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话有不少区别于其他方言的独有方言词,一些来自满语、蒙古语,黑龙江一带的也有一些来自俄语的借词。来自满语的借词主要有嘎拉哈(ha四声,动物的膝盖骨)、哈拉巴(halba,肩胛骨)、拉忽(la三声hu轻声,马虎)、咋呼(za四声hu,聒噪)、秃噜(tūlu,食言)等;源自蒙语的借词主要有呼啦,盖(贼);源自俄语的借词主要有列巴(俄式面包)、格瓦斯(面包发酵饮料)、布拉吉(裙子)、马神(机器)、魏德罗(桶)、哈拉少(shao四声,好)、笆篱子(警察局,转义为监狱)等。咋整=怎么办咋办=怎么办撂挑子=不干了(原意指在用扁担挑东西的路上放弃了)撂担子=不干了寻思=想瞅=看怪可怜=挺可怜贼好=特别好好使=好用,也可以用来表示同意使劲儿=用力...
近来有人咨询说:祖上自山西小云南迁出,今日就小云南的来历为大家解惑:从考察结果来看,小云南之说有三:一说洪洞县,因洪洞县在罗云山之南,当地俗称“小云南”。据《洪洞县志》载:“罗云山,在县西40里,自汾西县迤逦而南,历县境60里”。山西太原以北,带云字的地名山名多达22处,如云川县、云中郡、云内州、云阳郡、云州、云冈等。经过实地考察,不难看出,先民所回忆的移民之源“小云南”,实是古云州之南,山西云中以南,今洪洞、太原以北的广大地区。二说“小云南”指河南固始县。宋、元、明时期,当地有一云镇,人们口传“小云南”,又因固始县地处“豫南”人们口头误传为“云南”。三说“小云南”是指今云南、贵州交界一个名叫乌撒的地方。《元史地理志》载:“乌撒者,...
什么是“演揲儿法”,明代官修正史照抄野史,事实上,蒙古人在元朝建立以前就开始信仰藏传佛教,如今中国西北地区清一色的穆斯林,但是蒙古人是例外,他们依然是藏传佛教徒。大家知道,连“达赖喇嘛”这个名号也是蒙古人给取的,它原本是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1507—1582)于1578年赐给第三世“一切智上师”索南加措(1543—1588)的一个封号,而俺答汗的孙子云登加措(1589—1617)也被认定为第四世达赖喇嘛。一直到清朝,蒙古人的绝大部分经济收入都流入西藏,用于“进藏熬茶”。另外,乾隆皇帝写有《喇嘛说》,一方面谴责喇嘛,另一方面却说他是为了安抚蒙古才信喇嘛教的。但是,今天若问蒙古人究竟从何时开始信仰藏传佛教,他们怎样慢慢地接受藏传佛教...
在中国,伊斯兰教虽然最早自唐代就开始进入中国,但是真正在中国发展壮大确是在元代。蒙古人把大批中东和中亚地区的色目人迁徙至中国,主要是利用这些外来民族帮助蒙古人对中国进行殖民统治。而这些人大部分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所以在元代伊斯兰教就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因为色目人帮助蒙古镇压中国人民反抗有功,所以在蒙元时期划分的四等人中,色目人地位仅次于蒙古人而位列“二等人”的地位。朱元璋建立明朝提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在《奉天北伐讨元檄文》中晓谕天下,诏告蒙古和色目人等:“归我者永安于中华,背我者自窜于塞外”、“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我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