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之战:霍去病1万汉军打垮20万匈奴( 04-11)
河西之战:霍去病1万汉军打垮20万匈奴-民族史河西之战,指的是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进军河西(今河西走廊甘肃一带),打击匈奴的战役。漠南大战结束后,实力大损,自此汉军一改建国以来的被动防御姿态,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为避免被汉军进一步攻击,匈奴主动放弃了沙漠以南的所有领地,退守漠北,因为沙漠的阻碍,汉军也没有展开追击扩大战果,而是就地驻防,刘彻在新占领区设立朔方郡,以作为将来进攻匈奴的前进基地,并开展移民实边和屯田运动,积蓄力量、整军备战。匈奴在漠北也没闲着,他们痛定思痛,研究如何打败汉军的战略战术,并积极扩充军力,整合资源,休养生息,恢复元气,汉匈战争进入了长时间的战略相...
奥斯曼和波斯缠斗二百多年,被欧洲反超( 04-09)
奥斯曼和波斯缠斗二百多年,被欧洲反超-民族史历史上,除了领土和资源竞争,最容易引发战争的因素就是宗教了,就像奥斯曼帝国扩张时,最激烈的战争几乎都发生在巴尔干半岛,因为对于欧洲人来说,当时战争带来的不仅是侵略,还有更不能接受的宗教征服。宗教引发战争也不仅仅只发生在基督教、伊斯兰教之间,就像西亚曾经的两大霸主波斯和奥斯曼帝国,两国均是伊斯兰教,但还是因为信仰问题引发了横跨三个世纪的战争,让欧洲国家赢得了发展机会,究竟什么原因让两大穆斯林强国兵戎相见200多年呢?这还得从伊斯兰教早期说起,公元632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去世,之后他的信徒们在继承权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一派主张继承人应由穆斯林公社...
奥斯曼帝国简史( 04-08)
奥斯曼帝国简史-民族史今日土耳其横跨欧亚大陆,谁也打不过,但谁都不服!土耳其之所以如此豪横,主要是因为他们自认为自己是奥斯曼帝国的继承者。土耳其不承认自己是亚洲国家,其实他们现在的国土,只有3%在欧洲。历史上,奥斯曼帝国,和欧洲对峙了624年。1256年,旭烈兀灭了阿拉伯帝国以后,在这里建立了伊利汗国,又称尔汗国。蒙古人打仗是把好手,可惜不太懂统治。伊利汗国手下的万户们,实力强劲,纷纷有自立的资格。再加上权臣当道,对地方的管理松散,因此到了1335年就灭亡了。在此期间,中亚地区一小撮突厥部落逐渐崛起,他们便是日后赫赫有名的奥斯曼帝国。奥斯曼人本来归罗姆苏丹国管辖,是塞尔柱王国...
汉武帝为什么要和匈奴死磕?( 04-07)
汉武帝为什么要和匈奴死磕?-民族史公元前133年,和亲才一年,匈奴又来侵边,汉武帝听从主战派王恢的建议,由马邑豪强设下埋伏引诱匈奴深入汉境,打算聚歼敌军。马邑人聂壹向匈奴诈降,把他们引来马邑,但匈奴行至途中,发现漫山遍野牛羊,无人看守,单于心疑,攻击附近的村落,抓获雁门官员,一问才知有埋伏,匈奴立即退兵,汉军不敢追击,汉朝和匈奴从此翻脸。此后,汉武帝和匈奴多年大战拉开帷幕。那么,为什么汉武帝一定要和匈奴死磕呢?第一,不管中原怎么换主人,不管匈奴谁当单于,匈奴南下内侵行为从来没有改变。李白诗里写“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就是写汉高祖刘邦和匈奴作战被围于白登山。武帝之前,汉朝和匈奴征战不断...
色乃万恶之首,“瓦剌王”杀北元大汗,立阿里不哥后裔继承蒙古汗位( 04-04)
色乃万恶之首,“瓦剌王”杀北元大汗,立阿里不哥后裔继承蒙古汗位-民族史1378年(明洪武十一年),北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病逝,其弟(也有说法是儿子,至今没有定论)脱古思帖木儿继位,是为益宗。益宗再没有了前代力图恢复盛元的志向,只想偏安求生,将汗廷迁至捕鱼儿海(今贝尔湖)。但明太祖朱元璋却从没有忘怀北元朝廷的存在,1388年(明洪武二十一年),在相继吞并辽东、云南之后,派大将蓝玉率15万大军直驱捕鱼儿海,一举摧毁了北元汗廷的武装,北元益宗脱古思帖木儿在逃亡途中与太子一起被阿里不哥后裔也速迭儿所杀。也速迭儿之所以有此胆量,是因为有卫拉特蒙古的大力支持。随着元朝灭亡,北元屡遭明军打击,尤其是矢志中兴的北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太师扩廓...
哪些是林中百姓,是怎样被成吉思汗征服的?( 04-03)
哪些是林中百姓,是怎样被成吉思汗征服的?-民族史毡帐百姓、林中百姓公元12世纪,蒙古人已经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等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东一带,并分衍出乞颜、札答兰、泰赤乌等许多部落,它们和周边塔塔尔、翁吉剌、蔑儿乞、斡变剌、克烈、乃蛮、汪古诸部,都属于游牧在草原上的“毡帐中的百姓”。林木中的百姓则指的是《元史》记载的“无市井城郭,逐水草为居,以射猎为业”的部落,即林中百姓是蒙古人对居住在蒙古高原北部森林中狩猎民族的统称。术赤征服林木中的百姓统一草原后,公元1207年成吉思汗派长子术赤去征服“槐因亦儿坚”。“槐因亦儿坚”意思就是“林木中的百姓”。斡亦剌部(瓦剌)是林中百姓重要一支,当时居于贝加...
击败徐达的天下奇男子王保保,是汉人还是蒙古人?( 04-01)
击败徐达的天下奇男子王保保,是汉人还是蒙古人?-民族史金庸的小说都与历史有些关联,《倚天屠龙记》中大部分都是虚构的人物,但是女主角赵敏的哥哥王保保,历史上确有其人,即扩廓帖木儿(KökeTemür,蒙古语意为“青铁”,?—1375年/1376年?),他生于光州固始县,汉名王保保,元朝末年杰出将领。王保保的母亲是元末将领察罕帖木儿的姐姐,王保保被舅舅察罕帖木儿收为养子,由察罕帖木儿养育成人。汝阳王察罕帖木儿和赵敏剧照王保保的舅舅察罕帖木儿(Chaqan-temür,1328年—1362年),字廷瑞,乃蛮部豁里氏,元末将领。祖籍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北,即元之别失八里)。祖父是乃蛮台(木华黎五世孙)、父亲是阿鲁温...
旭烈兀西征:亲基督徒、仇视穆斯林,被视为来自东方的十字军( 03-30)
旭烈兀西征:亲基督徒、仇视穆斯林,被视为来自东方的十字军-民族史旭烈兀率领的蒙古第三次西征,一路掠夺和屠杀,特别是穆斯林世界的中心巴格达,惨遭屠城。但有一群巴格达人却安然无恙,甚至被待为上宾。他们是什么人呢?这群人是景教徒。景教徒的保护神不是别人,正是旭烈兀的妻子脱忽思哈敦。脱忽思哈敦本人就是一名景教徒,她向旭烈兀求情,保全了巴格达城内所有的景教教徒。当蒙古人在巴格达疯狂屠城时,巴格达的景教徒,遵循大主教玛乞哈的命令,秘密地躲在一座教堂内,安然无恙。而战后玛乞哈大主教还得到旭烈兀赐给他的一座哈里发的宫殿,可谓相当恩宠。景教,即唐代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脱里派,也就是东方亚述教会。景教起源于今日叙利亚,是从希腊正教(东正...
旭烈兀西征:与金帐兄弟反目,止步大马士革( 03-30)
旭烈兀西征:与金帐兄弟反目,止步大马士革-民族史穆斯台耳绥木,阿拉伯帝国阿拔斯朝(黑衣大食)最后一位阿里发。1258年1月16日旭烈兀率蒙古西征军围攻阿拉伯帝国首都巴格达,2月13日城陷,穆斯台耳绥木出城投降,被装入袋中,纵马踏死!历时500余年的阿拔斯朝阿拉伯帝国灭亡。旭烈兀画像巴格达城破后,旭烈兀开始搜刮哈里发的财物,要求其交出所有金银财宝。哈里发穆斯台耳绥木献上了两千件长袍、一万枚金币和若干件珍珠宝石珍品,旭烈兀当场将这些物品分给手下。但穆斯台耳绥木还有个小金库没有交代,随后也被旭烈兀知道了,穆斯台耳绥木只好交代宫殿的中央有一个装满金子的水池。蒙古军将水池掘开,发现其中装满了赤金,全是一百米斯戛...
旭烈兀西征:屠巴格达,杀哈里发,灭黑衣大食( 03-29)
旭烈兀西征:屠巴格达,杀哈里发,灭黑衣大食-民族史旭烈兀率领蒙古大军第三次西征,木剌夷国被消灭,下一个目标就是阿拔斯王朝。阿拔斯王朝首都在报达(今伊拉克巴格达),以“报达”为国名,中国史籍中称之为黑衣大食。此时的阿拔斯王朝已经不复当年之勇,在它的东部和西部,出现了许多独立的小王朝,互相兼并混战,有点类似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巴格达城虽然是整个伊斯兰教世界的教城,但最高教主哈里发实际只剩下一个空名,这些王朝根本不听其调遣和节制。阿拔斯王朝末代哈里发穆斯台耳绥木即位后更是贪图享乐,导致朝政腐败。旭烈兀依旧先礼后兵,跟之前一样先劝降。但穆斯台耳绥木却根本看不起蒙古军,甚至无视木剌夷国被灭的结局,直接警告旭烈兀,...
旭烈兀西征:摧毁阿萨辛派,灭木剌夷( 03-29)
旭烈兀西征:摧毁阿萨辛派,灭木剌夷-民族史蒙哥统治时期,令其弟旭烈兀统率大军,向西南亚征战。旭烈兀率军渡阿姆河,向波斯进军,波斯和高加索的一些小国纷纷投降。旭烈兀此行一个重要任务是除掉一个极端刺客组织——木剌夷国。木剌夷国位于里海以南、盘踞马拶答尔(今伊朗马赞德兰省)诸山城,创始人哈桑·本·萨巴领导的阿萨辛派是伊斯兰教的异端,以刺杀闻名于世。其教派的首领称为“山中老人”,阿萨辛派首领拉希德丁·锡南时期,曾暗杀多名十字军和穆斯林要员,令很多国家君主对其非常忌惮,但又无可奈何。阿萨辛派在11世纪末叶至13世纪中叶非常活跃,可谓是佛挡杀佛,魔来斩魔。由于蒙古行旅商人屡屡遭到阿萨辛派的劫掠,蒙古侵入波斯...
旭烈兀生平概述( 03-29)
旭烈兀生平概述-民族史孛儿只斤·旭烈兀(1217年—1265年2月8日),蒙古人,成吉思汗之孙、拖雷之子、忽必烈、蒙哥和阿里不哥的兄弟。旭烈兀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与世界关系历史中不容忽视的一位重要君主。但是一直被主流史学遗忘而忽视。旭烈兀18岁时候(1235)即追随拔都远征,曾经横扫东欧大草原,一直打到了今匈牙利境内。在与匈牙利马札尔人的战争中,旭烈兀与速不台领兵,大败马札尔军队于都宁河。参加这次远征对年轻的旭烈兀意义重大,使他积累了军事经验和政治资本。1248年,旭烈兀联合拔都等人拥戴其长兄蒙哥,使蒙哥在1251年蒙古的王公大会上夺得大汗之位。旭烈兀和蒙哥、忽必烈都既遵奉佛教喇...
蒙古旭烈兀西征始末( 03-29)
蒙古旭烈兀西征始末-民族史1252年,蒙古大汗蒙哥派遣怯的不花为先锋,率1.2万人从中国西部出发,先行西征克什米尔和波斯。第二年,旭烈兀率蒙古和汉人组成但主力军团自华北出发,进入西域,渡过阿姆河,汇合怯的不花军团,开始大规模西征。据波斯史学家的记载,蒙哥授予旭烈兀的旨意是:“让从阿姆河两岸到埃及尽头的土地居民都要遵循成吉思汗的习惯和法令。对于顺从你命令的人要赐予恩惠,对于顽抗的人要让他们遭受惩罚”。旭烈兀首先打击的是里海之南的亦思马因派回教之国——木剌夷国,这一派别是历史上有名的穆斯林“刺客派”。曾经多次派人暗杀成吉思汗和蒙哥未遂。同蒙古人结下了深仇大恨。旭烈兀分三路大军进攻,自...
元朝宫廷男女双修面面观( 03-28)
元朝宫廷男女双修面面观-民族史崇尚性力的大乘教金刚乘,从印度传入中国,在元代宫廷之中极为流行。皇帝信奉金刚乘,后妃们也坚信不疑,一时之间,讲究男女双修的房中术,在宫廷之中盛行,并在京都蔚然成风。元世祖忽必列喜欢汉人修身的房中养生,也喜欢金刚乘讲究的双修。许多身怀绝技的房中术士,特别是密教术士出入宫廷,受到元世祖的特别宠遇。精通密教法术的八思巴大师,按照密教嘿金刚仪式,封忽必烈为世界君主。在元代的宫廷之中,有许多画像、塑像,都是男女双修图,图形是尊神与称为明妃的女子合欢,藏语称为雅雍。这种男神与女性配偶合欢的造型,称为双修,就是通过与女性配偶的性交来超度自己,从而达到一种修炼的最高境界...
明朝和蒙古互称南北朝,为满清统一打下基础( 03-27)
明朝和蒙古互称南北朝,为满清统一打下基础-民族史分裂时期,一个政权在南方一个政权在北方,这种情况可称为南北朝。互称为南朝北朝,表达了对彼此政权的尊重,以及对回归大一统的期待。一明朝使臣自称大明为南朝朱元璋及其后裔未能兼并北元——蒙古政权,迫使蒙吉政权称臣纳贡,也只是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局部地实现过,南北对峙的局面延续下来,明朝君主们不得不习惯于这样的局面。永乐六年,明成祖朱棣致书本雅失里云云“我太祖高皇帝于元氏子孙,加意抚恤,来归者辄令北还,如遣脱古思帖木儿归,嗣为可汗,此南北人所共知。”此似为以“南北”来称呼明、北元两个政权之始。不过处于优势的明朝一方总不肯直截了当地使用“南北朝”这个词,太祖、成祖...
最新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