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达部是明末海西女真之一
元末明初的东北,北元的纳哈出集团覆灭后,朝鲜、明、北元余部为各自政治目的介入,女真集团各地方势力相互征伐。
1374年左右,梦想恢复大金祖业的纳齐布禄(完颜氏子孙)从辉发河谷来到时已衰弱的锡伯国被招为驸马,为锡伯国东征西讨抢回不少地盘。由于锡伯国主老迈昏庸,纳齐布禄不受待见。
1395年,四十岁的纳齐布禄留下妻、儿(多尔胡齐,时年15岁左右)及女,率部分人马离开锡伯国,至现在的呼兰河地区的金沙河一带居住下来,大约在1406年建“弘尼勒城”(即乌拉古城,今吉林市北60里的乌拉街)自称扈伦(呼伦)国,几年之后日见强大。
1426年(明宣德元年),纳齐布禄将王位传给儿子多尔胡齐,多尔胡齐率领部众辗转争战,由辉发河至吉林梅河口。
1427年(明宣德二年),多尔胡齐定都于松花江边,建造城池、营筑宫殿。扈伦国日渐强盛,北至呼兰河,东至牡丹江,南至辉发河,西至科尔沁。多尔胡齐功不可没,国人尊其为珊延多尔胡齐(珊延,尊贵之意)。
扈伦国经历了纳奇布禄、多尔胡齐(多尔豁琦)、嘉玛额(嘉穆喃)、都尔机(都尔喜)四代贝勒(契丹、女真语“勃极烈”的演变,即王的意思),存在了约半个世纪。大约在明嘉靖初年,都尔机的兄弟速黑忒(绥屯)之子克锡纳的部众迁居至辽宁开原以北的松花江大曲折处,就是现在的吉林农安、扶余、前郭一带。
1451年(明景泰二年),北元蒙古脱脱不花侵扰辽东,时任扈伦(呼伦)国的国王都尔机率众出逃,扈伦国从此解体,分成各自为政称国的乌拉、辉发、叶赫、哈达。都尔机的扈伦本部即为后来的乌拉国,仍居扈伦本部地区,其它三部皆南迁。
乌拉、哈达的国主,原本是同祖,皆为“纳奇布禄”子孙。由于都尔机的临阵出逃,致使兄弟反目,其弟三人扎尔喜、苏和德、绥屯率哈达部自立,扎尔喜之子倭馍国岱为哈达贝勒,之后,绥屯的儿子克锡纳(克习纳)为哈达部主时强大。后来,克锡纳被族人马岱达尔罕所害,克锡纳之孙万(王台)逃至绥哈城,克锡纳四子汪济外兰率部众迁至广顺关(南关)外的哈达河地区(今开原市八棵树镇东南的清河上游)再次日渐强大并建国立威,与明政府关系融洽。哈达国至万汗(完颜台)时,国力鼎盛辉煌。
乌拉与哈达的区别在于:居扈伦本部的乌拉派系,对外仍用“纳喇”为姓氏,清代及之后的后裔多以“那”“赵”等姓。而南迁至辽北的开原卫广 顺关外的哈达派系,则沿用老姓“完颜”,清代及之后的后裔多以“王”“汪”为姓,也有使用“那”“卜”等姓。
叶赫、辉发的国主“纳喇氏”,则是异姓“纳喇”,族源各自不同,非一支系,这里不述。
以下为扈伦—-乌拉国的世系:
1世: 纳齐布禄
|
︱
2世: 珊延多尔胡齐(多尔豁琦,生两子)
︱
︱
3世: 绰托 嘉玛额(嘉穆喃,生四子)
︱ ︱
︱ ︱
4世: 得文阿哈 1都尔机(乌拉派)、2扎尔喜(哈达派)、3苏合德(哈达派)、4绥屯(哈达派)
︱ ︱
︱ ︱
5世:(略) 额赫商乌、库森商古鲁、古对珠延
︱ ︱
︱ ︱
6世: 额赫布尔津(子三) 1太安、2太拦
︱ ︱ ︱
︱ ︱ ︱
7世: (略) (略) 布颜(生六子)
︱
︱
8世: 布干、布勒希、布三岱、布云、吴山太、布克敦(博克多)
︱
︱
9世: 1 满泰(生四子)、2布占泰(生九子)
︱ ︱
︱ ︱
10世:撮穆里、纳布达里、阿达泰、布里 1达尔罕(打拉哈)、2达拉穆、3阿拉木、4巴彦、5布颜托、6妙莫勒根、7绰奇纳、8噶图浑、9洪匡
11世: ……略……
X
^^^^^^^^^^^^^^^^^^^^^^^^^^^^^^^^^^^^^^^^^^^^^^^^^^^^^^^^^^^^^^^^^^^^^^^^^^^^^^^^^^^^^^^^^^^^^^^^^^^^^^^^^^^^^^^^^^^^^^^^^^^^^^^^^^^^^^^^^
以下为扈伦—-哈达国世系:
1世: 纳齐布禄
|
︱
2世: 珊延多尔胡齐(多尔豁琦,生两子)
︱
︱
3世: 绰托 嘉玛额(嘉穆喃,生四子)
︱ ︱
︱ ︱
4世 得文阿哈 都尔机、扎尔喜(哈达派)、苏合德(哈达派)、绥屯(哈达派)
︱ ︱ ︱ ︱ ︱
︱ ︱ ︱ ︱ ︱
5世:(略) (略) 倭馍国岱(哈达贝勒) 巴尔讬 克锡纳(哈达部主,子五)
︱ ︱ ︱
︱ ︱ ︱
6世: (略) 班氐达喇哈 1彻科、2彻彻穆、3尚乌禄、
︱ 4汪济外兰(王忠)、5汪砮斐扬武
︱ ︱
︱ ︱
7世: 德喜 (克锡纳子孙世系见下图哈达分表1)
︱ ︱
︱ ︱
8世: (略) (之后的世系,见下图哈达分表1)
……………………………………………………………………………………………………
《哈达世系分表1》—-克锡纳(克习纳)五子分支世系表(五世之前同上):
5世:克锡纳(绥屯子,哈达部主。生五子)
︱
︱
6世:1彻科、 2彻彻穆、 3尚乌禄、 4汪济外兰(哈达部主)、 5汪砮斐扬武
︱ ︱ ︱ ︱ ︱
︱ ︱ ︱ ︱ ︱
7世:(略) 万(哈达汗王,生六子) 昭苏(生七子) 博尔浑色进(博尔坤) (略)
︱ ︱ ︱ ︱ ︱
︱ ︱ ︱ ︱ ︱
8世:(略) 1诂鲁伸、2扈尔汉、 1阿敦、2哲勒德、 博力多 (略)
8世: 3萨穆哈图、4旺锡、 3硕舒堪、4雅穆布禄 ︱ ︱
8世: 5康古鲁、6孟格布禄 5明安、6颜岱、7纳穆察 ︱ ︱
︱ ︱ ︱ ︱
9世: 《哈达世系分表2-1》 《哈达世系分表2-2》 (略) (略)
10世:万汗、昭苏世系分支详见下图“哈达世系分表2-1、2-2”
11世: ……略……
………………………………………………………………………………………………………
《哈达世系分表2-1》—-万汗六子分支世系(六世之前同上):
7世: 万(完颜台,哈达汗王。生六子) 昭苏(详见哈达世系分表2-2)
︱
︱
8世:诂鲁伸、扈尔汉(子三)、萨穆哈图、旺锡、康古鲁(汗王)、孟格布禄(子四)
︱ ︱ ︱ ︱ ︱ ︱
︱ ︱ ︱ ︱ ︱ ︱
9世:无嗣 歹商、卜颜、莫力根 ︱ 海塔 ︱ 1乌尔古岱、2克巴库(王世忠)
9世: ︱ ︱ ︱ ︱ ︱ ︱ ︱ ︱ 3莫力浑4聂克色
9世: ︱ ︱ ︱ 乌正太 ︱ 古莫台、图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世: (略) 卓内 (略) ︱ 王尽安、伯撒 (略) ︱ (略) (略) ︱
10世: ︱ ︱ ︱
10世: 王国勋、王元勋 额森德礼 (略)
11世:……略……
………………………………………………………………………………………………………
《哈达世系分表2-2》—-昭苏七子分支世系(六世之前同上):
7世: 昭苏(祖父克锡纳,父亲尚乌禄,万汗堂兄弟。生七子)
︱
︱
8世:1阿敦、2哲勒德、3硕舒堪、4雅穆布禄、5明安、6颜岱(生三子)、7纳穆察
︱ ︱ ︱ ︱ ︱ ︱ ︱
︱ ︱ ︱ ︱ ︱ ︱ ︱
9世: (略) (略) (略) (略) (略) ︱ (略)
9世: ︱
9世: 1郭礼(官职防御,生四子)、2榜戴(生两子)、3恩达理
︱ ︱ ︱
︱ ︱ ︱
10世: 1莫落浑、2莫立洪、3格伦特、4乌蓝太 (略) (略)
11世:……略……
注:
第九世郭礼(祖父为昭苏,父亲为颜岱。万汗之孙歹商、乌尔古岱的堂兄弟):郭礼幼年时候骁勇善射,在1619年三月“萨尔浒大战”中遇敌冲锋,膂力奋击。1619年八月征叶赫,往擒夜探多有所获。征明时,从莽古尔泰在辽沈力战破敌,清初官职防御。自永平回遣,在大凌河猝遇明军(吴襄)屡战而伤,伤愈后任工部右侍郎,后任看守凤凰门栅章京。逝于盛京,葬于盛京城(沈阳)西北十五里小韩阳屯,原有诰命碑。其后裔编在盛京佛满洲整红旗里较多。
以往的材料记载郭礼生三子,实际上共四子,还有一个幼子名为:乌蓝太。
第十世格伦特(祖父为颜岱,父亲为郭礼):官至正三品步军总尉,生十子。其子官保、扎书、奇蓝泰后世支脉较为详尽。官保、扎书任昭陵防御,该两支后裔世袭昭陵防御。奇蓝泰从文任笔帖式,该支后代做官较少,其孙玛七迁至今天的铁岭县凡河镇新屯村居住,至晚清时,玛七之孙恒计带四个儿子迁至开原县大孤家子居住(今抚顺市清原县大孤家镇)。该处位于开原市李家台镇驻地的清河上游(明代的哈达河),沿河向东上溯三十里处的抚顺市清原县境内。
——————————————————————————————————————————————————————————————————————————————
哈达国后期“诸子争权”国体一分为三的简述:
明中后期,在辽北开原城广顺关外的哈达国在“万汗”治理时期,实力鼎盛了三十年。但是后期,万汗年老昏庸,死后诸子争权,哈达内乱内耗不断以致国力衰微,最后被建州军攻破哈达都城,鲜血染红河水而亡……这段史料的人物及背景关系比较乱,在这里先简要介绍下。
(明末清初的辽东)
一、盛极而衰的哈达国
1451年,北元蒙古脱脱不花侵扰辽东,时任的扈伦国王都尔机率众出逃,扈伦国从此解体为乌拉、辉发、叶赫、哈达四部,各自为政而称国。
1533年,汪济外兰(王忠)率部众南迁至开原边墙广顺关以东的哈达河(今辽宁省开原县的清河上游分支,即八棵树镇东南)流域活动称部长,成为哈达部的创建者,哈达国前后三个都城。
1534年,叶赫部贝勒祝孔革在开原边墙镇北关外的叶赫河南岸造都城,权利中心南移至叶赫河流域。后来,叶赫贝勒祝孔革与哈达争夺贸易利益,双方关系恶化。
1543年左右,迁至广顺关东的汪济外兰(王忠)在开原城东六十里另建哈达城,之后依附明朝。这个时候的哈达成为明朝北边屏障,逐渐显露出强大的征兆,无论女真各部,还是周边蒙古各部,都尊其为首领,岁岁来贡。就是遥远的“野人”女真诸部也时常派人进贡各种物产,可以说“外夷络绎不绝”。
1551年,汪济外兰(王忠)杀死叶赫贝勒祝孔革,叶赫的土地把吉把太寨等13城被占,敕书700道被抢。之后,祝孔革的儿子太杵接任父职,为报仇勤扰哈达劫掠明边的开原及柴河堡一带(太杵后来被完颜台捉拿送至明朝廷处死)。自此,双方仇怨积累,也为哈达的衰亡埋下伏笔。
1551年左右,哈达内乱,汪济外兰(王忠)又被叛乱的部人所杀,其子博尔坤(博尔浑色进)为报父仇,与族兄德喜至绥哈城迎堂兄王台(完颜台、万,清代史料称“万”汗,明人史料称“王台”)回哈达部主事。哈达开始强盛建立强大的扈伦四国联盟(哈达、辉发、叶赫、乌拉、建州浑河部等女真部以及蒙古诸部),由此号令女真、蒙古临边各部(包括此时的锡伯)。自此,辽东享受耕猎太平三十余年。
1575年,王台(完颜台)擒建州右卫酋长王皋(喜塔剌氏,图合卓太、阿古都督),送明朝处死。明神宗封王台为“右柱国龙虎将军”“镇抚满洲国汗王”(清史料称“万汗”),授德喜为哈达部都督贝勒,海西扈伦四部均受其节制,哈达国走上鼎盛。但是,王台(万汗)晚年昏庸,唯听谗言,先附诸部尽叛。
1582年七月王台(共六子)忧愤而逝。长子虎尔罕(扈尔汉)与外妇子康古鲁争位,康古鲁败亡叶赫,虎尔罕独揽大权,不久暴毙。康古鲁在叶赫的支持下,从叶赫返回争位。王台的第五子孟格布禄(蒙骨孛罗,王台妾温吉格格“温姐”所生,温姐出自叶赫)继任首领,以十九岁的弱龄世袭了龙虎将军,被明朝册封左都督,歹商等众子不服。虎尔罕的儿子歹商与其两叔叔康古鲁、孟格布禄争位,两叔叔联手结叶赫,孟格布禄袭位。哈达国自此一分为三,骨肉相残,部众纷纷反投叶赫。内讧与叶赫、建州的外扰,趋使哈达从此衰弱。这个时候,当年被王台打败的建州右卫首领王皋(喜塔腊氏)的儿子阿台联合叶赫以报父仇被杀为名联军进攻哈达部,哈达在明朝的呵护下躲过了此劫,明辽东总兵李成梁打败联军,阿台和叶赫两位贝勒爷在战乱中被杀。李成梁废叶赫王,赐送哈达贝勒孟格布禄敕书节制叶赫。
1587年四月,叶赫部东城贝勒纳林布禄联合蒙古科尔沁、土默特等部再次进攻哈达,把吉把太寨一战,大败哈达与明朝援军,并夺取哈达大批部众与土地。此时,哈达内乱再起,虎尔罕儿子歹商联手康古鲁跟孟格布禄争首领之位,孟格布禄兵败逃亡叶赫,叶赫趁机再攻哈达,虽然在明朝的调停下暂时平息了干戈,但哈达已经实力全无,失去了往日霸主地位。后来,歹商被叶赫诱杀,康古鲁身死,孟格布禄在叶赫的帮助下重登哈达王位,成为哈达首领,但已经是叶赫的傀儡,以叶赫马首为瞻。此时,叶赫、建州已经崛起。
1599年(万历二十七年),叶赫准备向哈达发动进攻,走投无路的孟格布禄只得向平素很少交往的另一位姻亲——娶侄女(虎尔罕之女)为妾的努尔哈赤求援,一直密切关注海西四部局势的努尔哈赤立即派得力大将费英东、噶盖率领援军两千奔赴哈达。叶赫贝勒纳林布禄在得悉这一情况后,又修书哈达的孟格布禄以联姻进行拉拢,明确表示:只要孟格布禄能捉拿前来援助的费英东、噶盖,撤回送往努尔哈赤的质子并消灭两千援军,叶赫就同哈达恢复盟好,并把孟格布禄一向倾心的叶赫美女(东哥)许配为妻。分不清利害的孟格布禄,再次被叶赫贝勒纳林布禄牵住了鼻子,不仅撤回了质子,又派人去叶赫商议袭击建州援军、迎娶叶赫女子的具体细节。面对哈达贝勒孟格布禄的突然变卦、反目为仇,努尔哈赤立即率领军队向哈达都城发起猛攻,三天城破,孟格布禄父子沦为了阶下囚,哈达从此落入努尔哈赤的掌握之中。由于明政府对一直恭顺的哈达全力扶植,努尔哈赤迫于明廷的压力还不能立即正式吞并哈达,决定物色一个名义上的首领。努尔哈赤曾有继续以孟格布禄为哈达首领的打算,甚至考虑把女儿莽古济嫁给孟格布禄,但最终还是对朝三暮四的孟格布禄放心不下,决定起用其子乌尔古岱。把乌尔古岱抬出来的前提,就是除掉他的父亲孟格布禄。
1600年,努尔哈赤借故杀掉孟格布禄(另说“夤夜自缢”),立其子乌尔古岱(吾儿忽答、吴尔瑚达)为哈达傀儡贝勒。同时,努尔哈赤决定把自己的女儿(莽古济)许配给乌尔古岱。
1601年,三额驸乌尔古岱与三公主莽古济被护送回哈达。哈达国名义上还存在,但已经成为努尔哈赤的附庸,名存实亡了。
二、哈达国后期乱套的诸子内讧争权因由
王台(完颜台、万汗)晚年昏庸,附部尽叛。王台死后,开始是长子虎尔罕与其弟康古鲁二人争位,康古鲁败亡叶赫,虎尔罕独揽大权之后仅一年暴亡,其弟孟格布禄(十九岁)继位,虎尔罕的儿子歹商(戴善)不服。歹商面对从叶赫返回的竞争者康古鲁,也只能让步。孟格布禄为王台妾温吉格格(温姐,叶赫贝勒杨吉砮之妹)所生,王台死后其“外妇子”康古鲁娶温姐为妻(或事实婚姻),所以他们皆亲叶赫,两位亲叔联手与亲侄歹商相隙。如此“骨肉相残”反复内讧使哈达国分裂,一分为三。但哈达的内耗并未结束,由于康古鲁同温吉格格事实上的婚姻关系,康古鲁同孟格布禄已经合兵一处,鼎足三分的均衡局面被打破。又由于叶赫首领纳林布禄(温姐的娘家侄子),极力要从哈达的衰落中获得最大实惠,一再鼓动甚至帮助孟格布禄、康古鲁进攻歹商,致使战乱不已,连歹商的妻子也成为孟格布禄的战利品,后来由于明朝军队的干预,歹商得以自保,康古鲁与温姐相继被明军俘虏。后来,歹商又与康古鲁联手与孟格布禄争位,孟格布禄兵败逃亡叶赫……最后,歹商被叶赫袭杀、康古鲁身死,孟格布禄在叶赫的帮助下坐实首领之位。明政府担心孟格布禄同叶赫联结,势大难制,决计以兵相攻之。明军顾养谦以降丁为向导,引兵出塞,攻哈达部孟格布禄。孟格布禄依恃叶赫,负固坚守。明军奋力强攻,“拔其二栅,斩首五百余级”。明廷又革除孟格布禄原袭其先父王台“右柱国龙虎将军”之勋崇,使其势单孤。
无论是孟格布禄、康古鲁还是歹商,都是毫无城府和政治远见的人。孟格布禄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把表兄—-叶赫贝勒纳林布禄当作信得过的盟友,甚至一度去投靠叶赫部。而一直被叶赫算计的歹商竟然相信纳林布禄的联姻——以布寨之女(东哥)妻之的许诺。毫无防范的歹商,被早有预谋的纳林布禄派人杀害。当孟格布禄意识到纳林布禄的最终目标是吞并哈达、称雄海西四部时,已无法挽回认敌为友所铸成的大错,哈达已经被搅和得气息奄奄。孟格布禄、康古鲁、歹商、温吉格格等人在内部争斗中把哈达的元气耗光……
三、哈达国末期的惨烈灭亡及臣属建州
1593年阴历六月,海西女真的叶赫纠集哈达、乌拉、辉发共四部兵马侵劫建州户布察寨,努尔哈赤率兵往追直抵哈达部富尔佳齐寨,与哈达兵相遇,双方缠斗冲杀,建州军胜出。这场“富尔佳齐寨之战”为建州军与九部联军“古勒山之战”的前凑。史料有:“岁癸巳,太祖侵哈达,略富尔佳齐寨,博尔晋与族弟西喇布从。西喇布被二矢死,博尔晋拔其矢还射,殪发矢者西忒库(哈达人),为西喇布报仇”、“……三骑挥刀来犯,安费扬古截击,尽斩之”等详实记述。
1593年阴历九月,九部联军(海西的叶赫、哈达、乌拉、辉发纠集蒙古科尔沁、锡伯、卦勒察及长白山女真珠舍里、纳殷,以上共九部)再侵,努尔哈赤在古勒山(辽宁新宾县上夹河乡古楼村西北)大败九部联军,史称“古勒山之战”。
1599年,哈达部内讧,叶赫贝勒金台石趁机率军将哈达部劫掠一空,哈达请建州援助,九月,建州将领费英东、噶盖率两千军应援驻守哈达,叶赫诱使哈达议和杀建州援军将士,建州得报,努尔哈赤率军攻占哈达都城三日破城,囚哈达贝勒孟格布禄父子,大肆劫掠而归。另一说是:叶赫见建州援兵至,诱哈达议和并许愿以叶赫美女东哥妻之,哈达贝勒孟格布禄(蒙骨布录)欲擒杀建州援军首领费英东、噶盖,九月,努尔哈赤得报率军驰来攻城三天,攻陷哈达都城屠城并囚哈达贝勒孟格布禄及子乌尔古岱(吾儿忽答、吴尔瑚达),大肆劫掠哈达牲畜、人口部众而回。后来,在明朝干预下放回。
有地方史料记述哈达城破前夕,哈达都城东门外的河水由于流血而变红……。
1600年(另说1601年),哈达部大饥荒,向明边军乞粮被拒,以妻儿、牲畜换食……。阴历四月,努尔哈赤借故杀掉哈达贝勒孟格布禄(另说其“夤夜自缢”),立其子乌尔古岱(吾儿忽答,努尔哈赤的三公主莽古济之夫, 1626年病逝)为傀儡首领,从而彻吞哈达部。
也就是1601年之后,曾经鼎盛的哈达国已经消失,虽然名义上还在,但此哈达已经不是彼哈达了。
(已明确的哈达两都城遗址—-老城、新城位置图)
(哈达的范河南—-哈达城、富尔佳齐寨位置图)
1613年正月,建州与乌拉两军在今天的吉林省富尔哈河与松花江交汇处的富尔哈城外旷野决战(即富尔哈决战),乌拉军败,乌拉贝勒布占泰率残部逃亡叶赫,于1617年左右死于叶赫。扈伦本部—-乌拉国,被努尔哈赤先是经过怀柔而后用武力惨烈征服,乌拉的臣民绝大部分顺利归附建州,努尔哈赤也对乌拉王族人员委任或大或小的官职。后来,布占泰的第九子洪匡被努尔哈赤封为“乌拉布特哈贝勒”并娶努尔哈赤孙女为妻。1625年正月,乌拉布特哈贝勒洪匡按规定到沈阳城拜谒汗王,因酒后失言欲谋反计划暴露而逃回乌拉古城。随后,努尔哈赤追兵至,正月十七日破乌拉江防,后金军再次捣毁乌拉城。洪匡弃城北逃渡过松花江,在今天的松江村哈达砬子山上自缢而亡。这一次,乌拉宫藏典籍尽毁,宗族亲信五百余人被杀,损失惨重。
1619年八月,努尔哈赤围攻叶赫,战事血腥惨烈,叶赫亡。至此,后金统一了辽东女真诸部。
汪振泽
2017年9月初于沈阳
【相关地名注释】
旧开原城—-在今俄罗斯滨海地区乌苏里斯克市的“克拉斯诺雅洛夫”山城(或译作“卡拉斯诺雅尔”山城),北距乌苏里斯克市十里,拉斯多里河右岸,依山而筑雄踞峭壁山岩之上。即金末的蒲仙万奴建立东夏国之北京城,元初之开元城(旧开元、东开元)。元代后期,开元路治所由此移至咸平府(今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县老城镇西关村),至明初1388年避朱元璋讳“开元”改写“开原”留存于以后国内史料,且该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旧开原城(元初)与开原城(明代)不是同一个地方,二者相距千里,不要混淆。
铁岭卫—-明代之前的古铁岭,在朝鲜的江原道元山南,距平壤150公里。元初曾是与高丽的边界地带,后为高丽夺走,高丽将边界推至鸭绿江,古铁岭成为朝鲜腹地。明代初期,欲依元疆旧地置界,在古铁岭置铁岭卫。1388年,遣使告知朝鲜:“铁岭以北之民,无论民族,皆属大明”但遭到朝鲜的顽强抵制,朱元璋做出让步,于1393年将铁岭卫迁至开原(辽宁省开原市老城镇西关村)南部的银州古城,即今天的铁岭市银州区。从此,这个古银州便以“铁岭”这个名字面世,一直到今天。
纳丹府—-那丹佛勒城,渤海国十五府之一“长岭府”府治。今吉林省桦甸市桦甸镇大城子村的“苏密古城遗址”。
古州—-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北安乡八达沟村金龙溪右岸,牡丹江与海浪河交汇处“渤海国龙头山古城遗址”。
阿速纳合、阿速纳河—-今吉林省敦化市北额穆镇南。
那木剌—-即“纳穆窝集”,今吉林省吉林市的蛟河市天岗镇东十里。
南京城—-今吉林省延边朝鲜自治州图们市长安镇磨盘村山城里屯“城子山山城遗址”,延吉与图们交界处,俗称:大石城。
裴优城(蜚悠城)—-今吉林省珲春市三家子满族乡古城村(1960年之前叫高丽城村)。
随州—-今朝鲜咸境北道钟城古城。
乌竭岩—-今朝鲜咸境北道钟城附近。
弘尼勒城(洪尼罗城)—-即乌拉古城,今吉林省吉林市北60里乌拉街。
富尔哈城—-今吉林省富尔哈河与松花江交汇处,北距“弘尼勒城”约12里。
佛讷和卫—-佛讷和古城。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渤海镇“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
敖东城—-有“忽汗城”“鄂多理城”“阿可克敦城”“俄朵里城”的不同称谓,是渤海国早期都城。“敖东”系满语“风口”之意,该城位于今吉林省敦化市市区东南,临牡丹江。明代史料亦称“潭州”“探州”。
斡朵怜(斡朵里、俄朵里)—-元代的斡朵怜军民万户府、明初的斡朵怜部居住地,在今哈尔滨市依兰县依兰镇马大村马大屯古城(牡丹江入松花江汇合口的右岸台地)。之后,南迁至今天的敖东城及以东地区。
坊州(凤州、奉州)城—-明初的坊州(凤州)治所在今天的吉林省通化市的梅河口市山城镇北山城。辽代的“凤州”位于今吉林省公主岭市毛城子镇城子村,金代废除。金初的“奉州”即辽代鼎盛时期的“庆州”位于内蒙古的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苏木查干木伦河北岸,金初改为“奉州”,1143年后,逐渐荒废。
奚关城—-今吉林省通化市的梅河口市海龙镇古城。
奥娄河、忽汗河—-今牡丹江。
胡里改江—-今牡丹江下游。
佟佳江、婆猪江—-今浑江,源自吉林省白山市北部,流经通化市、辽宁省桓仁县、宽甸县入鸭绿江。
冬古河—-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的大雅河。
豆满江—-今图们江。源头水系有朝鲜境内的红图水、石乙水、红丹水以及中国安图县境内的弱流水等。其中红土水、弱流水源自中国境内长白山天池附近的圆池。
三土河—-今三统河。
哈达河、觉罗阿噜河—-今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县的清河水库(尚阳湖)的清河上游,八棵树镇以东的两处支流。流经李家台镇的是哈达河,流经林丰乡的是觉罗阿噜河(阿卜河)。
赫图阿拉、黑图阿拉、黑秃阿喇—-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永陵镇老城村。
费阿拉、佛阿拉、硕里阿拉—-即“建州老营”,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县永陵镇二道河子村南旧老城。
古勒城—-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乡胜利村村南的龙头山城。该城与后来的古勒寨、九部联军的“古勒山大战”非一处,但基本属于同一个区域。
沙济城(夏吉城)—-今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古楼村村北20米的古楼后山,即迎风阁山城。
乌苏—-明代的“乌苏”在今天的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境内。
都英额—-今吉林省延边市英额岭中部、安图县明月镇、长兴河流域和石门镇一带的女真人居住的较大村庄。
英额—-哈达国东部属地,今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境内及铁岭市开原县的东部山区。
斡木河、阿木河—-今朝鲜会宁境内。
俄漠惠之野—-阿木河之野,朝鲜会宁。
鄂多理城—- 朝鲜 稳城 或 敦化敖东城。
布勒瑚里湖—-长白山天池。
老可赤、老乙可赤、老酋—-朝鲜史料中的努尔哈赤。
王甲城(完颜城)—-王家古城,位于今辽宁省桓仁县与吉林省通化县、集安县三县相邻地带的新开河、富尔江与浑江交汇区内,桓仁县古城镇城墙村。
兀剌山城—-即“五女山”山城,今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桓仁镇北八公里处,史称“纥升骨城”系古高句丽开国都城。另有“合罗城”“郁灵山”“五龙山”“于郎山”“五老山”等古今不同称谓。
翁村—-今辽宁省本溪市桓仁县五女山山城东南坡。翁村自1423至1465年间,先后两次共廿四年成为建州卫卫址;于1451至1458年共七年成为建州左卫卫址;于1451至1467年共十六年成为建州右卫卫址。
兀弥府—-今辽宁省桓仁东古城子村。
蔓遮部—-朝鲜史料中对建州卫的称呼。
墨尔根—-满语美称“善射者”之意。
三姓—-即“依兰”,在东北,有黑龙江省依兰县、吉林省延吉县依兰镇。对金、元、明不同时期的女真人居住地而言,需要具体的前后比对分析,不要硬接。
毛怜卫—-今吉林省图门江以北嘎牙河以东。永乐三年(1406年),明政府把从旧开原(俄罗斯滨海地区)南迁至图们江北、珲春河流域居住的女真胡里改部的一支,设置毛怜卫,作为建州卫的子卫。“毛怜”亦作“穆棱”,同为满语“牧马地”的音译或音转。
朝鲜文献称:叶赫为汝许。
乌拉为忽温、忽剌温(乌拉部本名扈伦)。
纳林布禄为罗里。
布占泰为卓古、夫者太、何叱耳。
努尔哈赤(努尔哈齐)为老可赤、老乙可赤或老酋。
董鄂(栋鄂)为东阿或东星阿。
把尔逊为波尔所。
蔓遮部为朝鲜史料中对建州卫的称呼,即明清史料中的“王甲部”“完颜部”。
中国古代史料中表示距离的“里”的概念与现在的概念不一样,约等于现在的77米。
作者完颜振泽
满族文化网编辑出品,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