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韩历史( 02-25)
半岛的马韩(前100-300年)是位于古代朝鲜半岛的西南部(忠清·全罗两道)的部落联盟,后被来自中国东北的扶余人征服。扶余人在马韩建立百济国,马韩人沦为社会的被统治居民,双方语言不通。在扶余人南下之前,箕子朝鲜的王室在卫满的打击下曾经南下征服三韩,并曾以“辰王”自称并宣布对整个三韩拥有主权(其死后三韩人重新使三韩人为王)。其居民是中国周朝箕子朝鲜南迁的遗民与辰国居民融合而成。考古发现表明,马韩是三韩中最为发达的一个。鼎盛时期的疆域包括整个汉江流域和今南韩京畿道,忠清道和全罗道。中文名马韩地点朝鲜半岛的西南部存在时期前100-300年居民半岛土著马韩真正建立者 听语音《汉·郊祀志》。谷永说上曰。始皇初竝天下。遣徐福、韩终之属...
成吉思汗是中国人吗( 02-25)
成吉思汗是中国人吗-民族史成吉思汗是中国人吗?成吉思汗在外蒙古脱离中国以后,他的国籍成了众人争吵的对象。其实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先生翻阅史书得知蒙古族征服俄罗斯和伊朗是在统一中国之前,也惊呼“成吉思汗不是我们的汗征服他们,是他们的汗征服我们”。鲁迅在表述这一观点时,外蒙古还是中国的一部分,他都认为成吉思汗是外国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可见一部分人历史知识的贫乏。要弄清这个问题,只要弄清外蒙古是何时成为中国领土就可以了。在战国、秦、西汉时期,蒙古高原是匈奴活动的舞台,他们建立了强大的政权。西汉后期,匈奴分为南北两部,南匈奴降汉,于西汉末东汉初逐渐内徙汉边郡之内。一世纪九十年代...
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哪里去了( 02-25)
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哪里去了-民族史古代的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等民族哪里去了目前,我国56个民族,可为什么没有匈奴族、鲜卑族、突厥族、契丹族、女真族等历史上著名民族呢?匈奴族是我国历史上与中原民族在“和”“战”关系方面呈现较早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曾游牧与蒙古高原一带,战国时趋于强大。秦始皇时曾派蒙恬北击过匈奴,筑长城。两汉时期的昭君出塞,飞将军李广的故事就反映的是与匈奴关系的史实。秦汉时一部分西迁至欧洲,后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成为现代匈牙利的先民;一部分内迁,南北朝时建立过前赵、夏、北凉等政权,逐步与汉族及少数民族融合。所以,南北朝以后史册不再有匈奴之名。突厥族在6世纪游牧于阿尔泰山一带,后...
北方民族的融合( 02-25)
北方民族的融合-民族史中国古代的强盛民族都哪去了中国目前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以汉族人数最多,其他民族人数相对较少,习惯上称之为少数民族。根据史籍记载,中国古代民族至少有一百六十多个,其中著名的有匈奴、鲜卑、羌、铁勒、柔然、回纥、突厥、沙陀、党项、契丹、女真等族,绝大多数不在现存的五十六族之中。这些古代著名的少数民族,或建立朝代,或统一漠北,都曾叱吒风云,而今安在?他们是消失在历史中,还是到那里去了呢?曾经以为北方这些少数民族一旦被征服了,整个民族就被征服者屠而灭族了,因为古代类似的屠城不绝于史。翻看历史资料发现,其实除了少数几个民族被尽数屠杀外,其它大多被汉族同化了。举个民...
发誓扫清北方的汉人英雄冉闵( 02-25)
立誓扫清北方的悲壮英雄冉闵西晋灭亡后的317年北方汉族人口总数不到1000万。以下是各族当时的分布情况:陕西一带羌、氐、匈奴有80万之众,而当地的汉族人口因战乱、逃亡也只有80万;山西则是匈奴羯族和鲜卑族的天下,他们有80万之多,残留在当地的汉族只有100万人;河北的鲜卑人应该有80万,丁零人十五万,当地汉族人口不过150万人;至于河南-山东一带主要是汉族人,人口占绝对优势,而迁移至此的鲜卑族人则主要靠汉人每户上交的五十石的租米来过活;甘肃东部一带为鲜卑、羌、氐族。汉人约占五分之二;宁夏、内蒙古则基本上是鲜卑人天下,人数操过120万;辽西鲜卑人汉人各占一半,各20到30万;辽东汉人100万左右,高丽人50万;河西走廊-敦煌-新缰天山...
古代民族今天何在( 02-25)
一.匈奴部分:以匈奴为代表二:东胡部分:以鲜卑、契丹、蒙古为代表三:突厥部分:以突厥为代表四:通古斯部分:以满洲为代表五:羌藏部分:羌族,吐蕃中国历史上的所有少数民族都是由这五部分演化而来的匈奴:主体在东汉时期被汉人消灭,剩余部分西逃至欧洲,与马扎尔人融合,构成今天的匈牙利人。东胡:秦时被匈奴灭亡,之后分成两大部分:乌桓和鲜卑乌桓:被曹魏消灭鲜卑:主体被汉族同化,剩余的演化为柔然柔然:被突厥击败,分化为室韦(蒙古)和契丹契丹:主体被女真族和汉族同化,剩余的西逃到中亚,与当地人融合,成为中亚人的一部分。蒙古:为先秦时东胡的一部分,由鲜卑演化而来,一直生存到现在突厥:有可能是匈奴的一个分支,后灭亡了柔然,其自身的主体被回鹘人和汉族人所灭...
古代中国民族融合历史( 02-25)
今天的少数民族,与古代中国的非汉族并不完全相同,包括南方的山居民族,如壮族、瑶族、苗族、彝族、侗族、土家族、傣族、畲族、高山族等,曾经还可能被误认为是汉族;而北方的游牧民族,有一些已经在历史的演化中同化入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中了,如匈奴族、羯族、鲜卑族、氐族、契丹族、党项族、突厥族等;有些则保留到了今天,如藏族、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满族、羌族等(其实古羌与今羌也大不相同)。所以,汉族有汉朝及其以前的古汉族,有隋唐以后的新汉族;新汉族不再是过去的纯汉族,而是混血人种,用陈寅恪的话说,是掺和了“胡羯之血”的。从世界东方的首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过去是汉、唐等朝的京城),到世界西方的首都罗马,这中间漫长的地带,被史学家们称之为欧亚大平原。...
匈奴鲜卑契丹蒙古满族长相特征( 02-25)
匈奴鲜卑契丹蒙古满族长相特征-民族史北方各族各族的长相很好分别,各自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匈奴人高颧骨鲜卑人鹰钩鼻氐族面部轮廓分明契丹人鼻梁上端较长蒙古族圆脸满族尖下巴1,匈奴族匈奴族是什么长相?匈奴族是黄种人,匈奴人颧骨高,所以脸看起来似乎宽一些。眉粗眼小且正额相对窄。鼻梁稍比汉人长。唐朝诗人刘禹锡就是匈奴族,看看他的长相,高颧骨,直鼻梁,这就是典型的匈奴族长相 2,鲜卑族鲜卑族是黄种人,源自“东胡”,其中慕容部肤色较白,又被叫做“白虏”,鲜卑曾经建立150之久的北魏王朝,大部分融入汉族虽然蒙古族是鲜卑宇文部的后代,但是鲜卑和蒙古的长相有着天壤之别鲜卑族相貌特征:1,前额较窄2,脸...
慕容氏辉煌功绩( 02-23)
慕容氏辉煌功绩-民族史在具有千年文明轨迹的华夏史册中,来去匆匆的慕容王朝如流星般划空而逝,但其缔造的历史功绩却是不容遗忘的。远赴青海的慕容吐谷浑家族开发了落后荒凉的大西北,吐谷浑王国控制的“青海路”是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载入史册的“第二条丝绸之路”。留守东北老家的慕容廆家族在辽西大地招募流民、设立郡县,从江南引进蚕种种桑养蚕,在五胡十六国的大动乱年代,打造出一片令万千苍生栖身安居的乐土。经慕容鲜卑改进并大规模装备军队的马镫,催化了东北亚乃至整个世界的军事变革,在配有马镫的新生力量摧枯拉朽般的重击下,欧洲守旧势力退出历史舞台,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界从此冉冉崛起!中国人以“四大发明”...
慕容氏辛酸历史( 02-23)
慕容,做为“战斗民族”,难掩岁月辛酸长期以来,提及慕容多为传说、戏说,人们误以为慕容氏已消散于历史的长河被雨打风吹去,实际上,慕容家族迄今仍真实存在。在华夏历史上,起源辽西的慕容鲜卑创建了四个王朝和一个王国,它们分别是:慕容皝建立的前燕、慕容垂建立的后燕、慕容泓建立的西燕、慕容德建立的南燕及叶延建立的吐谷浑王国。这其中,前燕、后燕是地跨东北、中原,与后赵、东晋、前秦、北魏并驾齐驱的大帝国;西燕、南燕、吐谷浑是立足山西、山东、青海的地区强国,而吐谷浑国祚则长达350年,从西晋末年(313年)叶延建国起,至唐龙朔三年(663),东部吐谷浑被吐蕃所灭而终,其后族众入唐,仍世袭青海王,直至唐贞元十四年(798年)最后一代青海王慕容复去世为止...
慕容姓氏起源( 02-23)
中国复姓本就不多,再加上近些年武侠和历史题裁作品的夸大和演绎,慕容这个姓氏让我们印象深刻,慕容(Mùróng)姓氏源出有二:1、出自汉代,以寺庙名称命姓,称慕容氏。2、出自高辛氏,慕容是鲜卑族主要部落之一,以部落名称为氏。三国时,鲜卑族首领莫护跋率领族人迁居辽西,曾随同司马懿征讨割据辽东的公孙渊,立下战功,被封为率义王。莫护跋在荆城以北(今河北省昌黎县境内)建立国家。据说当时北方的汉人流行戴步摇冠(一种带有悬垂装饰物的帽子),莫护跋见了也很喜欢,也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鲜卑人见了他这种打扮,都称他为“步摇”,因当地语言“步摇”同“慕容”读音相近,所以传到后来就成了“慕容”。莫护跋的后人便干脆以此作为部落的名称。西晋时,慕容廆占领燕...
从广东慕容姓氏人群看鲜卑族长相( 02-23)
从广东慕容姓氏人群看鲜卑族长相-民族史这些姓慕容的人,无疑先世是鲜卑慕容部。尽管千百年来融入了其他民族,但他们的身上,仍有当年叱咤风云的鲜卑人的影子。广东省高要市白土镇幕村有3000多人姓慕容。记者近日在广东高要采访时发现,该市白土镇幕村、大旗等村落,有一个南方十分罕见的姓氏——慕容。幕村党支部书记慕容瑞湖拿出一本世代相传的《慕容氏大宗族谱》对记者说,他们是鲜卑人的后代,他们的祖先来自遥远的北方……据有关史料及《慕容氏大宗族谱》记载,慕容氏的祖先鲜卑人起源于内蒙古东部的鲜卑山,即今科尔沁右翼旗西哈勒古河附近的大罕山,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曾世代生活在大兴安岭东侧的浅山区和草原地带。三国魏...
从文学作品推断鲜卑人等北方民族长相( 02-23)
从文学作品推断鲜卑人等北方民族长相-民族史我们再来谈谈鲜卑人的长相,大家要知道鲜卑人很杂,有东胡后裔的慕容鲜卑、段部鲜卑,有东胡和匈奴、乌丸、高车重新组合的拓跋鲜卑,有高车混血的乞伏鲜卑,有西羌混血的秃发鲜卑……蒙古人来源也很杂,不一定都是东胡。而且蒙古的核心部落联盟蒙兀的核心部落乞颜部的核心氏族孛儿只斤氏,到底是来源东胡的室韦、还是非东胡的各路鞑靼至今都无定论。史书上常常泛泛而谈地说这些鲜卑人都“身长八尺、容貌魁杰”或者“貌甚伟”之类的。这一类的外貌形象,《元史》中许多蒙古人也都有类似描述。这类外貌叙述,只能说明这些人长得五官端正、身材高大而已,有可能是帅哥美男,也有可能是大胡子兄贵,也有可能...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