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和鲜卑哪去了?后裔在哪里?
华夏民族最早起源于中原,但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大批北方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本文介绍一下影响力较大的两个北方民族:匈奴、鲜卑。

南匈奴很早就归附附汉朝,二十多万众被安置在内蒙古、山西与陕西北部及甘肃东部一带,为汉帝国守边。东汉后期,他们更进一步内徙到山西中部汾水流域一带,与汉人杂居。东晋时曾先后建立前赵、夏、北凉等政权。
北匈奴则在汉帝国军队的攻击下,一部分由北单于带领,西迁至伊犁一带,再向西迁至东欧,这一支匈奴人后来融入匈牙利一带的土著之中。北匈奴另外一部分成氐族,后被汉族融化。还有一部分在草原中,融入室韦部落中,后来成为蒙古族的一部分。
另一部分则西迁入今新疆与甘肃河西,现代成为裕固族。裕固族是保留匈奴传统的最后分支。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鲜卑
鲜卑族源于东胡,曾归附东汉,兴起于大兴安岭山脉。鲜卑以游牧为生,善骑射,所制“角端弓”为古代有名的武器。东汉初年,活动于今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的鲜卑仍为匈奴役属。
随着北匈奴西迁。鲜卑趁势占据了漠北地区,留在漠北的匈奴十余万落并入鲜卑。鲜卑自此强盛起来。

鲜卑族先后建立了包括宇文、慕容、拓跋、段、乞伏等部的军事联盟,分东、中、西三部,各部均置大人统领。公元315年,鲜卑慕容拓跋猗卢自称代王,建立代国。公元386年,逃亡在外的拓跋珪恢复了代政权,再次成王并迁都盛乐,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公元534年,魏又分裂为东魏、西魏。后来北齐代东魏,北周代西魏,北周又灭北齐,至公元581年北周为隋所代。隋唐两代虽然汉人建立,鲜卑族后裔都居于重要地位。
鲜卑族大部分融入了华夏,留在草原的少数拓跋鲜卑分布在大兴安岭地区,形成了锡伯族。清朝时期,锡伯族先后被编入蒙古八旗和满洲八旗,移防黑龙江、吉林各地。1764年,清政府为了加强伊犁地区的驻防力量,抽调3000多名锡伯族军民迁徙到伊犁。从此,锡伯族形成了东西分居、小聚居大分散的局面。

这两个历史上影响久远的北方民族,都有过辉煌的历史。随着历史变迁,已经消失,大部分融入汉族,还有在偏远的地域还存在少部分直系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