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胡辇,辽太宗的外孙女,燕国公主耶律吕不古与魏王萧思温的长女,承天皇太后萧绰的大姐。
说到中国古代的女英雄,很多人会谈到荀灌、冼夫人、花木兰、平阳公主、梁红玉、秦良玉等人,通过考古还发现过商代女性统帅——妇好。但是,有一个战功赫赫而且对历史影响颇大的女性统帅,却被后世遗忘,这就是辽国皇太妃萧胡辇。
这个辽国女性,在公元994年曾率领三万辽军征讨蒙古高原,巩固了辽国西北路地区的军事统治。她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就是为百年后耶律大石重建辽国,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复兴基地。
皇太妃西征——被史书忽视的辽国远征蒙古高原之战
在《辽史.圣宗本纪》中,曾经记录了短短的一条记录历史:“(统和十二年)八月庚辰朔,诏王太妃领西北路乌古等部兵及永兴宫分军,抚定西边;以萧挞凛督其军事。”
《辽史.萧挞凛传》也有简略记载:“十二年,夏人梗边,王太妃受命总乌古及永兴宫分军讨之,挞凛为阻卜都详稳。凡军中号令,太妃并委挞凛。”
这位王太妃,又被称为“齐妃”,为已故齐王耶律罨撒葛的王妃,因此被尊为王太妃。由于耶律罨撒葛死后,被辽圣宗尊为皇太叔,所以这位王太妃在有的资料上也被称为“皇太妃”。
这位辽国王太妃,名字叫做萧胡辇。如果对这个名字不熟悉的话,辽国同时代有一位名闻天下的萧太后——承天太后萧绰(萧燕燕),她们俩都是辽国名臣萧思温之女。萧胡辇正是萧太后的长姐。
萧胡辇与萧太后
萧胡辇率军西征,正是萧太后执掌辽国政权的时候。辽圣宗耶律隆绪继位时年仅10岁,直到继位的第27年才得以亲政,这二十多年里辽国的最高统治者实际上都是萧太后萧绰。
辽国有一个有趣的特征,就是女子当政,甚至到了西辽时代也不例外。在契丹辽国君主身亡后,多次出现配偶以太后身份执掌权柄的例子,最著名的就是开国君主耶律阿保机的配偶述律平、辽景宗耶律贤的配偶萧绰、西辽德宗耶律大石的配偶萧塔不烟,以及西辽仁宗耶律夷列的妹妹耶律普速完(替年幼的耶律直鲁古代理朝政)。
承天太后萧绰,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女性统治者,影响之大甚至写进了历代艺术作品,令后世妇孺皆知。不过,萧太后的姐姐萧胡辇的历史记载并不丰富,但我们通过一些史料的对比,大致可以猜测出萧氏姐妹当时的关系。
萧胡辇作为太后的近亲,而且是已故皇太叔的配偶,在军队和家族中拥有很大的势力,在萧绰执政早期是一个很重要的支持者。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萧太后执政晚期,双方的关系却不幸破裂。萧胡辇在统和二十四年(1006年)被幽禁于怀州,次年被赐死。
据史学家认为,萧氏姐妹反目的关键,就在于萧太后宠信汉人重臣韩德让。甚至有历史传闻,萧绰与韩德让,出入宫帐情同夫妻。两人出则同车,入则共帐,就连接见外国使臣的时候都不避忌。宋朝历史曾记载:“(曹)利用见虏母于军中,与蕃将韩德让偶坐驼车上,坐利用于车下,馈之食,共议和事。”
以至于,辽圣宗也把韩德让视作自己的父亲来侍奉他,并赐姓耶律,由韩德让改名为耶律隆运。事实证明,韩德让(耶律隆运)最终被接纳为辽国皇族,甚至有了“准皇帝”的待遇——在辽国历代“十三斡鲁朵(皇帝行宫)”中,竟然有韩德让的一份(《辽史.营卫志》)。辽国精锐的宫卫骑军,就是出自十三斡鲁朵,总兵力达10万1千人,其中承天太后萧绰传下的崇德宫分军,可出骑军一万,大丞相韩德让传下的文忠王府分军,也可出骑军一万。
正是由于萧绰和韩德让发生了过于亲密的关系,导致契丹贵族内部的反对。萧胡辇很可能就是反对势力的领导者,最终造成姐妹反目,萧胡辇一度试图起兵叛乱,但遭到了无情的摧毁。
皇太妃西征的大军组成和战绩
在萧太后执政后期,萧胡辇有能力起兵叛乱,是与她的统帅能力和军队威望分不开的。这些资本,很大程度上就是来自于统和十二年(994年)的辽国西征战役。
按照辽史的记述,此次西征原本目的是反击西夏对边境的骚扰。但有的史料却记载,萧胡辇的大军也同时征讨了蒙古高原的阻卜部落,兵锋直抵胪朐河(克鲁伦河)。《辽史.萧韩家奴》记载:“统和间,皇太妃出师西域,拓土既远,降附亦众。自後一部或叛,邻部讨之,使同力相制,正得驭远人之道。及城可敦,开境数千里……”
萧胡辇所率大军,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永兴宫的宫卫骑军,即“十三斡鲁朵”之一,另一部分则是部族军,以乌古部为主。据记载,两部辽军合计在三万人以上,基本上全是骑兵。
永兴宫为辽太宗耶律德兴的斡鲁朵,下辖3千正户和7千藩汉转户,可出骑军5000人。这只精锐宫卫骑军,是拥有战马具装的重骑兵,并且至少一人三马。如果考虑到每名骑兵还要配备两名副军(打草谷、守营家丁各一人),永兴宫分军可能需要动员上万人。
乌古部,则是生活于蒙古高原东部的游牧部落,在耶律阿保机时代就被契丹人征服。乌古部和敌烈部往往共同归属于“乌古敌烈统军司”,是契丹帝国重要的兵源地。但另一方面,乌古部也多次反叛契丹和辽国。乌古部人口较多,足以提供2万的骑兵部队,而且该部位于胪朐河(克鲁伦河)一带,是西征大军征调兵员的首选地。
萧胡辇的西征之战,主要目标是漠北的阻卜人。阻卜,是辽金时代是对漠北蒙古高原鞑靼部落的统称,其中势力较强大者为“九姓阻卜”。契丹建国初期,太祖阿保机曾亲自西征阻卜,并在当地建立西北路招讨司,实现了契丹对漠北地区的行政统治。但是,漠北地区的阻卜等部族经常叛乱,对辽国北方造成了很大威胁。尤其是统和年间,阻卜再次叛乱,造成辽国失去了对漠北的控制。
萧胡辇作为西征统帅,却将指挥权交付给了萧挞凛。萧挞凛是辽国名将,曾生擒北宋名将杨业,后在澶州之战中被宋军床弩所射杀,进而促进了“澶渊之盟”。萧挞凛虽然是历史名人,但他最大的功绩之一乃是平定漠北,这一点很少被人了解。
统和十二年,在萧胡辇和萧挞凛指挥下,辽军很快就平定了阻卜人的叛乱(《续资治通鉴长篇》:西捍达靼,尽降之。)。萧挞凛认为,由于漠北诸部叛服不常,上表“乞建三城以绝后患”。在皇太妃萧胡辇也同时上奏,由此在漠北的中心地区建立了镇州、防州、维州三州,以镇州为西北路招讨司的治所。
正由于皇太妃萧胡辇的功绩,镇州城也被称为“可敦城”,“可敦”的回鹘语意为“皇后、王后”,并后来被蒙古语所收纳。
为耶律大石提供宝贵的复兴基地
萧胡辇后来在辽国政治斗争中被赐死,但她在远征漠北立下的功绩,对历史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首先,辽国建立镇州等三州,代表着中国首次在漠北建立了军州一级的正规行政机构,而不是唐朝那种羁縻州县,大大提升了辽国对漠北的管理能力,实现了在蒙古高原较为稳固的统治。虽然此后漠北各部也发生过叛乱事件,但“自後一部或叛,邻部讨之,使同力相制”,可以让辽国很轻松地平定这些内乱。此外,辽国还在漠北发生灾害时,对各部进行赈济,使其摆脱困境,因此各部对辽国的忠诚度都有明显提升。
更重要的是,辽国在西北路的经营在辽国灭亡时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1125年,辽国天祚帝被金兵俘虏,辽国大部沦陷于金国。然而,唯独有西北路招讨司特别是镇州、防州、维州三州由于偏远而幸免。
1124年,阿保机八世孙耶律大石脱离天祚帝军营,率二百骑兵北上可敦城(镇州)。耶律大石抵达可敦城后,召集西北路各部族,号称“七州十八部”,得精兵万余人,宣告西辽政权的诞生。
公元1130年,耶律大石在可敦城誓师出兵西征,先后征服高昌回鹘、东喀喇汗国、西喀喇汗国、花剌子模等国,并且在卡特万战役中大败塞尔柱帝国,版图扩大到整个西域地区。
可敦城,由此成为西辽的龙兴之地。但是,可敦城的由来,今天很多人都不了解。其实,“可敦”这个名字已经说明了一切,它是中国古代一位女性军事统帅——辽国皇太妃萧胡辇赫赫功绩的见证。