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长子扶苏身世谜团( 12-30) 公子扶苏是秦始皇嬴政的长子,历史上对他的记载是姓赢,氏赵,名扶苏。也就是说扶苏既可以叫做赢扶苏也可以叫做赵扶苏,他和赵国的王族是一个祖先。在先秦时期,一般称呼男子只称呼氏而不直接称呼姓加名字。周天子认为秦国先祖护驾有功,给他赏赐了封地,就是现在的秦国。公子扶苏是不是怀有赵国王室的血脉呢?秦朝追根溯源据说还是上古帝王颛顼的后裔,他们有一个祖先叫皋陶,从唐尧时候开始就是士师官。皋陶对大禹治水有功,于是大禹就赐给他一个赢姓,掌管畜牧的工作。夏朝和商朝的时候,赢氏一族一直是诸侯的身份。可是商纣王的暴政让以西周为首的其他诸侯国发起了反叛起义,赢氏祖先没有选好队伍,...
秦始皇姓赢还是姓赵?这问题得问司马迁!( 12-28) (秦始皇)《史记•秦始皇本纪》开篇就说:“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意思很明显,“名为政,姓赵氏”。那就叫赵政。司马迁在总结时候又说:“秦之先为赢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注意,这里说了秦始皇的祖先为造父。据说,造父擅长养马和驾车,造你能驾着八骏马车,在梅花桩里奔跑,能让着八匹马步调一致。何为步调一致?就是马蹄印很有规律,纵横大体...
二里头考古60年都有哪些发现?( 12-28) 二里头遗址宫殿区2015年春季发掘现场“听说又挖出个大墓,里面有啥不知道,要整个儿打包送到实验室!”二里头考古发掘近60年,这片土地上一旦有重大考古发现,就会成为附近村民们茶余饭后的新话题。自1959年秋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者对二里头遗址进行试掘的第一铲开始,国内首次明确以探索夏文化为学术目标的田野考古一直没有停歇过,遗址丰富的内涵不断给世人以惊喜,众多的中国乃至东亚“之最”在这里一一浮出水面。三代考古人,田野挥洒青春二里头遗址分布范围为偃师市翟镇镇二里头、圪当头、四角楼和北许4个行政村。“我和他们都熟得很!”聊起二里头考古队的三任队长,圪当头村...
夏朝存在吗?夏朝和二里头考古什么关系?听听专家怎么说!( 12-28) 从1959年徐旭生先生“夏墟”调查开始,历三代考古人在二里头辛勤耕耘,但目前关于夏朝仍有许多困惑,这里整理一下国内外十余位顶级专家关于夏朝、关于二里头的观点,听听专家怎么说。李伯谦(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夏代在司马迁的《史记·夏本纪》及先秦时期的文献中均有提及,但缺乏实物证据,很长时间未得到实证,直到二里头、登封王城岗等遗址的考古发掘后才开始得到证实,即我们以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相结合证实了夏王朝的存在。夏问题的解决,夏商周断代工程起到很大作用,断代工程旨在解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夏商周三代的年代学问题。通过对发掘的夏代遗物和遗迹进行碳十四测年...
秦始皇姓赵,秦始皇不姓嬴( 12-26) 秦始皇姓赵,秦始皇不姓嬴!这要先从姓和氏的区别说起。古籍《通志》是这样论述姓氏之分的:先秦时期,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用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用以别婚姻,故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因为天下同姓是一家。咱们不妨以具体的历史人物为例来说一说这个事情。大家一定还记得春秋时期那个因为和亲哥哥私通而臭名昭著的美女文姜吧,其实文姜并不是她真正的名字,而是后人对她的称呼,具体地说,文是她的谥号,姜是她的姓,当然也是她来自的齐国国君的姓。齐国的国君自然是男子,按照先秦风俗,虽然他们也以姜为姓,但他们的名字却应该是吕某...
近代韩国社会萨满教的发展和韩民族文化认同( 12-25) 当今朝鲜半岛,若没有萨满信仰,则没有檀君朝鲜,则没有韩国璀璨历史。很多世纪以来,韩国的统治者们都以消极的观点将萨满教视为民间宗教形式,但近年来,人们对萨满教的看法有了积极的变化,人们普遍地将萨满教作为一种和韩国民族之根联系在一起的文化象征来看待,同时萨满教也成为韩国民族-国家认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些相关研究表明,萨满教可能已经在朝鲜半岛存在了几千年,这也为韩民族的追根溯源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凝聚力。15-16世纪,儒教理学被尊崇为朝鲜社会的主要意识形态和礼仪标准。首先接受儒学思想的是两班贵族阶层。对于他们来说,坚持以儒学思想作为文明行为的标准是维护其...
“奋六世之余烈”:秦孝公起连续七代秦王奋发图强,终灭六国( 12-24) 秦之所以能灭六国,千百年来已有无数人讨论,其中君王个人因素,也是成败的关键,秦国地处西陲,民风彪悍,历代君王代领秦人自强不息。一、秦孝公秦在孝公以前,历经几代动荡,国力被极大削弱,河西地区被魏所夺。孝公即位后重用商鞅,实行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力大增,百姓富裕。在马陵之战十万魏军精锐被歼,大将庞涓战死后,秦国抓住机会,夺回河西失地。魏国受到严重消弱。二、秦惠文王秦惠文王时六国看不得秦国崛起,合纵攻秦,惠文王采纳谋士张仪的连横策略,瓦解了六国联盟,破掉了六国的合纵。尽管惠文王杀害了商鞅,但瑕不掩瑜。并且惠文王延续了商鞅的大部分变法措施,继孝公后,秦国...
东周历史:东周王朝和西周(公)国、东周(公)国( 12-21) 周朝分为前期的西周和后期的东周,这一点我们都知道,而东周一般来说又是历史上著名的春秋战国时期,只不过这些名字都是我们后人给当时取的,也就是说,当时并没有“西周东周”这些表示时代的词。但是,如果出现了“西周东周”,也不要惊讶,因为那个时候确实是有东周国和西周国的。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自公元前1046年建国,到公元前256年灭亡,周王朝一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91年。周朝在历史被分为两部分,其中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为西周,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56年为东周。到东周之后,周天子威望大衰,诸侯国开始进入争霸和兼并时代,后世便以三...
西班牙靠什么征服印第安人:带路党比天花更可怕( 12-21) 野蛮落后,大量带路党是导致人口数量庞大的美洲印第安人被西班牙人征服的重要原因。自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起,西班牙殖民者陆续来到美洲,以数百人的远征军摧毁了阿兹特克、印加、玛雅等美洲原住民文明,建立起西班牙帝国。即使是西班牙征服者自己,也很难相信能凭借如此之少的人数,在如此广阔的地域控制如此众多的人口。毕竟,16世纪的西班牙就是欧洲的穷乡僻壤;而欧洲,按照当时的世界标准,则是落后和生产力较低的代名词。▲西班牙殖民者与印第安人的战争毫无疑问,传染病在西班牙殖民者征服美洲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殖民者将美洲原住民不熟悉的疾病带到新大陆,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就是...
西域36国哪些不在中国境内( 12-19) 西域一般指甘肃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和阳关(今甘肃敦煌西南董滩)以西,即今新疆地区。广义的西域包括新疆以西,中亚细亚的广大范围。西域小国林立,西汉时号称有36国。由于一些国家陆续分化,最多时达60多个国家。他们的国土狭小,建于绿洲之上,领土以王城为中心,以绿洲为边界。西域诸国一般按西汉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路线分为南北两道。南道诸国由东到西有:楼兰(鄯善)、婼羌、且末、小宛、精绝、戎卢、抒弥、于阗、渠勒、皮山、太平、西良、子合、莎车、乌牦、德若、蒲犁、枳中、竭左、渠沙、满犁、依耐、榆令、无雷、桃槐、难兜、大月氏、罽宾等29国;北道诸国由西向东有:康...
吕光和后凉( 12-19) 吕光,是氐族人,十六国时期后凉的创立者。337年出生,是前秦太尉吕婆楼的儿子,吕光在22岁时就一战成名,属于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只是民间没有流传他的故事,因此知名度不高。吕光的父亲是太尉,官职不低,也算是出身名门世家了,但是吕光并没有因此骄傲,反而努力上进,刻苦练功,凭借自己杰出的才能得到了皇帝的器重。建元十八年,此时的前秦已经统一了北方,兵马强盛,苻坚就有扩建疆土的意思,因为任命吕光为使持节,让他与姜飞、彭晃、杜进、康盛四将一起出征西域。建元十九年,吕光从长安出发,他们越过了三百里的沙漠到达了西域,所到地方的国家均投降;建元二十年,吕光就大败西域...
古城辽阳各地名称来历考证( 12-16) 战国时期燕国燕昭王姬职置郡,郡治襄平就是今日辽宁省辽阳市,辖大凌河以东,辽水以东,朝鲜清川江下游附近地区。东北辽阳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又是一个新兴的城市。因此既有很古老的地名,又有富有时代特色的新地名,现在简单考证下辽阳一些老地名的来历,供大家参考。有些地名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但为了让大家知道,辽阳曾经有过这些地名,所以也给录入了。(一)白塔区襄平,这个应该是辽阳最古老的的地名了。《史记·匈奴列传》:“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这个襄平就是指现在的辽阳老城区。辽阳名字的前身。襄平街道办事处,襄平贸易城等带襄平的名字皆来源于此。文圣,据《辽阳县志》记载...
朝鲜的髡发习俗( 12-13) 朝鲜民族在元朝以前由于一直受中原华夏文明影响,采取束发,而不是像周边的东胡及女真那样剃发,但到了在蒙元统治时期,由于高丽统治者和蒙古王公贵族接触频繁,关系密切,甚至长期在元居住,逐渐染蒙古之风的髡发习俗。因此,有元一代蒙古也有髡发习俗对高丽统治集团,进而对平民百姓产生很大影响。元朝的蒙古男子,有髡发习俗,其发式在蒙古语中称之为"怯仇儿"。这种发型是将头顶至额头的头发全部剃去,在两个耳朵边留下一些头发,垂于肩上。这种发型又名“不狼儿'”,说的就是这种发型左右垂髻至肩,妨碍回头看东西,不能像狼一样环顾左右。高丽忠烈王王昛,在中统二年(1261)曾以世子身份入...
高句丽与渤海高氏有关系吗( 12-04) 如果说高句丽的高姓都是源于渤海高氏,那就完全证实了高句丽是中国的,其它都不用谈了。高句丽贵族唐朝时,高句丽为唐高宗所灭,包括王族的大部分高句丽人民被强制迁入中国,而高句丽故地为唐朝和新罗国所瓜分。高句丽王族均以高为姓,传国数百年。其后,唐军消灭高句丽,国王高藏等高句丽王族尽数被俘。被迁往长安洛阳,当上了唐朝的官吏。除此以外,还包括数十万高句丽富户和权贵,可以说高句丽的精英尽入中国腹地。在网上看到文章说:“上世纪90年代,西安发现高句丽王族墓群,墓主们皆为高藏等王室成员的后代,他们有高震、高玄、高性文、高慈、高足酉、高铙苗等等,其中与旧高句丽王族血缘最近的...
李自成起义原因:失业后被逼债和通奸所困( 12-03)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驿卒,汉语词语,拼音是yìzú,意思是担任驿站差役的士卒。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军事情报的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明朝在原有驿站基础上设立递运所,加强了物流信息。京师设置会同馆及乌蛮驿,供予赴京公干或者朝贡人员居住。万历以后,驿站制度弊窦丛生,大小官员往来于道路时,常常任意勒索夫、马,而且公器私用,“用于私事的占十分之八”,崇祯年间因而有节裁驿递之举。李自成因驿站被裁失意潦倒,又被债主逼债、老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