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新疆的传播和发展(
05-18)
佛教是最早传入新疆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也是新疆历史上流传时间最长,信仰人数最多,社会影响最大,文化遗存最丰富的宗教。佛教于公元前6至前5世纪产生在印度,创始人是北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西部提罗拉科特一带)净饭王之子乔达摩.悉达多,即佛教徒所尊称的“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者”)。释迦牟尼虽贵为王子,但也为人世生老病死等各种痛苦所困扰,又对婆罗门教不满,遂于29岁时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道。最终“悟道成佛”,创立了佛教。此后就在印度北部和中部恒河一带传教,受到中下层人民欢迎,信者甚众。后来一些统治阶级的上层分子也受其教化,皈依了佛教。佛教在印度本土逐渐...
祅教在新疆的传播和发展(
05-18)
祆教传入新疆祆教又称“拜火教”、“火教”、“火祆教”等,是中国汉语文献对琐罗亚斯德教的异称。祆教是古代波斯宗教,公元前7至前6世纪由琐罗亚斯德创立于波斯东部的大夏(今阿富汗的巴尔赫地区)。该教的经典是《阿维斯陀》,宣扬善恶二元论,认为原始之初就存在着相互对立的善与恶两大本原。善本原阿胡拉.马兹达是善良和光明的代表,恶本原阿赫里.曼纽是邪恶与黑暗的化身。善与恶、光明与黑暗两大势力将进行若干千年的斗争,最后以善神的完全胜利和恶神的彻底失败而终结。该教以火为善与光明的象征,对火尤为崇拜,有专门祭祀圣火的仪式。此外,还崇拜日、月、土、木等。祆教产生后不久,就传播...
鲜卑族的结局(
05-18)
从汉朝起叱咤风云的鲜卑族,到隋唐时做为独立族名退出历史舞台,鲜卑族的结局究竟怎样,本文为您细说:汉朝时期,匈奴以东的游牧部落被匈奴的冒顿单于击败后,退居乌桓山和鲜卑山,成为乌桓和鲜卑二族,合称东胡民族。鲜卑起源于辽东塞外鲜卑山,后主要活动于内蒙古东部科尔沁旗哈古勒河附近。鲜卑起源自黄帝之孙曰始均,《晋书》记载:曾在晋代受封为“鲜卑都督”的慕容?“昌黎棘城鲜卑人也。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号曰东胡。”有熊氏,就是黄帝部落。87年鲜卑崛起,在2世纪时继承匈奴领地,称雄塞北。4世纪西晋灭亡后,陆续在华北建立前燕、代国、后燕、西燕、西秦、南凉、南燕及北魏等国...
新疆早期的原始宗教和萨满(
05-18)
一、新疆的原始宗教1.原始宗教考古资料表明,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疆地区就有了人类的活动。由于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和出土文物太少,这一时期的宗教情况目前尚不清楚。新石器时期的遗址和大量文物证明,当时的人类已经产生了灵魂和灵魂不死的观念。他们相信人有可以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的灵魂,而且灵魂是不死的,人的肉体死亡后,灵魂在另一个世界里仍然过着同现实世界一样的生活。所以他们在埋葬死者的同时,也将其生前使用过的生活用品、生产工具等随同死者一起埋葬。他们还相信万物皆有灵魂,相信超自然力量,认为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操纵着大自然,并把这种超自然力量人格化。为了获得大自然的恩赐,...
新闻报道里的禁忌词语(
05-18)
摘录一些新华社新闻报道规定的禁忌词语,供大家参考,在日常生活中个人的言谈也应遵循。一、社会生活类的禁用词1.对有身体伤疾的人士不使用“残废人”“独眼龙”“瞎子”“聋子”“傻子”“呆子”“弱智”等蔑称,而应使用“残疾人”“盲人”“聋人”“智力障碍者”等词语。2.报道各种事实特别是产品、商品时不使用“最佳”“最好”“最著名”等具有强烈评价色彩的词语。3.医药报道中不得含有“疗效最佳”“根治”“安全预防”“安全无副作用”等词语,药品报道中不得含有“药到病除”“无效退款”“保险公司保险”“最新技术”“最高技术”“最先进制法”“药之王”“国家级新药”等词语。4.对...
义和团为什么没有在南方发展起来(
05-18)
正当清政府、义和团与列强军队在华北平原闹成一团之时,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却大体上保持平静。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局面呢?先介绍一下东南互保协议,1900年6月,英美帝国主义与清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深恐波及属其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便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经买办官僚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由上海道余联沅出面,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清室向十一国宣战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
八年级历史(上)期末复习重点知识与典型习题(
05-17)
1、《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是什么?答:①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②赔款2100万元,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商品的输出;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关税的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总之,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答:①清王朝处在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军备废弛,国库空虚,国力衰退,无法与世界工业强国——英国相抗衡。②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战和不定,战争中组织抵抗不利,“落后就要挨...
真耶稣教会及其教义思想(
05-17)
真耶稣教会及其教义思想中国教会呼吁神学建设,因为这是独立自主办好教会的关键之一,也是“自传”如何“传好”的重要课题。越来越多热爱中国教会的同工、信徒,对此日渐引起重视、关注,并将之当成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中国教会经历了社会变革和历次运动的血与火的洗礼熬炼,又经历了灵性上的迷茫、饥饿与探索、追寻。我们知道,中国教会所缺乏的不是经历,所贫乏的是我们自己的神学,因而急待神学的建设,以指导中国教会更好地走“三自”爱国道路。1900年前后几十年间,中国的“本色教会运动”与“自立运动”,是中国人民神学觉醒与思考的结果,也是一段意义深远的经历。一时风起云涌的“自立教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华大地,其中在灵性经历上最深刻最有生命力,神...
初中历史毕业总复习(
05-17)
初中历史毕业总复习历史复习教材及热点专题(一)中国古代史1、重要朝代:秦、汉、三国、唐、宋、元、明、清(宋元只掌握文化)⑴政治经济专题(制度、措施、人物等);⑵对外交往专题(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地位40年、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郑和下西洋、闭关政策、改革开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外交事业的发展等);⑶乡土历史专题⑷古代文化专题(思想、文化、科技、人物等)。复习要求如下:一是掌握重要历史朝代,即秦、汉、三国、唐、宋、元、明、清时期的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是考查的重点;二是掌握“中国古代文化史”的基本内容。(二)侵略与反抗(《辛丑条约》签订110周年)(1901-2011)1.林则徐虎门销烟;2.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05-17)
(教学)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复习指针(了解《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要求,谋划本专题复习的目标和步骤)课程标准江苏省考试说明核心提示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天京变乱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1、本专题的核心线索是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民主革命斗争。2、本专题包含各阶层的革命纲领、斗争方法和革命结局,充分展示了各阶级艰苦而顽强的斗争,说明了各阶层的斗争将中国的民主革命逐步推向深入,揭示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才能救中国的深刻道理。简述辛亥...
隆科多的死与《三国演义》有关?(
05-17)
清朝雍正的继位问题,历来是史家争讼的焦点,虽然近来认为雍正继位合法的一派占了上风,但坚持篡位说的人也并没有偃旗息鼓。不过,无论说正说反,隆科多的作用却是公认的。作为老皇帝康熙咽气前守在身边的唯一大臣,对于皇位的继承,不说一言九鼎,至少是相当关键的。也就是说,无论继承问题雍亲王作弊还是没作弊,隆科多都是绕不过去的关口,而隆科多,恰是雍亲王胤禛名分上的舅舅,京中兵权在握的步兵统领。当然,隆科多也因此得到了回报,不仅封官晋爵,荣及子孙,而且得以总理朝政,兼管理藩院,双眼花翎、四团龙补服、黄带、紫辔,跟嫡亲皇家宗室一个待遇,尤其是隆科多还以武人身份,被委以意识形态看门人的重任,担任《圣祖实录》(康熙)、《大清会典》的总裁,以及负责监修《明史...
晚清历史上的义和团刀枪不入是怎么回事(
05-17)
本文讲一下义和团刀枪不入到底是怎么回事?义和团真正兴盛是在1899年,当时整个中国的北方都处于一种狂迷的状态之中,村村有拳坛,家家练神拳,京津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红布包头、手持大刀的义和团拳民,连小脚女人都练起了“红灯照”和“黑灯照”(据说红灯照是少女练的,而黑灯照是成年妇人练的),跟男人一样抛头露面。大家最热衷的事情就是烧教堂、杀教民和洋教士,一时间,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血腥味。义和团那个时候要算是天底下最威风的人,可以横着膀子走路,碰着朝廷大小的红顶子蓝顶子,都叫他们下马下轿一边站着,看着不顺眼的,一把拉走就上神坛,三炷香一烧,如果黄表还不升起来,那么这...
《王大点庚子日记》为您讲述义和团故事(
05-17)
《王大点庚子日记》以一个看客的眼光,记述了北京当年的义和团运动。王大点是当时北京五城公所的一名差役,身份相当低贱,属于不能参加科考的下九流,但由于干的是“警察”的活计,所以日子过得还可以。此人粗通文墨,文字鄙俚不堪,可是挺爱动笔,每天都要记点什么,由于没有文人那么好面子,所以相当地客观,竟然连自家那点偷鸡摸狗的事儿也都照记不误。义和团运动期间,他老人家每天都出门闲逛,四处看热闹,义和团焚香拜神他看,清兵和义和团攻打使馆也看,义和团把“二毛子”剁成肉酱他看,有人乘乱抢劫他也看,不仅看而且跟在后面顺手牵羊,哪怕捞一块木板也是好的。他看过朝中的“持不同政见者”立山、联元和徐用仪被砍头,也看过被义和团抓的白莲教——实际上是无辜的老百姓成排地...
对义和团的肯定和否定(
05-17)
一百年多年前,把北京和天津这样的大都市搅得天翻地覆的义和团,在几个月内演出达到了高潮,随即谢幕。义和团事件对于当时的中国最直接的后果有三个:一是让本来就被甲午赔款困扰、穷得快要当裤子的中国人又背上四亿两白银的大赔款;二是中国自从盘古开天地以来第一次有了外务部;三是从山海关到天津一线外国军队有了“合法”的驻扎权,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外国大兵多到了可以打一场战役,而天津按条约规定,只许有外国军队而不许中国军队驻扎。小的时候曾经有一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七七”事变时,既然日本还没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也就是说还没打进山海关,二十九路军为什么会在北京南面的卢沟桥与日军打起来?前一段时间很畅销的一本书《我所见过的鬼子兵》的作者,在日本与众日本...
如何评价《马可波罗游记》(
05-17)
《马可波罗游记》的成书背景、真实性问题及其价值与影响相信很多人都已读过《马可波罗游记》,但是对于没有接触过此书的人来说,对此书作者及本书主要内容的介绍就成为必需。一《马可波罗游记》的作者马可·波罗1254年,马可·波罗生于意大利的一座名城威尼斯。在他17岁时,约在1271年11月,马可·波罗跟着他的父亲和叔父从地中海东岸的阿城出发来中国,一路上跋山涉水,穿过叙利亚和两河流域,横越伊朗全境,北上到阿姆河上游,行经中亚沙漠地带,翻过帕米尔高原,再迤逦东行,经过喀什、于阗,掠过罗布泊,到达敦煌、酒泉、玉门、宁夏一带,千里迢迢来到东方。他们在中国境内所走过的这一段路程,大致上就是我国唐代高僧玄奘赴印度取经所走过的路程,不过方向相反罢了。12...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