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概述( 09-08)
西方哲学史概述-民族史西方几千年的哲学,对于我们一个不懂西方历史文化的人来说,学习起来很难。以下用简要的文字梳理下西方哲学史,望君能够有收获。西方哲学史按照主要代表分成三段,苏格拉底,笛卡尔,康德。1,从苏格拉底到笛卡尔之前,哲学核心问题是“世界究竟是什么?”,是探究世界的真相或起源的问题。讨论这类问题的哲学都叫做“本体论”,你可能听说过。 2,从笛卡尔到康德之前,哲学核心问题变为了“人是怎么认知世界的?”,讨论这类问题的哲学都叫做“认知论”,你可能也听说过。3,从康德之后,核心问题再次变化,变为“人应该做什么?”,本体论的问题都交给科学去研究,近来认知论的问题随着...
30首唐朝军旅边塞诗,值得一品再品( 09-08)
30首唐朝军旅边塞诗,值得一品再品-民族史《唐诗三百首》里的30首军旅边塞诗,你值得一品再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咱们可以看看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王维,王昌龄,岑参,高适这些大神们是怎么写军旅边塞诗的!于是特意重翻了蘅唐退士所编的《唐诗三百首》,选出了30首军旅,边塞兼战争题材的唐诗(其中虽写战争自身感受,而非军旅题材的诗不算,如杜甫《宿府》《阁夜》等),按蘅唐退士所编的顺序编排。 王昌龄  塞上曲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复入塞,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向沙场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塞下曲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东北马家《伏妖白鱼镇》( 06-28)
东北马家《伏妖白鱼镇》-民族史东北马家的通灵派——东北出马仙的故事!南茅山,北出马!对于通灵,中国作为有5000多年历史传承的国家自然是不陌生的,在甲骨文中,经常说国王占卜或国王梦风暴、暴雨、征服或狩猎等。在某种程度上,中国最早的通灵者就是进入政治威权社会中的部落首领。在中国的民间一直流传,“南茅北马”,所谓南茅北马是指中国玄学的两大流派!南茅是指茅山。“南茅”一般是说南方大多普遍使用茅山道术镇鬼“北马”是指“出马”。北马是指出马仙都有通灵驱邪之功。出马,也叫看香,出堂,继承上古萨满文化的传承,是一种巫文化。出马的形式是引仙上身,一些动物因为天地造化修行百年,想要成仙需要借助人的力量...
四大教育起源论是什么?( 05-28)
四大教育起源论是什么?-民族史四大教育起源论的主要观点教育历来是人类所特有的,并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传递社会经验的手段。教育穿梭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流传于各个阶层之间,从古至今不断改变并继承发展着。人类历史上对于教育起源的叙述也多种多样,大致可归为四类。一,生物起源论——教育是存在于动物界中的现象在法国哲学家利托尔诺提出的“生物起源论”中,教育被当成一种普遍存在于动物界中的现象。利托尔诺认为教育出现于人类诞生之前,生存竞争导致的动物传授“经验”与“知识”的现象也是教育的一种。这种观点重视了教育是永恒发展的,但却忽视了教育是因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存在的本质。二,心理起源论——教育...
鹿的象征意义( 04-17)
鹿的象征意义-民族史1、鹿象征祥瑞远古时代就出现了鹿崇拜,许多民族都崇拜白鹿,白鹿能活千年以上,从满五百岁开始其色就变白,常与仙人为伍,老子就乘着一只白鹿;君王仁孝圣明时,白鹿就会现世,代表着祥瑞之兆。2、鹿象征爱情《山海经·南山经》中记载有名叫“鹿蜀”的怪兽,马形虎纹,白头赤尾,鸣声如歌谣,人佩戴它的皮毛,可繁衍子孙。3、鹿象征长寿神话传说中,东海蓬莱的三仙就是“福禄寿”,在寿画中,鹿常与寿星为伴,以祝长寿。4、鹿象征富裕鹿,谐音“禄”,取高官厚禄之意,梅花鹿更是与“梅花榜”有一定联系,象征着读书人成名高中。在一些吉祥图案中,一百头鹿画在一起,称百禄;鹿与蝙蝠画在一起,表...
中国鹿文化( 04-17)
中国鹿文化-民族史在中国,鹿自古就是人们心中的瑞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表现对象。传统的鹿图像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从史前鹿岩画到清朝末期的年画中的鹿,大致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史前社会至秦朝,鹿图像带有更多的是具象符号寓意的表达,被当做是狩猎或图腾崇拜的对象来刻画,鹿形象简朴粗犷而不失优雅。第二阶段是秦汉时期,鹿图像被刻画在房屋的瓦当和墓室的画像石砖上,成为了装饰图案,在具有审美属性的同时也满足着人的社会心理需求。第三时期是魏晋时期至明清,鹿多被宗教壁画、瓷器、民间年画等题材运用,图像表达细致生动,作为具有神性的祥瑞之物蕴含着饱满的吉祥寓意。早在17...
正确的打坐方法( 04-11)
正确的打坐方法-民族史最靠谱的参禅打坐方法欲望牵引着我们,感受苦乐,犹如昼夜轮转,不知尽头。禅修指引着我们,寻找生命的真谛,犹如指南针,于迷雾中指明方向。成熟,是向内而求,求索生命的真正意义。越向内,方向越明确,活着越有底气。禅修,便是向内求索,寻找自己的本来面目。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打坐,收摄散乱的心于一处,使大脑静定,心境祥和清净,气脉畅通。于学佛修行之人,参禅打坐是最基本的修炼方式,最基本的动作便是闭目盘膝而坐,调整气息出入,断除妄想,平静内心,觉察平时不能发现和思考的事物。打坐前的准备若心可以自然安定,安住于纯净的觉醒中,便无需任何形式,求得心之安定。但很多人却无法在...
怎样正确放生( 04-11)
怎样正确放生-民族史放生应以谨和敬的态度近日,微博上关于放生的话题,我感到很无奈也很遗憾。放生本是一件无可厚非的好事,让很多动物免于受千刀万剐之痛,成为刀下鬼。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在的“放生”也存在很多问题。下面就以网友的疑问以及我的回答和看法的形式来与诸位探讨一下放生的问题:(1)买野生动物来放生,这种行为助长了野生动物交易的歪风邪气,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所以购买野生动物来放生是错误的。答:野生动物的买卖现在是处于一种举报无门投诉无果的局面。如果没人买下来放生,那么这些动物的下场只有一个就是被屠杀,成为箸下之肉。另外运气好被救下的动物的数量真的只是占野味市场少之又少的比例...
李若晖:中国历史上对于君主专制的批判( 02-23)
李若晖:中国历史上对于君主专制的批判-民族史李若晖:中国历史上对于君主专制的批判近年来,关于中国古代社会是否专制主义社会的争论,成为学界热点之一。虽然各种观点早已存在,不过激发争论的是侯旭东在《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4期发表《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古》一文。侯文虽然一再强调其“只是对关于中国古代政体及皇帝本性的一种‘论断’的传播、发展历史的剖析。具体说属于词汇史、观念史,泛言之,属于思想史的范畴,并不是对帝制时代二千多年中实际运转的中国统治体制本身的研究”,但是侯文的倾向性是非常明显的,就是中国古代绝不是专制政体:“如果我们挖掘一下这一论断的根底,不难发现它并不是什么科学研究的结果,而是亚里斯多...
什么是大乘佛教?什么是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到底有什么区别?( 12-26)
什么是大乘佛教?什么是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到底有什么区别?-民族史《西游记》里有段情节:唐僧在长安说法,观世音菩萨变化为一个老和尚,对唐僧说,你讲的都是小乘佛法,我佛西天有大乘佛法,于是这才引出唐僧了西天取经一事。大小乘佛教有什么不同呢?“大乘”和“小乘”这两个不同的佛教学派,来自于印度佛教的一次内部分裂。在释迦牟尼去世以后很多年,佛教徒对教义有了巨大的分歧,新出现的学派就管自己叫做“大乘”,管原先的学派叫做“小乘”。所谓“大乘”和“小乘”的称呼,是大乘单方面取的。小乘佛教在历史上的正式名称是“上座部”教派。如今,这一派在亚洲南部等地仍旧存在。因此在正式的场合,不应该称呼“小乘”佛教,而是称呼“南传上座部”等名。大小乘...
佛陀的最后一餐吃的是什么( 12-20)
佛陀的最后一餐吃的是什么-民族史佛陀预先说明自己三个月后涅槃,三个月后不论吃什么,都会如期涅槃。原始佛教是讲究过午不食的,即日头过了正午就不能吃正餐,所以佛陀的最后一餐不是晚餐而是午餐,但吃的是什么同样是一件争了两千多年的公案。简单地说就是目前南传巴利语的记录中说佛陀最后一餐吃的是猪肉,而北传汉语记录中则记载佛陀吃的是菌类。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记载差异呢?这主要还是由于印度文化背景之中的宗教禁忌随着世异时移而产生了重大变化。简而言之,最早的记录中记载佛陀吃的是菌类,但由于在印度婆罗门教文化传统之中存有蘑菇与菌类的严格饮食禁忌,时至今日印度的高种姓之人,比如现在的印度总理莫迪都还会禁食蘑...
对佛陀的神圣化( 12-20)
对佛陀的神圣化-民族史佛教的发展经历了漫长数千年的过程,因此在很多问题上的看法也就有了不小的变化。在原始佛教时期往往是把佛陀当成一位伟大的普通人来记载,因此就有不少对佛陀身体疾病的描述。从这些记载之中可以看到,首先佛陀由于长期坐禅而有背痛之疾。很多佛经都记载佛陀讲经时忽然背痛,就会让阿难等弟子帮他继续讲,他自己则躺下来休息。除此之外因为佛陀常赤脚游行,故有记载佛陀的脚被刺所伤,“极为苦痛,如来默受”。对于生老病死,佛陀非常通达,侍者阿难看到佛陀这样的人也会衰老,悲泣不已,佛陀则开导说这是人生的常态。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佛经的叙述出现了变化,不太承认佛陀会生病、衰老了。这种日益...
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都不是佛陀的名字( 12-20)
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都不是佛陀的名字-民族史欧洲早期学术界并不认为佛陀曾经真实存在过,而认为应该是虚构出来的一个人物,在佛经中的大量记载并不具有可征信性。虽然经过了一些学者的文献考证,但真正打消诸多怀疑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还是考古挖掘。1898年,在迦毗罗卫城东南十四英里处的一处佛塔里发现了一个大的石灰石方柜,里面存有三个骨灰瓮,上面的印度俗语文字说“这是属于释迦族的释尊佛陀的遗骨容器”,尽管里面的个别词有歧义,但就一般而言,这份舍利被承认是佛陀真正的遗骨,一部分赠送给泰国国王,一部分送给日本名古屋觉王山日泰寺来奉祀,而其舍利瓶为加尔各答博物馆保管。鹿野苑考古博物馆中的佛像(图源:wikipedia...
从《西游记》看佛教的本土化和佛道相争( 12-13)
从《西游记》看佛教的本土化和佛道相争-民族史一流佛祖二流仙,汉传佛教站稳脚跟的绝招,长出一张华夏面孔佛教入汉后,通过一步步本土演化的过程,与道教相争、相融,乃至某些神话之中神级体系共用。如果说中国的宗教类别,恐怕最先想到的就是道、佛二教。自古以来,除却儒教严重的政治化,就只有道教和佛教成为了民间真正广泛流传的宗教。在被民众广泛接受之后,不仅宗教与宗教之间产生了众多的纠葛,民间群众的口中也盛传着更多的故事。最知名的大概就属被称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了。在《西游记》广泛影视化的过程中,它也成为了中国人民老少皆宜的经典,它的故事被人们观看过一遍又一遍,所以其中的故事也是如数家珍。但是细细品味...
《封神演义》尊崇道教与《西游记》尊佛抑道( 12-13)
《封神演义》尊崇道教与《西游记》尊佛抑道-民族史《封神演义》与《西游记》的相承相悖国内文学史一般认定《封神》产生于百回本《西游记》问世(1592年)之后,而复旦新版《中国文学史》则认定其产生在天启年间(1621),即《金瓶梅词话》亦已问世之后。假如说《西游记》里有尊佛抑道的嫌疑,那么《封神演义》就是对中国神话系统的重新梳理分配,《封神演义》将时空定位在商周之际,由道教的创世为前提梳理出佛道的关系。创世伊始,天地间便有一元灵,元灵纳天地灵气修炼为创始元灵,而创始元灵有四个徒弟分别是:鸿钧老祖、混鲲老祖、女娲娘娘、陆压道君。鸿钧老祖又各有三大弟子:道德天尊、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就是太上老君(老子)...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