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宁波帮是汉口各大商帮中非常重要的一支商帮。在武汉开埠并走向近代化城市的进程中,宁波帮在汉口的各类商业活动可圈可点。宋炜臣、沈祝三、虞洽卿、卢镛标、庄俊等著名人物,他们分别在近代汉口实业界、近代汉口建筑业方面,展示着杰出的才能。在航运业方面,宁波帮也凭借其实力和经营方式,开辟航线,拓展长江航运业务,与国内多个重要城市建立了商贸联系。武汉在武昌首义,国民革命军北伐和战时首都这三次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之时,宁波商人均不同程度在卷入革命高潮。除了从商和参与政治活动之外,宁波人在丰富武汉的历史文化方面,也做了大量的贡献。其中尤以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为代表,在武汉文史研究方面的影响长盛不衰。关键词:宁波帮汉口建筑业营造厂宋炜臣...
中国近代的屈辱、探索和现代的崛起(汉铁寄)一、屈辱1、“三次灾难性战争”(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变化的主线之一是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选择原题》1,2《非选择原题》1(2)、(4)6(1),(2)事件国际背景条约主要内容影响、危害鸦片战争1840--1842年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海外市场,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1842年《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1840-1949)的开端甲午战争1894----1895年...
[摘要]在中国近代,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买办势力相勾结,为中国社会的前进设置了更大障碍,中国只有通过斗争摆脱殖民主义统治,才能走上历史发展的正常轨道。中国在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的失败,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在于统治集团的反动腐朽。对“和”、“战”问题,应当具体分析。但在外国已经大举入侵的情况下,“主和”实际上就是投降卖国。把“主和”说成“明智”、“爱国”是对历史的曲解。近代中国农民的自发反帝斗争是以笼统排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带有原始、落后的色彩,但它本质上是爱国的、正义的、进步的,把他们的排外与封建顽固派的排外混为一谈是错误的。同样,对“反排外”也应具体分析,“反排外”的既有积极学习西方、谋求救国自强的先...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年级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总分一得分阅卷人一、选择题(共40题,题分合计80分,单选)1.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导致中国社会发生变化的表述,不妥当的是A.清政府被迫完全放弃“闭关”政策B.中国开始成为不能完全独立自主的国家C.中国丝、茶生产的商品化程度提高D.英国棉纺织品进入中国市场,但未能大量倾销2.“合众国人民在五港口贸易,或久住,或暂住,均准其租赁民房,或租地自行建楼,并设立医院、礼拜堂及殡葬之处”这一条出自A.《南京条约》附件B.《望厦条约》C.《黄埔条约》D.《天津条约》3.武昌起义爆发后,帝国主义各国准备干涉中国革命,其中...
仁寿四年七月,隋文帝新崩,隋炀帝杨广即位。四个月后,隋炀帝刚平定汉王杨谅的反叛,未及改元,就迫不及待地来到洛阳。洛阳城,汉高祖刘邦曾经为之赞叹,“吾行天下,独见洛阳与是耳!”(《史记·陈丞相世家》)说这句话的时候,刘邦在曲逆县,看到县里房屋壮丽,大发感概,“我行遍天下,只有洛阳城和这个县有这么状观啊!”洛阳城,如今则是炀帝寄以成就霸业巨大期望的丽都。在洛阳城,炀帝改元“大业”。隋都长安,是原后周的故都,也是炀帝的父亲隋文帝杨坚坐镇二十四年的国都。想当年,在这座城市里,还是晋王的杨广用尽心机,小心翼翼,对付忌心甚重的父皇。从晋王到太子,从太子到皇帝,每一步都是不堪回首。如今,长安也实在不是炀帝愿意再呆下去的地方。他要迁都,迁到一个可以...
唐太宗以纳谏为特征的统治方法,实为一种开明专制,也成为历代人治所及的顶峰和极致。唐太宗号称千古明君,为后世历代君王景仰,贞观之治也是历代倾慕的时代。贞观之治,其治不在于经济,而在于政治,这与经济大发展的开元盛世不同。善于纳谏是太宗作为圣明君主的象征,也是贞观之治时政治清明的重要体现。贞观十七年,唐太宗说:人主惟有一心,而攻之者甚众。或以勇力,或以辩口,或以谄谀,或以奸诈,或以嗜欲,辐凑攻之,各求自售,以取宠禄。人主少懈,而受其一,则危亡随之,此其所以难也。这是太宗为他纳谏的原因所写下的注脚。本章即摘取正史《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三书中涉及唐太宗纳谏的六十二项事迹分析其开明专制统治(事迹列表附本章后)。纳谏事迹...
唐太宗李世民在用人上唯亲贵是举。贞观十二年,太宗下诏要“宗室群臣袭封刺史”。这在用人制度上是一种倒退。虽然天下是李家的天下,但这是皇室的事。官员世袭自秦后就无此制度。无论是举孝廉,九品中正制,行科举,总不至于世袭。太宗对宗亲功贵之优容惟恐不足,还要让他们子子孙孙享受荣华富贵。对太宗的荒谬想法,左庶子于志宁和侍御史马周都立即提出了反对意见。太宗并没有把进谏意见放在心上。但另一方面,让宗亲功贵从京城到地方去,他们并不领情。过去在京城做京官和到地方做地方官是天壤之别。如当时的国舅长孙无忌被封到赵州做刺史,长孙无忌当然不肯去,百端滞留,后来干脆跟太宗讲:“把我放在外面,和流放有什么区别!”太宗也不高兴,说:“我为你们好,你们不领情,难道还要...
在征高丽(即高句丽)这件事上太宗没有接受任何进谏。太宗原来对征高丽并没有什么兴趣。贞观十七年,有使者从高丽回来,提出要出兵高丽,太宗引用孔子的话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资治通鉴》卷197)三个月后,当唐朝亲密无间的小弟兄新罗的利益受到地方小霸高丽和百济的侵害时,太宗对高丽的态度也随之发生了改变。随后的第二年,尽管群臣劝谏,太宗仍然执意决定出征高丽。在经过一年的准备后,贞观十九年,太宗亲率大军出征。太宗持“以大击小、以顺讨逆、以治乘乱、以逸敌劳、以悦当怨”的五必胜之道,长途征伐,历时整整一年。当车驾还京师之时,已是损失无数,所得甚少。在辽东的苦战岁月里,太宗已经知道不能成功,他自己“深悔之,叹曰:‘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
唐太宗自视远胜自古帝王,就在于他能平戎、狄。他采取一手打一手拉的政策,打是征服,拉则是怀柔。太宗的怀柔无所不至,真正能做到先解放全民族,再解放自己。贞观四年,西突厥遗民的日子不好过,就派李大亮为西北道安抚大使,贮粮于边,随要随给,而粮食实际上由边民供给。李大亮上言说,边民的生活并不好,如此供给,边民日子更加没法过,而且还是“但见劳费,未见其益”。太宗纳谏。有远人来朝,太宗更是倾力待之。以致于少数民族兄弟都把唐都长安当旅游胜地。高昌国王麹文泰原来和唐朝关系不错,高祖在位时,送给高祖雄雌一对狗;太宗即位后,送给太宗一件狐皮大衣和一个玉盘。后来文泰入朝,“所过劳费已甚。”贞观四年冬,高昌王麹文泰又要入朝,西域十国都要随同遣使前来,人数上千...
善于全方位的听取各位大臣的意见,太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作为一位开国君王,纵横宇内,一统山河,没有自持其功,还能听得进意见,尤其难能可贵。魏征是进谏的重要来源,从贞观初年到贞观十九年魏征薨,史书载有其事的魏征进谏就达三十次(不包括太宗提到的贞观初年的二百余次),占到史书有载的唐太宗纳谏次数的百分之四十七。其他大臣则数量有限,最多也仅有魏征的十分之一。褚遂良、戴胄史书有载也仅有三次,孙伏伽、长孙无忌等仅有二次。但是,其他大臣都能次第进谏,达到二十五人次,也属不易。魏征长相,中人以下,老头一个,太宗对魏征的评价却是“人言魏徵举动疏慢,我但觉妩媚”,“妩媚”二字,足见君臣之谐。早年的魏征,都没有跟对人,半生坎坷不顺。先跟李密,李密兵败降...
历朝历代,除了皇帝做导演没有变化外,主角一直在不断的变换。汉朝的主角是外戚和宦官,魏晋的主角是望族,唐朝的主角是武将,宋朝的主角是权臣。而明朝,是一个以宦官为主角的朝代。还没有哪一个朝代,可以象明万历那样明目张胆地利用宦官来进行有组织的犯罪。他们唐而皇之的名义是:收矿税。他们的目的很明确:钱。他们的手段很简单:暴力。他们针对的对象是:百姓。他们的后台很明显:皇帝。他们的保护伞很强大:皇权和法律。所以,万历朝正面是一个正统的封建王朝,而其反后可以称之为一个黑社会。6.1揽财收矿税《明史》记载,万历皇帝征收矿税的原因冠冕堂皇,一是战争,二是火灾。所谓战争,是指万历二十年,三次战争接踵而至。宁夏用兵,耗费白银两百万两,朝鲜用兵,耗费白银七...
从天启朝魏忠贤事看奴才学明代天启初年,魏忠贤,一个在宫里还仅是个食堂管理员的太监,年已五十,一字不识,突然登上了司礼监秉笔太监的位子。虽然这只是太监中的高位,但是很快朝廷也在掌控之下,而且这种掌控并非虚名,他建立了自己党派—阉党。这个阉党无所谓名声,只要权力,很快就控制了全国。魏氏创造了很多中国历史第一的纪录。第一次在全国形成一个庞大的、上至三公九卿下至贩夫走卒的集团,第一次奴化整个社会、整个官僚集体,第一次在全国搞大规模的造神运动,而这一切的主角都是魏忠贤。他被称九千岁甚至九千九百岁,全国各地都为他建生祠,神州大地都在开展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把一个去势的太监推为一个至高无上的神。国家重臣、封疆大吏都甘心情愿地给他做儿做孙,全国在一...
从部落到国家清的前身是后金,后金政权的基础是女真各部落。当时的各部落还有原始社会的残余,保留有女性酋长、夫死妻殉、兄终弟及、抱见行礼等原始习俗。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落,建立了部落联盟。又建立后金,是一雏形国家。其后皇太极建立清,是从雏形国家到国家。从部落到国家,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仅短短五、六十年时间,发展可谓惊人。大清以部族统治,席卷关内,荡平四海,问鼎中原,据占神器,奴化兆民,却能延续三百年,其中二百年能达到乾纲独断,海内咸宁,使封建专制统治达到一千五百年的顶峰,虽汉唐宋明也望尘莫及,更是惊人。大清当时能夺取明朝天下,不是因为比明朝强多少。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谁能夺取天下,不是比谁强,而是比谁更差。同为外族统治,元朝不到百年就...
乾隆朝的羊圈先说说狼的管理现在流行用狼来说管理,我们也跟着一下潮流也说说狼的管理,当然,说狼总是免不了要说羊的。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到处都是羊,大家都没听说过有狼这种动物。羊群越来越大,那时候没有牧人,连人都还没进化出来。后来羊群就选出最有声望的头羊来做管理的工作。一开始管理羊群属于义务劳动,既要干自已的活,还要做义务领导。管得好不说,管得不好就被大家七嘴八舌地骂,所以,有的羊虽然德高望重的还不愿意干,甚至一听说要做头羊,就躲在深山里不肯出来。后来,羊群越来越大了(至于羊群要达到什么规模,以及羊群规模与头羊依赖度的数学模型,羊的数学家们尚无准确结果),头羊的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它要管的事也越来越多,羊群也越来越依赖于头羊,没有它就成了万...
一八九七年的大清国,这只二百五十年的庞然大物,如果还能称为狮子的话,也已经老到了只有趴在地上呼呼喘息的份了。两年前刚刚结束的甲午战争,日本人所称的日清战争,是对大清国致命的一击。这头衰老的雄狮在这场战斗中,鼻子耳朵都被割去了。在它邋蹋的毛缝里,成群的蚤子肆无忌惮地东跳西跳;在它腐烂的血肉上,苍蝇们嗡嗡嗡地绕来绕去;它的周围,一群恶狗呲牙咧嘴、低声吼嚣;天空中,一只秃鹫不时掠过,用锐利的目光窥视地面。不管怎么样,大清执政尚无动摇之虞。皇帝还坐着龙庭,皇太后也康健的很。既穷又凶的老百姓们,仍然不太老实,但还是要被绑起辨子,唤为奴才。即使多年前洪秀全这样能占了大清半壁江山的新皇帝,想放弃五千年的积累自创一套牧民的办法,看来还是嫩得很,纵然...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