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朝统治北方的时期,整个蒙古草原群雄争霸,而这正是辽国统治者所非常希望看到的局面,大辽国采取“分而治之”的手段来控制草原。
到了辽朝最后一位皇帝天祚帝时期,政治上腐朽黑暗,蒙古部落开始在草原上崛起。随着辽被金所灭,蒙古部落也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金国的臣属。新崛起的金朝看到蒙古部落在北方草原茁壮成长,心里也很不踏实,毕竟以前女真族也是在辽朝的统治下崛起的,金朝的统治者恐怕蒙古部落也像自己一样翅膀硬了就不再听话了,于是对蒙古部落有了警惕。
当蒙古合不勒汗杀了金国使者,金蒙双方的遮羞布就被撕下来了,金国胡沙虎、金兀术先后征伐蒙古,都无功而返,不得已金兀术做出一些割地让步与蒙古人签订和议,但金兀术很清楚这帮草原游牧民族根本就是白眼狼,哪里会有什么诚信,保证不了以后不会继续骚扰,于是金国开始采用以前中原王朝的老办法—修建长城。
金长城分布图
金兀术开始在金国与蒙古部落交界的地区开始修建界壕。因为蒙古部落骚扰金国都是以骑兵为主,于是用深沟高坑来阻挡蒙古骑兵。金兀术所修筑的边境防御工事沿着今天的中蒙边境附近由东北至西南贯金国全境,被后人称之为金代界壕,又称为金代长城或兀术长城。
茫茫草原,无险可守,金界壕成了一道深深的沟壑,金代的女真人希望以此阻挡蒙古骑兵的冲锋。
金界壕分为岭北线、漠南线和界壕主线三条。界壕主线东起自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七家子村南,向西南延伸经突泉县、科尔沁右翼中旗、扎鲁特旗、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县,在林西县境内分支。
一支经克什克腾旗,正蓝旗、至商都县两支汇合;另一支经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松山区进入河北省围场地区,再至商都,两线汇合。
金代的界壕军事防御工程由壕堑、壕墙(又称“堤”,壕堑旁边的墙体)、以及墙体上的马面、女墙等组成的。界壕采用屯土筑壕,呈堑壕状,以防战马冲越。掘壕取士在内侧筑墙,界壕现虽已颓废,但从保存较好的片段或已坍毁的墙体土方量看,壕深加墙高至少超过4米,高的可达5米以上。墙体上筑有马面,高出墙身,伸出墙外,可使戍卒居高临下利于射箭,加强防御。
金长城结构图
同时依据地区的战略重要性,配有单壕单墙、单壕双墙、双壕双墙等不同类型的防御设施。双壕双墙形制从内至外由主墙、内壕、副墙、外壕四部分组成,总宽最小处有30米,最大处达60米。每个壕沟的宽度不宜太大或太小,太小不能有效地阻止战马跨越;太大则使陷入壕沟内的战马容易腾跃出壕沟。
建筑材料多为土筑或土石混筑,只有部分位置进行夯实。王国维在《金界壕考》中提到:“界壕者,掘地为沟堑,以限戎马之足;边堡者,于要害处筑城堡以居戍入。”由此可见,金长城界壕的主要目的不是阻止敌人进入,而是增加敌军进攻的难度和延缓其进军的速度,与之前那些朝代高大的边墙阻挡敌人有着本质的不同。
金兀术希望凭此长城防住蒙古骑兵的快速进攻,土墙做第一道防线,即使突破士城墙,后面还有深深的壕沟等着。相比较砖石垒砌的长城,挖壕沟要简单省力得多。金兀术还在这些长城的沿线每隔一定距离设置边堡,外加上烽火台,历史上叫作“金源边堡"。
金兀术在边堡内设精兵把守,不用像明代的长城一样要设置很多的士兵,在哪里出现了战况就从边堡派兵去哪里就可以了,这样对蒙古部落骑兵的防御基本上做到了万无一失。
今日的金长城遗址
金长城所处的地理位置多在农牧交界带的北部,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以北。这些地域主要以牧业经济为主, 农业生产较少。“长城”所经之处皆为荒凉之域, 地貌以沙地、丘陵、草原为主,无险可守。
从后来的结果来看,金兀术修筑的“长城”最多给了金朝人心理上的安全感,大敌当前根本没什么用。1211年,蒙古骑兵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带领下,利用阴山脚下的汪古部人作向导,从西侧绕过金代长城,从而入侵金国,使金国的“千里长城”完全失去了应有的防御作用。
金界壕遗址广泛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北到西南的草原上,贯通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境内。
金界壕始建于金太宗天会年间约公元1123年,即金兀术征蒙古之前就已经小规模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