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维吾尔文字的发展与演变

维吾尔族除语言外,其文字表达形式亦是其表象文化的一大特色。一般而言,文字系统的出现,可分为自创与假借这两种基本形式。维吾尔文的发展与演变应属于后者。我国突厥语族诸民族本身具有文字使用系统的比例很高,但字母等书写符号基本仍属于向外假借的型态,且彼此之间的关联性是相当明显的。早在西元㈥、㈦世纪以后,漠北时期的突厥系民族(突厥、回鹘等),已发展并使用一套象形文字式的符号文字。这种被称为古代突厥鲁尼文(Runic)的字体,因多以碑文形式,在近代时期于漠北鄂尔浑河(Orkhon R.)流域、叶尼塞河(Yenisey R.)流域等触被大量发现而为中外学界所重视。鲁尼体突厥碑文的出土与解读,知名者如翁金碑、暾欲谷碑、阙特勤碑、阙利啜碑、苏吉碑、色楞格碑等,已为研究突厥民族的起源与突厥语言原始形式的构拟等骨干领域,提供了最重要的证据与信史材料。有关鲁尼体突厥文的来源,在前世纪末、本世纪初最早解读此一文字的丹麦和俄国学界,大多持源自西亚阿拉美(Aramic)文字之说。但近年来大陆学者如牛汝极等人则持不同的看法,认为鲁尼体突厥文属象形文字,是东方故有文化的产物,基本上与阿拉美文无关。

按鲁尼体突厥文虽已具备着文字基本型式,但其对于古代维吾尔文字的出现与正式使用仍有一段距离。漠北时期的回鹘,虽然在文字的使用上已有受到中亚定居民族文字系统的影响,但严格说来,回鹘人有系统地借其他民族文字来为自身语言趋向书面定型化的运用,则是在西迁中亚、新疆之后。一般而论,回鹘人在西迁之前就已开始使用源自中亚粟特文(Sogdian)的回鹘文,但在9世纪西迁后才广泛使用。大陆学界将古代维吾尔人初用粟特文字母拼写回鹘文的时期,称为「早期回鹘文」。回鹘文字母因时期不同,其字母数目也各异。普遍认为,回鹘文字母最少有18个,最多达23个。每个字母因出现在词首、词中、词末位置的不同,形式也有所变化。其中以五个字母用来表示8个元音,辅音字母18个,共标计21个音位。

历史上回鹘文主要成为高昌回鹘王国的代表性书面文字。也由于回鹘文的广泛使用,以及近代大量回鹘文文献的出土,使得研究高昌回鹘王国在新疆统治的史实更迈向信史的阶段。回鹘文文献大体上分为三个类型,即典籍类、文书类和碑铭类。其中典籍类又分为宗教典籍(含经典、赞美诗、圣贤传、忏悔录、愿文、感应记、教理问答)与世俗典籍(有历书、医药书、史籍、文学作品)等两种。在宗教典籍中,佛教、摩尼教的手抄本所佔的份量最多,其他亦有部份景教(基督教聂思脱里派)。此外,回鹘文也曾经对周围民族文化的发展起过巨大的作用。像是在成吉思汗崛起初期,就曾命令畏兀儿人塔塔统阿,以回鹘文字母为基础,创造蒙古文字,这种回鹘式蒙文至今仍以旧蒙文之名继续流传使用。17世纪时,满洲人又从回鹘文体化的蒙文中创制了满文。虽然民国以来满文已废止不用,但今日新疆伊犁的锡伯族所使用的锡伯文,基本上可说是满文的延续。除回鹘文之外,古代维吾尔人亦曾使用西亚的叙利亚文、印度的婆罗米文(Brahmi)与古藏文等。

回鹘文在新疆的使用,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与扩展而逐渐地受到局限。东疆的哈密、吐鲁番等地因伊斯兰教的传入甚晚,所以直到明朝时仍继续使用回鹘文。事实上,对于近千年来新疆与维吾尔族文字的使用,产生决定性与全面性影响的外来文化冲击,基本上可将随着伊斯兰教传入所带入的阿拉伯字母而引发的变革,视为此一冲击现象的代表。在回鹘西迁后以伊斯兰化着称的喀喇汗王朝时期,便开始出现阿拉伯字母化的古代维吾尔文。在此一时期中,成书于11世纪的《突厥语大词典》和《福乐智慧》是其代表着作。另一部着作是《真理的入门》。其语言、文字有人称之为哈卡尼亚(喀什噶尔)语文,其与后来在中亚十分流传的察合台语文有些不同。按《突厥语大词典》和《福乐智慧》是在28个阿拉伯字母的基础上,根据突厥语的特点,酌予增加与减少部份特别的发音字母,如 P、v、z等,其作用在于使阿拉伯语字母中的语音结构,与属不同语系的突厥语发音特徵产生适应结合的可能。由于《突厥语大词典》和《福乐智慧》等书的内容丰富多元,其不仅成为中世纪突厥语文的代表性文献,同时也为阿拉伯字母化的突厥语文在中亚发展的历史趋势揭开序幕。

随着13、14世纪蒙古帝国的兴起与察合台汗国的出现,哈卡尼亚文在新疆中亚一带也进入到另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哈卡尼亚文原有的基础上,当时居住在天山南北和中亚地区操突厥语族语言的部族和部落,逐渐开始使用一种在阿拉伯语与波斯文影响下行成的书面语言。由于这种语言最先是在察合台汗国的领域中所形成,所以称为察合台文(Chaghatai)。

察合台文在原哈卡尼亚文的结构上,继续扩充元音与辅音的数量,故有32个字母。其中有11个字母主要用来拼写阿拉伯-波斯语源的词彙。察合台文在表达音节结构上有以下几项特点:1. 纯属阿拉伯-波斯语源的词(外来语),其音节构成依阿拉伯-波斯文正字法拼写;2. 阿拉伯-波斯语的词语所连接的维吾尔语后缀以及维吾尔语固有的词语,其音节构成依维吾尔语正字法拼写;3. 有一部份维吾尔语固有的词语,受阿拉伯-波斯语的正字法及回鹘文书写传统的影响,其音节仅由辅音构成;4. 语音和谐在文字上只反映在圆唇元音及某些辅音的一部份和谐上;5. 词首、词中、词末音节里的a、ε音,不因重音后移及元音的作用而出现音变的现象;6. 某些古语词收尾的b、d、k、q音仍保有其字母的原形。

此外,察合台语文的另一个主要特点在于保留了12世纪以前回鹘文书面语的传统,并渗入了相当一部份阿拉伯-波斯语源的词彙。其文学作品在风格上明显受到波斯文学的影响。其文学作品在风格上颇受波斯文学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以后,新疆与国外中亚各使用突厥语的民族的现代民族语言得到发展,于是察合台语文的作品便属于古典文学的范畴。其大量文献(包括文史哲、宗教、政法、医药、天文、地理等)除较晚时期的铅印本外,多用阿拉伯语字母的各种手写体书写。

古代维吾尔文字的发展与演变 
  关于回鹘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