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丞相制度的演化看古代专制政治( 04-25)
从丞相制度的演化与变迁可以看到专制制度的因时而动的特性。相权可以视为官僚集团的代表,皇权则是个人专制的象征。如皇权弱相权强,可以认定王朝的个人专制为弱势,如皇权强相权弱,则可以视王朝个人专制为强势。皇帝虽然有决定政权组织形式的权力,但是以谁为主,还需要因时而动。如果相权扩大,并非是皇帝开明民主,而是形势迫使;如果相权削弱,也不是执相权者治理无方,同时也是形势使然。然而,不管制度如何变化,都是为了保持专制制度的稳定性和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人专制。秦朝是中国封建专制政治的开始。秦始皇平一宇内,兼听万事,“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一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史记·秦始皇本纪》)丞相只相当...
秦朝短命的原因是灭六国太快( 04-25)
一提到秦始皇,大多数人都是由衷地佩服他,这位开国皇帝,仅仅花了10年的时间,一举灭掉了六国,统一全国,建立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结束了诸侯国长期割据,战火纷乱的局面。可遗憾的是,这个国家也只延续了15年就陨落了,还没“合久”就分了,本来始皇以为会传万世的秦朝,到了秦二世就亡国了。说到秦朝短命的原因,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暴政,繁重的徭役,抓捕壮丁修长城,修陵墓,铸造繁华的宫殿阿房宫,还焚书坑儒,让百姓苦不堪言,食不果腹,稍不小心还会丧失性命,死无全尸。这些百姓被逼无奈,觉得横竖都是死,不如拼一回,说不定还有生机,“伐无道,诛暴秦”,于是举国响应,秦陷入了危机。可是,我们忽略了一个细节,秦朝的故地并没有发生过农民起义。都是一样的制度,都...
中国古代著名将领100名( 04-24)
百名中国古代名将评选标准如下:一、登上帝王之位的人不能入选。这样就排除了秦始皇嬴政、东汉光武帝刘秀、十六国后赵皇帝石勒、十六国夏帝赫连勃勃、十六国后燕皇帝慕容垂、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南朝宋武帝刘裕、唐太宗李世民、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唐明宗李嗣源、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西夏帝李元昊、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元宪宗蒙哥、金帐汗国大汗拔都、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永乐帝朱棣、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圣祖玄烨等人。但生前没称帝,死后被子孙追认的可以入选。春秋战国诸侯如郑庄公姬寤生、楚庄王熊侣、魏文侯魏斯、赵武灵王赵雍等,身份实际上是帝王,所以也没有入选。没有选入帝王的主要原因是有资格入选的帝王很多,会大大减少可入选的名将的数额。...
高考历史试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04-24)
2015年高考历史试题上海卷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一万年农业,五千年文明,两千年大一统“指的是()A.中华文明B.埃及文明C.印度文明D.希腊文明2.“什尔巴克,这是个你也知道的市镇,它的位置在幼发拉底。那是个古老的市镇,诸神都在那里存身,是他们让诸大神泛起洪水……”以上文字出自()A.《吉尔伽美什》B.《罗摩衍那》C.《摩诃婆罗多》D.《荷马史诗》3.“每一国的人民,一方面要遵守自身特有的法律制度和社会习俗,一方面要遵守全人类共同的法律,……根据自然理性,适用于全人类的法律称为列国通法”。与此理论相关的法律实践是()A.汉穆拉比颁布了颁布了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法律之大成的法典B....
七年级历史期末复习学案( 04-24)
七年级历史期末复习学案-民族史七年级历史上复习学案第四、五学习主题基础填空(一)第四学习主题——政权的分立与民族的融合背景:东汉末年,中央政权名存实亡,军阀割据混战。时官渡之战影响:曹操基本统一北方间:200年概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况:以少胜多,打败袁绍时赤壁之战影响:三分天下局面实际形成间:208年概经过况:以少胜多,打败曹操2三国建立的形成20年,建魏,定都洛阳2影响:三国鼎立正式形成21年,建蜀,定都成都229年,建吴,定都建业原因①北方人民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②孙吴政权重视发展经济,如组织屯田、垦荒,推广牛耕③孙吴开发江南北方人和山越、南越等民族共同的辛勤劳动...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04-24)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民族史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在下列远古人类中,主要还使用打制的石器和木棒,但已经懂得磨制和钻孔技术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2.我们说元谋人已经是人了,最主要的根据是A.会直立行走B.会制造工具C.会自己的语言D.会使用工具3.世界上的农作物最早在我国开始种植的是A.水稻、棉花B.水稻、粟  C.水稻、玉米D.粟、烟草4.我国原始居民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的是A.山顶洞人B.半坡居民C.大汶口早期居民D.大汶口中晚期居民5.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 B、商  C、西周 D、春秋6.右图的数学...
初中一年级上学期历史单元练习试卷( 04-24)
单元练习年级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总分一二得分阅卷人一、选择题(共35题,题分合计69分,单选)1.当时,江南重要的产粮区不包括A.三吴地区B.洞庭,鄱阳流域C.成都平原D.岭南和闽江流域2.下列事件发生在三国鼎立时期的有①卫温等率军队到达夷洲②官渡之战③马钧发明翻车④淝水之战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南朝政权更替频繁主要反映了A.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B.士族与庶族间斗争激烈C.割据势力间的争夺强烈  D.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4.下列对三国时期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各统治集团范围内的统一  B.和东汉末年相比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初中一年级历史综合水平测试题( 04-24)
初中一年级历史综合水平测试题-民族史初中一年级历史第三次学业水平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20分)1.元旦假期,家住西安市东郊的小强同学高兴地参观了离家不远的一处原始人类遗址,下图是他拍下的照片,据此推断这个遗址是 彩陶半地穴式的房子A.半坡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元谋人遗址  D.河姆渡遗址2.当你吃着香喷喷的大米饭时,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你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香喷喷的米饭?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村C.浙江河姆渡 D.山东大汶口3.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
中国共产党党史试题分析( 04-24)
党史篇1、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是(C)。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2、中国最早撰文歌颂俄国十月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是(B)。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3、在(B)中,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二七大罢工4、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产生的中央领导机构称为(A)。A、中央局 B、中央委员会 C、中央执行委员会5、(B)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6、1924至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C)。A、三民主义 B、民主革命纲领 C、新三民主义7、1925年...
近现代对外关系史试题分析( 04-24)
中国近代的对外交往鸦片战争中,中国军队邻省调兵要三四十天,隔两省约50天……当四川的部队增援到浙江前线时,整整用了四个月。而英国军队从本土到中国也只需四个月,从印度调集军队,来回只需要两个月。上述材料中中英两国的差距主要是什么造成的A.英国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而中国当时是一个农业国家B.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是一位开明的君主,而道光是一位专制的皇帝C.英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并完成了工业革命D.英国军队的军事素养高,行动效率远胜中国军队◆(2013·广东佛山)6.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
历史教案:江南地区的开发( 04-24)
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常熟市一中王嫣)一、目标解读课程要求三维目标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掌握西晋短期统一;西晋的起止年代、西晋短命的原因。(2)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的原因加以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史实的能力。(3)通过对人口迁徙的原因、结果的分析:使学生明白社会动荡所造成的迁徙,其结果却是客观上推动迁徙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其中的辩证关系。(1)学生研读“江南地区的开发”图,感知历史地图中一些直观的有效信息。(2)组织学生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另一方面用“问题解决”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历史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教案: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 04-22)
第13课英国的新生【目标要求】识记与理解:记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和“光荣革命”的时间;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和《权利法案》的内容;概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经过;认识克伦威尔在英国历史上的作用。2.能力与方法:通过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分析《权利法案》的内容,比较英国在君主立宪制下英王的权力地位与中国封建皇帝的差异,掌握比较认识历史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对克伦威尔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学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预习导学】1.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及其根本原因。2.革命经...
明清两朝专制统治( 04-22)
明清两朝专制统治第一、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1)知道朱元璋建立元朝、地方设三司、中央设内阁,清朝的建立、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等基本情况;(2)了解文字狱始于朱元璋,以及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所造成的严重后果;(3)通过学习,认识明、清两朝奉行的君主专制统治已达到中国历史上的顶峰;废除帝制,实现共和,近代先进人士的这一理想是顺应历史进步要求的。2.能力培养:(1)探寻明、清两朝奉行君主专制独断统治的原因。(2)比较明、清两朝君主专制的特点。通过以上两点为以后近代史的学习打下基础。(3)通过阅读课文小字,了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专制统治的异同。(4)根据已学到的知识,编制中国古代从夏朝到清代主要朝代顺序表。3....
八年级上历史导学案-第六单元 第2课思想文化的发展( 04-22)
一、向西方学习的人们   (中图版)1.魏源(1)地位:地主阶级思想家。(2)事迹:鸦片战争期间,曾参加过抗英斗争;在强烈的爱国情感激励下,发愤编写了《海国图志》一书。(3)思想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4)意义:这一思想为人们指出了强国御侮的新道路,是对传统的闭关自守观念的重大挑战。2.严复(1)地位:中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2)事迹: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连续发表文章,公开讨伐君主专制,为维新变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中他译著的《天演论》影响最大。(3)思想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自强保种”“救亡图存”。(4)意义:激发了人们变法图强的斗志。二、文学巨匠鲁迅1.地位:鲁迅是近代中国的文学巨匠。2.成就(1)新文...
“一带一路”沿线的欧洲国家( 04-2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本信息(中东欧十六国)“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地区共有16个国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共和国、波黑、阿尔巴尼亚、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其中,波兰、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黑山、波黑、阿尔巴尼亚、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为临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塞尔维亚、马其顿共和国为内陆国。除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共和国、波黑、阿尔巴尼亚外,其余十一国为欧盟(EU)成员。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已经加入欧元区。2014年,中东欧十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5492.9亿美元,占全世界总量的2.0%;人口1...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