靺鞨

靺鞨,中国古代民族名,自古生息繁衍在东北地区,多数观点认为靺鞨的先世可追溯到商周时的肃慎和战国时的“挹娄”,世居白山(或称不咸山、徒太山、大白山、长白山)黑水之间,以渔猎为业,并同中原地区很早就建立了密切关系,根据所生活地区情况不同,也有农耕文明和小部分游牧文明。北魏称“勿吉”,初有十数部,后逐渐发展为粟末(今松花江)、白山(今长白山)、伯咄(即伯都讷,今扶余县)、安车骨(今阿什河)、拂涅(今牡丹江一带)、号室(今绥芬、穆伦二河流域)、黑水(今黑龙江下游)等7大部。而隋唐时勿吉虽已改称靺鞨,其7部的划分与名称则相同。故知勿吉—靺鞨是不同时期对同一民族名称的不同译写形式。唐代靺鞨分布在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及黑龙江中下游,东至日本海。宋时期恢复了最早的肃慎名称,但汉语中改译为女真或女直。清代建立后,清太宗皇太极将已经统一的本民族从龙六十六部各自的自称统一废除,改族名为满洲,延传至今。今天中国的满族、鄂温克族、锡伯族等东北地区原住民族都是靺鞨人的后裔。

靺鞨作为东北地区的满族先祖,在历史上多次被中原王朝载入史籍,但是这些称呼都不是族群的自称。靺鞨是满洲先祖的第一个自称,意译的意思林中人。最早的称呼肃慎和后世知名度极高的女真在满洲语中是一个词汇(JUSHEN),意译是森林的意思。

靺鞨本字应作靺羯,是自“勿吉”音转而来,对此学界早有定论。“靺鞨”是古通古斯语,这个语言后来发展成为鄂温克、鄂伦春、赫哲、锡伯等通古斯民族的语言,这个词的原音可以拼为读为wei ji / mo jie:窝集、勿吉、瓦尔喀(基)”,不能读成“mo he”,这里“鞨”字是一个通假字,通的是“羯”,比如近些年来出土的渤海国石碑上写的就是“靺羯”。今天的满族族名全称为满洲族(满语:manju),1972年日本学者神田信夫在整理《满文老档》时已经发现满洲一词在皇太极改族名以前已经出现,并发表在他的论文《“满洲”国号考》中,况且女真一词并非满族人自己称呼自己,而是契丹人对满族人的称谓,满洲一词与靺鞨(jie二声)、勿(mo二声,通“莫”)吉读音相近,由此可以看出,今天“满洲”的称谓至少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故靺鞨应读作靺鞨(jie二声)。

靺鞨,另一说是貊貉同音词,是貊族与貉族融合而成的。貊族与貉族,进入东北后逐渐结合成为新的民族。邑娄取代肃慎,勿吉取代邑娄,靺鞨取代勿吉,是一条较为清晰的演进轨迹。从总体来看,这一地区的绝大部分居民,无疑是肃慎族后裔。就居民成分而言,靺鞨族是肃慎族后裔的这一结论,自然也是成立的。所以,《隋书》说:“靺鞨即古之肃慎氏。”《唐书》也说:“靺鞨,盖肃慎之地,后魏谓之勿吉。”

也有部分史家认为,勿吉—靺鞨,与肃慎、挹娄没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只是在地理位置分布上北魏至隋及唐中叶(5世纪至8世纪中叶)与肃慎、挹娄在一个地理单元内——即中国东北地区或者说东西伯利亚地区:主要分布在东临日本海,西至嫩江,南至长白山,北达黑龙江口及鄂霍茨克海的广大地区。勿吉-靺鞨人同扶余人可能具有相同的渊源,他们都是起源于现呼伦贝尔地区的扎赉诺尔地区,是“扎赉诺尔人”的后裔,大概于公元前4500年左右而东来的扎赉诺尔人的一部分。后来分布于西起松花江至东止日本海,南接朝鲜半岛北迄外兴安岭的广大东北地区,一部分留在松花江地区建立了扶余国,一部分东进到锡霍特山脉地区的乌苏里江地区建立了沃沮国。

靺鞨考古,近年来,中国考古工作者在黑龙江省绥滨县同仁遗址中,发掘了许多靺鞨人的铁制农具和生活用品以及部分陶器,形制与中原地区的同类器物相近。

众多靺鞨部属中,影响最大的是黑水靺鞨和粟末靺鞨。

靺鞨 
  关于靺鞨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