藏最大的湖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朝圣者心目中的圣地。by:图虫网-KUOKUO青海有青海湖,湖畔大片整...
大唐名相李德裕:败回鹘、平藩镇、压宦官( 06-27)
大唐名相李德裕:败回鹘、平藩镇、压宦官-民族史李德裕作为唐代“牛李党争”中李党的领袖级灵魂人物,李德裕参与的朋党之争确令朝政一派乌烟瘴气,但话说搞朋党有一手、搞建设更加有一手(这点同李林甫、魏忠贤)的唐武宗最佳宰相李德裕也是晚唐最后雄起的时代“会昌中兴”的主要操作者,可以说唐武宗在位的六年是李德裕政治生命中最辉煌的六年,这六年里外平回鹘、内制宦官,以及定昭义、汰冗官、助灭佛,可谓是功绩赫赫,李德裕也由此跻身大唐名相行列。李德裕:败回鹘、平藩镇、压宦官,唐朝最后的千古名相李德裕在晚唐时期,就被评价为“万古良相。”而梁启超又把李德裕与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张居正并列,称为“中国六大政治家。”可见李...
新疆北庭高昌回鹘佛寺( 06-27)
新疆北庭高昌回鹘佛寺-民族史壁画堪称一绝的回鹘寺回鹘寺遗址内壁画内容多反映佛教故事,还有高昌回鹘王室供养人像及其生活,出巡等图像。此回鹘寺院是高昌回鹘在陪都北庭建造的王家寺庙,位于北庭古城西700米处,建造年代约在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之间,是目前北疆地区仅存的回鹘寺庙遗址,规模宏伟,风格独特。寺庙座北朝南,南北长70.5米,东西宽43.8米,共有15个洞龛、8座配殿、4座库房、5座僧舍,组成一个四合院落。正殿残高14.3米,配殿残高0.2-4米不等。北面正殿两侧排列着上下两层佛洞。东西配殿尚存许多佛塑,内中佛祖、菩萨、罗汉、天王、神狮依稀可辩,其中有一卧佛,长达9米,为佛祖涅像,...
吐蕃为什么不能再次强盛?( 06-27)
吐蕃为什么不能再次强盛?-民族史吐蕃后期陷于持续的宫廷斗争中,最后被农民起义的一波又一波的浪潮彻底摧毁。自吐蕃灭亡后,延续的四大王系和自其以下附属的各大割据势力,使得吐蕃陷入长期的大分裂中。天气和宗教两方面原因也导致青藏高原自吐蕃后再没出现强大政权在我国,青藏高原在唐朝时出现了一个强大政权------吐蕃。吐蕃强盛一时,自唐高祖建立唐朝,到唐朝灭亡,百余年间,或战或和,吐蕃一直都是唐朝最强劲的对手,可是自吐蕃政权灭亡后,青藏高原就再也没出现强大的政权,这是为什么呢?隋末大乱时,吐蕃基本统一了,这更能发挥高原优势,能在敌人还没适应高海拔气候、以及高原地形导致敌人运输补给困难的情况下,用大...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