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省督抚方面,他也降谕:「各省督抚,不论满洲、汉军、汉人,应拣选贤能推用。至于提督总兵官,系防守地方,亦应不论满洲、汉军、汉人,拣选贤能推用。」26
以上这段话明白看出,康熙对于人才的选用,是不分民族的,选用的标准事端看这个人是否有才能。就算是在各防守地区的长官,任用的标准也是如此,不因为是否为汉人而避免任用。
康熙年间先后出任总督者,满洲为三十一人,汉军为三十七人,汉族则为二十三人﹔而二百六十一个巡抚中,满洲仅有六十一人,汉军为九十八人,汉族共为九十二人,另十人身分不大明确27。这些数字足以说明康熙皇帝对「满汉军民,原无异视」的。
除了以能力选材外,康熙亲政后,逐步採取措施,始满汉官员的待遇趋于划一。清入关之初,满官品级高于汉官,一般高二、三级,甚至四、五级。顺治十五年(1658),顺治曾将满洲官员品级与汉人划一。但在鰲拜专权时,又将满官品级重新提高。所以在康熙皇帝剪除鰲拜后,认为满汉大小官员,职掌相同者品级应行划一。在圣祖仁皇帝实录中有这么一段记载:查顺治十五年,曾将满洲官员品级与汉人划一。后康熙六年,将满洲官员品级改为照旧,今应行划一。将满洲官员品级,照顺治十五年之例,其现在品级,仍准存留,以后补授之时,照此定例补授。
之后,又修成《品级考》,刊刻遵行,将满汉官员品级及提昇手续俱行划一。品级待遇是最敏感的点,满汉官员品级划一,也表明了清廷对他们一律平等,对争取汉族官员作用极大。
第二节
扩大科举制度
在科举制度方面,康熙相对以往扩大了科举制度的规模及人数。各朝的封建统治者,通过各科取是来选择各级官吏,拉拢封建知识分子参与政权,成为扩大统治基础不可缺少的工具。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这就是封建士大夫份子,特别热衷于科举考试的道理所在。清朝统治者入关后早就注意到这些,入关后很快恢復明朝科举制度,也是为了笼络众多汉族读书人的心。
就清代的科举考试,大概可分为几个阶段,由以下的图可显示。
童
生
生员 举人 贡士 进士(状元、榜眼、探花)
(童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从童生到进士是科举的整个过程,进士是科举的终点,也是仕途的
起点。
将顺治朝和康熙朝作一比较,基本上一致,但在各级考试的规定当中,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同。以下作成一个表格,方便做比较。
康熙三年 | 取消会试的副榜制度 |
康熙十三年 | 颁布捐纳制度,吸收名落孙山的汉族士大夫,作为科举考试的补充。命令规定,上自知府、知州、知县,下至监生、生员,有钱就可以捐纳。 |
康熙十七年 | 设置了博学鸿词(儒)科来拢络明末清初的“宿儒”,这批人在汉族封建的知识分子威信很高,影响力大也具有一定代表性。 |
康熙三十九年 | 取消顺治时代对童试名额限制 |
康熙五十一年 | 增加贡士的复试 |
康熙五十二年 | 增加“万寿恩科” |
从以上的表格看来,康熙三年和康熙五十一年对科举的标准上变严格了,而其他的部分是属于放宽的部分。所以整体来说,康熙朝避免和防止顺治朝考试滥竽充数的弊端,录取的质量提高了,人数也相对的有了增加。
以康熙设置的博学鸿儒科为例,更可看出康熙对于汉族知识分子是相当宽容的。康熙十八年三月中央及地方官吏交章举奏共推荐了一百九十余人,其中有一百四十三人参加体仁阁的考试。在考试之前,太宰掌院学士对这些被推荐之士说:「汝等俱系荐举人员,有才学,原不必考试。但是考试愈显才学,所以皇上十分敬重。特赐宣为会试、殿试、馆试、状元、庶吉士所无,汝等须知皇上德意」28。阅卷时,也是多方迁就,宽大无边。更说明了这项体仁阁的考试不过是康熙皇帝想要网罗这些优秀的知识分子一个管道,并非一般严格的任用考试。当然这也显示出康熙皇帝对于汉族知识分子的礼遇。
所以可以说,康熙皇帝不但在通过科举考试,捐纳制度选拔和培植汉族年轻的封建知识分子方面收效很大,而且在设置博学鸿儒科,对于争取明末遗老的合作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绩。
第三节
网罗知识分子修书
另外康熙也利用纂修书籍的方式争取当时的名流学者。康熙在位期间除了充分利用有的翰林院外,还在宫内外设立了武英殿修书处、《明史》馆、《一统志》书局等修书馆所。可以说康熙年间,除顾炎武、黄宗羲等少数学者坚持拒绝与清政府合作外,绝大部分着名学者都不同程度的参与了康熙组织的大规模修书工作。例如当时着名史学家、鸿博被荐人员万斯同应聘至京,但固辞入馆,不署衔、不受俸,仅答应以「布衣」身分参与修史。因为他熟知明朝史事,所以史馆对他极为倚重和信任,请他覆审所有书稿,历时十九年,实际起了总裁作用。
而拒绝合作的名儒黄宗羲等人,康熙仍持宽容态度,表示“可召至京,即欲,当遣官送之”。当他知道黄致死不从时,也不绳之以法,反而“嘆息不止,以为人才之难”29。曾经组织过武装抗清的黄宗羲在这种政策的感召下,最后态度趋于和缓,允许採录其所有着书外,并令其子黄百家应聘入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