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亚历山大城看罗马对世界的影响( 10-31)
2017-10-3021:40:37 应泰庚虞苍德(1725610579)亚历山大城在中国古籍中经常被提到。《史记》、《魏书》、《北史》称之为黎轩(li—xian),《汉书》、《魏略》作犁靬(li—jian),《后汉书》、《晋书》作犁鞬(li—jian),均是 Alixandria的不同译法2017-10-3021:40:52 应泰庚虞苍德(1725610579)通过丝绸之路了解西方2017-10-3021:40:55 应泰庚虞苍德(1725610579)可能2017-10-3022:06:12 北方民族史不可能2017-10-3022:06:39 北方民族史亚历山大,那城市没那么大...
南宋是蒙古最强大敌人( 10-31)
蒙古帝国遇到的最强大的敌人是谁?毫无疑问,是南宋。因为南宋抵抗蒙古的侵略,前后长达半个世纪。那么,南宋为什么能对抗蒙古这么长时间呢?咱们先在看看蒙古和南宋的交战史情况。南宋和蒙古之前一直没有正面接触。没有正面接触的原因,是因为中间隔着一个金国、一个西夏。等到西夏和金国灭亡以后,蒙古才可能和南宋正面交锋。不过,在西夏灭亡而金国还没有灭亡的时候,南宋与蒙古就已经有战事了。事情是这样的:蒙古为了消灭金国,多次派人和南宋联系,要求联宋合抗金。南宋起先比较摇摆,不敢应承。后来,蒙古又提出,希望南宋能够借一条路给他们,他们抄金国的后路。这样可以避开金国最厉害的黄河潼关防线。南宋答应了。但是,当1231年底,蒙古王子拖雷率军从四川通过,去抄金国后...
内蒙古和外蒙古有哪些区别( 10-31)
内蒙古和外蒙古基本对应历史上的漠南和漠北。​中午陪外国朋友吃饭,席间他说道:中国的蒙古人生活水平的比他们老家蒙古国同胞好太多了。听到这句话,心中莫名的升起一股自豪感:厉害了,Word国!可仔细一琢磨,不对啊,外蒙古啥时候成了内蒙人民的老家了。这也不能怪国外朋友没常识,他这条经验适用于绝大多数跨境民族。比如俄罗斯族、朝鲜族,他们的老家不就是俄罗斯和朝鲜嘛。其实很多中国人也不清楚内、外蒙古有什么区别,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帝国主义强行将外蒙古分裂出去,但并不知道被分出去的都是蒙古最荒凉的地区,他们无法代表最纯正的蒙古精神。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内、外蒙古之别,并不是帝国主义人为制造的,而是地理环境所致。古时候蒙古族以大漠为中心,分为漠南、漠北...
达斡尔族是契丹后裔吗?( 10-30)
达斡尔族是契丹后裔吗?唐朝时候,契丹不断壮大,自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到1218年西辽被元朝所灭,契丹族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相当辉煌的一段历史。然而,令人奇怪的是,自元之后,史书中再也没有见诸任何关于“契丹”这一民族的文字,就连“契丹”整个民族都消失得无影无踪。难道整个契丹民族都被金元两朝赶尽杀绝?对于曾经数以百万计的契丹民族人口来说,这似乎不太可能。如今,记录契丹文字的碑刻已经被今人从地下发掘出来重见天日。但是,关于契丹民族下落的踪迹却迟迟不见线索。八百年前,他们究竟去了哪里?而今又身处何方?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达斡尔学会副理事长毅松的访谈,整理如下:清初即有达斡尔族是契丹后裔说法从清代初期就有这种观点,到了乾隆时期,因...
鲁迅谈蒙古成吉思汗( 10-30)
鲁迅谈蒙古成吉思汗,摘录原文,不加评述。“幼小时候,我知道中国在‘盘古氏开辟天地’之后,有三皇五帝,……宋朝,元朝,明朝,‘我大清’。到二十岁,又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欧洲,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到二十五岁,才知道所谓这‘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其实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国,我们做了奴才。直到今年(指1934年-引者)八月里,因为要查一点故事,翻了三部蒙古史,这才明白蒙古人的征服‘斡罗思’,侵入匈、奥,还在征服全中国之前,那时的成吉思还不是我们的汗,倒是俄人被奴的资格比我们老,应该他们说‘我们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国,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的。 我久不看现行的历史教科书了,不知道里面怎么说;但在报章杂志上,却有时还看见以成吉思汗自豪的...
蒙古帝国和元朝是一回事吗( 10-30)
历史上的​蒙古帝国和中国的元朝什么关系?是同一概念吗?孛儿只斤·铁木真,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意为“拥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162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取名铁木真。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中国元代忽必烈追封了铁木真为元太祖,谥号圣武皇帝,改大蒙古国国号为元,中国历史上争议最大的有两个王朝,一个是清朝,另一个就是元朝了。“亚洲早期最强大的民族之中元蒙古人居首位。”,“元朝时期几乎整个欧洲被元朝所占领,远比中国最强盛的时期更强大了”。有的书上是这样评价的,然而元朝并非是蒙古帝国。人类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不是罗马...
蒙古金帐汗国历史( 10-30)
金帐汗国历史,对俄罗斯和中亚哈萨克、乌兹别克这些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巨大。金帐汗国(1219-1502),又名术赤汗国、钦察汗国,是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位于整个蒙古帝国的西北面,今天咸海和里海北部的俄罗斯和东欧和中欧地区。由术赤及其儿子拔都及他的后人管理(术,这里读珠,同金兀术的读音)。1223年,蒙古军从中亚进入南俄顿河草原地区,1236年再度侵入,1240年占领基辅。1243年在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建立金帐汗国,即钦察汗国。其版图西到多瑙河下游,东到今额尔齐斯河,南达高加索,北到今俄罗斯保加尔地区。建都萨莱(今伏尔加河下游),成为当时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之一。而从十四世纪起,金帐汗国势力衰落。该世纪末,先后败于莫斯科大公和帖木...
马木留克骑兵为什么能赢蒙古人( 10-30)
西亚和北非的马木留克骑兵,大多出自于中亚的突厥游牧民,除了强悍体魄和坚韧意志外,马木留克骑兵还有三件制胜法宝。公元1260年9月,战无不胜的蒙古骑兵在叙利亚的艾因·贾鲁平原惨败,指挥官怯的不花战死,两万多名蒙古骑兵全军覆没。这次战役的影响极大,导致了蒙古军未能攻占耶路撒冷,没能成功进军非洲,在艾因贾鲁战役结束之后,马木留克骑兵又多次击败蒙古军队,并且收复大马士革。这些击败蒙古骑兵的军队是来自于埃及的马木留克骑兵,大多数成员来自于高加索地区的突厥游牧民,这些突厥人从小被奴隶贩子卖到阿拉伯地区,被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挑选出最强壮的孩子,从小接受训练,然后组建成雇佣军,这些士兵因为从小接受训练,且装备精良,在十字军东征时期曾追随萨拉丁击败十...
威海华勇营随八国联军进北京( 10-28)
是九国联军进北京侵华吗?清朝末年,西方侵略者的铁蹄一次次践踏中国的领土,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八国联军侵华这段家喻户晓的屈辱历史,深深地刻在我们的脑海中,但人们并不知道的是,当年不止是八个国家的侵略者,而是九国联军对中国的侵略,那么为什么历史上的记载是八国联军侵华呢?其中有一支汉奸军队。因为大多数人觉得丢人,因为八国联军中还有一部分军队全部是由清朝老百姓组成的,这支军队投靠八国联军,在侵略战争中打头阵,还有一些清朝百姓在侵略之后竟然还拍照留念,仿佛侵略的是别的国家,实在是让人难以启齿!但事实就是如此,这个事情还要从1898年说起,从中国的威海卫被英国政府占领说起。威海卫被英国强租,英国在威海卫实施“以华制华”的殖民政策。英国政府还...
刘渊建国时的屠各与南匈奴什么关系( 10-23)
汉太祖光文皇帝刘渊(?-310.8.29),字元海,属匈奴屠各部,又记为南匈奴单于於夫罗之孙,匈奴左贤王刘豹之子。十六国匈奴汉国的创立者,公元304-310年在位(308年称帝)。屠各与匈奴、南匈奴什么关系呢?《三国志》卷16《魏书·郑浑传》注引张璠《汉纪》:“关东义兵起,卓(按指董卓)会议大发兵,群寮咸惮卓,莫敢忤旨。泰(按即郑泰)恐其强,益将难制,乃曰:‘……天下之权勇,今见在者,不过并、凉、匈奴屠各、湟中义从、八种西羌,皆百姓素所畏服,而明公权以为爪牙,壮夫震栗,况小丑乎!……”《后汉书》卷70《郑太传》:“及义兵起,卓乃会公卿议,大发卒讨之,群僚莫敢忤旨。公业(按郑泰字公业)……对曰:‘……天下强勇,百姓所畏者,有并、凉之人...
土耳其和突厥( 10-23)
今天的土耳其居民部分起源于古代的突厥民族。今天的土耳其国土,也就是小亚细亚安纳托利亚和东伏拉基亚鲁米利亚,是土耳其人作为一个民族的诞生地。这个民族由两个基本成分组成—从中央亚细亚及中亚迁到安纳托利亚和鲁米利亚的突厥语诸部落和已部分地同这些突厥语部落混合的当地居民。土耳其语源起于突厥诸部落的语言,全世界操突厥语的民族有阿塞拜疆人、阿尔泰人、阿夫沙尔人、巴尔卡尔人、巴什基尔人、加告兹人、多尔甘人、卡贾尔人、哈萨克人、卡拉加斯人今称托法拉尔人、卡拉卡尔帕克人、卡拉帕帕赫人、卡拉恰耶夫人、卡什盖人、吉尔吉斯人、库梅克人、诺盖人、塔塔尔人、图瓦人、土耳其人、土库曼人、乌兹别克人、维吾尔人、哈卡斯人、楚瓦什人、楚勒姆人、绍尔人、雅库特人等。在突...
介绍几个著名高句丽古城遗址( 10-21)
高句丽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民族政权,立国700余年,在东北亚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关于高句丽当时活动的范围,史料多有记载。笔者在此谈谈从遗址中了解的历史上高句丽存在和活动的大致范围。高句丽的第一代都城在辽宁省桓仁县的五女山城。五女山城建在高山上,山上有面积很大的平地,并有水源。正是凭借这样的地势,他们有效地抵御了外族的进攻。但山城用于防守可以,对生产和生活都有诸多不利,于是他们不断地寻找新的生存地。集安是高句丽时间最长的都城。集安靠近鸭绿江,是水草肥美之地。据说当年高句丽王的一个猪倌发现了这个地方。这个猪倌放猪时跑了一头猪,他就跟着这猪的痕迹一直从桓仁撵到集安。他到集安发现此地树木茂密,水草肥美...
箕子陵墓现状和朝韩的去中国化( 10-21)
箕子陵墓现状和朝韩的去中国化-民族史箕子死后葬于何地,史学家众说纷纭,有史书说箕子陵墓在河南省的商丘县,也有史料记载箕子陵墓在朝鲜平壤的乙密台下,是衣冠冢。记载说高丽礼部于1102年为祭祖箕子,在平壤牡丹峰修建纪念箕子的衣冠冢,在墓旁也建立了箕子庙(平壤市原箕林过去还有“箕子墓斋室碑”等古迹)。从那时起,箕子陵受到历代王朝的祭扫与修缮,由于陵寝地处平壤中心的牡丹峰脚下,与乙密台、七星门、浮碧楼等名胜比邻,因而历来亦是平壤的著名景观之一,直到1959年箕子墓全部拆除,现已荡然无存。而我国以及韩国、日本的一些介绍箕子的著作或论文中仍然在说‘朝鲜箕子陵’现位于平壤牡丹峰。近年通过考古发现箕子的墓...
东北话( 10-19)
东北话也就是东北官话,是汉语官话的一个分支,分布于黑龙江省、吉林省全境,辽宁省大部分地区,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河北省东北部。170多个市县旗,使用人口约1.2亿。东北官话细分可分为吉沈片、哈阜片、黑松片,每片又可分为几小片。东北话相当接近普通话(北京话与普通话之间则有相当明显的区别:过多的儿化音、北京话特有的方言词等等)。外地人印象中的东北话其实往往是东北一些地区的“东北话”。虽然东北各地的口音腔调有些许不同,但这种不同只是“东北味儿”的深浅有无,并没有词汇用语的不同,也没有较大的变音变声。东北话分布区域:东北地区、内蒙古东部、冀东北。东北话系属:汉语—官话—东北官话东北话内部分支:吉沈片,哈阜片,黑松片东北话的腔调黑龙江省和吉林省...
东北方言历史起源( 10-19)
东北官话隶属官话方言的分支,说话腔调接近现代汉语普通话,其他方言区的人大体上能够听明白,东北方言,是汉语方言的一种,一方语言,是一方文化的根基,这种方言的特殊性,就体现在它源头的特殊性上。东北方言的历史起源分三个时期。东北方言形成的第一时期中国古代虽以汉语言(主要是雅言),汉字为主体,但汉语言的各地域的发音和称谓也不尽相同。按杨雄所著《方言》中划分十二大方言区,东北属于“燕代方言区”。“燕曰幽州”,燕早在周武王灭殷商之前就起源于东北,号属“东夷”,“秦统一中国后,商周时所称九夷完全融化为华夏族”。古代北燕朝鲜方言是汉语的一种方言。燕人活动区域很广,从燕山以东到朝鲜半岛北部、松花江南岸,都是燕人活动的区域。1983年,考古队在二龙湖北...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